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5413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610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8gCT3CO18OCH2CH3含电子数24NA、中子数24NA

B.标况下,11.2L氮气和足量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生成46gNO2

C.常温下,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

10-9NA

D.常温下,5.6mol/L的10ml氯化铁溶液滴到100ml沸水中,生成0.056NA个氢氧化铁胶粒

11.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常用作电子工业清洗剂,以四甲基氯化铵[(CH3)4NCl]为原料,采用电渗析法合成(CH3)4NOH,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b为石墨电板,c、d、e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为正极

B.标况下制备0.75NA(CH3)4NOH,a、b两极共产生16.8L气体

C.c、e均为阳离子交换膜

D.b极电极反应式:

4OH--4e-=O2↑+2H2O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Z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X与Y不在同一周期,W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r(W)>r(Y)>r(Z)>r(X)

B.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一定完全相同

C.由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Z与W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可以使石蕊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13.常温下,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酚酞为指示剂,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3AsO3=H2AsO3-+H2O

B.H3AsO4溶液中Ka1:

Ka2:

Ka3=109.3:

105.5:

1

C.H3A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当pH为7时存在c(HAsO42-)=c(H2AsO4-)>

c(H+)=c(OH-)

D.H3AsO4溶液中存在c2(H+)-10-14=c(H+)•c(H2AsO4-)+2c(H+)•c(HAsO42-)+3c(H+)•c(AsO43-)

二、非选择题: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26.(14分)锡是第ⅣA族第五周期金属元素,四氯化锡(SnCl4)是重要的媒染剂,易与水反应,熔点为-33℃、沸点为1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及加热仪器省略,MnO2过量)制备SnCl4。

(1)仪器X的名称是,加热装置丁前要先排出装置内的空气,排出空气的目的是,排出空气的方法是。

(2)锡粉被吸附在硅胶上,其优点是,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装置己中的试剂是,实验过程中,乙装置内可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4)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在MnO2过量的情况,盐酸仍无法反应完。

 

27.(14分)硫酸铝在造纸、水净化、土壤改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还是泡沫灭火器中的试剂。

某化工厂利用含铝废料(成分为A12O3,SiO2及少量FeO·

xFe2O3)制备硫酸铝品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又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6

6.3

2.3

完全沉淀时

4.9

8.3

3.2

(1)料渣1的成分是,操作X的内容是、洗涤、干燥等。

(2)试剂B最好是,a的范围是,由表中数据求出Ksp[Fe(OH)3]<

(设沉淀完全时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

10-5mol/L)。

(3)试剂A是一种液态绿色氧化剂,料液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泡沫灭火器容器构造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玻璃容器、外层是钢筒。

则硫酸铝溶液应盛放在容器中,泡沫灭火器中另一种试剂是小苏打溶液而不是苏打溶液的原因是。

(5)请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案,用于确定所制得的品体组成是否与理论上的组成[Al2(SO4)3·

18H2O]相同(写出主要操作过程即可):

28.(15分)硫酸年产量的商低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发展的高低,SO3转化为SO2是制备硫酸中的关键性反应,也是一一个可逆反应。

(1)NO可作为SO2与O2间反应的催化剂,催化机理如下:

①2NO(g)+O2(g)

2NO2(g) 

ΔH1=-113kJ/mol

②SO2(g)+NO2(g)

SO3(g)+NO(g)ΔH2

总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3=-196.6KJ/molΔH2=

(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2mo1O2测得容器中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SO3为气体):

反应时间/min

2

4

6

8

10

12

压强/MPa

6.0a

4.7a

3.7a

3.0a

2.5a

2.4a

①0~10min内,v(SO2)=

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同时充入均为0.2mol的三种气体后,v(正)、v(逆)的关系是

(3)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使之反应,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A、B、C三条曲线中表示SO2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若在15~20min、25~30min两个时间段内容器容积不变,则在某一时刻SO3的分解速率较大的时间段是。

②10~15min内反应速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可以的原因有。

(4)常温下,用NaOH溶液吸收SO2既可消除SO2造成的大气污染,也可获得重要的化工产品,若某吸收液中c(HSO3-):

c(SO32-)=1:

100,则所得溶液的PH=(常温下K1(H2SO3)=1.5×

10-2、K2(H2SO3)=1×

10-7)

35.[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铜及其化合物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

如氨基乙酸铜[结构简式为(H2NCH2COO)2Cu]常用作食品补铜剂及矿物元素饲料添加剂,他化铜纳米晶在光电转化中有卷广泛地应用;

确酸铜可用作配制农药等。

(1)基态硒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基态氮原子电子的空间运动状

有种,与硒同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H2NCH2COO)2Cu氨基乙酸铜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与氮原子成键的原子(含氮原子本身)形成的空间构型是。

(3)硫酸铜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Cu(H2O)4]SO4·

H2O,实验测得该物质中存在氢键且水分子成“键”情况与冰中类似,则1mol[Cu(H2O)4]SO4·

H2O中氢键数目为NA。

(4)硫酸铜在高温下分解有可能得到CuO、Cu2O、SO2、SO3等物质,其中CuO的熔点为1026℃。

①CuO的晶体类型是,熔点Cu2O>

Cu2S的原因是。

②SO2与SO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SO2在溶剂水与溶剂CCl4中,相同温度能溶解更多SO2的溶剂是。

③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如下图所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若组成粒子氧、铜的半径分别为rOpm、rCupm,密度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用含π的式子表示)。

36.[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化合物G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某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以烯烃A、芳香烃D为原料合成它的路线如图所示,其中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C分子中核磁共振氡谱只有1个峰。

已知:

①同一个碳原子上有2个羟基时会自动脱去一个水分子。

(1)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G中官能团名称是。

(2)A-B的反应类型是,F的名称为。

(3)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还有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5)工业上由乙醛为原料合成CH3CH2CHClCOOH的路线图如下:

①写出X的结构简式。

②试剂1是,试剂Ⅱ及反应条件分别及加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7~13:

DBBABCB

26.(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直形冷凝管(1分)防止锡被空气氧化用甲中生成的氧气排空气

(2)可增大反应物间接触面积,有利于锡粉充分反应

4H++MnO2+2C1

Mn2++Cl2↑+2H2O

(3)碱石灰(1分)有气泡产生,液面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

(4)取适量反应后的甲装置中的液体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27.(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SiO2(1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Al2O3或Al(OH)3(1分)3.6>

a≧3.2(1分)1×

10-37.4

(3)2Fe2++2H++H2O2=2Fe3++2H2O

(4)玻璃(1分)清耗等量的硫酸铝时,小苏打生成的CO2量是苏打生成的CO2量的2倍

(5)准确称量一定量晶体,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

28.(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41.8KJ/mol

(2)①0.09mol/(L·

min)②147.3③v(正)>

v(逆)

(3)A(1分)25~30min加压、使用催化剂

(4)9

(1)[Ar]3d104s24p4 

5(1分) 

Br>

As>

Se(1分)

(2)sp2、sp3三角锥(1分)

(3)2(1分)

(4)①离子晶体(1分)离子半径O2-<

S2-,Cu2O晶格能比CuS的大(1分)

②SO3(1分)H2O(1分)

③Cu2O

(1)C3H4(1分) 

(CH3)2CHOH(1分)羰基、碳碳双键

(2)加成反应(1分) 

苯甲醛(1分)

(3)

(4)9

(5)CH3CH=CHCHO(1分)HCl(1分) 

O2、催化剂(1分)

2019年全国Ⅰ卷(乙卷)化学高考模拟仿真试卷(七)

7.《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化”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化为铜”表明铁转化为铜

C.“内不化”是因为内部的铁话泼性较差D.反应中溶液由蓝色转化为黄色

8.诺卜醇可用于调制木香型化妆品及皂用香精。

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的CCl4溶液区别β-蕨烯与诺卜醇

B.β-蕨烯的饱和碳原子上的一氯代物最多有7种

C.β-蕨烯和诺卜醇分子中都有一个由5个碳原子构成的四面体

D.可用乙酸检验β-蕨烯是否含有诺卜醇

9.下列实验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或结论

A

向2mL滴有2滴KSCN溶液的FeI2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

确定Fe2+、I-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B

将C2H5OH与浓H2SO4在蒸馏烧瓶中混合后加热至170℃,将从瓶内逸出的物质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有无乙烯生成

C

将含有CO的CO2缓慢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CO

D

用一定浓度的NaOH滴定一定休积、浓度的草酸(H2C2O4、弱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

确定草酸是二元酸

10.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之间可形成Q,M两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中Q是重要的能源物质,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的单质广泛用于光伏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

:

W

B.原子半径:

W>

Z>

X>

Y

C.工业上用Q还原Z的氧化物得到Z单质

D.Z的单质能在M中剧烈燃烧

11.已知25℃时,RSO4(s)+CO32-(aq)

R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K=1.75×

104,Ksp(RCO3)=2.80×

1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c(CO32-)=c(SO42-)的混合液中滴加RCl2溶液,首先析出RSO4沉淀

B.将浓度均为6×

10-6mol,L的RCl2、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可得到RCO3沉淀

C.25℃时,RSO4的Ksp约为4.9×

10-5

D.相同温度下,RCO3在水中的Ksp大于在Na2CO3溶液中的Ksp

12.K2S2O2具有强氧化性(S2O62-中含有过氧根),在石油行业中有重要用途,工业上可利用电解法制备它,工作原理如图(电极材料是石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SO42--2e-=S2O62-

B.通电后Na+移向C电极

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

D.电解过程中,两电极上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13.已知H2X的溶液中只有一种分子,但存在HX-、X2-等四种离子,常温下向20mL0.2mol/L的H2X溶液中滴加0.2mol/L的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PH与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2-+H2O

HX-+OH-的平衡常数Kb≈1×

10-8

B.a点的溶液中:

c(X2-)+c(HX-)<

0.1mol/L

C.c点时溶液中:

c(Na+)>

c(X2-)>

c(HX-)>

c(OH-)>

c(H+)

D.b点时n(Na+)>

n(X2-)=n(HX-)

26.(14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又名大苏打、海波,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作鞣革时重铬酸盐的还原剂,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

其工艺制备流程如下: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该流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可用来检验I中的反应是否发生,选用的试剂是,若要停止I中的化学反应,除停止加热外,还要采取的操作是。

(2)仪器b的名称是,其作用是。

(3)加热I,使反应完全,发现浸人液面下残留的铜丝变黑,甲同学对黑色生成物提出如下假设:

①可能是Cu2O;

②可能是CuO;

③可能是CuS;

④乙同学提出假设①一定不成立,该同学的依据是 

 

,丙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来验证黑色物质的组成:

基于上述假设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为 

 

(填化学式)。

(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可能的原因是。

(5)为检验制得的硫代硫酸钠产品的纯度,该小组称取5.0g产品配制成25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幣液的浓度:

向锥形瓶中加入25mL0.01mol/L的KI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该产品的纯度是。

(6)丁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不足,建议在I上增加;

在I、Ⅱ之间增加。

27.(14分)随着锂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报废的锂电池数量也逐年增加,若随意丢弃,在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其中的战略资源----钴也会大量流尘。

从废旧锂电池(含有负载在铝箔表面的LiCoO2颗粒粉末)中提纯回收Co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I.LiOH可溶于水;

Ⅱ.LiCoO2浸出液中主要元素含量如下:

元素

Co

Li

Al

Cu

S

Na

含量(mg/L)

6210

1268.4

1558.5

6.671

13650

4.860

(1)浸出前要用NaOH溶液充分浸泡LiCoO2电极,再过站、洗涤,则滤液中的含铝微粒是

(2)浸出时,LiCoO2转化为Co2+,则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3)调节PH可使Al、Cu元素转化为 

而除去(填化学式),加Na2S的目的是。

(4)萃取时水层中主要含有的阳离子有。

(5)沉钻过程中还有少量CoO(OH)生成,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6)用体积为2L的LiCoO2浸出液能提取纯度为96.74%的COSO4的质量为(保留一位小数)。

28.(15分)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某科研小组对丙烷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且与相同条件下甲烷在金属铁表面脱硝的效率进行了对比。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4Fe(s)+6NO(g)

2Fe2O3(s)+3N2(g) 

ΔHl。

②C3H8(g)+1/2O2(g)

C3H6(g)+H2O(g) 

ΔH2;

③C3H6(g)+3Fe2O3(s)

3CO2(g)+6Fe(s)+3H2O(g) 

ΔH3。

则2C3H8(g)+O2(g)+18NO(g)

9N2(g)+6CO2(g)+8H2O(g)的ΔH

(用ΔHl、ΔH2、ΔH3表示),已知ΔH2=-118k]/mol,其中各物质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C-H

C-C

C=C

H-O

键能/(KJ/mol)

412

348

610

462

则O=O键的键能为。

(2)研究反应③:

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5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反应中Fe2O3的质量变化了4.8g。

①0~5min内,用C3H6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选项字母)。

A.固体的总质量不变B.v正(C3H6)=3v逆(CO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最不变D.c(CO2):

c(H2O)=1:

(3)在N2氛围中对比C3H8和CH4在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如图所示:

①C3H8和CH4在铁表面还原NO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C3H8在铁表面还原NO时控制的较佳温度是。

②将0.2molC3H8、0.1molO2、1.8molNO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铁粉并控制较佳溫度开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测得NO的转化率为90%,求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列出计算式即可)。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休积,NO的还原效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此时K值。

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F位于第四周期,其他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相关信息

最高化合价为+1价、最低化合价为-1价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nnpn

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在同族元素中最大

基态原子的已成对电子总数是未成对电子总数的3倍

E

第四周期的p区元素且最外层只有2对成对电子

F

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1)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F原子轨道电子能量高低:

4s3d(填“>

”“<

”或“=”)。

(3)BD32-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ED32-的空间构型是。

(4)A、B、C、D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肥,化学键均为极性键,其结构式为,与其该分子结构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无机物是(填化学式)。

(5)A2E的晶体类型为,其熔点(填“高于”或“低于”)A2D晶体,原因是。

(6)F形成的晶体内部原子堆积方式与金属镁相同,则F晶体的堆积方式为图1中的

(7)F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其品胞结构如图2所示,该品胞中F原子的配位数为,F的原子半径为134pm,E的原子半径为120pm,则FE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列计算式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