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0451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沉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工程地质情况

详见地质报告.

四、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

4.1.本工程因工程量较大,为满足工期的要求,考虑多台机械作业。

施工设备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功率

1

搅拌桩机

SJB-Ⅱ

5

2

输浆泵

3

水泥浆搅拌机

 

4.2项目组织及人员安排

施工人员组成表

岗位

人数

姓名

班制

备注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技术员

施工员

测量员

质检员

材料员

安全员

电工

持证上岗

桩机司机

10

辅助工

30

五、施工准备

5.1熟悉图纸,仔细领会设计要求,做好技术交底;

5.2尽快完成三通一平,由建设单位平整场地,范围为边桩外6米,并清除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

5.3桩位测量放线,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及建设单位复核。

5.4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六、施工工艺

钻机定位预搅钻进终孔停钻喷浆提升二次搅拌喷浆提升钻头提升至地面移机至下一个桩位

七、施工程序

7.1深搅拌机自动纵横向移位,钻头对准孔位,将机架调垂直。

保证成桩后平面偏差不大于50厘米,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7.2启动搅拌钻机,钻头正向旋转,实施钻进作业,随着钻进,使被加固的土体在原位受到搅动。

钻至设计孔底标高(相对标高16.0、-17.0、-17.5米)后停钻。

7.3启动搅拌钻机,反向旋转钻头,同时打开发送器前面的控制阀喷水泥浆搅拌2分钟后,边提升边喷射边搅拌,尽量达到均匀搅拌,使软土一固体料充分混合,喷射量与控制阀的开放大小成正比,与钻头的提升速度成反比,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5m/min。

桩顶至向下4米的这一段桩要放慢提升速度。

7.4当钻头提升至高出桩顶50厘米(-0.2米、-0.50米-1.02米)时,发送器停止向孔内喷射水泥浆,钻头二次下切搅拌至桩底后提升喷浆搅拌至桩顶上50厘米。

桩柱形成,将钻头提出地面。

7.5移机至下一个桩位。

7.6水泥浆配制要求:

水泥掺入量为15%。

8.1施钻前应进行放线、准备定出各孔位中心,打木桩作出标记,并在木桩上刷上红漆以醒目,便于施工中寻找。

在制桩过程中,都必须准确测量钻进深度,确保桩顶及桩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8.2桩体顶端一般常因喷浆量不足,搅拌不匀等原因造成质量缺陷,因此桩体的喷射长度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50cm。

待桩体达一定强度(一般可取25d-35d)后,再将多余桩体截掉。

此时应注意采用合适的截断方式。

避免保留桩体遭到破坏。

8.3必须做好水泥浆喷入量的计量保证,按设计规定的掺入比自孔中喷浆,不允许降低喷入量。

8.4钻杆必须保持竖直,以保证桩体的垂直度。

每一孔在开钻前,均须检查钻头是否对准桩位中心,不得偏位。

8.5制桩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施工情况,避免发生供浆不足,浆量不够,断喷、喷嘴堵塞等不良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8.6每根桩的桩体制作就一气呵成,不得在喷浆过程中间歇中断。

应根据桩长和固化掺入比计算出一根桩的喷浆量,并搅入浆池内,完成一根桩后,再装入另一根桩的用灰。

8.7桩体强度除与掺入料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施工时应充分结合土层的含水量、粘土粒含量、密度、压缩系数、塑性指数、松散程度、抗剪指标、土层厚度、地下水埋深等。

合理确定钻进速度。

提升钻头速度、成桩时间、掺入料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成果效果,不宜过快,确保使原位土搅拌后疏松透气。

提升钻头时应均匀慢速,保证掺入料与原位土充分混合。

严格控制固化剂喷入量。

每延米的固化剂喷入量与设计值误差小于3%。

九、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9.1成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9.2持“自检、互检、专职检”三检原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9.3定期组织工人学习技术交底,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奖惩制度,重奖重罚,使质量警钟长鸣。

9.4施工放线严格要求,认真复查。

会同总包单位,工程监理共同放验抽轴线和桩位。

9.5桩管垂直度保证通过场地平正调整枕木高度控制桩机的底盘水平,确保桩管垂直度偏差小于1%。

9.6保证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9.6.1推行“项目法”的施工管理,由一名工程师出任项目经理,选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

从组织上保证工程进度的如期实现。

搞好内部各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9.6.2加强机械投入,实行机械化施工,提高工效。

当遇到不利因素,进度计划执行受阻时,立即组织相应的机械设备、人员进场,确保进度计划的实施。

9.6.3实行劳动竞赛,各班组比进度、比质量,每月进行评比表彰,提高干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十、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10.1安全生产为工程的头等大事,时刻铭记“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和〈〈建筑安装施工现场保护规定〉〉的要求,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无事故。

10.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和制度

10.2.1按照〈〈施工现场安全保护标准规定〉〉,结合工程特点,制订`保安全生产的实则,贯彻“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严肃法规、消灭违章”的要求。

10.2.2建立专职安全检查监督组织,生产班组建立自检互检小组,并履行各自的职责,形成上下监督,层层有人管理的安全保证体系。

10.2.3在建立各级安全组织的基础上,应及时抓好制度的健全,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相挂钩;

生产安全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施工技术交底同时安全技术交底;

坚持每周三次的班组安全例会;

建立安全监督和整改制度;

坚持安全“三件宝”的使用制度;

落实三级安全教育的执行情况。

10.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0..3.1现场临时施工道路应修筑平整、坚实、畅通,排水顺利。

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0.3.2临时工房布置合理、打设坚固。

临时水电管线布置整洁可靠,并有专人管理。

10.3.3现场危险地段或区域设警示牌,夜间设红灯警示。

10.3.4施工通道和作业区有足够的灯光照明。

10.3.5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平稳,堆放集中,及时清除建筑垃圾。

10.4机电设备安全措施

10.4.1各种机械应按施工计划进场,及时撤退无用机械。

10.4.2各种机械应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运行状态,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

10.4.3进入现场的机械必须事先经过维修、保养。

现场设备不得带病运转。

10.4.5用电设备必须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10.4.6临时配电系统应有足够的供电容量,现场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

10.4.7现场设专用的配电盘,配电室设总配电屏,由专职电工管理。

各级配电系统应配备专用的漏电保安器和熔断器,做到一机一闸,停工、停电或休息时,配电箱应拉闸加锁。

10.4.7动力用电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连接动力设备的电源线应用多股铜芯胶皮电缆线的。

10.4.8电工、电焊工及各种机械操作工,必须受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经考试合格颁发的相应机(工)种操作证,其他施工科人员不得进行操作。

10.4.9桩机索具、吊具、紧固件有各机机长经常检查其磨损、牢固、润滑程度,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10.4.10工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4.11施工现场要求平整、坚实,以利桩机的运行,在施工中遇有地面隆起或上陷,应随时用枕木将机架垫平,若遇有大风(8级以上)应停止施工应将桩管插入地下嵌固,以确保桩机稳定。

10.4.12对本工地的安全设施要经常组织人员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认真作好每天的安全生产记录工作。

10.5氧气设备安全措施

10.5.1氧气瓶和乙炔瓶应配有完好压力表、安全阀和防止回火装置,气管无破损,焊枪操作灵活。

10.5.2施工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的物放场所,做到工完火灭。

10.5.3操作人员应佩带防护用具,未经专门培训和无证者不得使用。

10.6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0.6.1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10.6.2高空作业时不准向下抛扔工具物件和材料。

10.6.3高空作业人员应经医务部门检查,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和其他不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0.6.4冬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0.6.5雨天和冬冰雪应采取防滑措施。

10.6.6冰冻期应注意临时水管的防冻保护,尤其是对临时消防管道和阀门的保护。

附1测量仪器

名称

单位

全站仪

NTS-202

已检

经纬仪

J2

水准仪

DS3

4

钢卷尺

50m

把已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