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352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1.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复杂性

2.先秦两汉散文文史哲不分的复杂文本形态

3.历史散文和说理散文与现代文学概念的差异

4.先秦两汉散文的文学技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先秦两汉散文文史哲不分的复杂文本形态

2.先秦两汉散文的文学技法及其对后世文学散文及其言说方式的影响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先秦文学的了解,并掌握该段文学的发展动态,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3-1:

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性质,扎实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熟练掌握中国文学文化经典。

课程目标1

沟通合作

8-1:

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2

学会反思

7-1:

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和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程目标3

综合育人

6-1:

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掌提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掌握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课程目标4

七、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编先秦散文(18学时)

第一章先秦散文概说(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第一节 

先秦文学的产生(1学时)

1.教学内容

(1)中国文学的源头;

(2)传说时期的文学;

(3)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4)诗乐舞紧密结合。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是先秦文学的分期;

(2)教学难点是先秦社会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1学时)

(1)文史哲不分;

(2)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3)时代和作者难以确定。

(1)教学重点是先秦文学的文史哲不分的基本形态。

(2)教学难点是先秦散文作者身份。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1学时)

(1)由巫到史;

(2)贵族文学的兴起;

(3)士阶层的兴起及其文学活动。

(1)教学重点是先秦散文作者流变;

(2)教学难点是巫史文化传统与先秦散文特色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0.5学时)

(1)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化;

(2)礼乐文化和西周春秋文化;

(3)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化。

(1)教学重点是先秦叙事散文的特点;

(1)教学难点是甲骨文与古代散文的产生。

第五节 

先秦散文的类别(0.5学时)

(1)历史散文;

(2)诸子散文;

(3)巫卜散文;

(4)政教散文。

(1)教学重点是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2)教学难点是诸子思想和散文艺术的关系。

第二章《左传》等先秦历史散文(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

上古散文的演变(2学时)

(1)从甲骨卜辞到铜器铭文;

(2)《尚书》;

(3)《春秋》及其书法。

(1)教学重点是《尚书》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是文本的阅读。

第二节《左传》及其特色(2学时)

(1)《左传》简介;

(2)《左传》的思想;

(3)《左传》的战争描写;

(4)《左传》的写人艺术。

(1)教学重点是《左传》文本叙事特色;

(2)教学难点是《左传》叙事写人的史官笔法及传统。

第三章《国语》等春秋“语”类文献(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

第一节《国语》及其艺术(1学时)

(1)《国语》简介;

(2)《国语》的思想;

(3)《国语》的战争描写;

(4)《国语》的写人艺术。

(1)教学重点是《国语》文本的性质及其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是《国语》的语体文本特征。

第二节《老子》《论语》(1学时)

(1)《老子》简介;

(2)《论语》及其思想;

(3)《论语》的版本;

(4)《论语》的艺术特色。

(1)教学重点是《论语》及其思想;

(2)教学难点是《老子》、《论语》的散文艺术。

第四章战国诸子文献(上)(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4)

第一节《礼记》及儒家礼学文献(1学时)

(1)《礼记》简介;

(2)《礼记》及其思想;

(3)《礼记》的艺术特色。

(1)教学重点是《礼记》及其散文风格形成;

(2)教学难点是《礼记》思想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墨子》及其论辩(1学时)

(1)《墨子》简介;

(2)《墨子》及其思想;

(3)《墨子》的论辩逻辑。

(1)教学重点是《墨子》的论辩技巧;

(2)教学难点是《墨子》的思维逻辑及其文本艺术。

第五章战国诸子文献(中)(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4)

第一节《孟子》及其论辩

(1)

(1)《孟子》简介;

(2)《孟子》及其思想;

(3)《孟子》的论辩逻辑;

(4)《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教学重点是《孟子》的论辩艺术;

(2)教学难点是《孟子》散文的文气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庄子》及其诗化散文(1学时)

(1)《庄子》简介;

(2)《庄子》及其思想;

(3)《庄子》的散文艺术;

(4)《庄子》散文的影响。

(1)教学重点是《荀子》文本形成及其言说方式;

(2)教学难点是《荀子》思想与文风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战国诸子文献(下)(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4)

第一节《荀子》及其论辩(1学时)

(1)《荀子》简介;

(2)《荀子》及其思想;

(3)《荀子》的论辩逻辑;

(4)《荀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韩非子》及其诗化散文(1学时)

(1)《韩非子》简介;

(2)《韩非子》及其思想;

(3)《韩非子》的散文艺术;

(4)《韩非子》的寓言;

(5)《韩非子》散文的影响。

(1)教学重点是《韩非子》文本形成及其言说方式;

(2)教学难点是《韩非子》思想与文风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战国策士文献

(2)(支撑课程目标1、3)

第一节策士及其文献(1学时)

(1)苏秦、张仪游说之士;

(2)荆轲等侠义之士;

(3)烛之武等爱国志士。

(1)教学重点是战国策士及其文献;

(2)教学难点是战国策士特殊文化生态对其文风的影响。

第二节《战国策》及其说理艺术(1学时)

(1)《战国策》及其成书;

(2)《战国策》的思想;

(3)《战国策》的说理艺术;

(4)《战国策》的人物形象。

(1)教学重点是《战国策》的说理艺术;

(2)教学难点是《战国策》文风的分析及其对后世散文家的影响。

第二编 

秦汉散文(1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绪论(1学时)

(1)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3)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4)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1)教学重点是汉代文学发发展和分期;

(2)教学难点是汉代经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2学时)

(1)《吕氏春秋》;

(2)李斯的散文;

(3)贾谊的政论文;

(4)《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1)教学重点是贾谊的政论文的特点;

(2)教学难点是政论文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1)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2)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3)《子虚赋》和《上林赋》;

(4)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1)教学重点是司马相如赋的特点;

(2)教学难点是汉代社会与赋作兴盛的关系。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5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4)

(1)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2)《史记》的叙事艺术;

(3)《史记》的人物刻画;

(4)《史记》的风格特征;

(5)《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1)教学重点是《史记》的艺术性;

(2)教学难点是《史记》在汉代散文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四章 

东汉辞赋(1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1)京都赋的崛起;

(2)抒情赋的勃兴。

(1)教学重点是东汉辞赋的演变;

(2)教学难点是抒情小赋与汉大赋的区别。

第五章《汉书》及东汉散文(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3、4)

(1)《汉书》;

(2)《吴越春秋》;

(3)《论衡》和《潜夫论》。

(1)教学重点是《汉书》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是《史》《汉》的异同。

八、实验教学内容(无此项内容)

九、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先秦散文概说

4

《左传》等先秦历史散文

《国语》等春秋“语”类文献

2

战国诸子文献

6

战国策士文献

秦及西汉散文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司马迁与《史记》

5

东汉辞赋

1

《汉书》及东汉散文

十一

复习、考查

总计

32

十、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

考查作业

十一、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 

《先秦散文研究》,过常宝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中国散文通史·

先秦卷》, 

过常宝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

[3] 

《中国散文通史·

两汉卷》, 

尚学锋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

[4] 

《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过常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5]《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注,中华书局,1965年;

[6]《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孔安国伪传、孔颖达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1990年;

[8]《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

[9]《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2009年;

[10]《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中华书局,1974年;

[11]《韩子浅解》,梁启雄著,中华书局,2009年;

[12]《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75年;

[13]《汉书》,班固著,中华书局, 

1962年;

[14]《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5]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王弼注、孔颖达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全上古三代两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

[17]《国语集解》,徐元诰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