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9679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

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二

2009年5月15日

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1)情感上——爱校爱教爱生

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儿女、兄弟姐妹。

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忧劣而轻易波动。

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并为之而自豪;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学生、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2)理念上——教书育人

教师对职业的爱心要在懂教育规律、思想方法科学和清醒头脑的前提下,否则这种爱就会盲目和没有方向。

教师爱岗敬业要体现在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又要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要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上。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要培养学生形成做事、做人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3)态度上——认真负责

教师在工作上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决不敷衍了事,在行动上,科学规范、遵规守纪、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在学生面前,教师没有个人行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视野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完善自己的职业形象。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材料三

2010年3月12日

教师职业道德的四状态

一般分为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等不同状态。

乐业——是建立在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积极态度、浓厚兴趣和深深热爱的情感基础上的。

乐业的教师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由衷的喜爱,不计较待遇多少、地位高低,工作再苦再累是享受。

他们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兴奋,这属于情感型的爱岗者。

敬业——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理智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态度。

敬业型的教师出于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社会意义以及个人发展意义的认识,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这属于理智型的爱岗者。

勤业——体现了教师对工作的根本态度和履职程度,勤业的教师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属于态度型的爱岗者。

精业——有扎实的教学教育基本功,并不断钻研。

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属于创造型爱岗者。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材料四

2010年4月24日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括、建构和期待

一、教师职业道德

任何职业都有与该职业特点相适应的行为准则或规范要求。

医生的救死扶伤,法官的明镜高照,商人的诚信公平,都是具有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人的信念、良知等来维系的、是用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分工使得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职业关系,它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行为规范来加以调节,职业道德因此而形成。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教师道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并不是简单出自某个行政机构或长官的意愿和要求,而是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结晶。

高尚师德源远流长,我国两千年前,被人们誉为“教师之父”的孔子,就已经总结了一整套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教师道德体系。

孔子对于教师道德要求的精辟表述流传千年,魅力依旧。

尽管时代在变迁,要求在发展,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却是永恒的,因为它是教育这个专门培养人的职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二.师德素养的建构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或称教师的职业品德)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规范、准则本身,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则属于个体品德的范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的产物,其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内化和外化过程。

也就是说,首先教师要能够将自己已有的品德心理,与这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建立联系、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同化,才能对这些外在的准则从盲目的依从到自觉的认同。

但是仅实现道德要求的内化和认同还不够,教师职业品德稳定特征的形成,还必须通过教师主体与客观环境条件及要求的交互作用,通过人与人、特别是师生相互间的互动交流,在教育实践中去实施(外化)并体验这些准则,使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信念,建构起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一贯的心理与行为准则,教师的职业品德才算形成。

离了教师主体的主动建构、没有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运用和体验,教师很可能对这些行为规范仅仅停留在字面的认识上,很难达到深层的理解,更谈不上进一步将这些“行为规范”转化为“规范行为”。

事实上也是如此。

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知道所谓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的人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可以倒背如流,也可以谈得头头是道。

但这些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与他们自己已有的品德基础却互不相关,这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尚未转化为内在的个人品德,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

例如,有人在调查中发现,如果你问老师,“你体罚学生吗?

”95%的老师的回答是:

“没有!

”。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老师中,就有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体罚或伤害学生,说明这些老师并没有把道德准则内化成自身的品德。

品德的形成不是一个“灌输——接受”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心理意向与主动参与,脱离了教师已有的品德基础

三.师德的社会期待

一个病人去看医生,如果要他在医术高明而品德欠佳和医术欠佳而品德良好的两位医生之中进行选择,他很可能宁愿选择前者。

但如果要求中小学生在学术水平高而品德欠佳和学术水平欠佳而品德良好的两位教师中进行选择,那么他们很可能选择后者。

可见对于其他某些职业来讲,道德素质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人们对教师的品德要求可以说是近乎“苛刻”的。

这是因为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职业,这是一个触及儿童心灵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更为严明,例如对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时时关注自己的角色行为,处处考虑自己是否有“老师的样”,因为从他们外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到他们内在的思想倾向、人格特点都可能产生模仿效应。

也许由于师德比其他某些职业道德有较高的社会期待,教师职业才颇受敬重,成为富具魅力的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材料五

2010年5月24日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我国历来有着重视师德教育的传统

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师德教育使我国中小学教师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品德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成千上万的教师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还涌现了一大批品德高尚、业绩夺目的优秀教师个体和群体,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荣耀,是社会上教师美好形象的代表,他们在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中功不可没。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刻不容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与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愿望日益迫切。

时代在呼唤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出自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必须依靠高质量教师,高质量教师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侵蚀着教师队伍,体罚罚款、变相勒索、弄虚作假等现象的不断出现。

这些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影响了中小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对中小学生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所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刻不容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我国师德教育改革要着力实现的目标。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材料六

2010年6月17日

教师问题行为中的职业适应不良

一、“赠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转变扭曲的教学观

焦点透视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

1、教学即分享。

教学过程应该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过程。

2、教学即交融。

交融即教学过程中情与境的交会融合。

3、教学即对话。

4、教学即创造。

5、教学即生成。

应对.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

其次,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3、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改善变味的学生观

作为现代的合格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平等的、能动的、活生生的人。

1、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坚信人人都有才能,每名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4、确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5、对学生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

训练一

1、倾听他诉说的各种疑问与想象

2、允许他对某些东西(如零件)或游戏(如拼图)很着迷

3、允许他静静地自由思考

4、让他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思考与情感

5、接纳他的平凡

6、提供他优良、知性的课外读物,鼓励他阅读

训练二

我们的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信念、价值观、世界观和认识能力与大多数学生发生冲突时,可能导致自身产生不正确的学生观或偏激的学生观。

教师应消除因与学生的代沟而造成的不恰当的学生观。

第三、教师要摆脱社会舆论造成的学生观。

第四、教师在形成自己的学生观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生观。

三、“人字是靠相互的支撑”:

克服教师的人际交往障碍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师之间的人际矛盾,创造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呢?

第一,互相尊重,心理相容。

第二,互通信息,增强交往。

第三,互勉共进,团结协作。

首先,在心理上要树立班上事情要由大家齐抓共管的意识,在与科任老师相处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说话做事低调一点,班级管理的事情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是好的建议应欣然采纳,并真诚地表示感谢,对于不合适的意见,也要进一步沟通,共同修改。

其次,要在各种场合维护科任老师的形象,想问学生多宣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位科任老师的可爱之处,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再次,处理好与科任老师的私人关系也很重要。

建立现代教师人际关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相容原则

3、互利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