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0753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O优化方法论文档格式.docx

4.1AN切换网络模型41

4.2切换流程42

4.3案例分析43

4.3.1现场DT测试43

4.3.2后台OMC信令跟踪44

4.3.3话务指标统计分析45

4.3.4PING命令检查与泉州BSC连接状况46

4.3.5经验总结48

5中兴DO过载策略试验及在网优过程中的运用49

5.1实施背景49

5.2案例分析49

5.2.1拒绝新连接策略49

5.2.2断开旧连接加入新连接策略52

5.2.3不同用户等级的过载控制54

5.3优化总结58

1概述

上半年在省公司领导和省运维的正确指导下,在省网优中心和各分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网络质量较年初有了一定的提升。

为及时总结前期的工作经验,同时归纳总结各种场景的优化方法,DO优化小组对近半年的专题和专项优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为后续的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的方法论主要从实际优化工作中出发,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DO无线连接成功率和PPP连接成功率专题优化的方法论进行阐述和分析。

由于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方法论提出建议和指正。

2DO无线连接成功率方法论

2.1理论分析

按照指标统计的范畴EVDOA连接成功率分为无线连接成功率和PPP连接成功率,从无线空口链路及A8、A10地面链路来统计。

终端接入EVDO网络历经三个阶段:

会话协商阶段、接入认证阶段、PPP连接建立阶段,如下图所示:

图1会话协商

图2接入鉴权阶段

图3PPP连接建立阶段

在这个三个阶段中,主要是建立空口连接和PPP连接。

为了建立这两个连接,需要在系统内部各网元之间建立链路,主要的链路包括:

BSC与BTS之间的Abis链路,BSC与PCF之间的A8链路,和PCF与PDSN之间的A10链路。

为了精确定位DO业务在接入过程中的失败,或提升接入性能,需要从上面提到的这两个连接和三个链路入手。

在我们日常的连接成功率优化中,最常见也最容易发生连接失败的空口链路,这是我们优化DO连接成功率的重点优化对象。

2.1.1统计点

首先从无线连接成功率指标的定义来分析后台的无线连接成功率是怎么来统计的。

1)AT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

该值定义为:

AN接收到AT发起的表示无线连接请求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的次数。

在Connect建立连接中统计消息为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且消息中包含的请求原因值为“ATInitiated”时统计。

2)AN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

AN发起的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包括正常连接及快速连接两种连接方式。

正常连接时,统计消息为AN向AT发送寻呼消息之后,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

快速连接时,以AN收到PCF的“A9-BSServiceRequest”不发送寻呼直接开始建立快速连接的次数。

3)AT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次数

AT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AT发来的表示无线空口连接成功的TCC的消息。

统计AT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次数。

TCC:

TrafficChannelComplete

4)AN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次数

AN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表示无线空口连接成功的TCC消息的次数,包括正常连接及快速连接的成功次数。

统计AN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次数。

TrafficChannelComplete。

2.1.2分析点

通过对统计点的分析可以知道要提升连接成功率,就要保证AN能收到TCC消息,其主要过程都在Connection中,空口连接过程如下:

图4接入信令

1)AT中连接层的空闲状态协议向AN发送ConnectionRequest消息,请求建立与AN间的空中链路连接。

2)随后,AT中连接层的路由更新协议向AN发送RouteUpdate消息,通知AN目前的位置,并提供它对周围无线链路状况的估计,以支持移动性管理。

并且ConnectionRequest消息和RouteUpdate消息包含在同一接入信道MAC层分组中传送。

3)AN中MAC层中的接入信道MAC协议向AT发送AcACK消息,确认已在接入信道上接收到含有ConnectionRequest和RouteUpdate消息的接入信道MAC层分组。

4)AN中连接层的路由更新协议基于接收到的RouteUpdate消息中的信息向AT发送Traf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

5)AT根据Traf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中的信息更新其激活集。

此时,AT开始在反向业务信道中的导频信道和DRC信道上传输,并遵循反向功率控制信道,但AT不在反向业务信道中的业务信道上传输任何数据。

6)AN尝试捕获反向业务信道。

若AN捕获到反向业务信道,则它中MAC层中的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向接入终端发送RTCAck消息。

7)AT接收到RTCAck消息后开始在反向业务数据信道上传输数据。

AT中连接层的路由更新协议发送TafficChannelComplete,以确认接收到Traf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

2.1.3空口触发点分析

通过里程碑式的分析,我们把Connection分成下面4个触发点来分析空口链路可能出现的问题,

图5空口触发点

1.如果AT上报RouterUpdate+UATIRequest消息,AN未返回AcAck消息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1)接入探针数没有达到最大,说明AT的发射功率未达到最大,这时不能接入,可以检查接入参数是否受限,系统容量是否受限,鉴权和认证是否成功,设备AN是否故障等;

(2)接入探针数达到最大,可以检查AN是否收到探针。

如果收到探针,可以检查AN侧是否出现接入碰撞;

如果未收到探针,可以检查前反向链路是否平衡,反向链路是否有干扰,探针到达时小区呼吸情况,AN的搜索窗等。

2.AN下发了UATIAssignment了,AT没有收到该消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前向信道上,可能有以下几点:

Ø

弱覆盖。

如果AT在移动情况下,出现了弱覆盖,导致前向信道无线环境差,AT收不到AN发的指配消息。

导频污染。

如所有的导频的接收功率都很大,调整功率是没有多大好处的,最好的就是调整下倾角;

如果导频的接收功率都很小,引入一个强导频最好。

前向外部干扰,导致前向的C/I差。

PN混淆。

搜索窗设置不合理。

3.如果AT上报ConnectionRequest消息,AN未下发Traf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说明分配呼叫资源失败,需要重点排查基站资源配置和占用情况,如CE资源,Abis链路资源,基站版本配合等。

如果AN下发TCA消息,AT未收到,说明前向信道差,需要重点排查前向链路的覆盖。

4.如果AN未收到AT回应的TrafficChannelComplete消息,说明反向业务信道捕获失败,需要重点排查反向链路的覆盖。

可以进行基站近点测试来检查是否基站故障。

2.2接入失败排查

对于接入失败的排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为基础检查、无线网检查、核心网检查三个层次进行逐层分段的排查。

2.2.1基础检查

基础检查主要是对AN进行排查。

旨在未进行DT/CQT测试之前,先从网管侧对问题进行排查,避免网优人员频繁上站,从而减轻网优人员的工作量。

在排查前先要通过地理化显示来过滤覆盖故障点的基站列表,再对这些基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检查覆盖故障点的载扇有无打开DO和1X的载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双模终端,开机后必须先搜索1x载频成功后才能去搜索DO载频并进行驻留,因此1X的载频如不开启,终端也无法接入DO网络。

2)检查设备是否发生故障

检查设备的告警历史,先解决设备的告警问题。

可重点关注:

网管上有无明显硬件故障;

检查发射功率是否正常;

检查时钟是否同步(GPS锁相情况,GPS是否存在告警)。

检查驻波比。

如驻波比在1.1~1.4范围内属于正常范围,如超过则需要对天馈进行检查:

如机顶射频电缆是否不够紧密、天馈老化、进水等,室内还需要检查室分系统是否匹配等。

通过话务统计判断单板是否吊死。

基站单板吊死不会产生告警,因此只能从话务统计和现场测试等方法去定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排除非故障问题:

确认扇区有没有开通;

同一扇区的1x业务量是否为0;

检查同一基站下的其他扇区有无业务流量,如果有,则可以排除单板故障。

排除以上情况后,我们再根据以下情况判断单板是否吊死:

业务流量为0而业务信道占用时长不为0;

从某天开始,业务流量突然下降为0。

出现上述情况基本上可以判断单板吊死需要重启。

3)检查基站版本是否正确。

4)检查AN的RSSI是否偏高。

比如高于-95dBmRSSI表征反向信道的干扰情况,RSSI过高会导致AN收不到AT发出的TCC而导致接入失败。

消息RSSI过高的问题有很多原因,比如外界干扰、天馈老化、连接直放站、天馈连接不紧密等等,需要一一排查。

5)检查载扇下的用户数是否偏多。

反向负荷过大,比如激活用户大幅增多或者大量用户执行上传行为,此时反向负荷的上升导致反向噪声的抬升。

为了接入或者获得更好的速率,AT会加大发射功率,若此时AT位于基站覆盖边缘,则可能无法介入。

6)参数配置是否正确。

主要是对接入参数的检查:

小区半径(CellRadiusInChips)实际上就是就是接入信道搜索窗大小(WindowSize),因为小区半径直接决定了WindowSize。

按照chip和小区半径(km)的换算关系:

⏹1chip对应小区半径3×

(10^5)/(1.2288×

(10^6)×

2)km;

⏹128chip对应小区半径15.6km;

⏹256chip对应小区半径31.25km;

⏹512chip对应小区半径62.5km。

最大接入探针数(ProbeNumStep)

AT在单个接入探测序列内能够发送的接入探测的最大数目。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AT发送的探测数量太少,从而无法被AN可靠地探测到,最后导致接入尝试失败或延迟。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反向链路干扰会增加。

参数设置过高也会影响混合模式AT的性能,因为AT在尝试接入时不会切换到1x网络。

其中,接入Probe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6接入结构图

最大接入序列数(ProbeSequenceMax)

定义一次接入尝试所允许的探测序列的最大数目。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AT将会发送很少数目的接入探测序列,从而限制可能的时间分集增益。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一次接入尝试可能会出现过多的重传,从而影响接入信道容量。

接入序列(ProbeSequence)示意图如下:

图7接入序列

接入探针周期(AccessCycleDuration)

接入信道周期持续时间用时隙作为单位计算。

接入信道周期规定了AT可以开始一次接入探测的时刻。

接入探测只能在T时刻开始,T满足Tmod

AccessCycleDuration=0,T代表以时隙为单位的系统时间。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AT会频繁地发送接入探测。

这可能会导致接入探测间时间分集不足,增加反向链路干扰,导致大量的接入探测发生。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AT载发送接入探测前必须等待更长的时间,从而导致连接建立时间增加。

接入探针前缀帧长(PreambleLength)

接入探测前缀中帧的数目。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AN可能无法可靠地检测到接入探测,要求AT发送更多的接入探测,从而导致额外的反向链路干扰。

该参数设置过低也会影响基站的资源,因为检测更短的前缀可能需要额外的CSM资源。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接入信道容量被浪费,因为更小的前缀可能已经够用了。

接入探针前缀时隙数(PreambleLength)

接入探测前缀中时隙的数目。

该参数设置过低也会影响基站的资源,因为检测更短的前导码可能需要额外的CSM资源。

除此之外,更小的前缀具有的优点是更短的连接建立时间。

接入探针滞后时间(ProbeBackoff)

AT用于随机化连续探测间延迟的探测间退避范围的上限(以AccessCycleDuration为单位)。

该参数用于单个序列内探测传输。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探测间延迟随机化可能不足,从而导致来自不同的AT的传输再次碰撞的概率增加。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当每个接入尝试需要多个接入探测时,会延迟接入尝试过程。

接入序列滞后时间(ProbeSequenceBackoff)

AT用于随机化连续探测序列间延迟的探测间序列退避范围的上限(以

AccessCycleDuration为单位)。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序列间延迟随机化可能不足,从而导致来自不同的AT的传输再次碰撞的概率增加。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当每个接入尝试需要多个接入探测序列时,会延迟接入尝试过程。

接入信道最大速率(SectorAccessMaxRate)

该参数是指允许AT在接入信道上传输的最大数据速率,除非TerminalAccessRateMax速率更高。

该参数以每个扇区为基础进行设置,应该设置到最高值38.4kbps。

这样可以减少反向链路干扰的持续时间,因为AT将能够在该扇区中以更高的接入信道速率进行传输。

接入探针最大速率(erminalAccessRateMax)

AT发射一个接入探测时所允许的最大数据速率。

该参数以每个AT为基础进行设置,参数数值的设置应该适合正在被使用的应用。

这样可以减少反向链路干扰的持续时间,因为AT将能够在那个扇区上以更高的接入信道速率进行传输,除非SectorAccessMaxRate数值更高。

接入信道最大包长(CapsuleLengthMax)

一个接入信道包囊中可以包含的最大帧数。

该参数规定了最大包囊长度。

实际包囊的长度取决于将要被传输的消息,可能小于最大包囊长度。

该参数数值设置过高并没有好处,通常2帧就足以承载所有消息。

APersistence

AT在发送第一个探测前和两个探测序列之间进行持续性测试时,使用接入持续性矢量。

APersistence数值可以按照AT四种可能种类进行个别设置。

如果该矢量中的数值为63,AT使用0作为相应的持续性概率;

否则,如果n代表该字段的数值,AT则使用2–n/4作为相应的持续性概率。

如果该参数数值的设置低于建议值(如O),AT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持续性测试,这会降低接入过程的随机性,导致更多的碰撞。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AT可能无法通过持续性测试,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长时间接入延迟。

DataOffset9k6

接入信道在9600bps速率下的功率与9600bps速率下标称接入信道功率的比率。

该参数以2的补码形式表示,单位步进值为0.25dB。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低,数据信道传输可能弱到基站无法可靠地检测到。

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数据信道可能以过高的功率进行发射,造成额外的反向链路干扰。

DataOffsetNom

接入数据信道功率相对于导频信道功率的标称偏移量。

该参数以2的补码形式表示,单位步进值为0.5dB。

APersistenceOverride

该参数用于覆写AccessParameters消息中相应字段规定的正常持续性测试概率。

使用AccessParameters消息中相应APersistence字段中的概率数值。

2.2.2无线网检查

无线网检查是指到故障点进行DT/CQT测试来进行故障定位,由于目前DO和1X共站址共天馈,也可以结合1X的相关信息来联合判断。

检查AT能否正常捕获系统和频点主要检查用户终端的频点是否正确;

其中的PRL正确写入了覆盖该点的导频,如是1x/DO双模终端PRL列表中应同时正确包括1x和DO载频;

为准确定位DO故障,推荐将终端设置为DOONLY的模式。

检查AT接收功率。

若AT的接收功率低,而基站的发射功率正常,如38dbm,需要排查基站的天馈系统/室分系统。

检查AT接收SINR值

SINR值低,表明前向干扰较强,可检查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导频污染。

在导频污染及无主导频覆盖的区域,没有一个强主导频存在,在接入过程中,由于信号弱,会引起接入失败。

⏹PN混淆。

若PN规划不合理,会导致终端无法正确解调不同基站的信号,从而影响用户接入。

⏹邻区错配。

没有配置正确的邻区关系,也许会导致AT没有切换到良好质量的扇区信号,从而用信号较弱的导频进行接入。

⏹外部干扰。

干扰分为前向干扰和反向干扰。

前向干扰会终端无法解调基站信号,而反向干扰会抬升反向噪声,进而影响到用户接入。

干扰的来源可能是基站内部,也有可能是来自基站外部。

⏹搜索窗设置错。

搜索窗设置不合理,会导致良好质量的扇区信号无法识别,从而影响用户接入。

检查故障点是否在RNC边界。

在BSC边界,会产生乒乓切换,导致AT无法占用固定的信号,引起接入失败。

检查是否存在拥塞现象。

⏹用户受限或UATIsession或MACIndex受限。

每个扇区都有自己支持的用户数目,当用户数目超过这个门限时候,新的用户将难以接入,同理,UATIsession数目达到门限值的时候,用户接入也会受到影响。

⏹高速处理器负荷过高。

当高速处理器负荷达到门限的时候,新的用户接入会无法接入,同时已经建立的连接可能会被释放。

进行信令跟踪。

2.2.3核心网检查

无线网优工程师将配合核心网工程师检查。

对于接入鉴权失败的情况,需要检查A12链路的连接和ANAAA的配置。

对于PP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需要检查A11配置、用户名密码以及该用户是否开通数据业务。

2.3无线连接案例

2.3.1厦门会话建立成功率分析与优化

1)问题描述

厦门BSC59203的会话成功率指标明显低于其他的三个BSC,如下图所示:

图8厦门BSC会话成功率对比

2)问题分析

从失败原因来看,全网HRPD会话失败有4种原因:

HRPD会话建立失败次数-没有发出HardwareIDRequest,HRPD会话建立失败次数-没有发出UATIAssignment,HRPD会话建立失败次数-没有收到HardwareIDResponse,HRPD会话建立失败次数-没有收到UATIComplete。

从13天的统计上看,其中没有发出HardwareIDRequest,和没有收到HardwareIDResponse的失败次数为零,故真正的失败原因分布在没有发出UATIAssignment,和没有收到UATIComplete两种,且分布占总的失败次数的比例为2:

1

表格1失败原因统计

统计13天内各个BSC的一直处于高会话失败的小区,需要对该些小区的AN间的切换,以及反向链路的情况进行逐一核实,通过解决该些小区的会话失败来提升全网的会话成功率指标,

BSC

站名

站号

59201

思明区思明软件园_awz1dd

721

思明区育秀中心_azz1ld

197

思明区侨星_awz1ll

545

59202

湖里区高崎货运中心_awz1dd

19

思明区白石_awz1dl

543

思明区滨北BBU772_cnz28dd

772

思明区金鸡亭_awz1dd

527

59203

海沧区海沧渐美1_cwz1dd

762

集美区航海学院_bwz1dd

74

同安区后田_cwz1ld

71

同安区天马_cwz1dd

88

59204

同安区洪塘头下尾_cwz1ld

667

翔安区欧厝_cwz1dd

1103

同安区禾山刘塘里_cwz1dd

1065

表格2高会话失败小区

3)解决方案

对该些分析确定的高会话失败的小区,进行具体的位置以及话统分析确认该些站点的主要问题由:

大部分站点位于AN边界

部分边界站点存在着一定的过覆盖,AN边界交叉覆盖的区域相对较大

部分站点确实也存在着RSSI反向主,分集不平衡的问题。

扇区

接入距离12.8

RSSI12.8

2

123扇区均存在超远接入,2扇尤为突出

 

2扇7公里以上接入超过66次

思明区侨星_aw·

z1ll

2扇3扇有6公里和9公里的接入各7次

2扇大量接入在4公里以上

4公里以上210次左右

-93.1(差14dB)

8公里以上26次

-99.1(差11dB)

3公里以上914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