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9185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格式.docx

(2)原混合物中含有二氧化硅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答案:

1.BD2.A3.C4.C5.D6.BD7.B8.C9.B10.⑴4.48L⑵6g

第二课时

[基础达标]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陶瓷B.玻璃C.二氧化硅D.水泥

2.新型无机材料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称为非氧化物陶瓷,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在合成工艺中必须注意()

A.通入足量的氧气B.避免与氧气接触

C.可在氮气气氛中合成D.通入少量氧气

3.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A.石英坩埚B.玻璃坩埚

C.生铁坩埚D.陶瓷坩埚

4.高温下的反应SiO2+3C=SiC+2C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1:

2B.2:

1C.1:

3D.5:

3

5.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水玻璃加盐酸:

SiO32-+2H+=H2SiO3↓

B.小苏打和烧碱溶液:

HCO3-+OH-=CO32-+H2O

C.石灰石溶于盐酸:

CO32-+2H+=H2O+CO2↑

D.石英溶于NaOH溶液:

Si4++2O2-+2OH-=SiO32-+H2O

7.在300℃时,某无色气体X与红热的碳反应生成无色气体Y,Y能跟灼热的CuO反应又生成气体X,则X、Y分别是()

A.H2O(g)、H2B.O2、H2

C.CO2、COD.CO、CO2

8.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将①Na2SiO3②Na2SO4③CuCl2④KCl⑤Ba(NO3)2五种溶液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③④⑤①②B.③①⑤②④C.①③④②⑤D.③②①④⑤

9.将6.9g钠和4.2g硅同时投入盛足量蒸馏水的大烧杯中,在标准状况收集到多少升氢气?

气体放完后测得溶液体积恰好为500m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硅与烧碱发生下列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10.由铝、硅两种物质组成的试样11g,均匀地分成等质量的两份,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产生气体aL,一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可产生同种气体bL,合并两次收集的气体共有11.2L(标准状况)。

试分析试样的百分组成。

1.C2.BC3.C4.A5.C6.AB7.C8.B9.10.08L0.3mol/L10.铝占49.1%,硅占50.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  

C.点燃是H2和Cl2化合的惟一条件D.Cl2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下列氯化物,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MgCl2 D.KCl

3.Cl2用来消毒生活用水的原因是()

A.Cl2能杀灭细菌B.Cl2有毒

C.Cl2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 D.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4.下列哪一条理由能充分证明氯气是双原子分子()

A.氯气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B.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35.5g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11.2L

D.1mol氯气与某金属反应生成2mol氯化物

5.不能用氯气与金属直接反应制取的物质是()

A.NaClB.CuCl2C.FeCl3D.FeCl2

6.足量的氯气或盐酸分别跟下列金属反应,均与MCl2型化合物生成的是()

A.AlB.MgC.FeD.Na

7.常温下,装有氮气和氯气混合物的试管倒立于足量的水中,经足够长时间光照,试管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的3/5(假定气体都存在于试管中),则原氮气和氯气的体积比为()

A.2:

3B.3:

2C.1:

4D.1:

6

8.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得漂白粉。

其主要成分是Ca(OH)2·

3CaCl(ClO)·

nH2O,贮存过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Cl2,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A.O2B.CO2C.HClD.H2

9.标准状况下,aL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将所得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bmol/L的HCl溶液,则b的取值范围是(忽略Cl2的溶解)

A.0<

b≤a/5.6B.0<

b≤a/22.4

C.0<

b≤a/44.8D.0<

b≤a/11.2

10.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3Cl2+8NH3=6NH4Cl+N2,现将1.12LN2、Cl2的混合气体(90%Cl2、Cl210%N2)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氮气体积为0.672L(50%N2、50%Cl2),求反应中有多少克的氨被氧化(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1.BD2.B3.D4.C5.D6.B7.C8.B9.D10.0.34g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氯离子是无色、无毒,比氯原子结构稳定的微粒

B.氯原子易得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只会降低

C.新制的饱和氯水中,除水分子外,较多存在的微粒是Cl2分子

D.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C.3∶1D.4∶1

4.可以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可以和碱反应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D.次氯酸钙可和碳酸反应

5.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引起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NaOHB.Na2CO3C.FeCl3D.NaCl

6.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7.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A.1︰1B.1︰2C.2︰1D.3︰2

8.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

  A.2/3     B.1/2     C.1/3     D.1/4

9.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色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新制的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向KBr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3)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1.B2.C3.D4.D5.CD6.AD7.A8.B9.

(1)①氯水中H+(或Cl2)与OH-反应②氯水中HClO使酚酞褪色

(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的原因造成的;

若红色不再出现,则是②的原因造成的。

 10.

(1)Cl22Br-+Cl2=2Cl-+Br2

(2)Cl-Ag++Cl-=AgCl↓(3)H+HClO

第三课时

1.常温常压下,下列溶液中含有大量氯离子的是()

A.NaCl饱和溶液B.新制氯水

C.AgCl饱和溶液D.KClO3溶液

2.已知某溶液中Cl-、Br-、I-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3,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改为3:

1。

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1:

3B.3:

1C.1:

2D.2:

1

3.证明某白色固体中含有Cl-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A.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于水后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现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4.甲、乙、丙3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为()

A.Br-、Cl-、I-B.Br-、I-、Cl-

C.I-、Br-、Cl-D.Cl-、I-、Br-

5.有不纯的氯化铜粉末13.5g(内含一种杂质),当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时,生成29gAgCl沉淀,则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A.FeCl3B.KClC.ZnCl2D.BaCl2

6.在500g含1.17gNaCl和0.84gNaF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静置,过滤,洗涤,称重得到2.87g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C.氟化钠与AgNO3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D.氟化银难溶于水

7.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和ClO3-的浓度之比为1:

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C.3︰1D.4︰1

8.将4gNaBr和NaI的混合物全部溶于水,然后通入一定量的Cl2,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在将所得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变,得固体2.17g,则原混合物中NaI的质量可能是(  )

  A.0.2g     B.0.5g    C.1g     D.3g

9.用氯气消毒的水可能有臭味,长期食用用氯处理的食物(白面粉、猪肉等)可能导致人体摄入的不饱和脂肪酸活性减弱,产生活性毒素,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国外就有用ClO2消毒饮用水的。

ClO2杀菌、漂白能力优于Cl2且没有臭味生成,文献报告按ClO2、Cl2质量及其产物计,ClO2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的Cl2的2.36倍。

试通过计算推断。

10.铁的某种氯化物FeClx1.62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重,得质量为4.305g的固体沉淀物。

求x的值和铁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1.A2.A3.D4.B5.A6.C7.D8.CD9.(略) 10.x=3FeCl3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1.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D

A.立刻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颜色不褪

2.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A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3.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

4.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

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其原理是()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6.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载体

7.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

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

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A.S的漂白性B.S的还原性C.SO2的漂白性D.SO2的还原性

8.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溶液是()

A.品红溶液B.BaCl2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D.澄清石灰水

9.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

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测试时间/h

2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l2+SO2+2H2O

H2SO4+2HCl)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

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浓度。

在20世纪的60年代~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

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

简述其理由。

10.现将8mol二氧化硫和6mol氧气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当80%的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时,在反应的混合物中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1.D2.A3.B4.C5.D6.C7.C8.A9.1)①2H2SO3+O2

2H2SO4②小

(2)C(3)不可取。

因SO2的排放总量没有减少,所以进一步形成的酸雨仍会造成对全球的危害。

10.

(1)n(SO2)=1.6mol,n(SO3)=6.4mol,n(O2)=2.8mol;

(2)65.18

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

2.将盛有12mL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

 A.1.2mL   B.2.4mL    C.3.6mL   D.4mL

3.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

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5mol·

L-1        B.0.036mol·

L-1

 C.0.026mol·

L-1        D.0.030mol·

4.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

A.Cl2通入水中B.Cl2通入水Na2SO3溶液中

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D.NO2通入水中

5.在标准状况下,将NO2、NO、O2混合,充分充满容器倒置于水中,完全溶解且无气体剩余,若产物也不扩散,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范围为()

M<

1/22.4   B.1/39.2<

1/22.4

C.1/39.2<

1/28    D.1/28<

6.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后期加热),得到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8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通入水后,体积缩小1/3,则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

A.85.5%    B.66.7%C.33.3%    D.27.4%

7.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8.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能力提高]

9.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A.3∶1B.1∶3C.2∶1D.1∶2

10.电闪雷鸣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万余次闪电。

(1)当电闪雷鸣之时,空气会发生很多化学反应,试写出与氮元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设某次雷电中放出的能量为1.5×

10-7kJ,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已知1molO2和1molN2化合时要吸收180.74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那么:

①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有多大?

②此次雷雨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地施了多少尿素[CO(NH2)2]化肥?

1.C2.AD3.B4.B5.C6.C7.A8.BC9.B10.

(1)N2+O2

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

(3)4979.4g

1.下列物质中,不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活性炭B.氯气C.次氯酸溶液D.二氧化碳

2.将15mLNO和15mL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水槽充满水的试管中,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的气体体积是()

A.20mlLB.15mLC.10mLD.5mL

3.将充有20mLN2和N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气体为10mL,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为()

1B.1:

3D.2:

4.下列气体中。

不能用直接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2B.NOC.CO2D.N2

5.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

4体积比充满一干燥的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

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45mol/LB.0.036mol/LC.0.026mol/LD.0.028mol/L

6.在一集气瓶中装入SO2气体后,其总质量为ag,已知集气瓶的质量为bg。

若在相同条件下改装N2,其总质量为()

A.7(a-b)/16gB.a/64gC.(7a-6b)/28gD.(7a+9b)/16g

7.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bB.a/2bC.a/(a+2b)D.a/2(a+b)

8.把xmL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NO混合,x与y之和为30mL。

设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则x:

y为()

①1:

1②2:

1③5:

4④7:

5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④

9.A和B两种有气味的气体,它们在空气中都不能被点燃。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