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641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08《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复习Word格式.docx

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_______,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大洋的主体是_________,它的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

15.生物的_______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组成的。

16.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它的通式是__________。

17.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特点。

18.NaHCO3水溶液,加入石蕊指示剂,溶液呈______色,因为NaHCO3是_________盐,水解后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或碱)。

19.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0.将9.2gNa(摩尔质量23g/mol)和15gCl2(摩尔质量71g/mol)充分反应,所得Na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将这些NaCl完全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11.概念;

判断;

推理

1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13.同位素

14.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盆地

15.新陈代谢

16.氨基酸;

H2NCHRCOOH

17.选择透过性;

半流动性

18.蓝;

强碱弱酸;

19.核电荷数;

金属;

非金属

20.0.4mol;

0.8mol/l

21.地球的演化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2.由无数的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23.人用100N的力将质量1kg的足球踢出30m远,球获得的初速度为10m/s,则人对足球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

24.船上的旅客看到岸边的树向正北运动,旅客是以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此船是朝_______行驶。

25.________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电动抽水站的电动机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就是为了_________它们的惯性,减少振动和避免碰撞而移动位置。

26.将20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提升10m需要做______J(焦耳)的功。

27.离开地面同样高的铝块和铅块,如果体积相同,铅块的势能_______铝块的势能。

28.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裂,小车将作_________运动,这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29.由相互作用的物体或物体_________所决定而具有的能称为势能。

30.地球公转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原始地圈形成;

生命产生与发展;

人类出现

22.恒星;

星际物质

23.50J24.船;

正南25.质量;

增大

26.196027.大于28.匀速直线;

29.内部相对位置30.具有严格的轨道;

周期和速度

31.形成季风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已知东八区的区时是20:

00,则此时西十区的区时是___________。

33.以36km/h在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发生紧急情况而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5m/s2,问从刹车瞬间经1s后汽车行驶距离为_______米。

34.生物界的营养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型。

35.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_____,把________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_____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_________中。

36._______和_______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7.根据生命化学进化说,生命起源的三个演化阶段为: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38.人体的大消化腺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9.生殖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0.根据地质科学的研究,_________是古生物学中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31.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及其季节变化

32.2:

0033.234.自养;

异养

35.光合作用;

无机物;

光;

有机物

36.无机盐;

维生素

37.从无机分子到有机小分子;

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

多分子体系的形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

38.唾液腺;

肝脏;

胰腺

39.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40.化石

41.变异;

遗传;

选择;

变异和遗传;

繁殖过剩;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42.同源染色体

43.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小;

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44.伴生性45.H2;

CO

41.人工选择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2.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都具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而且都是以____________成对存在的。

43.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4.矿产资源的特点,除了地区分布不均,数量有限属可再生资源外,往往还有____________。

45.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中可燃气体有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

46.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归纳成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

其中,开源是_________;

节流就是节约使用能源,特别重视节约__________。

47.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则作用前后遵循___________定律;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如果没有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那么过程中遵循___________定律;

各种永动机都不可能制造成功,这是因为它违反了_________定律。

48.光射到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进入另一种媒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当光从空气竖直照射水面时,光线传播的方向__________。

49.光从______射向_______,当入射角______临界角的情况下,光将全部反射回原媒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

50.近视眼的视网膜晶体的焦距太短,或者晶状体比正常眼睛_______一些,选用适当焦距的_______可以矫正近视眼。

46.加紧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矿物燃料

47.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能量守恒

48.光的折射;

保持不变

49.光密媒质;

光疏媒质;

大于

50.更凸;

凹透镜

51.声波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________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常温下,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更大于在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

52.在墙的一侧放置声源,在另一侧也能听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这是声源的__________现象。

53.频率高于__________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_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54.填写出下列现象的热传递方式:

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

__________;

一壶冷水放在火炉上被烧开:

用铁条一端通火时,另一端变热:

__________。

55.电磁波波长最长的为_______,波长最短的为_______。

56.两物体相互接触,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两物体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57.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

5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是_________。

59.生物对环境产生很大作用,它能改变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并参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

60.生态系统最基本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51.温度;

固体;

液体;

空气(或气体)

52.衍射53.20kHz;

20Hz54.辐射;

对流;

传导

55.无线电波;

射线56.温度57.太阳能

58.食物链59.大气成分;

水循环

60.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61.我国人口状况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2.人口问题比较突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3.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4.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5.工业“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1.增长速度快;

人口基数大;

人口构成轻但老龄化大加速

62.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

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压力严重;

城市人口膨胀、城乡矛盾激化;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6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

64.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

土壤的盐碱化;

森林的砍伐

65.废气;

废水;

废渣

二、选择题

1.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A.牛顿B.伽利略C.哥白尼D.道尔顿

2.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德谟克利特

3.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

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

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

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

5.应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有三个特点,下面各项中不在其内的是()。

A.可以纯化研究对象B.可以使用实验仪器

C.可以强化实验对象D.可以模拟自然过程1.B2.B3.D4.D5.B

6.太阳大气由三个圈层组成:

底层是()。

A.光球B.色球C.日冕D.太阳风

7.地球的形状确切地说是()。

A.球形B.椭球体C.梨状体D.苹果形

8.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的类型是()。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

9.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

A.贮能物质B.调节物质

C.主要组成成分D.主要能源物质

10.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6.A7.C8.C9.D10.C

A.脂类和蛋白质B.糖类和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D.水和蛋白质

11.把Cl2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阳离子能被氧化的是()。

A.K2SB.HBrC.NaID.FeBr2

12.要使两种溶液的沸点上升并且升高值相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溶质是非挥发性B.溶质都是非电解质

C.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溶质的摩尔浓度相等

1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l、HAc、H2SO4溶液,酸性强弱顺序为()。

A.HCl>

H2SO4>

HAcB.HCl=HAc>

H2SO4

C.HCl=HAc<

H2SO4D.H2SO4>

HCl>

HAc

14.一吊车从地面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9m,该过程中吊车对物体所做功的功率为()。

A.1200WB.1800WC.3000WD.3600W

15.一人将质量为5kg的物体从9m深的井底以2m/s的速度匀速提起,该过程中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11.D12.C13.D14.D15.B

A.360JB.450JC.540JD.720J

16.甲、乙两船同向行驶,甲船的乘客看乙船时,觉得自己所坐的船在后退,这是因为()。

A.乘客以乙船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较快

B.乘客以甲船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较快

C.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而且乙船行驶比较快

D.两船相对静止

17.人从行驶的汽车上向车后跳下来,容易发生()。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的右侧方向跌倒D.向汽车的左侧方向跌倒

18.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位乘客看到自己头顶上有水滴即将落下,这水滴将落在()。

A.乘客的后面B.乘客的前面

C.乘客的头顶上D.乘客的旁边

19.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卡车正在以速度v0匀速行驶,一物体从外面竖直落入车内,则卡车的()。

A.动量增大、速度不变B.动量减小、速度不变

C.动量不变、速度不变D.动量不变、速度减小

20.“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这句话违背了()。

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16.A17.A18.C19.D20.C

21.天文学上将整个季节太阳都直射在南半球时称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称为()。

A.地方时B.标准时C.区时D.法定时

23.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时日期要()。

A.增加一天B.减少一天

C.没有变化D.并不确定

24.发现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开普勒C.哥白尼

25.两地的经度分别为108°

17'

E、103°

29'

E,则两地地方时之差()。

A.16分12秒B.16分48秒

C.19分12秒D.20分48秒21.D22.A23.B24.B25.C

26.已知东十二区是1月1日15:

15,则此时西十二区是()。

A.1月1日15:

15B.12月31日15:

15

C.1月1日3:

15D.12月31日3:

27.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A.光反应阶段B.暗反应阶段

C.固定CO2时D.还原CO2时

28.光合作用所释放的分子氧,来源于()。

A.CO2B.H2OC.三碳化合物D.葡萄糖

29.人体中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胃B.肝脏C.小肠D.大肠

30.人体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A.胆囊B.肝脏C.胰腺D.肠腺26.B27.A28.B29.C30.B

31.人类和高等动物惟一的生殖方式是()。

A.同配生殖B.异配生殖

C.卵子生殖D.孤雌生殖

32.在亲本基因型为DD

Dd的子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百分比为()。

A.25%B.50%C.100%D.0%

33.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

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

A.BB

BBB.BB

BbC.Bb

BbD.BB

bb

34.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A.适者生存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

35.自然资源按利用性质可分为三类,铁、铜等矿物属()。

A.不可更新的资源B.可更新的资源31.C32.D33.C34.D35.A

C.永可更新的资源

36.土地资源有四个特征,下列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土地是具有生产能力的

B.土地数量是无限的

C.土地资源具有时间性(季节性)

D.土地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

37.原子核能来源于()。

A.质子的内能B.中子的动能

C.电子的势能D.核子的结合能

38.下列金属氧化物具有两性(酸性和碱性)的是()。

A.氧化钠B.氧化铝C.氧化铁D.二氧化锰

39.用以制造食品包装的原料是()。

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聚乙烯醇

40.不属于炼铁主要原料的是()。

A.焦炭B.石灰石C.铁矿石D.生石灰36.B37.D38.B39.A40.D

41.以下实例中的运动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抛出的钢球做斜抛运动

B.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绳的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C.物体沿着一个斜面匀速下滑

D.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绳的一端固定,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42.以下各例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阳光照射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

B.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变热

C.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红磷温度升高到红磷的燃点

D.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温暖些

43.生活中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事例有很多,下列现象中,涉及到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是()。

A.电流通过电炉发热B.电流通过灯丝发光

C.电流通过电解液D.电动机的转动

44.在黑夜中拍摄景物,所用底片必须对下列哪种光线敏感。

()

A.紫外线B.X射线C.红外线D.可见光线

45.钻石经琢磨后,即能灿烂夺目,主要原因是()。

A.钻石的折射率很小

B.钻石质地细致,光线不易透过

C.射入钻石的光不易射出

D.钻石的临界角小,射入的光线易发生全反射41.C42.A43.C44.C45.D

46.有关光的本性的叙述中,较为准确的是()。

A.光是从发光体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微粒

B.光是一种波动

C.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光子

D.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它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47.夏日里,雷雨时雷声隆隆不绝,这是声波的()。

A.共鸣现象

B.在云层界面发生多次的反射击现象

C.绕过障碍物的衍射现象

D.叠加时的干涉现象46.D47.B48.C49.A50.C

48.两个女高音分别唱同一首歌曲,听起来各有特色,这主要是由于她们发音时()。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品不同D.声波进入耳朵的声强不同

49.热传递的规律是()。

A.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

B.热量从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热量较少的物体

C.热量从内能较大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小的物体

D.热量从比热容较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较小的物体

50.在生活中常遇到内能转化的事例,以下现象中只有热传递发生的是()。

A.用锤子叮叮铛铛地敲打金属B.石块自由落下

C.雪在阳光照射下融化D.正在运转的电动机46.D47.B48.C49.A50.C

51.候鸟的迁徙是由于()起了重要的信号作用。

A.光照长短B.温度高低

C.水分多少D.空气的运动和变化

52.植食动物是()。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

53.20世纪末世界人口相当于20世纪初人口的()。

A.1倍B.2倍C.4倍D.8倍

54.破坏大气的三大元凶是()。

A.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

B.温室效应、酸雨污染、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

55.水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A.海水倒灌B.城市工业废水

C.生活废水D.农业排水

56.“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20世纪()提出的。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51.A52.B53.C54.D55.B56.C

三、问答题

1.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1.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

(1)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

如:

物理学领域中,建立了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体系等;

生物学领域中揭示了DNA的结构,遗传工程在新的技术革命中将发挥更巨大的作用等。

(2)科学走向综合。

人们的视野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扩大10万倍以上,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使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学结合得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重大科技成果,都将是综合研究的结果。

(3)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在20世纪,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对人类历史发展和国家兴衰起着决定作用。

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寿命延长,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2.简述STS科学教育。

2.STS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STS科学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3.试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3.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行星、卫星及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环绕太阳公转。

太阳系大体上是个球体,其半径有10万天文单位,其质量的99.9%集中在太阳上,光和热也来源于太阳。

4.地球的海陆分布有何特点?

4.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大,陆地小。

陆地分布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东半球大于西半球。

5.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几乎到处都有生命,这表明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1)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及生物的生存活动等都需要能量,太阳就是这一能量的源泉。

(2)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维持在22℃左右,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3)地球上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液态水。

水是生命存在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