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1053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9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要求Word格式.docx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东营市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

55′~38°

10′,东经118°

07′~119°

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

1、地形地貌

东营市地势总体平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东北部最低高程为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

黄河从中部穿境而过,顺河方向为西南高、东北低,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

小清河从南部穿越市境,小清河以南地区为山前冲积平原,小清河以北为黄河冲积平原,呈典型的三角洲地貌,地表既受洪水的反复冲切,又有淤积套叠,形成岗、坡、洼地相间排列的复杂微地貌。

2、河流水系

①黄河:

黄河是流经东营市最长的河流,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境内河道长138公里。

黄河水是东营市最主要的可利用客水资源,具有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等特点。

据利津水文站1952~2004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径流量315.27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18.61亿立方米(1997年);

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

年均输沙量7.89亿吨,最大21亿吨(1958年),最小0.16亿吨(1997年)。

上世纪90年代黄河年径流量偏少,多次出现断流。

1999年后,随着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了调控和沿线引水管治力度,黄河再未出现过断流。

②其它主要排水河道:

全市除黄河外共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26条。

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河流多呈东西走向,有小清河及其支流淄河、阳河、泥河子、预备河,支脉河及其支流小河子、武家大沟、广蒲河、五干排,广利河及其支流溢洪河、东营河、老广蒲沟、五六干合排、六干排,永丰河及其支流三排沟,张镇河,小岛河20条河流;

黄河以北属海河流域,河流多呈南北走向,有潮河及其支流褚官河、太平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草桥沟东干流,挑河,神仙沟及其支流新卫东河10条河流。

二、水文气象

东营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

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

1、气温

据各县区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2.8℃,年极端最高温度41.9℃,极端最低-23.3℃,历年平均月最高26.6℃,月最低-3.0℃。

2、霜期

初霜历年平均出现日期为11月2日左右,终霜出现日期一般在3月30日左右,无霜期历年平均216天,最长的年份为262天,最短的年份为173天。

3、降雨

东营市在省内属少雨地区,年均降雨量555.9毫米,年际变化大,最多的1990年为968.1毫米,最少的1992年为358.4毫米,四季分配不均。

春季(3~5月)平均降雨量74.5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13.4%,仅能满足小麦需求量的1/3和春播需水量的1/2;

夏季(6~8月)平均降雨量364.5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65.6%,多数年份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且与夏热吻合,有利于作物生长,但由于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匀,时有旱涝发生;

秋季(9~11月)平均降雨量96.5毫米,占全年的17.4%,降雨量较少且多集中在早秋,故晚秋多旱;

冬季(12~2月)平均降雨量20.7毫米,仅占全年降雨量的3.7%。

该地区旱涝灾害具有年内年际交替出现的特点,且旱灾发生的年份多于涝灾发生的年份,以春旱发生的年份居多,从1949~2004年55年中,旱年频率为22.2%,每4.5年一遇,涝年频率为18.8%,5.3年一遇。

春旱尤其多,频率为55.6%,平均不到2年一遇;

夏季旱、涝灾害频率为66.7%,3年两遇,秋季为61.6%,旱多于涝。

总的规律是春旱,夏涝,秋冬又旱,交替出现,旱多于涝。

4、蒸发

据多年蒸发资料,年平均蒸发量为1848.5毫米,最大年份蒸发量为2246.3毫米(1981年),最小年份蒸发量为1470.3毫米(1991年),年平均蒸发量为年平均降雨量的3.3倍。

5、风向、风速

东营市处在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盛行区内,历年最大风速32米/秒,大风日多出现在3、4、5月份。

全年春季多南、南东风,夏季多东、东南风,秋季多南、南东风和西南西风,冬季多西北风。

6、光能源

光能源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57.5小时,年均日照率59.9%,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39.7千卡/厘米2,高于全省平均值。

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的年内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多集中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特别是5、6月份光照时间最长,分别达到277.9小时和261.7小时,总辐射量也高,在农业上,对小麦的扬光灌浆、春播作物生长极为有利,但7、8月份日照时数则明显减少,这对喜光喜热的棉花、玉米等作物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7、冻土

境内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60厘米,出现于利津县,1968年3月3日至5日,其他县(区)最大冻土深度为36~59厘米不等。

三、海岸线及潮汐

东营市海岸线自潮河东岸起经黄河口至小清河北岸止,全长350.4公里,呈弧形曲线状。

滩涂面积1154平方公里,属泥质平原海岸类型。

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西岸,地形和地理环境较为特殊,沿岸极易遭受风暴潮侵袭,是温带风暴潮频发区。

据统计,自1949年至今,全市发生较重或严重风暴潮灾害达10余次。

四、土壤分类

全市土壤分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及水稻土五个类别。

褐土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区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4%左右,是全市粮棉菜高产稳产区。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小清河南褐土区的低洼处,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6%,该土壤适种小麦、玉米、高梁等浅根作物,产量中上,在农业上是较有潜力的土壤类型。

潮土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9%,在全市广泛分布,是全市主要的耕种土壤,经耕作改良适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盐土在近海呈带状分布,其面积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6%,自然植被有芦苇、黄须菜、茅草、蒿子等,该土壤类型不经重大改造难以为种植业利用,目前以开发水、牧养殖(植)为主。

水稻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0.2%,主要分布于利津、垦利老稻区,经二十多年的水耕熟化,已初步具备了幼年水稻土的特征。

五、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东营市于1983年10月1日成立,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76个居民委员会、1781个村民委员会。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788293人,其中农业人口943629人,非农业人口844664人。

人口出生率为11.4‰,人口死亡率为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不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地热、粘土、鱼虾、贝壳等资源,而且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光能资源充足,适宜农业多层次高效益开发。

2004年,全市土地总面积1188.5万亩,其中常用耕地254.59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7亩。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蔬菜、大蒜、冬枣。

1983年建市以来,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891.9亿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6亿元。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形成以石油、化工、造纸、电子等门类较为齐全,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2004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90.2亿元。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卫生等事业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35元,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94元;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3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9元。

第二节水利“十五”建设成就

一、治水思路的转变

“十五期间”,全市水利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思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的、根本性的转变,形成了水利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以发展生态建设型、资源节约型、管理优化型、技术密集型的资源水利为手段,以防洪除涝高标准、抗旱供水高保障、生态环境高质量、管理运行高效益为目标,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逐步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水利建管新机制。

治水新思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全市水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水利发展与改革

近年来,在东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部门以切实增强水利对全市经济社会保障、支撑和拉动作用为目标,整合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率先完成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生态景观水利建设,加快防潮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全市水利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对水利发展规划定位,使东营水利由工程型水利逐步向生态经济型水利转变。

在对城乡供水、城乡节约用水、城乡水安全和水利工程高效管理等保证体系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市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水环境综合治理、沿海防潮体系建设、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等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12项水利规划和设计工作,并征求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省水利厅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调整和充实了规划内容,对全市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2、深化水利改革

一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

按照“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融资为主体,规费征收为补充”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水利多元投融资机制。

近几年完成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投入中,政府投资占总投资的26%;

省以上投资占7.5%;

吸纳社会资金(包括油田投资)占48%;

水管单位投资占18.5%。

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渠道,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型水利工程投资不足问题,而且减轻了农民在水利投入上的经济负担,使他们腾出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

二是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承包、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全市13062处中小型水利设施全部改制,盘活固定资产29723.8万元,回收资金3264.7万元,使6000多名农民成为“水老板”。

中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后,全市仅水利工程维护费、看护人员工资等每年就节省1387万元,减少乡镇集体开支总量的21%。

依托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改革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向水利,实现资产增值、升值最大化,全面激活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推进水价改革。

在农业用水方面,本着让利于农民的方式亏本供水,工业用水逐步理顺了供水价格机制,实现了以工补农,确保用水管理部门自身发展与工程管理维护。

四是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下放权力、明确责任、切块管理、分灶吃饭、强化监督”的原则,对局行政机关、业务型事业单位、经营型事业单位分类指导,实行不同的管理考核办法,积极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三、重点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东营水利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新思路,以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整合资源优势,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利骨干框架基本形成,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快输水工程建设,建立城乡供水服务保障体系。

先后对王庄、胜利、麻湾、宫家、双河等六大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衬砌渠道400公里,基本解决了引黄过清、引黄补源和新户、丁庄、明集等偏远乡镇长期缺水问题,实现了用水高峰期黄河来水能引得出、调得动、送得快、用得上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水利系统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建成了胜利灌区和麻湾灌区水信息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和图像传输系统。

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查询、计费和遥控,优化了水资源配置,灌区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借助工程改造后供水服务、供水保障、调引功能增强的优势,全市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建立城乡清洁饮水保障体系。

为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实施了“小康型”饮水工程,于2002年8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使全市95%以上的自来水入户率得到巩固,解决了全市113.33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随后又加紧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质和供水保证率,首批建设了覆盖40.6万农村人口、10处乡镇集中供水示范工程。

3、加快水环境改善建设,建立全市水安全防护体系。

综合治理支脉河、沾利河、广利河、神仙沟和老广蒲沟等骨干排水河道321.2公里,在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其改碱、生态功能,努力改善水环境。

实施中心城碧水工程建设,突出生态水利、人文水利、自然修复型水利特色,基本形成了“上连黄河、下通渤海、河渠相通、调控自如”的城市水源调配体系,3条城市河道实现定期冲刷,城市水环境不断改善,以水的灵气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新形象。

4、加快防潮体系建设,建立全市沿海安全防护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自2002年实施城东和垦东防潮大堤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海堤81.4公里,防潮闸17座,并与黄河北油田海堤有机连接,构建起200公里的标准化防潮体系,有效提高了全市抵御风暴潮灾害的能力,为油地双方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003年10月12日发生的风暴潮使北方部分地区遭受重大损失,我市中心城及东部沿海因有防潮大堤作屏障,避免了大的损失。

5、加快水域绿化工程建设,建立生态景观水利保障体系。

按照“生态省”建设有关要求,以改造一条河渠,建设一条生态景观带为目标,在支脉河、沾利河、王庄总干、胜利干渠、麻湾总干等重点河域、渠域建成600多公里以植树绿化为主的绿色长廊工程,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生态水利、景观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水利的形成。

6、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建立城乡节约用水保障体系。

通过调整水价,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了全社会节约用水。

分类指导农业节水,黄灌区以渠道硬化、低压管灌为主,对支、斗、农级渠道进行硬化处理,减少渠系渗漏;

井灌区以大田喷灌、低压管灌为主,以蔬菜滴灌、果树微喷灌为辅,大力支持田间节水工程建设,提高了水利用系数,节水效果显著。

同时,平原水库改造、百座便民桥建设等也取得良好成效,深受群众欢迎。

四、水利投入与效益

“十五”期间,全市投入大中型水利建设资金26亿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保障、供水服务、调引功能显著增强,防洪除涝、防潮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水域生态保护、水利信息化服务发展迅速,水利建设对国民经济社会的支撑拉动作用日益突出。

1、投资6.29亿元,实施引黄输水及数字化管理工程建设,共计衬砌渠道400公里,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了21个百分点,农田灌溉周期可缩短15天,扩大、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00万亩,年节水总量可达2.4亿立方米,年可减少清淤费用4100万元。

2、投资2.97亿元,于2002年8月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使全市95%以上的自来水入户率得到巩固,解决了全市113.33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随后又投资8181万元,建设了覆盖40.6万农村人口、10处乡镇集中供水示范工程。

3、投资3.4亿元,综合治理支脉河、沾利河、广利河、神仙沟和老广蒲沟等河道321.2公里,提高了河道防洪除涝能力,增强了河道改碱功能,每年调引黄河水2000多万立方米定期冲刷城市河道。

4、投资6.51亿元建设高标准防潮大堤81.4公里,有效提高了我市东部沿海抵御风暴潮灾害的能力,为构建东营滨海城市框架形成沿海生态保护屏障奠定了基础,为支撑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5、吸纳社会资金3.6亿元,实施水域景观工程,绿化河、渠域607.8公里,6.3万亩,植树752万株,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畅流”的新型水域景观,我市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6、投资1亿余元,改扩建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蓄水工程,改造蓄水能力5000万立方米;

投资910万元,建成5处高效节水灌溉样板示范区,总面积4.34万亩,年亩均节水90立方米,增加经济效益150万元;

投资1084万元,实施“百座利民桥”工程,维修、新建农用生产桥115座。

表2-1“十五”期间水利建设投入一览表

序号

建设项目

完成投资(万元)

1

引黄输水及数字化管理工程建设

62900

2

村村通自来水及集中供水示范工程

37881

3

河道综合治理

34300

4

防潮体系建设

65100

5

水域景观工程

36000

6

蓄水工程建设

10000

7

高效节水灌溉样板示范区

910

8

“百座利民桥”工程

1084

9

其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1819

合计

第三节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经验

“十五期间”,东营水利发展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清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准了工作思路。

以支撑和拉动东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已任,想大水利,干大水利,不断提升水利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二是深入研究水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骨干河道综合治理、防潮体系建设、大水保建设等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十分显著。

三是围绕“三农”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解困办实事。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百座便民桥工程深受群众欢迎。

四是积极服务于中心城建设,构建安全、生态的城市水环境。

城市建设是全市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做好城市水的文章意义重大,中心城碧水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心城的水环境。

五是重视规划和科研工作。

在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在规划中集中力量研究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提高了规划的总体水平。

有了规划做指导,少走了许多弯路。

六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抓好水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配置,把水利基本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七是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水利发展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节需求分析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利事业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如何让全市人民比较方便地饮用清洁卫生的水,如何保障经济社会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如何促进良好的生态建设,这是水利行业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水利发展新的历史机遇。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转变治水思路,实行“量入为出、以供定需、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的供水管理,创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管理体系,保障供水安全,提高防洪能力,着力改善水环境,加速水利现代化建设。

三、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满足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需求,首先是人民用水安全,这是人民享有生存权中的最基本权利,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同时还要满足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保证经济发展安全,保护生态安全的需要。

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会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来规范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运用水权理论及其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五、水利发展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水利提供防洪、供水等安全保障,生态系统也需要水来维护。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已逐步从农业的命脉发展成为工业的命脉、城市的命脉和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命脉,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水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现状供水能力分析

(一)黄河客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引黄工程建设状况

全市现有引、提黄河水工程17处,引提水能力514立方米/秒,其中引黄闸8座,引黄泵站(船)9座,目前,各闸、站设备基本完好,能够正常运行。

全市现有大中型引黄灌区10处,经过近几年的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市已衬砌渠道400公里,占骨干渠道总长度的65%。

全市现有设计库容10万m3以上的水库658处,设计总库容8.31亿立方米。

这些水库为解决黄河水丰枯不均、调节供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2、黄河供水量状况

据《山东省水资源公报》公布数据统计,东营市1987~2004年黄河年平均供水量为10.30亿立方米。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地下水源工程集中在小清河以南的井灌区。

建国初期,开采地下水主要依靠群众自打土井、砖井,井浅,提水设备简陋,出水量低。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打井设备、成井技术和提水设施逐步更新和改进,机电井建设迅速发展,现机井保有量8935眼,井灌面积34.2万亩。

(三)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分析

1、地表水资源可供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