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43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文六精校Word版文档格式.docx

于是,把“味”和“美”联系到一起。

另一方面,中国饮食活动又深深地陷入功利之中,和礼仪及伦理教化、真善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饮食成为传播和实施封建仁义道德及礼仪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这一特点,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同样给予中国古典美学以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万建中《中国饮食活动中的美学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的产生。

B.封建道德观和传统美学观灌注于饮食活动形成的因袭重负把餐桌扭曲为一个社会。

C.把道德观念和美学规范装进餐桌,不仅是对“吃”的异化,更是对“吃”的亵渎。

D.“五味之和”是中国饮食“调和”的中心,讲究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调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美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刻影响。

B.文章列举孔子和孙中山的例子,证明了饮食文化在深层心态中往往与美学等同。

C.文章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超越功利欲望满足”和“陷入功利”的矛盾特点。

D.文章仅论及中国饮食活动与礼仪等联系在封建社会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深刻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国饮食就不能给人一种既古朴又清新的感觉。

B.如果没有阴阳五行学说,中国饮食活动就无法充满辩证意识,并呈现千变万化。

C.因忽视了饮食的根本目的,中国饮食活动展现的美学意蕴除深刻外又是片面的。

D.饮食对满足延续生命、保健养生、赠送或共享等融洽感情等需求都有重要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丹东一号”是位于辽宁丹东的黄海海城一艘沉船残骸的名字。

2014年,它被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调查队发现,体量大约1600吨。

后来,它被确定为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军舰,其特征与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军舰的特征相符。

考古队按沉船所在海域位置,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

从2014年开始,考古队先后在水下发现了加特林机关枪、鱼雷引信和方形舷窗等文物,但要证明“丹东一号”就是“致远舰”,仍然缺少一件直接的证物。

2015年9月,考古队在沉船遗址西南方发现了一块瓷片。

经过测量、记录,他们在探方内向下挖了约60厘米深,提取了能找到的几乎所有瓷片。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瓷片带回水面,开始尝试拼合。

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瓷盘慢慢出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印花颜色已经消褪,但文字痕迹依然清晰。

瓷盘的正中可见一个圆形的舰徽,中央写有中文篆体字“致远”,周围则是英文字母,翻译成中文就是“致远,大清帝国海军”。

这是当年“致远舰”船员使用的餐盘。

其后,在一个进行抽沙澄净的探方内,队员们又发现了一架已断为两截的单筒望远镜。

在铜质镜筒上发现了一行用花体英文字母镌刻的字样——ChinKinKwai——“致远舰”帮带大副陈金揆的英文名,表明这是属于陈金揆个人的单筒望远镜。

这是一件进一步证明“致远舰”身份的有力物证。

帮带大副陈金揆是这艘舰上仅次于管带邓世昌的高级军官,从加入北洋海军至英勇牺牲,他与“致远舰”相伴了整整七年。

而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四艘军舰战沉,“致远舰”200余人壮烈殉国,仅7人幸存。

材料二: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致远舰”沉没的原因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

据水下考古发现,埋于泥下的舰体保存完整,未见舰体外侧有大范围的开裂或大洞。

如果“致远舰”遭受过鱼雷攻击,那么在吃水线以下接近龙骨的地方会形成很明显的破损痕迹,甚至舰体断裂。

而检索与此役相关的日方史料,日军在黄海海战中并没有任何发射鱼雷的记录。

另外,大部分史料都没有记载“致远舰”在沉没前曾发生过大爆炸。

出水文物中还发现了152毫米炮弹、鱼雷引信在内的许多种未爆弹药,所以“致远舰”弹药用尽、冲击日方舰船的说法也很难成立。

依据现存资料,“致远舰”的沉没非常突然,没有明显的征兆。

专家猜测,当日方炮弹击中“致远舰”侧面水线以下部位,会造成大量进水,海水通过甲板上的竖井迅速蔓延至其他舱室,舰体才会突然下沉。

同时该舰上层被炮火击中,起火燃烧,且火势凶猛。

水下考古发现舰体绝大部分区域都有火烧痕迹,很多地方被烧得只剩下金属部件。

“致远舰”极有可能是在火灾和进水的共同作用下突然沉没的。

材料三:

在“致远舰”之前,中国水下考古调查的多是海外贸易用的木质风帆船,对以蒸汽为动力、钢结构材质的大型战舰进行调查发掘,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

“致远舰”在海水中沉睡了120多年,一旦出水后遇到空气,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很快被锈蚀破坏。

另外,经历过百年的自然侵蚀和战后的破坏性打捞,舰体结构极为脆弱,整体打捞可能会导致船体散架。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致远舰”在原始环境中的研究价值,要远大于在博物馆中供游客观看的价值。

甲午海战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钢铁战舰之间的交锋,“致远舰”沉船无疑将为中国海战史,乃至世界海军史研究提供新鲜的一手资料。

从日俄战争中遍布黄渤海的沉舰,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日沉舰,在中国境内沉没的战舰还有多艘,希望针对“致远舰"

的水下考古能够积累经验,为沉船考古调查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让中国近代沉舰的发掘与保护工作踏踏实实地开展起来。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1期)

4.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水下考古队找到印有舰徽和文字的餐盘之前,“丹东一号”已被确认为是一艘军舰。

B.“致远舰”的沉没原因众说纷纭,即使有了最新的考古发现,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C.如果要整体打捞“致远舰”,遇到的难题首先是大型钢铁材质战舰出水后如何保护。

D.自中日甲午海战以来,半世纪战争不断,沉没在中国不同海域的战舰涉及多个国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确认“致远舰”的身份,瓷盘是直接证物,加特林机关枪、单简望远镜是间接证物。

B.“致远舰”并非鱼雷击沉,因为水下舰体没有破裂痕迹,且日军档案无发射鱼雷记录。

C.因为舰体多掩埋在海底泥沙中,除了测量记录,水下考古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抽沙。

D.水下考古队之前另有打捞者,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是“致远舰”证物缺少的两重原因。

6.综合上述材料,“致远舰”的发掘打捞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请概括回答。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玉关情

郭保林

①我们驱车来寻找玉门关遗址,眼前只是一片废墟,黄土墙垣的残骸。

站在高冈上,纵目天地,只见北面远山一抹,山之南便有长城一痕,近而远,古而今,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行气势雄浑的边塞诗,是一曲无头无尾凄婉悲凉绝唱。

天风浩荡,大漠苍茫,远处的一座座烽燧,隐约的轮廓随着长城一字排开,这起伏跌宕的旋律,震撼古今,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威慑力量。

②凤也悲嘶云也悲嘶,却不闻胡马的悲嘶;

沙也狂啸尘也狂啸,却不闻边卒的狂啸。

关楼里白发将军的梦,垛堞上戍卒风吹飘动的衣袂,静夜里,一角弯月下,那凄凉哀婉的塞下曲也都化为天光云影消弥得无影无踪了吗?

风沙撕去了皮,别净了肉,烈日吸尽了血,只留下一架嶙峋的骨架,这残存的骨架曾支撑过一个巍然庞大的雄关,曾支撑过汉唐时代的尊严,曾支撑过一段用方块字垒起的历史。

③我走进残垣断壁间我凝视它们,它们凝视我,眼前海市蜃楼般地幻化出一座赫赫雄关。

④城楼轩昂,垛碟绵延。

戍卒们的甲戈跳荡着夕阳的余红,战袍上落满尘埃,粗糙黝黑、突兀的肌腱勃起雄性的勇猛,一种原始的美,种原始的生命力。

⑤寒星霜月,孤月一轮,漠漠旷野,沉寂无声。

蓦然夜色里传来凄婉的笛声,是《折杨柳》,还是《凉州词》?

中原白发母亲泪,闺中娉婷少妇悲。

山路遥遥,水路遥遥,风路遥遥,雨路遥遥。

何处觅故乡?

大山隔绝,戈壁隔绝,荒漠隔绝。

断鸿声里,听胡笳悲切。

月色里,是什么发出磷磷青光?

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

谁曾想,这漠漠荒野曾是布满剑戟和鼓角的血土!

⑥这里本来就是一片古战场,只要你静下心来,侧耳倾听,那箭矢簇雨的呼啸,那烈烈战马的长嘶,那古燧上的缕缕狼烟,那城楼上角鸣,那剑戈撞击的铿锵,都会从远方传来,从历史深处传来。

⑦战争与和平是平衡人类的两块砝码。

历史躯体里流淌着血与火的基因,也长满诗与歌的细胞。

如果没有战争,历史的躯体成为侏儒;

如果没有诗与歌,历史之躯体也会枯涩,而失去丰腴和弹性。

⑧汉唐不是晚清。

汉武唐宗都是气字雄瞻、视野宏阔的一代霸主,有囊括四海之鸿志,吮纳八面来风之襟怀。

玉门关既是御敌的盾牌,又是友谊的窗口。

这里驰骋过班超、李广利的萧萧战马,飞扬过霍骠姚的猎猎旌旗,也游弋过云蒸霞蔚的释家经幡,飘扬过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彩幡锦帜。

门开门闭,吐纳着中西文明;

锁启锁落,凝聚着战争的阴云。

文明与野蛮在这里厮杀,智慧和愚昧在这里格斗,友谊和仇恨在这里交织,痛苦和欢乐在这里分娩。

每一道雄关都张扬着国家的尊严,每座烽燧都燃烧过民族的浩气。

⑨黄土凝结的巨大墙垣,高达数丈突兀在蓝天下,旷野间。

周围空无一人,历史的残骸摊晒在烈日下,风在它身上任意践踏,沙在它头顶肆虐狂啸。

日月浮浮沉沉,春秋来来往往,玉门关虽死犹未暝目。

千岁滚石还睁着一只眼,断戟锈簇呢,只要擦拭一下,依然闪烁着汉唐的雄威!

⑩大漠穷秋,孤城落日,萧萧边风,萎要疏草,更添一抹悲凉。

悠悠千载,烽火不息,狼烟不止,战争的浩幅铺天盖地,更添悲凉。

高适有诗云:

“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

”人类历史就是在这白骨丛中,在这血水浇灌之中,拔节生长,一代一代。

⑪然而,在历史波澜壮阔的长河巨流中,令我激动振奋的不是那些古战场刀鸣剑戟的厮杀,不是血流成河陈尸荒野的悲惨场景,也不是英雄豪杰马革裹尸的悲壮……而是那些艰难跋涉、风尘仆仆、传播文化文明、汗洒大漠的文化使者。

⑫玉门关既是边陲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

如果把古丝绸之路改分为东、中、西三段,这里既是东段的终点,又是中段的起点,由此可以进新疆的伊吾,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部边缘途经焉者、轮台、龟兹、姑墨、疏勒,越葱岭、至安息,而可达古罗马帝国……

⑬落日熔金,残霞缤纷,玉门关在晚照里更显得苍凉、肃穆。

虽为废墟,那残缺的美更令人敬畏。

一代雄关虽已零落如此,仍不失威风凛凛的浩然之气,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呢?

(摘编自《线装的西城》)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作者简笔勾勒出站在高冈之上极目远眺,看到戈壁雄浑苍茫的景致,引出作者对玉门关纵横古今的无限退思。

B.第二段,作者以生动的拟人手法描述风沙的力量,以形象的比喻突出玉门关的颓圮,从中表现出景象的苍凉与历史的厚重。

C.作者将玉门关作为汉唐气象的符号,回顾了其作为边陲重镇、丝路驿站历代战场的不同内涵,表达了对汉唐雄威的赞美。

D.在文中作者由玉门关联想到汉唐时期的战争,并广泛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历史场景与古代诗歌,表达出对战争的谴责与鞭挞。

8.请赏析本文第五段的修辞特色。

9.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

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

少时家贫,父死无以为葬,河南县吏为办其事,齐贤深德之,事以兄礼,虽责不替也。

又尝依太子少师李肃家,肃死,为营葬事,岁时祭之。

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雍熙三年,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没。

上访近臣以策,齐贤请行,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

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

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兵遂却。

先是,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

齐贤以师期既漏,且虞美众为辽所乘。

既而美使至,云师出并州,至北井,得密诏,东师败绩于君子馆,并之全军不许出战,已还州矣。

于时辽兵塞川,齐贤曰:

“贼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

”乃闭其使密室,中夜发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帜然刍。

辽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矣,骇而北走。

齐贤先伏步兵二千于土磴砦,掩击大败之。

捷奏,且归功汉赘。

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贻业与参政李沆有姻娅,托之以请于沆,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

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延德、贻业皆讳不以实对,齐贤不欲累沆,独任其责。

十月,命知定州,以母老不愿往,未几,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终丧不食酒肉蔬果。

归洛,景德七年夏,薨,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

张齐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B.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C.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D.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厢军:

宋代驻州的常备军队,一般没有训练、作战的任务,主要从事各种劳役。

B.姻娅:

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婿父称为姻,两婿互称曰娅。

也写作“姻亚”。

C.丁内艰:

指父母去世。

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时,要辞官归乡闭门守丧,不能做官。

D.薨:

指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由此可以推断张齐贤去世时已有爵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齐贤懂得感恩。

他以侍奉兄长的礼节侍奉帮他办丧事的河南县吏,即使显贵了也不变;

他曾投靠李肃,李肃死后,为李肃营办丧事,逢年过节祭祀他。

B.张齐贤敢于担责。

雍熙三年,宋军北伐,代州杨业战死,张齐贤主动请求做策应;

王延德与朱贻业向太宗隐瞒实情时,张齐贤毅然单独承担责任。

C.张齐贤有勇有谋。

辽军兵临城下,寡不敌众,张齐贤率领二千厢军,慷慨誓师,击退辽军;

会战消息泄露后,张齐贤将计就计,最终袭击大败辽军。

D.张齐贤至情至孝。

皇帝命他知定州时,张齐贤因为母亲年老不愿去;

母亲去世后,七天不吃水浆,从此每天只吃一碗粥,守丧结束后不吃酒肉蔬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先是,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

(5分)

(2)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白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疏雨

韩偓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注】非无济世才。

【注】傅野:

殷代名相傅说曾筑室于傅岩之野,后用“傅野”借指贤人隐居的草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迅疾的雷声仿佛是被疏雨送走,“送”字将疏雨描写得富有情趣,极具表现力。

B.疏雨为小院带来凉意,莓苔如洗,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孕含了诗人的感受。

C.诗人卷帘时,燕子从身旁飞过,洗砚时,鱼儿触手可及,画面宁静祥和,充满生机。

D.尾联用典,含蓄蕴藉,意在表明诗人想要脱去戎衣,像傅说一样隐居草野。

15.诗歌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二者之间是如何关联的?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自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第一次弹琵琶结束的动作和琵琶最后一声的特点。

(3)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关于从师学习的言行为例加以论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微信“变脸”用了一秒,()。

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的确,科技成果的取得从来都不是,而是异常艰辛的。

经过科学家15年的砥砺前行,2016年年底,“风云四号”卫星终于成功发射升空,国人。

在轨测试期间,“风云四号”卫星就为2017年5月北方地区严重沙尘、6月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续降水以及“苗柏”“南玛都”台风等的预警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在众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风云四号”的研制过程,也带动了众多科技型民企的发展,惠及工业、农业和民生等众多领域。

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静止气象卫星、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15分钟生成一张地球圆盘图……这些科技术语或许很多人难以弄懂,但他们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

当我们再次仰望浩渺星空时,会知道那里有一个“亲戚”,在尽职尽责地守望着祖国,也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撇下好奇、探究的科学种子。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背后却是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

B.它背后15年的努力却是中国科学家的

C.在它的背后中国科学家却努力了15年

D.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却在背后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栉风沐雨欢欣鼓舞一时半刻

B.一挥而就风餐露宿欢欣鼓舞一朝一夕

C.一蹴而就栉风沐雨拍手称快一朝一夕

D.一挥而就风餐露宿拍手称快一时半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

B.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改善了国家形象

D.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下面是某活动招募启事正文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拍客大V兰州行”活动就要开启,现面向全国各地招募拍客伙伴。

入选的人将和网络大V一起走进兰州进行体验式报道,看看兰州市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跟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兰州新生态、新风貌,传播兰州好声音。

活动期间需在指定区域拍摄,拍摄方式无所谓。

21.下面是国画大师齐白石1954年的画作《祖国颂》,请完成以下小题。

(1)说明画作寓意。

(不超过70个字)(4分)

(2)今年将迎建国七十华诞,请拟写一副庆贺对联。

(不少于10个字)(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二战时期,一位盟军统帅从战报中发现,盟军所牺牲的战士中有很多是因为跳伞时降落伞出现问题而摔死的。

面对盟军统帅的质询,降落伞生产的负责人汇报说,生产已经尽力,降落伞合格率达到了99.9%,远超一般标准,创造了世界最高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降落伞质量,盟军统帅深思熟虑以后作出决定,以后不定期让降落伞生产者和负责人背着新做好的降落伞从飞机上进行试跳。

从那以后盟军再也没有发生因降落伞质量而导致的伤亡事故。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六)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指导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的产生”张冠李戴。

结合文本内容“‘和’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

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导下,中国饮食广泛地、有选择性地借鉴和摄取了域外饮食文化的精华”分析可知,“和”的思想对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的作用是“促进”,而非指导其产生。

“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导的是中国饮食借鉴和摄取了域外饮食文化的精华。

C项,“不仅是对‘吃’的异化,更是对‘吃’的亵渎”曲解文意。

结合文本内容“如果说这不算是对‘吃’的亵渎,至少也是一种‘吃’的异化”分析可知,原文认为是“对‘吃’的异化”,不是递进关系。

D项,“讲究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调合”混淆是非。

结合文本内容“而绝不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调合”分析可知,原文是“绝不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调合”。

故选B。

2.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