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1210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1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保障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法律保障

我国至今已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一千多件

物质保障

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

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4.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关系

民主

专政

区别

含义

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适用范围

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

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实施方式

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

以国家力量的强制实施为基本特征

功能

体现统治阶级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

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联系

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与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的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点拨 人民≠公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比人民的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而人民不包括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专政≠专制。

专政是指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专制即独裁,也是一种国家制度,其突出特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中,实行个人专断。

5.全面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2安徽高考·

38

(1)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政治生活的理论基础,一直是高考的重点。

主要以时事材料为载体,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基本知识点;

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与其他知识相结合考查党和政府某种做法的必然性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012福建高考·

25

2012海南高考·

10

2011江苏高考·

13

命题点1 我国的国家性质、特点

典例1 (2011·

江苏高考)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大常委会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是立法为民,从根本上看,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决定的,A项入选。

人大属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B、D两项不符合题意;

这项举措是在倾听民意,而不是要求公民监督,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命题点2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典例2 (2012·

福建高考)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这一规定(  )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答案 C

解析 不得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正确。

A、B与题意无关;

D本身说法不对。

      依托民生热点型选择题解法

  解答此类试题,要紧紧把握“民生”这一主线。

分析

材料是围绕民生的哪些方面展开的,是围绕采取的措施对民

生产生的影响,还是围绕不同主体与民生的关系,另外,还

要分析材料蕴涵的本质及规律性的东西。

1.“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风险”。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群体性事件成多发态势。

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有人指出,必须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的手段来对付人民群众。

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  )

①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优越性 ④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职能不是专政手段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

1991年,我国发表第一份《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1998年,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

以上是我国追求人权进步的缩影,这充分证明(  )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从材料中我国追求人权进步的缩影中可知,我国人权有法律保障,这体现的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而不是广泛性。

从我国追求人权进步的过程可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 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

权利

意义

注意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精神病患者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脱离法律约束、绝对的自由

监督权

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提醒 选举权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国家领导人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委会成员、居委会成员的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义务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原则

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提醒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

是指机会均等,不是指享有同样的权利,因为每个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不同。

4.关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常见误区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等同论:

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割裂论:

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先后论:

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这种理论实质上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

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均等论:

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注意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第一,权利的主体不是特定的,公民享有权利,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

第三,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

2012天津高考·

8

一方面,以选择题的形式,通过列举事实让学生判断属于何种权利和义务;

另一方面,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角度考查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

2012山东高考·

20

2012江苏高考·

35

(2)

2011大纲全国卷·

32

2011新课标全国卷·

16

2011福建高考·

28

命题点1 公民的政治权利

典例3 (2012·

天津高考)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负载的大量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甚至渗入血液,诱发多种疾病。

从2012年起,北京、天津等地环保部门率先开展PM2.5监测,并把监测数据向市民公布。

这一做法表明(  )

A.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B.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

C.政务公开有利于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D.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答案 B

解析 让群众知情,说明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B项符合题意。

A项题干没有体现;

政务公开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而不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C项错误;

题干说的是人民的知情权,而不是监督权,D项不符合题意。

命题点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典例4 (2012·

山东高考)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考查公民正确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①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符合题意;

③是公民监督政府的要求,符合题意。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并不享有质询权,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④表述错误,故排除。

3.从2012年8月29日国航CA981航班遭遇不明信号威胁至2012年10月10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有三家航空公司的5架航班“中招”。

其中,向深航拨打威胁电话的熊毅9月1日在东莞被抓获,经初步审查,熊毅对捏造事实、恶意拨打电话威胁航班安全的事实供认不讳。

如果写一份抵制电话谣言的倡议书,你认为恰当的论点是(  )

①公民权利有真实性,国家应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 ②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自由是法律的前提,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④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电话谣言危害社会,这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在法律范围内,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与题意不符;

④说法错误。

4.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

日本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掀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

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请你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角度,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

答案 

(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日本“购岛”分割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每个公民都要采取实际行动加以反对,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2)公民有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

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反日游行,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3)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参加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借口反日游行而打砸商店等,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要坚决反对。

(4)公民政治参与应依法有序进行,遵循法律规定、接受政府管理、遵循相应程序和要求。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提醒 区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各自的表现。

矫正训练1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数十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

这说明我国(  )

A.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D.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解析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来自各个选举单位,具有代表性,这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故本题选B而不选A。

C表述错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与题意不符。

易错点2 自由是绝对的,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

提醒 自由是相对的,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活动中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义务。

矫正训练2 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

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

“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

”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

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C.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D.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解析 本题易误选A、D,错在学生对自由的理解有误。

公民既是现实世界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也是虚拟世界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项正确。

易错点3 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有误

提醒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矫正训练3 下列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任何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B.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C.平等是指公民在立法、司法、守法方面的平等

D.任何公民都履行一样的义务

解析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故选B。

平等是司法和守法的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故C错误;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不意味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一样的,故A、D不选。

易错点4 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有误

提醒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矫正训练4 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这意味着(  )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权利与义务均是公民不能自愿放弃的

C.每个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

D.权利与义务的产生是有先后顺序的

解析 B表述错误,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故C不选;

D表述错误,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同时产生的。

微博,改变的力量

热点解读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

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

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意。

“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

互联网监测研究平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2年9月发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称,经过5年的培育,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达到了88.81%,微博用户总量约为3.27亿,中国微博市场用户规模已基本稳定和成熟。

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门户网站,一直还停留在单向传播层面,而微博则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有人将其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

由于微博的特性,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显得格外突出,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谣言、泄密、无聊的炒作、出言不逊的骂战等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微博拓宽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使得公民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信息点② 微博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命题猜想]

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渠道。

该热点常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等知识。

[命题预测]

1.2012年11月4日,温州市一位市民给违停的温州城管执法车开手写“罚单”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并引来更多网友跟帖曝光自己见到的执法车违章情况。

这表明(  )

A.公民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B.公民依法履行质询权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公民依法履行监督权

答案 D

2.“微博”——这一新兴的传播方式,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

“微博问政”(  )

①降低了民众言论表达的门槛,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的渠道

②形成了官民互动网络新模式,增加了民众直接决策的途径

③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确立了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

④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丰富了政府接受监督的新形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截止到2012年9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3.27亿。

人们利用微博传播信息、表达诉求,微博也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

但是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

根据材料,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答案 

(1)公民要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2)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我们不造谣惑众,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困扰。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表达诉求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和谐。

A组 基础强化

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我国宪法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对于我国人权观点,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赋予公民最广泛的政治自由和权利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②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环节入手

③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国家主权是我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解析 根本和重要的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环节入手。

因此①②项不正确;

③④符合题意。

在我国,公民和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据此回答3~4题。

3.在我国,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B.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 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B正确。

A、C、D皆与题意不符。

4.被誉为“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和“民主政治的基础”的分别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C.政治自由权利 监督权

D.政治自由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解析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B正确,A、C、D皆不正确。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

这表明(  )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④我国公民权利是不可剥夺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2012年10月,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违法违纪问题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专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7.“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履行的义务越多,享受的权利就越大

B.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

C.必须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D.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8.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由环保引发的群体冲突时有发生,民众的环境意识与权利意识在迅速提升。

环境利益冲突中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启示是(  )

①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规则 ②必须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有序参与 ③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必须合法行使决策权和质询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