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7994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工作1Word格式.docx

2.完成了历年最大10min、60min、360min时段暴雨统计表;

3.完成了各站月年径流统计表;

4.完成了各站历年逐月输沙率表;

5.完成了灌溉引水资料的月年引沙量表;

6.完善了雨量站基本情况统计表;

7.完成了降水量月、年统计表;

8.完成了不同系列站数分布统计表;

9.根据存在问题及校改情况建立了错情统计表。

◆晋中分局

1.降水、径流、泥沙部分完成工作情况

⑴完成了区内所属103个雨量站基本情况表(含已撤销的站)。

⑵对区内含撤销站在内的103个雨量站的摘录表、日表及月年统计表各4200站年的资料进行了认真校核,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晋中所属各雨量站约4500站年的月、年降水资料统计(包括资料的插补延长)。

⑶完成了晋中市9座中型水库及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1-5)。

⑷完成了晋中市10个选用水文站流域逐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表4.6-1)。

⑸完成了晋中市选用水文站基本情况统计。

⑹完成了区内已撤销站——南关站、武家坪站的实测月年流量、径流量的分析计算。

⑺完成了晋中市中、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和淤积量统计,但还需和晋中市水利局淤积量统计结果进行比对核实。

⑻完成了潇河灌区1980-2008年月、年灌溉引水量的统计分析。

⑼完成了晋中市选用水文站(8站)2001-2008年实测月、年输沙率、实测径流量的补充统计。

⑽完成了水资源分区不同系列站数的分布统计(表4.2-3)。

⑾完成了榆社河石栈道水文站历年冰情统计。

2.设计暴雨洪水部分

⑴完成了辖区内52个自记雨量站历年最大10min、60min、360min、1440min、1h、6h、24h、最大1d及最大1d相邻最大日雨量、最大3d共10个时段各种暴雨量及发生月日的统计,对其他51个人工雨量站历年最大1h、6h、24h、最大1d及相邻最大日雨量、最大3d共6个时段各种暴雨量及发生月日的统计,并对所有缺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插补。

⑵完成了辖区内2006年7月14日浊漳河暴雨调查成果的搜集、整理工作。

⑶完成了辖区内10个选用水文站最大24h和最大3d两种历时流域面平均雨量系列的选样、分析和计算。

◆阳泉分局

1.完成了二次评价选用站以外新增雨量站月、年降水量的统计;

2.完成了阳泉市大、中型水库及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

3.完成了设计年径流选用站(含区间)流域逐年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计算;

4.完成了罗面咀、前石窑水文站月、年径流资料的补充统计;

5.完成了大石门水库的基本情况和淤积量资料统计;

6.完成了阳泉市小I型水库淤积情况表;

7.完成了阳泉、旧街、会里、前石窑、罗面咀5个水文站最大24h和最大3d两个历时流域面平均雨量系列的选择、分析和计算;

8.进一步补充、完善了54个雨量站各时段暴雨量及发生日期的统计。

◆吕梁分局

1.基本完成了历次清泉水流量调查成果汇编工作;

2.进行了雨量摘录表和日表的部分数据库校对工作;

3.对短历时暴雨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内容包括成果与水文年鉴进行核对以及补充统计工作;

4.对已经完成的各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24h和最大72h洪量的统计进行合理性分析;

5.完成了吕梁辖区内各水文站平均输沙率表与月年输沙率表数据库校对工作。

◆临汾分局

1.除黄委、气象站外,降雨摘录表数据库校核工作全部完成;

2.插补完成了5个时段短历时暴雨系列;

3.完成了所选37个雨量站1956-2008,78个1970-2008系列的频率计算;

4.对曲亭、涝河、洰河、小河口4座水库资料做了整编,正在进行进库径流量的分析计算;

5.完成了柴庄、东庄、飞岭、乡宁、浍河水库、大交(续)水文站、1956-2008年的月、年输沙率统计表(表6-2);

6.完成了大宁、吉县站1956-1988年的月、年输沙率统计;

7.完成了贤庄站1959-1979年的输沙率统计;

8.完成豁都峪、三管峪灌溉引沙量月、年资料的统计(表6-12),水量月分配的方法为:

根据上游雨量站6-9月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月参加引水量的分配;

9.对柴庄、东庄、飞岭、乡宁、浍河水库、大交(续)、大宁、吉县等站数据库与年鉴的月年输沙率表,进行了校对和修改。

◆长治分局

1.年降水、年径流系列

⑴完成了雨量站基本情况统计。

⑵完成了新增雨量站月年资料统计。

⑶完成了大中型水库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

⑷完成了设计年径流选用站统计。

⑸完成了选用水文站基本情况统计。

⑹完成了二次评价未选站提水还原。

⑺选用水文站2001-2008年实测月年输沙率资料完成。

2.暴雨、洪水系列

⑴基本完成各雨量站10min、60min、6h、24h、3d短历时暴雨统计摘录。

⑵完成了暴雨资料的调查收集。

⑶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选样情况:

①完成了孔家坡水文站面雨量统计计算;

②完成了北张店水文站面雨量统计计算;

③完成了油房水文站面雨量统计计算。

◆运城分局

1.正在补充部分年份的月、年降水量统计;

2.正在进行雨量站资料的插补延长;

3、正在收集已经撤销的站的水文资料的收集;

4.基本完成自记站的短历时降水资料的计算。

◆年降水径流泥沙专业组

年降水部分:

1.完成了气象站降水、蒸发资料的整理工作;

2.完成了河北冉庄、下博两站平原区径流实验资料的搜集工作;

3.进行频率适线的准备工作;

4.为完成系列代表性分析,利用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多年滑动平均过程线法等多种方法,对长系列雨量站雨量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泥沙部分:

1.完成了第一次水沙基金项目晋西沿黄各河的泥沙资料的录入整理;

2.根据各分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协助各分局做好泥沙资料收集工作;

3.根据忻州《手册》资料,分析各站雨沙模型和水沙模型中K值Cv、J和n值等参数间的关系。

◆暴雨洪水专业组

1.根据《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和《忻州手册》,继续利用现有资料,对多个水文站进行了试算比较。

2.从2.0-8.0mm,对临界产流雨强做试算比较,得出了临界雨强对洪水影响较小的结论,现正在进行公式推导,以便进一步从理论上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3.根据本次工作需要,对新的频率适线程序进行了修改,使适线工作进一步简化、高效;

并编写了专门程序,利用暴雨公式对适线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利用现有资料对5种暴雨历时进行了30多站的频率适线,为下一步大规模频率适线工作积累经验。

5.对分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下发程序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图件软件专业组

1.完成了1:

20万地质图岩类划分矢量化工作,并与其他因素叠加切割生成了山西省水文下垫面产流地类草图。

2.完成了《手册》修编采用的省内现有52个水文站以及黄委3个水文站的流域边界线勾绘。

3.量算了9个水文站的流域特征。

4.参与了频率适线软件的修改工作。

5.为了加快水文站流域特征的量算工作,编写了GIS与VB相结合的量算程序,目前程序还在继续修编中。

(二)下旬工作安排

1.待省局提供气象部门资料和外省区资料后,补充完善后续工作。

2.进一步完善水文数据库校对工作。

3.继续进行短历时暴雨和场次暴雨洪水的挑选统计工作,主要工作是对以前未做表一的自记雨量资料进行最大10min、60min、24h的统计。

4.继续进行永定河山区时雨型设计及资料校对工作。

5.以吴家窑小河站流域为典型,开展定点定面分析工作需统计的雨量站点最大10min、60min、6h、24h、3d五种历时的降水量,根据工作情况,待短历时暴雨组完成定点定面选用雨量站各时段最大雨量的统计后,再进行定点定面工作。

1.继续完成涉及气象、黄委水文雨量站点的资料收集统计。

2.继续完成《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近期工作安排12月底前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

1.插补降水年系列中的月值。

2.收集太原径流实验站资料。

3.继续完成“《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修编近期工作安排”的有关工作。

1.在完成流量日表、含沙日表、输沙日表数据库校对的基础上,完成各站最大1d、最大30d、5-10月、汛期及年实测悬移质输沙量的统计。

2.完成统计选用雨量站最大15d、连续最大30d降水量统计。

3.继续进行各河流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的收集、整理、分析。

4.开始进行各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以及最大24h、72h洪量的统计。

5、完成历次清泉水流量调查成果汇编工作。

6.进行区内各水文站历年场次暴雨及洪水过程的统计。

1.按水资源分区对不同系列站数的分布进行统计。

2.制作各雨量站、水文站频率适线时的文本文档。

3.完成各雨量站、水文站年径流频率适线工作。

4.完成各水文站年径流特征值的统计工作。

1.继续完成所属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表与摘录表数据库校对工作。

2、继续对完成的10min、60min、6h、24h、最大1d、最大3d七个时段各种暴雨量再次进行对照分析,确保准确无误。

3.收集大中型水库资料。

4.对其他各种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

1.校对完成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历年洪摘表,完成辖区内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及最大24h和最大72h洪量的统计。

2.完成辖区内各河流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的收集、整理、分析。

3.根据资料情况完成辖区内各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最大24h和最大3d两种历时流域面平均雨量系列的选样、分析和计算。

4.开始辖区内各水文站(包括已撤销站和有暴雨洪水观测记录的水库)历年场次暴雨及洪水过程的统计。

5.完成4个水库站的资料整编,统计出2001-2008年入库径流量。

6.完成9个气象雨量站频率计算。

7.黄委资料齐全后,马上进行选用水文站流域面平均雨量计算。

8.根据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尽快与水利局联系完成表(6-9)、(6-10)、(6-11)内容。

1.完成沙场、后湾两流域小于3000km2站面雨量统计。

2.完成大中型水库资料的调查。

3.完成各灌区引水资料统计。

4.完成年径流组的表7、表8填制和统计。

5.完成设计暴雨组的其他要求。

1.增加资料收集人员,加快资料收集进度。

2.继续收集资料,力争做到收集到的资料准确、可靠。

3.继续组织人员对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库进行校核,特别是短历时暴雨的统计。

4.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对省局要求收集的其他资料进行完善。

5.继续收集引水资料,收集小河站、已撤销水文站的径流泥沙资料,以及灌溉引水、引沙资料。

6.正在计算区域代表站、小河站最大24h、3d面平均雨量的选样、分析和计算。

1.搜集其他水文资料;

2.整理检查分局提交资料;

初步进行频率分析数据文本制作。

年径流部分:

1.按照设计年径流Cvy、Csy计算及修正方法进行举例演算,对其精度进行验证;

2.对各分局上报的径流资料进行整理;

3.完成各分局年径流资料的整理工作。

1.根据忻州《手册》资料,分析各站K值Cv、n和输沙模数Cv的关系;

2.录入整理离石王家沟流域试验站的泥沙资料;

3.整理各分局交回的泥沙资料。

1.对分局交回来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进行频率分析工作。

2.收集、分析暴雨调查资料。

3.对分局频率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布置下一阶段频率分析工作。

1.在生成山西省水文下垫面产流地类草图的过程中,发现前期区域概化有不妥之处,为使下垫面划分成果在参数率定以及将来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用中更加合理,本旬将继续进行1:

20万地质图岩类划分详细矢量化工作。

2.修正气候分区、地貌分区、植被分区不合理的部分。

3.完成《手册》修编中采用的周边区域水文站的流域边界线的勾绘。

4.继续进行水文站流域特征值的量算工作。

5.应用前期工作成果,生成山西省水文下垫面产沙地类草图,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

6.对各分局上交的资料与其他两个专业组一起进行分析,并陆续转入水文数据库。

二、提交资料情况、存在问题及要求

提交资料情况:

各分局提交资料情况统计表

内容

大同

忻州

太原

晋中

阳泉

吕梁

临汾

长治

运城

选用雨量站基本情况统计(表4.2-1)

 

不同系列站数分布统计表(表4.2-3)

新增及二次评价站点月、年降水资料统计表(表4.2-2)

存在问题及校改情况统计表(表4.3-1)

√ 

一致性修正情况统计表(见表4.3-2)

大中型水库基本情况统计(表1-5)

水利工程情况统计(表1-6)

选用水文站基本情况统计

二次评价未选、已撤销、有5年以上资料统计

表6-2各水文站月年输沙率统计表

表6-3各水文站月、年实测径流量统计表

表6-4大中型水库测淤情况表

表6-5小Ⅰ型水库淤积情况表

表6-6小Ⅱ型水库淤积情况表

表6-9水文站流域大中型水库淤积量汇总表

表6-10水文站流域小Ⅰ型水库淤积量汇总表

表6-11水文站流域小Ⅱ型水库淤积量汇总表

表6-12水文站(区间)灌溉引沙量统计表

各种历时暴雨资料

区域代表站与小河站面雨量资料

暴雨调查成果

降水量日表

降水量月年统计

降水量摘录

表一

表二

表三

流量日表

流量月年

洪摘表

输沙率日表

输沙率月年

含沙日表

冰情

存在问题及要求

年雨量组

1.选用雨量站基本情况统计(表4.2-1):

⑴有些分局将本区所有雨量站全部列入;

⑵表格形式及内容不符合培训教材表4.2-1的要求。

2.不同系列站数分布统计表(表4.2-3):

此表是根据表4.2-2中资料系列进行统计的,不分水系。

晋中、临汾此统计表格形式不符合培训教材要求。

3.新增及二次评价站点月、年降水资料统计表(表4.2-2):

⑴此表资料系列长度不符合要求者(1980年以后设立的雨量站)不应列入;

⑵太原、晋中、阳泉新增雨量站未插补,均值未修正到1956年,临汾均值未修正到1956年。

4.大中型水库基本情况统计(表1-5):

表中坝址位置是指县、乡、村,晋中此表应进行修改。

以上存在问题修改补充后重新上报,还未上报的请严格按照培训手册表格的形式内容进行上报,不得擅自修改。

年径流组

1.月年径流要用万m3表示,吕梁分局应改正。

2.哪些站点是二次评价未选或已撤销但有5年或5年以上资料的站点要用文字说清楚;

阳泉、临汾要重新填写情况说明。

3.所选资料需要还原的必须还原。

4.所有选用的站点要列入水文站基本情况统计表。

5.对由于断面变迁,站名不同或变更等情况,请详细说明。

泥沙组

1.对于表6-2,即“水文站实测悬移质月年输沙率表”的统计时间,要求有实测资料的统计年限为1956-2008年,为了资料使用的准确性,应使用校对后的资料数据,并和二次评价资料对比(已发现二评的数据个别年份有误)。

2.关于资料的备注文档,要求尽量描述水文站的建站、迁站具体时间,集水面积,资料插补、统计数据的处理方法或其他问题的说明,以防止在使用资料时出现技术错误而导致分析误差。

3.表6-4、表6-5、表6-6水库测淤情况表,一定要核准各次淤积库容和测淤时间,否则无法准确进行淤积量的还原计算。

撤销或报废的水库要核实报废时间,不能再向后进行还原计算。

4.表6-3各水文站月、年实测径流量统计表,已完成的要尽快提交(1956-2008)。

暴雨组

大同分局还没有交回资料。

太原分局、吕梁分局、临汾分局、运城分局的短历时暴雨资料有部分年份未插补。

长治分局面雨量计算中有缺测雨量资料没有插补。

数据库:

吕梁有8个站雨量摘录表校对后只有1年资料(原数据不止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