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8212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茶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Word格式.docx

standardize

引言

茶叶向来都是浙江省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并且浙江省的茶叶出口近几年以来一直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浙江省茶业不仅在我国的茶叶出口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针对着浙江茶叶产业。

从国内来看,浙江省茶叶出口自身存在着许多的的问题,比如质量、卫生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浙江的茶叶出口品质、数量以及名誉;

纵观全国,江西、湖南、安徽等许多茶叶大省陆陆续续的崛起壮大,给浙江省茶叶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从国际市场上来看,由于绿色壁垒对茶叶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又给浙江省的茶企业带来不小压力。

因此,分析和研究浙江茶叶的出口现状以及发展对策对浙江省的茶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相关理论概述

1.1绿色贸易壁垒

1.1.1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是进出口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标准与法规。

1.1.2特性

虚假性。

绿色壁垒看似合理,但是它实际上是一种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

不平衡性。

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中存在极大不平衡,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是不会顾及到发展中发展中国家是怎样的发展状况,于是就以雄厚资金与先进技术为由提出非常高的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导入更多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

隐蔽性。

很多绿色壁垒通过保护环境之名,隐藏在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以及各种具体的贸易法规当中,变成了进口国家拒绝国外产品的强力武器广泛性。

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制成品产生巨大的压力。

这些绿色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具体实施时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

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涉及面更大更深。

坚固性。

因为现代人十分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而绿色壁垒正是牢牢抓住人们的这个心理,用本国的的消费者市场情况来拟定非常高的标准,从而对进口产品的消费造成阻碍。

它对限制进口具有很强的堡垒作用。

1.2GAP-GMP-MC的优化发展路径

1.2.1GAP的定义与意义

意为良好农业规范,从广义上来说,是通过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保障食品与全与质量。

从狭义上来说,是一套针对农产品生产的操作标准,致力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上完善食品链的安全控制。

通过GAP认证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且很多国家进口采购农产品所看重的条件之一就是GAP认证证书。

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适用GAP认证,且有专门的茶叶良好农业规范标准。

要提高我省乃至我国的茶叶产品国际竞争力,就需要推广GAP认证。

1.2.2GMP的定义与意义

意为良好作业规范,它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GMP要求最终的产品质量需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严格的检测系统和完善的质量管理则是在其过程中的要求。

GAP与GMP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注重产品自身,后者注重企业。

GMP利于食品生产企业用新的技术设备来确保食品质量是否安全;

提供检查监督的依据给卫生行政部门;

也为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提供重要教材,激发其对食品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

食品GMP也在许多国家的进口贸易中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1.2.3MC的定义

MC即为营销渠道,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专一过程中的具体通道或路径。

茶叶深加工标准化带动实现品牌化战略。

2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

2.1近几年浙江茶叶出口现状

2013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17万吨,出口额5.7亿美元;

2014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14.86万吨,出口额达5.08亿美元;

2015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15.77万吨、出口额5.20亿美元。

2016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15.96万吨,出口额达5.60亿美元。

2.2浙江省茶园面积

2013年浙江省的茶叶种植园区面积达18.5万公顷,茶叶产量15.6万吨;

2014年浙江省的茶叶种植园区面积达19.1万公顷,茶叶产量16.9万吨;

2015年浙江省的茶叶种植园区面积达19.7万公顷,茶叶产量达17.1万吨。

2016年的面积则达到了20.4万公顷,产量17.7万吨。

由下表2-1可知,近几年浙江茶园面积及产量呈现稳定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

表2-12013年至2016年浙江省茶叶产量与茶园面积

茶园面积(单位:

万公顷)

茶叶产量(单位:

万吨)

2013年

18.5

15.6

2014年

19.1

16.9

2015年

19.7

17.1

2016年

20.4

17.7

2.3浙江省出口的主要出口国家及茶叶种类

浙江省出口的茶叶主要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这五种茶类为主。

国际上对于茶的认知与国内有所不同,国内将茶按照加工方式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六大茶类。

出口的茶叶中,绝大部分是绿茶,绿茶出口占据茶叶出口总量的95%以上。

浙江茶叶出口的国家主要有摩洛哥、美国、日本、欧盟等。

摩洛哥是我国绿茶的主要出口国家,其中浙江省作为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省,近年来绿茶的出口份额一直占据全国出口总量一半以上。

2015年浙江茶叶出口总量为30.7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7.68%,其中,在2015年,浙江省绿茶出口量为14.99万吨,出口额达4.90亿美元,分别占据了全国55.09%的绿茶出口量以及48.71%的出口总额。

如下表2-2所示,是近几年浙江省各大茶类出口数据:

表2-22013到2015年浙江茶叶出口种类数据(单位:

绿茶

16

14.18

27.21

红茶

0.40

0.42

2.81

乌龙茶

0.13

0.096

1.54

花茶

0.18

0.16

0.60

普洱茶

0.028

0.011

0.32

2.4浙江省主要产茶地区茶叶出口概况

据统计,2016年杭州地区茶叶主要出口到非洲、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类别主要有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红茶、花茶这些茶叶外,还有各种茶替代品、茶制品等。

宁波地区的茶叶主要出口到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荷兰、阿富汗、法国、日本等。

宁波地区茶叶出口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良好态势,产品主要是绿茶和花茶。

湖州地区茶叶主要出口美国、摩洛哥、马里、法国和日本这五个国家,除了珠茶、眉茶、蒸青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等茶叶产品外,还有一些茶制品。

而绍兴地区出口茶叶以珠茶和眉茶这类大宗绿茶为主,主要是出口欧盟国家。

金华地区以绿茶出口为主,占出口总额的97.2%。

主要销往欧盟、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丽水市2015年产值位居全省第二,茶园面积与产能位居第三,并且未来有望发展为全省茶叶第一市。

2.5我国各省茶业出口概况

我国各省茶产业都有其发展特点,浙江虽然是我国的出口大省,但与其他各省相比,都有相对而言的劣势。

本节将由图表来简单介绍福建、贵州、四川、湖南、云南等五个产茶大省的茶业发展概况。

如下表2-3所示,是2015年中国茶叶出口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可以见到,浙江省茶叶出口均价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由于浙江茶叶出口茶叶以大宗绿茶和原料为主。

同时也反映出浙江省茶业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表2-32015年中国各省茶叶出口量

名次

省份

出口量(公斤)

出口额(美元)

出口均价(美元/公斤)

1

浙江

157722815

519691358

3.29

2

安徽

56563137

226962546

4.01

3

湖南

35579157

91554798

2.57

续表2-32015年中国各省茶叶出口量

4

福建

17269278

173784108

10.06

5

上海

10926596

89813074

8.22

6

湖北

9397528

79053653

8.41

7

江西

7900953

44398527

5.62

8

云南

7280988

30468619

4.18

9

四川

5524657

20650473

3.74

10

广东

5077087

40737003

8.02

3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绿色贸易壁垒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茶叶产业都是他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这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他们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对茶叶贸易设置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就是他们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近年来贸易壁垒更是不断的升级。

茶叶作为浙江省的农产品之一,也遭遇了绿色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遭到非常严格的卫生检验检疫,极大地增加了茶叶出口成本,这样虽然增加了茶叶出口额,但会使浙江茶叶出口利润降低,不利于浙江茶叶贸易的发展。

第二,由于浙江省劳动力人口集中,又因为茶叶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浙江省拥有较大的优势。

再者,浙江省内茶叶资源富裕,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具有天然的绝对优势。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和调整,浙江省已经从密集型的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类型方面发生了变化,从而加大了茶叶生产的成本,再加上绿色贸易壁垒进一步提高了我省茶叶的出口成本,是对我省茶叶出口能力的一次重大冲击,致使我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下降。

3.2卫生质量问题

农药残留茶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在大力推崇有机茶的种植,有机茶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各种农药、化肥、植物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而生产的一种茶叶。

近年来,有机茶在茶叶行业中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

从浙江省茶叶内部的问题来看,目前我省普及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加上一些农药的生产厂家对其生产的农药具体成分标识不全面,以及茶农不熟悉国外制定的标准,施用禁用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一些茶农为了增加茶叶产量和它的外观品质,会对茶叶施加很多人工合成激素,不仅达不到相关的品质标准,并且影响消费者健康。

从浙江茶叶出口的外部原因来看,在对茶叶中农残的限量在欧盟现行法规中,要求达到471项,而在国内实施的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仅仅只有28项与茶叶有关。

正是与国外相比多出来的这400多项农残标准形成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的一道道绿色壁垒,导致浙江在这几年出口欧盟的茶叶频遭通报,严重地打击了茶企业出口信心。

3.3生产成本问题

我省为了适应国际上的需求,提高茶叶质量,应对绿色壁垒,茶叶生产企业不得不增加成本去改进加工环境、改善茶叶生产方式,加强卫生质量的检测等,从采摘、拼配、加工、包装到储运,实施了标准化工程,其中的各个过程都需要比之前更大的资金投资。

与此同时,为了增加茶叶产量,全省茶园扩展加快,对生态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茶园生态修复难度大。

并且全省整体茶鲜叶利用率不高,劳动力少成本高。

再者,机械化程度在产业链中各环节发展不均衡,机械化推广力度不够。

标准化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

名茶采摘和加工依旧依赖于手工,制约了茶产业的提升,从而再一步加大了生产成本。

3.4品牌化程度不够,缺少龙头企业

浙江省的茶叶出口企业信誉不高,龙头企业少,知名品牌不多。

浙江省规模较大的茶叶公司有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华发茶叶有限公司等,然而与国际上的大型茶企业相比,市场份额占据度还是很低,总体竞争力不强。

出口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导致其带动力不足,茶类结构不全面,品牌打造度欠缺。

省内缺少几家能够带动全省茶叶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

而且大多数茶叶出口缺少真正的自主品牌并且都以散茶或“贴牌”生产为主,使浙江省的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始终竞争不过于国际知名的品牌茶叶。

再者,多数小型茶企业之前竞争度非常激烈,且以无序竞争为主,这样导致了浙江茶叶出口市场的混乱,致使浙江省茶产业不利于发挥规模化的生产效应,从而严重影响了品牌的树立。

4对策及建议

4.1走GAP-GMP-MC的优化发展路径

浙江传统茶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在于走GAP-GMP-MC的优化发展路径,形成品质-品牌-营销的链式发展。

要做好茶叶,需要对茶园实施GAP管控,发展以GAP为标准的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

浙江茶企业需要按照我国茶叶的GAP标准,对茶叶进行GAP-Tea认证,从而提升茶叶品质。

而在茶企业实施GMP管理,是传统茶业优化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食品GMP能够解决食品生产中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问题,其中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严格的检测系统与完善的卫生质量控制系统是食品生产企业所必须的。

再者,食品GMP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各种人为错误的概率,进而避免了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品质劣变。

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完全可以按照食品GMP进行管理。

以上对于浙江茶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GAP与GMP管理能够实现与完善浙江茶叶的质量安全体系,从而积极地面对绿色贸易壁垒。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通过有效而规范地运用MC进行高品质、巧营销,对打造出市场上认知度高的茶叶品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浙江茶叶的MC建设比较单一,品牌建设分散,茶业贸易原始而低效,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因此,浙江茶产业MC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茶叶营销可以采用错位定位的方法,开发茶周边衍生产品,文化做商品,茶做非茶卖,例如立顿把红茶突破传统,用袋泡茶掀起世界红茶风。

二,大力推进名优绿茶品牌营销,形成高价值的,能够引领行业的大企业、大品牌。

4.2茶叶行业发展对策

浙江省的茶叶行业应该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为目标,加快茶叶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使茶叶加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由传统茶业大省向现代茶叶大省发展。

浙江省的茶叶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联系较为紧密,根据之前的数据分析,浙江省的茶叶加工业的发展目前面临效益低下、技术含量过低、停产企业数量增加、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

但是,浙江省的茶叶产品加工业除了可以走向食品加工方向转型这条道路之外,还可以大量引进外资进行茶叶资源的加工。

一方面,这样可以促进茶叶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技术改善和有序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过剩的产能,改善加工业效率低下的现状。

4.3政府方面

首先可以在主要消费国家中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增加当地人民对于浙江茶叶的兴趣。

西湖龙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是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茶叶之一,在主要出口国家开展浙江茶文化宣传活动,介绍浙江省的各种名茶,增加人们对于浙江茶叶的认知,推广茶叶的知名度,从而加大茶叶的购买量。

再者,需要浙江省政府应明确主攻任务,即对“龙井茶”是的品牌建设要重点加强,并且以龙井茶为核心的浙江绿茶品牌,需要加强宣传,加大茶叶的可言力度,开场茶园机械化示范与推广;

推动电商等营销渠道,加快构建茶产业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茶人才团队作用,推动浙江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将浙江茶产业的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响应国际政府的号召,不仅可以提升我省的形象和知名度,还可以助力于区域经济文化合作、产业提升与城市发展,将浙江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连接点和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建立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全方位提升茶文化价值,提升茶文化的人文价值和使用价值。

5对浙江省茶产业的展望与总结

2017年4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标准中,其中规定不再对茶叶和其他植物性的饰品设置稀土标准,意味着消除了中国茶叶外销壁垒,注力中国茶企的发展,特别是对我国乌龙茶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消除了乌龙茶头上因为过去不合理的稀土限量标准。

因此,浙江省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乌龙茶产业。

综上所述,目前浙江省的茶叶出口以绿茶为主,而随着世界茶叶贸易对绿茶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浙江省应该把握好这个机遇,更加积极地在国际市场上拓展绿茶发展空间。

而由于其他茶类出口量小,说明国际上还未形成大规模的绿茶以外的市场,所以以红茶为主的其他茶类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浙江省也应该着力于开发这些潜在市场,从而更加巩固作为中国第一出口大省的地位。

浙江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省份,应充分利用其位置优势及天然优越的气候条件,抓住这一发展契机,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贸易最大化发展,提高浙江省茶叶产业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的茶叶产业的贸易经济,从而能够最大化实现我国的茶叶产业贸易,在遵循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实现浙江省及全国的农产品最大化利润

根据浙江省茶叶贸易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现状和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作用,浙江省茶叶贸易应该从实际具体情况出发进而设定目标,然后结合浙江省自身的资源禀赋状况和茶叶生产能力,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理念进行探索利用,以充分发挥浙江自身具有的区位、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而转变茶叶产品的贸易结构。

接下来在今后的发展阶段中,浙江省茶叶贸易应确立一个目标: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和“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浙江省总体出口产品总额中,出口茶叶的所有额比重占比达15%,在这种情况下,进出口茶叶产品的贸易量基本能达到均衡的水平。

就产品种类而言,进口茶叶产品的种类有所增加,除了进口一些资源密集型的茶叶产品之外,也要保持一些初级技术密集型茶叶产品的进口量提高,并且可以通过增加进口茶叶产品的种类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食品需求。

在茶叶产品出口企业的数量上有所保持,可以发展一批具备出口、安检、物流等功能齐全的茶叶产品出口企业作为龙头企业,以此来打造自身的规模和进口量的吞吐能力。

为将茶叶产品加工行业的过剩产能消化吸收,首先政府应该对相关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当然相关产业也应该加大投入自身技术研发的能力。

而在口岸建设方面,应该促进口岸经济特区的建设,着力打造浙江口岸集公路、铁路、管道和航运四位于一体的运输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毅.论我国茶叶出口竟争力的历史演变及提高竞争力的对策思考[D].合肥:

安徽大学,2013.

[2]罗列万.浙江省茶产业“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J].中国茶叶加工,2016,(03):

42-46.

[3]陆德彪,金晶,毛祖法.浙江省茶科技与产业现状及“十三五”思考[J].茶叶,2015,41(04):

184-187.

[4]杨波.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竞争力提升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01):

44-45.

[5]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4,01:

26-28.

[6]潘阳,黄水灵.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4,01:

19-23.

[7]陈虹菲,曹越.浅议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J].北方经济,2014,06:

56-57.

[8]周海川,刘合光,杨秀平.中国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展望,2013,8(09):

51-55.

[9]潘阳,黄水灵.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与优化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5,(11):

55-58.

[10]倪雪华.浙江省茶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1]NingYue,HuaKuang,LinSun,etal.AnempiricalanalysisoftheimpactofEU’snewfoodsafetystandardsonchina’steaexport[J].InternationalJournal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