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6286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1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一八张学良你为什么不抵抗Word格式.docx

这般完美身世背景的设定是不是常出现在网文小说之中?

可我们的“少帅”张学良比穿越男主还主角,他屡屡在中国近代史紧要关头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催化作用,好似一个已经熟知历史走向的当代人穿越回百年之前,做出一些超越时人的基本认识的决策,不过即便他真是穿越回去的人物,也不过是一个智力、能力和学识极为平庸还有一点犯二的普通人走了大运而已。

张学良被囚禁之前的人生之精彩远超小说所能描写的程度:

军阀时期的两次直奉战争,其父死后果断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而后又贸然与苏联在中东路开战,中原大战拥戴蒋介石,“九一八”事变竟不放一枪一炮拱手退出东北,此后又脑袋一拍扣押蒋介石、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的前半生之传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们从他的经历之中很难以看到一个拥兵数十万、控疆百万里的成熟政治家军事家的深思熟虑,反而呈现出的几乎完全是一个纨绔二代的任性妄为。

张学良很像现在网络上的一个愤青穿越回多灾多难的民国,突然享受到无上的权力和荣耀,沉溺于女人、毒品等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无法自拔,而建功立业之心又不时在毒瘾、精虫退去之后促使他做出与苏联开战的一系列荒诞行为,他完美的诠释了一个集花花公子,政治家,军事家的复杂形象。

张学良这些行为无论是多么无端,但都因披着爱国的外衣、站在忧民忧国的高度而留下后世翻案的余地,连少帅晚年都自评道:

我们张家父子,若不是为了爱国,会有这种下场吗?

然而有一件事却始终遭到国共两党的一致批评,也是张学良荒诞一生最难以洗白的污点,这便是“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政策。

2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沈阳柳条路南满铁路一段路轨为由,遣军炮轰沈阳北大营,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当时沈阳总驻军两万余人,北大营有东北军精锐八千,长春也有守军万余,然而东北军为了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早将武器弹药尽归库房,致使一夜之间沈阳长春落入仅三千日军手中。

1932年1月,日军攻克锦州,2月占领全黑龙江,东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在发动事变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早在1928年日本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后便加速了对东北的觊觎行动,接连利用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鼓动民众以获得发动侵华战争的支持,同时私下积极组织间谍窥探东北地形和军事部署安排。

1931年4月至8月,更是在东北军眼皮底下先后组织了攻打金州和渡江作战的演习,甚至在9月初还模拟了进攻北大营的军事行动。

然而这些演习都是多余的,因为沈阳北大营以及锦州根本未曾抵抗,日军自己都没想到朝思暮想的满洲竟然就这样轻易被吞入,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也进一步刺激日本做出全面侵略中国的决定。

而我们的张少帅此时却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他压制不住的毒瘾,对日军的一系列行动视而不见。

1931年9月6日,事变爆发前几天还致电其心腹王以哲:

“中日关系现甚严重,我军与日军相处,须格外谨慎。

无论受如何挑衅,俱应忍耐,不准冲突,以免事端。

”同时致电臧式毅、荣臻等:

“对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分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9月8号,东北边防军将日军架桥演习一事电汇张学良,得到的回复仍是静观时变。

现今史学界对东北军不抵抗命令由张学良下达已经达到一致共识,但并不能因此就全面推脱蒋介石在面对日军进攻时所表现的消极责任。

1930年11月的中原大战结束不久,东北军留驻华北多达十余万,直至1931年7月,东北军十五万精锐已经全部入关,日本趁此时机积极寻找出兵借口。

7月初的万宝山事件中,日本挑拨中朝两国国民对抗,冲突中朝鲜华侨伤亡近千,中国各大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抗议。

蒋介石致电正在北京辽阳的张学良:

“日本阴险狡猾,现非抗日之时,希督殇所部,切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

”8月16日,再次电令张学良: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张学良在对日问题上与蒋介石达成一致,张学良同时电令吉林省政府:

“宁听其武力侵害,我方万难承诺。

惟军警力避冲突,地方人民若有暴动,或反抗情形,惹出事件时,应有日领负责。

”9月初,蒋介石于石家庄同张学良会面,再次传达了不许抵抗日军的命令。

要知1931年的形势已经恶化到白丁都知道日本迟早要对东北下手,而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以及张学良等尽管知晓日本虎视眈眈,但仍未做足应战准备,导致与日开战初期便全面溃败陷入不利局面,在这一点的责任上二人无可非议。

当是之时,蒋介石的主要精力是在剿共上,不希望形势复杂,牵扯日、俄、朝、中四方的东北发生战事,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曾对张学良讲明南京的态度:

“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东北同志宜加体会。

”而当时仅凭东北军的实力无法抗衡日本,因此张学良将希望寄托于国民政府,而国民政府又将希望寄托于国联,希望美国和国联能够牵制住日本,以获得战略缓冲时间。

然而事与愿违,毫无约束力的国联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日本早就按捺不住入侵中国的野心,“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也彻底扑灭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夙愿。

3

如果要说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张学良,那更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来自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的顾虑。

但为何人们最终仍然将所有的罪责怪罪到张学良头上?

这是因为他干了另一件更怂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大部撤至锦州,9月23日,张学良在锦州成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戒毒中的张学良一度亲赴锦州部署防御事宜。

11月19日,日军占据齐齐哈尔后,便调兵直指锦州。

1931年12月初,国民政府已经彻底看清日本吞并东北的野心,因此联系国联等国际力量积极介入,这一阶段国民政府所作出的努力我们也应当给予认可。

南京国民政府于11月25日向国联提出设立锦州为中立区的提议:

中国军队撤出锦州和山海关,但英、法、美三国要保证中立区的安全。

早已处于极端焦虑中的张学良听闻后便私下接触日本并表示同意中立区的主张,然而锦州中立案却遭到了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同时欧美大国并不愿意介入此事,国民政府于12月4日被迫宣布放弃中立案。

对于中立案的流产,国民政府心知肚明。

早在两天前的12月2号,主管外交和经济的顾维钧和宋子文二人联名致电张学良,告知中立案调停失败,并要求他“如日军不顾国联决议,悍然进攻,只能竭力抵御”。

12月5日再次致电张学良恳请“为国家计,为兄个人前途计,期能抵御”,8日蒋介石电令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

然而即便国民政府以命令和交情的角度要求张学良抵御日军之进攻,少帅却仍在日军发动攻击后的第三天(21日)命令一线部队撤离。

30日,东北军全面撤出锦州,三天后日军在未遭遇任何抵抗的形势下进入锦州,锦州的沦陷也意味着东北全境的沦陷,东北军全部撤回关内。

4

张学良就这样从“东北王”变成了“不抵抗将军”,更可笑的是这个称号还是“曲线救国”的汪精卫送给他的。

要说张学良对日本的挑衅一再容忍,是不想与日本全面爆发正面冲突,也没能料到日本已经下定全面占据东北的决定。

可为何张学良在日军进攻沈阳、锦州,已经彻底撕破脸完全露出侵略野心时仍然一退千里呢?

张学良在后世的口述历史之中,还专门就阎锡山批评他不抵抗一事做出解释。

他常为自己辩白的理由是自己当时并不清楚日本的真实目的,自己的情报工作没做好,不相信日本敢全面进攻中国,不然以他“敢捅破天的胆子”是绝对要跟日本干一仗的。

我们不排除张少帅有这样的虎劲,毕竟他脑门子一热跟苏联对干、扣押蒋介石的事也做得出来,而且退居关内的东北军在热河与日军激战也说明张学良并非害怕日军。

但即便张学良如何掩盖,他在东北的大撤退主要是基于保存实力的需求。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丢了东北的张学良就成了丧家之犬,已经陷入继承东北政权以来最大的困境。

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时的东北虽是张学良的大本营,但自中原大战后东北军精锐长期驻扎关内,张学良本人就混迹于北平各大娱乐场所,热河华北一带几乎完全掌握在张学良手中,这里才是他最后的底线。

对于张学良而言,相较于在沈阳、锦州调集主力与日本血拼至残,手握十余万精锐退守热河、背倚国民政府支持的结局并不算最坏。

因为从军阀混战上台的张学良深知实力的重要性,倘若东北军被尽数歼灭,他才会真正陷入到无法翻身的局面。

这也是为何当日军吞下东北向热河进军之时,张学良即便只得到蒋介石的空头支票也要和日本人血战到底的主要原因,倘若热河再失手,他才真正成为了丧家之犬。

事实也是当他失掉了热河,旋即跌入了政治生涯的谷底。

——————————————————————————————————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促进全国统一、发动西安事变积极抗日,为其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较为正面的形象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他在处置足以影响世纪巨变的大事时所作出的决定,完全像一个不受约束的愤青脑袋一拍的作风,而这种随意性也使他常为后人诟病,只不过这些决策都披上了爱国的外衣、产生了对民族有利的积极影响,也给他留下了拳拳爱国的历史评价。

但与不能否认张学良功劳的同时,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他的罪责。

作为东北地区的直接领导者,即便当时的形势环境多么不利,也不能成为他丢弃国土的理由,他必须承担东北沦陷的主要责任,并不能以其功劳做出简单的加减。

如同崇祯皇帝一般,就算他再怎么励精图治,再怎么天不时地不利烂摊子,可北京城就是在他手上被攻破的,大明就是在他手上亡的,亡国的主要责任仍然得背负在他身上,提起他仍是亡国之君。

最后再说两句,东北军可不是孬蛋!

日军进攻北大营之时,上层严令驻守各部“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赤手空拳的守军伤亡较多,而此时驻守的第7旅旅长王以哲在外赈灾不住在营房,其部下620团团长王铁汉却违抗军令,命令手下士兵只要日军靠近就开火。

这个性格跟名字一样硬朗的军官之后在抗日战场上同样十分英勇,只是作为东北军旧部而未能有机会建立更显赫的战功。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而又极为复杂的民族解放战争,任何一个为国家民族做出牺牲和努力的人都不应该被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