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025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9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

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

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

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

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

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第2课时间像小马车

1.学会唱《时间像小马车》的第一段歌词,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欣赏《在钟表店里》,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

能积极参与《在钟表店里》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1.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聆听乐曲《在钟表店里》的第一乐段。

教学难点:

感受《在钟表店里》音乐中各种钟表走动的不同节奏,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

教具学具:

钢琴、录音机、课件

1.学习歌词

师: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好听的儿歌吧!

(多媒体出示儿歌:

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向前跑。

大家各自做什么?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那就不同了。

2.学习旋律

(1)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边教唱旋律。

(两次)

(2)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一起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学生分句接唱。

(2)自由交换小马车,再唱一唱。

(3)学生分句接唱。

(4)集体演唱。

4.歌表演

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咱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出发吧,记住带上你的歌声哦!

老师带领全班学生,随着伴奏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骑马扬鞭的动作,在教室里绕圈表演。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1).听第一部分音乐

(多媒体画面:

出示一座房子,从房子里传来《在钟表店里》的第一乐段,学生聆听音乐。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吧。

(在教室里布设一个钟表店)

刚刚在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对!

我们听到了很多不同的钟声,在什么地方可以听到这么多钟声?

(归纳出示课题)多媒体画面出示《在钟表店里》。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钟呢,我们进去瞧瞧吧!

房子的门开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钟表。

(2).学习主题音乐

看看我手里的这面钟,请你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并模仿出来。

生:

滴答滴答

想一想你听到的声音是谁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秒针。

我们来听听你们学得像吗?

(多媒体出示秒针走动的声音及节奏谱:

2/4 

x)

嘀嗒嘀嗒

咱们来学学秒针是怎样走动的。

(听着主题音乐动一动)

钟表店里的这面太阳钟为我们带来了分针走动的节奏。

(多媒体出示分针走动的声音及节奏谱: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请小朋友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想一想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多媒体只播放音乐,没有画面。

……

咱们再来聆听一次,把你想像的画面表现出来。

4.欣赏第三部分音乐

(多媒体出示画面:

天亮了,钟表店里又重新活跃起来。

太阳升起来了,钟表店里的又热闹起来。

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第3课好娃娃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

教学重点

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1.学唱歌曲《好娃娃》

选用谈话法导人,让学生谈谈各自在家里怎样对待爷爷、奶奶等老人。

通过谈话,营造一个愉快、温暖的“家”的氛围,从中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歌曲教学采用听唱法,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再根据歌词内容随乐即兴表演,为下面的音乐戏剧表演作好铺垫。

歌曲演唱要求自然亲切,热情括泼。

2.音乐戏剧表演《好娃娃》

以五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场景”、“分角色”的随音乐表演活动以突出“家“的氛围

(1)分组,每组组成一个“家”

(2)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3)选择道具,布置场景,分角色自由练习。

(4)创设情景,各个“家”分别边唱边表演

第4课Do 

Re 

Mi

教学目标 

认识并唱准,1一i八个音的唱名,在学唱《音阶歌》后,能唱准1一i的上行和下行的自然音阶

教学重点 

认识并唱准,1一i八个音的唱名

了解八个音符的“手势”

钢琴、录音机、音乐卡片

教学过程

学唱《音阶歌》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进一步了解音阶的排列顺序,并唱准音阶。

教学时,教师可在黑板上设计一个“音阶坡”,如图(P.17.)意在通过既形象又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能快速地唱出和记住歌曲中出现的唱名,而在边唱边做“上坡”和“下坡”

的动作中学习歌曲,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教学效果会更佳。

歌曲的教唱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范唱歌曲

老师边唱歌曲边将歌词中出现唱名处用手在“音阶坡”上按节奏指出来,或示意性的在唱上行音阶时,手往上爬,做“上坡”的动作,唱下行音阶时,手往下滑,做“下坡”的动作。

(2)师生对唱

老师唱歌词(问句),学生唱歌词中的唱名处(答句)。

同时要求学生用手的动作配合表示所唱音阶的旋律线。

2.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就是你》

“找朋友”的游戏开始前,必须先学会演唱歌曲,其次要给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1)一定要弄清哪个音符和哪个唱名是一对好朋友。

(2)当你找到你的“朋友”后,还应继续唱歌曲直到歌曲的结束。

(3)在歌曲的最后一拍,两个或三个“好朋友”应作一个优美的造型,才算这轮游戏结束。

游戏的玩法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一对一地找朋友,也可以一对二、一对三地找朋友;

以分小组玩,也可以全班同学一起玩;

还可以借用“藏猫猫”游戏的方式来玩,即让一部分音符或唱名小朋友藏起来,让他们的朋友来找,最先找到者为胜。

总之,要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玩法来适应不同程度的小朋友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秋天的不同景色及秋天的美丽

(1)《Do 

Re 

Mi》是一首节奏轻快、色彩明亮、旋律优美流畅的儿童歌曲。

歌词围绕音乐中的七个音符来写,将每个音符作了形象的比喻,同时又由低到高呈现了每个音符的唱名。

(2)听赏《Do 

Mi》,要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更要让学生参与歌曲的表现,让他们在富有音乐感受的参与活动中认识七个音符,学唱七个唱名,还要能模仿老师运用柯尔文的手势来表现音符的音高。

建议老师们将听赏歌曲和学认音符、唱名结合起来组织教学,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3)导人听赏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可采用悬念式的导入。

如:

在美妙的音乐王国里有七个好朋友,大家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播放音乐)听完歌曲后,师生一起回忆,将七个音符和它们的唱名由低到高板书在黑板上。

(4)唱准唱名

根据七个唱名的韵母分成四类:

1、5韵母是o,口形略收拢,呈小圆;

3、7韵母是i,口形扁,半露齿;

4、6韵母是s,口形自然打开,呈大圆;

2韵母是e,呈小圆,位置靠前。

在唱准韵母的同时,还要注意把声母唱准。

但在教学中,学生主要靠模仿老师的口形来唱准每一个。

昌名。

之后可边听《D。

Mi》的音乐,边跟随歌曲唱七个唱名,要做到声音小,口形准确。

(5)学习手势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利用视觉手段,用手势在空间表示位置和运动方向,使抽象的音高概念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能帮助他们感觉和辨别音的高低,从而唱准每一个音。

手势的教学以模仿为主,老师边唱边做,但一定要讲清各手势与上身有关部位的大致高度:

“Do”,腰部;

“Re”,下肋部;

“Mi剑突部;

“Fa”,胸部;

“Sol”,颔部;

“La”,眉眼部;

“Si”额部;

高音“Do”,头顶部。

之后可边听《Do 

Mi》的音乐边做手势来表示听到的唱名。

第5课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教学内容 

欣赏与活动

教学目标能大胆自信地参与欣赏活动并从中感受“小骑兵”威武神

气的形象,体验其喜悦欢快的心情

引导学生分段感受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

1.律动进教室

学生随音乐《我也骑马巡逻去》做骑马动作律动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

多媒体播放一段反映草原生活、美丽风光的画面,配合优美的内蒙古曲调,引导学±

入美丽大草原的情境。

3.引出课题 

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一群小骑兵正向我们走来。

瞧!

他们骑着骏马,挎着长枪,多神气!

4.静听全曲.

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听音乐上,发挥自身想像,构思简单的音乐形象。

思考:

你认为音乐表现了什么情绪?

(活泼、欢快)你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

5.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多媒体播放带动画效果的相应画面,配上引子部分的音乐。

A.师: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小骑兵从远处走来,越来越近,

马蹄声由小变大,越来越强。

B.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由远而近的马蹄声。

(渐强)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教学目标在欣赏木琴独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的过程中听出音乐中的马蹄声、风雨声,并能自主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节奏音型或人声来再现乐曲情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段感受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挂图

1.

(1)欣赏第一乐段

多媒体播放带动画效果的相应画面,配上第一乐段旋律。

A.出示主题音乐,学生随琴哼唱。

B,多媒体出示五种打击乐器的图片(双响筒、串铃、大鼓、钹、沙锤),让学生听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 

自行选择不同乐器来模仿第一乐段中出现的马蹄声和马铃声。

(小结:

双响筒模仿马蹄声,串铃模仿马铃声。

C.利用现场的打击乐器启发学生动手敲一敲,“比一比,看谁模仿得最像。

” 

(学生自由敲击)

D.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相应节奏谱,进行节奏训练。

E.启发学生根据本乐段的情绪、内容,自由组合两种乐器的节奏乐谱,进行乐器合奏,并通过自选伴奏谱的形式为乐谱伴奏。

(2)欣赏第二乐段

多媒体播放带动画效果的相应画面,配上第二乐段旋律。

这段音乐中你聆听到了什么声音?

(风雨声)

你认为小骑兵在巡逻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遇到了暴风雨)

B.请同学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打击乐器模仿暴风雨中的雷声和雨声。

大鼓模仿雷声,沙锤模仿雨声。

C.启发学生进行随机性的乐器伴奏,表现“暴风雨”场景。

D.思考:

小骑兵有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3)欣赏第三乐段(尾声)

多媒体播放带动画效果的相应画面,配上第三乐段旋律。

(小骑兵继续巡逻,越走越远,马蹄声由大变小,越来越弱。

B.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马蹄声由大变小。

(渐弱)

2.参与表现 

(1).看动画欣赏全曲(多媒体),将故事完整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感受,引导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

(2).师生共同参与表现,设计如下:

引子:

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马蹄声由远而近。

第一乐段:

用双响筒和串铃按固定节奏伴奏。

第二乐段:

用沙锤和大鼓表现“暴风雨”的场景。

第6课:

云和小雨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云》 

教 

目 

1.会唱《云》这首歌,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能辨别歌曲的不同情绪,体验不同的节拍感,并用轻柔的声音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用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活泼、欢快的歌曲。

会唱《云》这首歌,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能辨别两首歌的不同情绪,体验不同的节拍感

教具学具

钢琴、录音机、挂图

1.学唱《云》

创设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的情境,以云娃娃为主线,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人课题“云”。

发声的同时可运用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想像自己变成了云,使学生在充分发挥想像力的

基础上,饶有兴趣地参与发声练习

(1)月光下的云:

用轻柔的“呜”声唱。

(2)阳光下的云:

用明亮、流畅的“啦”声唱。

(3)带着小雨点的云:

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唱。

2.用以下步骤来学唱歌曲

(1)聆听并辨别《云》是什么情绪的歌曲。

聆听歌曲时学生可边观看画面,边随着三拍子歌曲的韵律感做云在天空漂浮的律动,听完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2)启发学生创编三拍子声势节奏,并随着歌声用自己创编的声势伴唱。

(3)启发学生编好歌词后,听录音范唱。

(4)跟音乐唱词。

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唱词,另一组学生用哼鸣伴唱,也刚以每组各唱一句,还可以师生接唱。

课题:

云和小雨点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金铃铛》。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能正确选择或自编声势动作为三拍子歌曲《云》和二拍子歌曲《小雨点》伴唱

会唱《云》和《小雨点》这两首歌,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1.学唱歌曲《小小雨点》 

(1)先聆听录音范唱并观看画面。

随着二拍子歌曲的音乐节奏,做小雨点从天空中落下的律动。

(2)启发学生说出〈小雨点》是什么情绪的歌曲,用什么声音来演唱。

(3)启发学生创编二拍子声势节奏,并随着歌声用自己创编的声势伴唱。

(4)跟音乐唱词

《云》和〈小雨点》两首歌在情绪上的对比。

(1)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这两首歌不同的情绪。

(2)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这两首歌不同的情绪。

如学生每人持一块白纱巾表现云,随音乐左右、上下摆动,每两小节摆动一次,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用手指动作表现小雨点从天空上落下来,或在天空中跳舞,同样要注意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由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表现两首歌曲内容的图画,单组画云,双组画小小雨点。

风雨雷电的故事 

第 

12课时

模拟“风声、雨声、雷声”

1、对探索各种声音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自信地表达聆听声响后的感受。

2、能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来模拟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

3、能在表现风雨雷电的故事的创编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能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来模拟风、雨、雷声

能集体协作,表现完整的《风雨雷电的故事》

CAI课件、大鼓、吊钹、沙锤、碰铃、纸、黄豆、簸箕等

一、课前演练(CAI呈现各种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

1.在教室里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让学生在走进教室后即开始自由地摆弄

乐器。

2.师:

这些摆在你面前的乐器中你最喜欢哪个?

你觉得它的声响像什么?

(CAI 

由学生自由地层示)

说明: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延伸,既增加了学生玩乐器的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在无意

识地自由摆弄乐器中初步体验了它们的声响效果。

二、感受探索

1,听辨风声、雨声、雷声(CAI 

放出风、雨、雷声)

同学们都说得棒极了,老师这儿还有三种来自大自然的声响,请你们仔细听!

你听到了什么?

老师刚刚放的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三种天气“风、雨、雷”,那它们是什么模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演示风、雨、雷的录像)

2.找声响

我们刚刚听了风雨雷的声音,也看了风雨雷的现象。

那你能不能从这些乐器中找到像风、像雨、像雷的声响呢?

你找到了什么声响?

请大家一起仔细听!

(学生个别演奏,全班倾听;

集体模仿,教师适时地指导演奏方法。

第 

13课时

《风雨雷电的故事》

1.情景铺垫

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演示有“狂风呼呼”“小雨沙沙”“雷声隆隆”“大雨哗哗”四个场景的动画短片)哟!

真可惜,动画片还没有声音。

那,今天就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面前的乐器为动画短片配一配音吧!

2.场景一:

狂风呼呼(CAI 

演示动画画面)

请你看!

风是怎样吹的?

你怎样来模拟风声呢?

你可以吹出不同的风吗?

(由学生自由地表现微风、大风、狂风等等不同节奏和力度的风。

请你看着老师的手势来吹一吹风。

(提示学生注意风声的强弱变化)

3.场景二:

小雨沙沙(CAI 

哟!

你看,狂风过后小雨点也来凑热闹了。

你们听小雨是怎样唱歌呢?

放出歌曲小雨沙沙》,学生随乐演唱。

小雨怎样唱?

(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型:

请一组同学模仿。

)小雨还可以怎样唱?

(引导学生创编出另一节奏型:

请另一组同学模仿。

)你还知道怎样唱歌吗?

(引导学生创编第三个节奏型:

— 

请第三组的同学模仿。

我们刚刚用嘴模拟了小雨唱歌,现在请你们用这些乐器来学小雨唱歌(出示小雨歌声图谱,分组轮流模拟,要求轻声。

4.场景三:

雷声隆隆(CAI 

小雨的歌声美极了,雷也忍不住想来练一练嗓子了!

雷和电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总是喜欢在一起,我们刚才看到的是闪电听到的是雷声。

雷声怎么模拟呢?

(启发学生模拟“轰 

隆 

隆”的雷声)

老师这儿也有一个雷声,你们听!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