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1876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鲁科版高中物理全册教案Word格式.docx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普遍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规律的和谐与美妙,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了解社会中的前沿科技,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手段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走进物理世界

(一)、物理学与自然规律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

在远到宇宙深处,近至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微观粒子的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因此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学问并不为过

事例展示一

满天星斗数不胜数,美丽而神秘。

仔细观察,它们却有着和谐统一的运动规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周而复始,东起西落。

试问,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有这样的运动规律呢?

多姿多彩的世界也存在许多和谐统一的运动规律,抛出的物体会落到地上,这是为什么呢?

归纳总结

以上现象神奇平凡,看似毫不相干,然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大自然的秘密之一?

万有引力定律。

在这一自然规律的制约下,天体运行有了规律,大海有了潮汐,人类也有了跳高极限。

事例展示二

当暴风雨来临之际,天空常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那撕裂长空的闪光、震耳欲聋的雷声,似乎是玉帝在施展神威。

面对从天而降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人们不禁会问,它们来自何处,为什么是那样的惊天动地?

干燥的季节,包裹物体的塑料袋会自动贴在手上;

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细小物品;

与朋友握手时,刚接触便会有电击的感觉;

脱衣时,“叭叭”作响的衣服会自动靠近人体,似乎在我们周围有一种什么的力量,为什么呢?

归纳总结

上述两类强弱如此悬殊的现象,却蕴藏着大自然的又一个秘密?

静电。

这是又一个大自然与统一性的体现。

(二)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把所有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笼统地包含在一门学问中,称为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物理学,即有形物体的学说。

17世纪初,伽利略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向亚里士多德基于思辩的传统自然观提出了挑战。

从此,用实验方法探究世界成为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

17世纪,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开端。

牛顿力学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宏观世界,而且还让人类实现了“九天揽月”的梦想。

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现代物理学更是成为尖端科技的基础。

例如: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电子显微镜、电视显象管、磁控管、粒子加速器等都与它密切相关。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诞生。

激光物理的进展为激光在制造业、医疗技术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当温度低于超导转变点时,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下方的超导体如同一块和上方的永磁铁同极相对的磁铁一样,使永磁体片漂浮起来。

20世纪80年代,高温超导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超导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钠米科技,使人们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原子团,使其具有某些人们希望的特性。

这使人类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

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成功的测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2.怎样学好物理

(一)怎样学习物理学

查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项目,读一篇篇的学术论文,你可能认为物理学让人感到神秘和敬畏,认为物理学就是一大堆“天书”似的公式、号和深奥的概念等,是只有少数物理学家才能弄懂的东西。

其实,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物理学研究的很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火焰为什么能直立,肥皂泡为什么五光十色,小虫子为什么能在水面爬行……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断追问下去,你会发现许多有意思的学问,你会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学习物理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们需要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以及实验技能等。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们需要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践,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我们需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感受自然规律与奇妙,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注意:

认真读题,把具体问题抽象化建立物理模型是解决较为复杂题目的基本要求

3.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本书共有十二册,共同必修1、2两册较为简单、通过学习,大家将会进一步认识与机械运动、相互作用、能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和规律;

提高实验技能、探究研究方法。

选修1?

1、1?

2以物理学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认文特色,注重物理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的融合。

选修2?

1、2?

2、2?

3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角度展示物理学,强化物理与技术的结合,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3?

1、3?

2、3?

3、3?

4、3?

5侧重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本书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栏目,要求大家对书中所有栏目的内容,按其特色有目的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敢于动手、勤于动脑,对书中的表格、图象多研究,善于发现问题,明确一些自然现象、问题内涵的物理本质。

总体而言,本书十分注重学科渗透,注重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在学习“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均有侧重,是本很好的物理教材。

六、课后作业写一份对高中物理的认识,以及以后打算怎么学物理。

七、板书设计第1章绪论?

(一)、物理学与自然规律

运动、空间和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

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4、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作为“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从科学抽象这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3、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法教学用具:

有关空投物资的投影片(抽动)有关能力训练的习题投影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常我们所说的:

飞机在蓝天上飞、汽车在奔驰、河水在流动……,这些物体都做机械运动,而且我们早晨一起床,就在做机械运动,比如离开宿舍去教室,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片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叫机械运动。

(位置的变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板书:

机械运动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3、知道实际选择参考系,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4、知道质点是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能正确判断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5、区分时间与时刻、位移和路程。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1、

(1)参考系: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出示空投物质的投影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路径)学生分析:

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投下的物资沿直线竖直下落,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

要求学生举例:

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举例:

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3)老师总结:

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懂得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2、质点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

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

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

学生:

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老师:

对,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略掉了。

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

质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

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

是直线,叫直线运动;

是曲线,叫。

师生共评: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部分的运动,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3、时刻、时间间隔(也称时间)这两个物理量与我们交往太密切了。

根据同学们各自的理解,举一些关于时间、时刻的例子。

学生回答非常踊跃:

几点钟开会,几时上课,几点发车……这都是时刻,而会议长达2个小时,这是从开始到结束的实践间隔等等。

师:

如果把时刻、时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那含义就一目了然:

出示投影片,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要指出时刻、时间间隔在数轴上的表示特点。

(2)时间的单位有、、,符号分别为、、。

3、在实验室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常用来测量。

师强调:

要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时刻、时间、时刻表示为一点,时间表示为一线段。

这在以后的直线运动中的速度的研究中,常要用到这两个概念。

4、位移和路程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并讨论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出示投影片,学生思考回答:

一个人汽自行车沿途必须经过A、B、C、D四村,才能从甲地到达乙地。

然后在返回,返回时又经过D、C、B、A村。

那么这个人从甲地到乙地时,他的路程的大小、位移的大小,方向如何?

如果他返回时路程大小、位移大小、方向又如何?

分析得出结论:

质点运动的实际轨迹的长度即路程,它只表示大小,而没有方向,是标量。

而位移是物理学中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所以这个人返回甲地经过D、C、B、A村庄时,它的位置时钟是从甲地(始位置)指向乙地(末位置)方向没有变,大小是从甲分别到D、C、B、A的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越来越小。

反馈练习:

P22练习一4、5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参考系、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这将是后面学生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所以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将它们区分开。

四、作业归纳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五、板书设计:

1、

2、

3、时刻、时间的区别

4、位移、路程的区别六、教学总结: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己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自己讨论、鉴别,培养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质点和位移》教学设计

标知识和技能1.通过大量实例,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并能说出质点的概念,会确定怎样运动的物体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2.通过大量实例和问题,每一个学生都会确定位移并会计算位移;

3.通过对位移的学习,明确“象位移之样的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对矢量的更重要的性质将随着后面的学习而深入理解。

过程和方法通过老师或学生做演示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释解释现象并从中提炼出知识,形成概念;

并会计算位移并能都能体会到位移的矢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每个同学体会到责任和义务以及尊重,学会从别人那学到长处并体会欣赏别人和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倾听,为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点滴积累。

据学生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过两年物理,对物理世界有了一个非常初步的认识,但对真正的物理思想的还非常模糊,如“物理模型”的思想将在本章提到,尽管初中对物体的运动也是按质点来处理的但没有明确这个物理模型,因此应该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上体会“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顺理成章地形成物理模型;

2.学生在初中学过速度,但定义是按“路程/速度”来定义的,对方向性没有明确,并且没有矢量的概念,而通过初中的学习,这种“路程/速度”的前科学意识很强,对位移的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个重点,位移的概念是学习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前提。

3.通过上节学习对在坐标系里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掌握了对物体位置的空间描述,重点学习了在一维和二维的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这对本节课对物体的位移的确定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教材分析1.质点的教学,要指出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建立的理想模型,以后还会多次出现。

补充平动和转动使学生了解平动、转动的特点,初步认识力矩是使物体转动原因,除此不过多要求;

2.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

它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是矢量,强调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应指出:

只有当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要求学生知道位移是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位置矢量的差值;

3.矢量和标量的是两类物理量的主要区别,就在对位移学习的基础之上得出;

教学准备1.实物:

乒乓球、纸飞机、单摆、弹簧振子、单轨道体、大轮盘或大驼螺

2.课件:

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模拟)、任意随机的运动(三维的),地球自转模拟模拟

评价标准以“鼓励、抓学生的可取之处、闪光点”等不失时机的进行过程评价,包括小组合作,个人贡献,发现问题等;

终结评价,看知识得出以及对问题的处理解决的准确程度。

教学步骤实验及课件演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说明

1.演示弹簧振子

2.老师从某位置走到另一位置提示同学注意观察并分析弹簧振子及老师的运动性质,怎样描述和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同学讨论两分钟,找两个小组的的两三位同学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性质并确定出他的位置,找其他同学补充完整让学生的描述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尽量严谨,会用确定坐标系的方法表示出研究对象的位置。

承接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研究振子和老师的运动的时候,通常说的老师的位置,振子的位置,同学们是以老师的哪个位置来衡量的呢?

(脚还是头?

)学生讨论得出,以老师的整体或任何一个部分为研究对象都可以,因为老师的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一样;

对质点概念的形成,提出最初步的印象

1.接着研究纸飞机的运动

2.观察驼螺的运动提示学生分析纸飞机、驼螺的运动情况,会确定的位置,讨论纸飞机的各个部分运动是否相同学生讨论得出:

如果研究飞机飞行的路径很长的时候可以忽略各部分的差异,如果路线较短,则不可忽略各部分的差异;

驼螺运动分析得出一般平动或可以忽略自转影响的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明确知识目标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物体之间的距离比物体大得多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地球直径大得多。

因自转引起地球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我们研究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

因而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它当作质点。

然而研究地球上昼夜交替时要考虑地球自转,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所谓的“大小”是相对要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而言的。

物体的运动为平动时

此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它的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1.任意抛出乒乓球

2.再抛纸飞机

3.以学生自己从起床开始一天的运动为例提示:

已经可以确定出研究对象的位置,怎样表示出来呢?

是用路径好还是用直线好?

最好把方向远近都表示出来。

学生讨论,得出比较全面的概念,老师明确:

位移、矢量注意:

先得出位移的概念,然后再给它加个“矢量”帽子,因而明确矢量和标题的区别和联系

**明确知识目标1.位移(S)

运动物体(质点)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直线长度和方向叫做物体的位移。

关于位移要弄清以下几点:

“位置”在几何图上对应的是点,位移就是针对始末这两个位置而言的,它与路径无关。

位移具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直线长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

直线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路程

物体(质点)运动过程中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叫路程。

很明显:

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路程是沿质点运动轨迹计算的实际长度,与路径有关。

由此可见位移与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3.位移和路程的关系

(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

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

总是正值。

(2)位移和路程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直进运动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位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有了位移就可以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今后要讲的速度、加速度、功等都是建筑在位移的基础上的。

路程是建立在路径的基础上的。

路径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我们通常将物体运动分类就是以运动轨迹为依据的。

4.矢量和标量:

标量是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

质量、时间以及我们这里学习的功等。

与它相对应的是矢量,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冲量、动量等等。

课件展示师生互动,从直观课件实例中,分析研究位移,明确矢量,计算矢量(一维位移矢量)

布置作业讨论交流:

教材19页“讨论与交流”问题,形成小文章形式,要求加深并得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体会“知识是活水,而不能是死水”,我们应该不断地为我们的知识库注入“新鲜的水流”。

第三节《速度和加速度》教案(第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

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a△v/△t进行定量计算。

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度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领会瞬时速度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的思想并初步领会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而直接给出瞬时速度的定义。

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了解从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与物理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教学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四个概念,及四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和教具:

使用讲授法,不需要特别的教具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几个概念,分别是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我们谈到运动的时候,经常还关心另一个问题,就是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运动的快慢,今天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它。

大家先阅读教材的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补充问题:

当我们用一维数轴表示位置和位移时,坐标与坐标变化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板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讲解]在研究物体沿直线的运动时,我们沿物体运动的方向建立x轴,例如:

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运动,设想我们以公路为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时刻t1汽车处于A点,坐标是x110m,一段时间之后,时刻t2到达B点,坐标是x230m,x2-x1就是这辆汽车位置坐标的变化量,可以用“△x”表示,△xx2-x130m-10m20m这样,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当我们用一维数轴表示时间轴时,同样的可以用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tt2-t1。

[板书]二、速度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往往不同,那么该如何来衡量呢?

大家来比较下面四个物体的的快慢程度:

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20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10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30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102500

[分析]比较A和B,他们经过的位移是相同的(都是100m),A用的时间长(20s),B用的时间短(10s),在位移相等的情况下,时间短的运动的快,即汽车比自行车快。

比较B和D,它们所用的时间相同(都是10s),B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