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167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讲义第3章白细胞检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2)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性,如下表。

  如表:

血涂片上WBC分布密度与WBC数量关系

血涂片上WBC数/HP

WBC

(×

109/L)

血涂片上

WBC数/HP

2~4

(4~7)

6~10

(10~12)

4~6

(7~9)

10~12

(13~18)

  2.质量控制

  

(1)常规考核标准(RCS)本法根据白细胞在计数室内四大格的分布情况而规定的。

如果超过下述标准者,应该重新混匀悬液,滴入另一计数盘中进行计算,直至符合下述标准才能报告。

  评价:

  WBC≤4×

109/L,RCS应<30%;

  WBC在(4.1~14.9)×

109/L,RCS应<20%;

  WBC≥15×

109/L,RCS应<15%。

  超过上述标准应重新充池计数。

  

(2)变异百分数(V)评价法

  公式中Xi为测定值,Xm为靶值。

  计算质量得分=100-(V×

2)。

得分在90分以上为A级(优),80-89分为B级(良),70-79分为C级,60-69分为D级(及格),低于60分E级(不及格)。

  (3)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

  是多个标本每份均做双份测定,计算双份计数值差值和标准差。

计算公式为:

  计算质量得分=100-(CV×

2)

  评价方法同变异百分数法。

  要点6:

  参考值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

(15~20)×

6个月~2岁:

(11~12)×

儿童:

(5~12)×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要点7:

  1.显微镜分类法

  能准确地根据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可发现细胞形态及染色有无异常,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但耗时、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

  2.血液分析仪分类法

  有三分群和五分类两法,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能提示异常结果,结果以数据、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

  要点8:

  1.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因素

  包括涂片中细胞分布不均和细胞辨识能力差异。

  

(1)细胞分布不均:

通常涂片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

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采用“城垛”式移动进行涂片分类,有助于弥补涂片中细胞分布的差异。

  

(2)形态识别差异:

主要因素是①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差异;

②单核细胞和大淋巴细胞鉴别能力差异;

③染色较差的涂片,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难以区分。

  2.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

  精确度常用重复计数后计算的s或CV来表示。

人工计数准确性虽高,但精确性差,与分类计数细胞数量较少有关。

计数细胞量越大,误差越小。

因此,临床上如需观察细胞数量变化作为诊治指标时,应提高细胞计数量,如下表。

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白细胞数的关系

白细胞总数(×

应分类白细胞数(个)

<4

50~100

20~30

300

4~10

100

>30

400

10~20

200

 

  要点9:

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范围  

百分率(%)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2~0.5)

嗜碱性粒细胞

0~1

(0~1)

淋巴细胞

20~40

(0.8~4)

单核细胞

3~8

(0.12~0.8)

  如图:

各种白细胞形态

  要点10: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1)生理性增多:

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2叶核占10%~30%,3叶核占40%~50%,4叶核占10%~20%,5叶核<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0%,绝对值>7×

109/L称为增多。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改变。

  通常原因为:

  1)年龄变化:

新生儿白细胞较高【可达(15~30)×

109/L】,3~4d后降至10×

109/L,约保持3个月,逐渐减至成人水平。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6~28)×

109/L,1周内降至5×

109/L,第6~9d减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随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婴儿期以淋巴细胞数为主(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4~5岁两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2次交叉变化曲线,到青春期时与成人相同。

  2)日间变化:

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在活动、进食后白细胞数较高。

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一日内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1倍。

  3)运动、疼痛、情绪变化:

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使白细胞轻度增高。

严寒、暴热使白细胞数高达15×

109/L或更高。

剧烈运动、剧痛、情绪激动使白细胞显著增高。

  4)妊娠与分娩:

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

109/L以上,妊娠最后1个月波动于(12~17)×

109/L,分娩时白细胞可达34×

109/L,分娩后2~5d内恢复正常。

  5)其他:

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30%(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病理性增多

  1)反应性增多:

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增多白细胞大多为分叶核粒细胞或杆状核粒细胞。

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2)异常增生性增多:

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

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白血病以成熟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

病情严重和恢复期的血象变化

病情严重

恢复期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

急剧增加或异常下降

逐渐恢复正常

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大量出现

逐渐减少或消失

消失

重新出现或暂时上升

减低(病毒感染时增加)

增加或恢复正常

减少,但某些疾病时增加(如结核)

逐渐增多或恢复正常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出现或增多

减少或消失

  要点12:

  中性粒细胞减低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

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

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见于:

①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

②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

③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⑤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

  要点13: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

13,见下图。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1)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称为核左移。

  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轻度左移: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

  中度左移: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重度左移: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退行性左移:

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

  2)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炎症恢复期。

  要点14:

  淋巴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成人>4×

109/L、儿童>7.2×

109/L、4岁以下>9×

见于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增多:

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白血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3)减低:

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

  要点15:

  单核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超过0.8×

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妊娠时生理性增高与中性粒细胞变化相平行。

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结核)、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四、嗜酸性粒细胞

  要点16:

  (成人:

(0.05~0.5)×

  1.生理变化

  

(1)年龄变化:

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约为(0~0.8)×

109/L,5~15岁约为(0~0.5)×

  

(2)日间变化: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2.增多

  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

  

(1)寄生虫病:

肠道外寄生虫,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以及肠道钩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等度增高。

  (3)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度增高。

  (4)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5)某些恶性肿瘤:

癌肿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肺癌)。

  (6)某些传染病:

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在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暂时性增高。

但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8)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包括伴有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等。

  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其他应用

  

(1)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

肾上腺皮质有促进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当急性感染(如伤寒)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减低,疾病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又增多。

如临床症状严重,嗜酸性粒细胞不减低,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减低,甚至完全消失,说明病情严重。

  

(2)观察手术和烧伤患者的预后:

手术后4h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低,甚至消失,24~48h后逐渐增多。

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较长。

  (3)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患者作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后,然后肌注或静脉滴注ACTH25mg,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或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刺激垂体前叶分泌ACTH,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

肌注后4h或静脉滴注后8h,再作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4)结果判断:

①在正常情况下,注射ACTH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减低50%以上。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垂体前叶功能不良者,则直接刺激时减低50%以上,间接刺激时不减低或减低很少。

③垂体功能亢进时,直接和间接刺激均可减低80%~100%。

④垂体前叶功能正常,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良者,直接和间接刺激减低均小于50%,如艾迪生(Addison)病。

  五、白细胞形态检查

  要点17:

  检测原理

  血涂片经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作白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分析。

  正常白细胞形态:

瑞氏染色正常白细胞的细胞大小、核和质的特征,见下表。

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征

细胞类型

大小

(μm)

外形

细胞核细胞质

核形

染色质

着色

颗粒

10~15

圆形

弯曲呈腊肠样,两端钝圆

深紫红色粗糙

淡橘红色

量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同上

分为2~5叶,以3叶为主

11~16

分为2叶,呈眼镜样

深紫红色,粗糙

最多粗大、圆面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核结构不清,分叶不明显

粗而不匀

最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核上,蓝黑色

6~15

圆形或椭圆形

圆形或椭圆形,着边

深紫红色,粗块状

透明淡蓝色

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见少量粗大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

圆形或不规则形

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

淡紫红色,细致疏松呈网状

淡灰蓝色

最多细小,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漫分布于胞质中

  要点18:

  1)毒性变化:

在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有下列形态改变:

大小不均(中性粒细胞大小相差悬殊)、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空泡(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约1~2μm,亦可见于单核细胞)、退行性变(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

上述变化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见下图。

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和其他异常形态

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6~25μm,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甚至在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3)棒状小体(Auer小体):

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可见数条至数十条成束的棒状小体,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见1条细长的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Auer小体

  4)Pelger-Huet畸形:

细胞核为杆状或分2叶,呈肾形或哑铃形,染色质聚集成块或条索网状。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异常,也可继发于某些严重感染、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转移、某些药物(如秋水仙胺、磺基二甲基异噁唑)治疗后。

  5)Chediak-Higashi畸形:

细胞质内含有数个至数十个包涵体,直径约2~5μm,呈紫蓝、紫红色。

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Alder-Reilly畸形:

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

见于脂肪软骨营养不良、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7)May-Hegglin畸形:

细胞质内含有淡蓝色包涵体,见于严重感染。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要点19:

  1)异型淋巴细胞: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分为3型:

  Ⅰ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核圆形、肾形、分叶状,常偏位。

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

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

核形状及结构与Ⅰ型相同或更不规则,染色质较粗糙致密。

胞质丰富。

染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Ⅲ型(幼稚型):

胞体较大,核圆形、卵圆形。

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

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正常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异常淋巴细胞

  要点20:

  1)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形态变化:

淋巴细胞受电离辐射后出现形态学改变:

核固缩,核破碎,双核,卫星核淋巴细胞(胞质中主核旁出现小核)。

  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形态学变化:

在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各阶段原幼细胞,并有形态学变化。

  要点21:

  浆细胞:

正常浆细胞直径8~9μ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呈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

胞质灰蓝色、紫绛色,有泡沫状空泡,无颗粒。

如外周血出现浆细胞,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病、梅毒、结核病等。

  异常形态浆细胞有:

  1)Mott细胞:

浆细胞内充满大小不等、直径2~3μm蓝紫色球体,呈桑椹样。

见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疟疾、黑热病、多发性骨髓瘤。

  2)火焰状浆细胞:

浆细胞体积大,胞质红染,边缘呈火焰状。

见于IgA型骨髓瘤。

  3)Russell小体:

浆细胞内有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2~3μm红色小圆球。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伤寒、疟疾、黑热病等。

火焰状细胞是指浆细胞内沉集了一些无定形沉淀物,并常染成红色,故名。

现已知沉集物也是免疫球蛋白,且多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它是浆细胞中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小体。

如胞浆内充满此小体,核常被挤到一旁,称为葡萄细胞(grapecell)或称mott细胞(桑椹状细胞)。

Russell小体在染色中有时会溶解,以致染成淡黄色或形成空泡,成为泡沫样细胞,须与脂肪细胞区别。

  例题:

  成熟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到血液中仅能存留

  A.5~8h

  B.6~10h

  C.12~24h

  D.3天

  E.10天

[答疑编号700810030201]

 

【正确答案】B

  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

  A.B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D细胞

  E.N细胞

[答疑编号700810030202]

  出生后2周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最高可达

  A.9%

  B.12%

  C.13%

  D.15%

  E.15%或更多

[答疑编号700810030203]

【正确答案】E

  图中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Ⅱ型异常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Ⅰ型异常淋巴细胞

  E.Ⅲ型异常淋巴细胞

[答疑编号700810030204]

  WBC不高,但核左移明显,说明患者可能处于

  A.病毒性感染

  B.一般细菌性感染

  C.严重细菌性感染

  D.中毒性休克状态

  E.结核病进展阶段

[答疑编号700810030205]

【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