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68541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绵阳实验高中级第2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B.NF3C.NH3D.PCl5

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乙烯的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D.通过足量的溴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9、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和CCl4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

10、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CH3CH2CH2CH3B.CH3CH(CH3)2

C.CH3C(CH3)3D.(CH3)2CHCH2CH3

11、室温时将同种规格的铁片分别投入下列物质中,生成氢气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0.15mol/L硫酸10mLB.0.2mol/L盐酸溶液25mL

C.0.5mol/L硝酸溶液10mLD.16.5mol/L硫酸溶液10mL

12、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2+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

物质的量是:

A.

(A-n+8)molB.

(A-n+10)mol

C.(A-n+2)molD.

(A-n+6)mol

13、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C.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14.下列各组中每种物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H2S、NH4ClB.MgO、Na2SO4、HNO3

C.Na2O2、KOH、Na2SO4D.HCl、Li2O、MgCl2

15、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

CH3CH2OH﹣2e﹣→X+2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

16、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

HClO4>

HBrO4>

HIO4②碱性:

Ba(OH)2>

Ca(OH)2>

Mg(OH)2③还原性:

F->

C1->

Br-

④稳定性:

HCl>

H2S>

PH3⑤熔沸点:

HI>

HBr>

HF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⑤

17、一定温度下,1molX和nmolY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2Z(g)

+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用M表示此反应速率是0.1amol•(L•min)﹣1

C.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a)mol•(L•min)﹣1

D.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lmol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将氨气通入醋酸中:

NH3+H+==NH

B.在NH4Cl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NH

+OH-

NH3↑+H2O

C.将少量铜屑放入稀硝酸中:

Cu+4H++NO

===Cu2++NO↑+2H2O

D.将稀硝酸滴在铁片上:

Fe+2H+===Fe2++H2↑

19、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密闭容器里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

A(g)+2B(g)

C(g)+2D(g),测得平衡时浓度是:

c(A)=0.3mol/L,c(B)=0.2mol/L,c(C)=0.15mol/L。

最初向容器里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

A.0.5molB.0.8molC.0.9molD.1.2mol

20、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

Ag+Cl--e-==AgCl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

21、已知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b>a>d>cB.原子半径:

A>B>D>C

C.离子半径:

D>C>B>AD.失电子能力:

B>A,得电子能力:

D>C

22、乙醇分子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23、反应4A(g)+5B(g)

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0min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0min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mol•L-1•min-1

B.容器中D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45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0.30mol

2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

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

25、可逆反应:

2NO2(g)

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v正(NO2)︰v正(NO)︰v正(O2)=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B.②③⑤C.①④

D.①④⑤

26、如右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X棒变重,Y棒变轻,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X、Y、Z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X

Y

Z

A

稀硫酸溶液

B

稀盐酸

C

硝酸银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27.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③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A.①③⑤B.②③C.①④D.①②④

28、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1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

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D.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

W>

X>

29、现代化学键理论认为: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中碳碳键的长短均相等;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发生反应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30、将一定量Fe、FeO和Fe2O3混合物投入到150 

mL 

mol·

L-1的HNO3溶液中,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生成2.24LNO气体(标况),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

若用足量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A.7gB.14gC.5.6gD.无法计算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31、根据下列各组物质,回答问题(均填选项号):

A.O2与O3B.12C与13C

C.正丁烷和异丁烷

E.甲烷和庚烷F.D与T

G.苯与甲苯H.16O、17O和18OI.丙烷与环丙烷K.乙醇与乙酸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③属于同系物的是;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32、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

(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干燥管D的作用为。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l>

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的现象即可证明。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N>

C>

Si,则在A中加、B中加碳酸钙、C中加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

3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4

(1)写出⑥与⑧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

26号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为;

第三周期中除⑩元素以外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号)。

(3)②③⑤几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元素⑦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该氢化物和元素④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元素⑧的单质与②⑨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苯,震荡后静置的实验现象为

(5)与②同主族,第三周期的元素单质在⑦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为;

④⑧⑨元素的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用离子符号答题)。

3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插入100mL相同浓度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D.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

甲乙(填“>”、“<“或“=”)。

(3)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

(4)甲中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5)当乙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

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由于乙装置反应太快,收集氢气体积不好控制,可在乙装置中加入下列物质以减慢反应速率:

A.蒸馏水B.少量CuCl2晶体C.Na2CO3溶液D.NaNO3溶液E、Zn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做法是(填字母)

35、有机物的种类丰富。

其中乙醇、苯、乙烯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是。

(2)下列属于乙醇同系物的是,属于乙醇同分异构体的是(选编号)。

B.

C.乙醛D.甲醇

E.CH3—O—CH3F.HO—CH2CH2—OH

(3)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可被O2氧化为乙醛,反应方程式为。

(4)苯与溴水混合后的现象是,

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6、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红棕色的NO2和无色的N2O4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过程。

(1)写出NO2和N2O4反应的方程式

(2)若升高温度,则v(正),v(逆)。

(填“加快”或“减慢”)。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相同容器内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18mol/(L·

min),乙中v(N2O4)=0.2mol/(L·

s),则在容器中反应更快。

(4)在0到1min中内用NO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该反应达限度时,其转化率是,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

(5)若反应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则正反应是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

已知:

降低温度有利于放热反应)

37、在一个容积为500m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H2和2mol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H2(g)+CO(g)

CH3OH(g),经过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

若此时测得CH3OH蒸气的浓度为2mol/L,求:

(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2)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①BFH;

②A;

③EG;

④C;

【注:

全对给分】

【32】Ⅰ.

(1)钾

(2)S2-+Cl2===S↓+2Cl-(3)防倒吸(4)溶液变蓝;

NaOH

(5)稀硝酸;

Na2Si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33】

(1)

第四周期ⅤⅢ族

(2)NH3+HNO3=NH4NO3;

Al3+

(3)KOH;

H—O—H;

2F2+2H2O=4HF+O2;

(4)Cl2+2Br-=2Cl-+Br2;

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为无色。

(5)Na+[

]2-Na+;

2Na2O2+2CO2=2Na2CO3+O2;

Br->Cl->F-

【34】

(1)BD

(2)甲>乙(3)6.02×

1022(0.1NA)(4)Zn-2e-=Zn2+(5)1mol/L;

(6)AE

【35】

(1)CH2=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2)D;

E

(3)①3②2CH3CH2OH+O2

2CH3CHO+2H2O

(4)溶液分层。

上层显橙色,下层接近无色;

C6H6+Br2

C6H5--Br+HBr

【36】

(1)2NO2(g)

N2O4(g)

(2)加快;

加快(3)乙

(4)0.3mol/(L·

min);

60%;

14︰11(5)放热

【37】解析:

2H2(g)+CO(g)

CH3OH(g)

变化前(mol)520

变化量(mol)211

变化后(mol)312mol/L×

0.5L=1【列出三段式,且正确的,2分】

v(H2)=2mol÷

0.5L÷

5min=0.8mol/(L·

min)………………1分

CO的转化率=1mol÷

2mol×

100%=50%…………………1分

【评分说明】1、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条件没注明的、没配平的、结构简式错误的,给0分。

2、计算题只给出答案,而无解答过程的,不给分。

3、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