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4336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冯法祀与《刘胡兰就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55年冯法祀先生参加了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习,《刘胡兰就义》就是在训练班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作品。

为此画,他曾几次深入山西文水县体验生活,收集大量形象素材,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这位15岁就为革命献身的女英雄。

画面以威逼恐吓和宁死不屈的冲突为导线,以刘胡兰就义前在群众中引起的不平、悲愤,在敌人阵营中引起的惊恐为描写情节,采用了分组集中的手法来处理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

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感人。

冯先生历时三年,数易其稿完成的这件巨幅革命历史画,成为5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同时它也成为冯先生坚持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中国美术馆:

冯先生您好,请您谈一谈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刘胡兰就义》这张油画的前前后后的情况,

  冯法祀:

这张画是在1957年完成的,开始进行创作准备的时候是在1954年。

新的国家建立了,我们可以过上很幸福的生活了,但是,对于英雄总不能忘怀。

我们对英雄有一种追思、缅怀和向他们学习的心情。

那个时候文艺界都有这么一种空气,表现刘胡兰的创作当时在文艺界也有很多。

那么请您谈一谈塑造刘胡兰形象创作思路吧。

主要是毛主席的两句话“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贯穿着我对形象的定位。

这两句话也使我们对英雄人物特别崇拜,特别想学习他们,我也是在这种气氛下进行构思的。

英雄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像刘胡兰那样,年纪轻轻,面对着铡刀不怕死。

这就是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种气氛感染了我,我在当时的心情很不一般,是很激动的,想把她画成画。

但是,英雄的事件那么感人,要把她画成画,需要有一个过程。

您经过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英雄的形象怎么样?

英雄在就义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

要有一个了解,就必须要到现场亲自感受或者是聆听当时的情况。

所以,我就一个人下去了。

这是在1954年?

  画中人物创作稿之一

是1954年的冬天,下去的时候天上下了一场大雪。

火车到了山西文水县,下火车的时候,遍地都是大雪,东西南北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怎么走。

去之前没有跟当地的政府联系过?

没有。

也没有人带路,感觉很茫然。

这时候正好有一辆驴车,那个赶车的看到我一个人在那儿,带了一个行李,就问我要到哪儿去?

我说,我要到云周西村,刘胡兰的故乡。

他说:

“我就住那个地方,请上车吧”。

我就把行李放到车上,我跟着车子步行,和赶车人一路上聊着。

这样到了云周西村,就跟当地的组织联系上了,说明了来意,他们都表示很欢迎。

  他们给我引见了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绣,她接待了我。

刘胡兰就义已经过去6年了,后来了解到当时牺牲的还有另外6个人,一共是7个人,都是被铡刀铡死的。

然后,我就分头地去了解,听到烈士的家属讲述当时的情况,非常地感动。

我就一面跟他们谈,一面手上不断地写生,他们讲述的那种情况,简直是惨不忍睹。

他们说,当时被铡刀铡死的人,血流得遍地成河。

老乡讲得最感动人,他们看到那么多的血,后来看到什么东西都是红的,回家以后连锅盖都不敢揭开,接开锅就觉得锅里满满的都是血水。

这种动人的讲述,我在北京是没有听到过的。

这是一种壮烈的情景。

老乡们讲的情况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振动。

  画中人物创作稿之二

现在说起来还是让人特别感动。

在文水县待了多久?

我一共去了两次,跟这些人交了朋友,变成他们很受欢迎的客人了,访问了她的家属。

她有母亲,还有父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有妹妹。

妹妹叫胡爱兰。

老乡们平时都叫她们“胡兰子”、“爱兰子”。

当时听了英雄的故事,收集一些作品素材,主要是依靠画速写收集吗?

画面里的人物,您有没有用特别的模特儿?

那时没有刘胡兰的照片,就听他们讲那个形象,描述她的样子。

说她个儿高高的,颧骨也是高高的,眼睛很大,把村子里面有一些和她身材相近的人请来给我看。

我一边看一边画,这个过程用的时间很长。

这还是构思阶段,都还没有成型,刘胡兰就义的构图成形还是在后来回到家里以后。

构图也经过了多次修改吗?

是的,很多次修改。

最后那个构图是两个人推着她,画面中心形成三个人的形象,为什么要构成三个人的形象呢?

因为在构图上,一个人是很孤立的,很没有力量的,这三个人一合起来就形成一种力量了,这就是在最后构思的时候形成的。

这是最后的定稿?

对。

开始有一次的稿子是刘胡兰面向铡刀表示不怕死,后来被否定了。

这是导演夏淳看到我的画以后提出来的。

他说,应该面向群众,跟群众告别,刘胡兰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虽然我死了,但是革命还要继续,还要继续斗争。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力量。

夏导的提议很好,最后确定的是刘胡兰的面孔向着群众。

里面反面人物的角色也还是很有特点的,使用模特儿没有?

这又是一个中心,反面人物的主角是那个“大胡子”,在刘胡兰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惊慌失措的,另外还有一个地主。

在云周西村的时候就注意对于反面人物形象的收集,老乡们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形似反面人物的形象让我写生。

您收集了很多素材,最后把很多人的特点综合成您画面里需要的形象。

这个作品创作的动因是完全对英雄的崇拜,还是一个具体的、上级交给的创作任务?

是出于我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我在资料上看到,您画这件作品是在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训班进修的时候。

这也不是油训班上的创作任务吗?

  “刘胡兰面向铡刀”的画稿

我进那个班之前那个构图已经搞好了,我为什么参加这个班?

我主要考虑的是时间,我那时是系主任,我要不参加这个班,我就没有时间画画,到了这个班主要就是画这个画。

当时在作画的过程中,马克西莫夫先生看了没有?

我画的时候,马克西莫夫也很欣赏,他在讲构图的时候就拿出这幅画来示范,他说,我的构图中心的三个人拧在一起,引发了反动派和群众的反映,这个构图的中心非常好――他是这样说的。

这张画面积很大,长有四米多,您用了三年的时间。

其实不止三年。

开始构思的时候是最重要的,构图的形成、产生是最重要的,那是关键。

最主要的时间是花在前期的准备上,还是作画的过程上?

准备的过程是很复杂的,那个稿子不晓得画了多少次,定型是一刹那就定型了,其实经过很多次,前面有一个老太太,还有一个小孩子爬到她身上,那是一个想象的情节。

实际牺牲的是七个人,不能把七个人都画上,就想象死者的一个孙子爬在他的祖母身上,就构成了祖孙三代人,这个构思就很完整了。

另外一个构思是,边上有一个孕妇,孕妇要生孩子,她的丈夫被铡死了,她哭晕过去了,旁边有一个老乡扶着她,这也是一个设计。

另外,群众分成一组一组的,比方刘胡兰的母亲,她是中心人物,她抱着爱兰子,在群众的席位上往上冲,她有一个状态,准备要干一场。

这样的设计有很多,一组一组的,不能很乱。

场面很大,人很多,很乱就说不出所以然来,所以才要有这么多的设计,分组分批地表现出来。

  这张画还有许多的副产品,每一个组合、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有一个稿子。

我们希望能把这些稿子收集

  起来。

那些稿子大部分都丢了。

您的作品在1957年完成后,最早拿出去和公众见面是在什么时候?

就在油画训练班毕业展览上。

展览完了以后,就被广泛地宣传报道吗?

之后就赶上反右运动,我因为被打成“右派”,这张画也就没有被很好地宣传。

画就放到储藏室里面了,没有人管。

那个时候“右派”是很厉害的,是敌我矛盾。

上面一宣传,任何人见了都不理我了,有的“右派”倾家荡产了,家破人亡的有的是。

什么时候这张画才重见天日呢?

一直等到20年以后。

  云周西村风景写生

  画中情节创作稿之一

  画中情节创作稿之二

那就是“文革”结束后了?

一直等到1980年,开了我的个人画展,这张画才算又和公众见面了。

是在中央美术学院的陈列馆。

在那个展览上,大家给予这张画很高的评价。

从那儿以后,这张画才被广泛地宣传报道。

这张画印到了小学的教料书上。

我小的时候就看到过。

在画这张画的时候,也就是在马克西莫夫油训班上,前苏联的绘画是不是对您影响很大?

我觉得前苏联的教学方法和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提倡的是一致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就是前苏联的教学方法是很有条理的,有详细的教案,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一点是很不同的。

您这幅画在构图成形之前是否阅读了大量的主题性创作作品?

前苏联的看了很多,他们重视那种大场面的选择,构思是很讲究的。

有一幅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佐娃》,就是画的一个妇女坐在车子上被流放。

这幅画的构思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画家看到一个风景,看到一只乌鸦在雪地里面受了伤,画家就将这个形象跟莫洛佐娃的主题联系起来了,构思的方法跟我的《刘胡兰就义》很相像。

《刘胡兰就义》中的是雪景?

是,刘胡兰就义的时候是没有雪的,因为我去的时候有雪,联系在一起,这样就烘托了形象的力量。

这样主体人物就非常突出,这种形象也特别鲜活,气氛就更加壮烈。

您讲述的材料很让人感动,最后请您谈一谈目前中国油画的创作情况,像您当时那样的主题性创作,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几乎是没有了,前不久搞了一个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家拿了不少的资金出来,您对现在的主题性创作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

现在的主题性创作就缺少一个东西――画家切身的感受。

要把这种亲身的感受呈现于画面,将感动融入画面形象,拿形象来感动人。

我觉得现在的画家就缺少这个东西。

  这种切身的感受可以拿前苏联的巡回画派的例子说明,比如苏里科夫,雪地里面的受伤乌鸦让他感动;

他还有一幅《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描写缅希柯夫一家子被流放了,在一个小屋子里面。

画家当时就有这个感受,因为绘画注重形象思维,没有这种切身的感受,没有形象的思维,是不能动人的。

这种形象思维的生动性,来源于您自己对故事及氛围的真正感动,现在的画家很少有去寻找这种感动的决心。

我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路,为什么要亲自到刘胡兰就义的家乡去?

――到那儿去求的就是一个“感动”。

  (文字记录:

高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