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8849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崇明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Word下载.docx

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

马斯洛(Maslow,1968;

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

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

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

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

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

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

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

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

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

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

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

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2、实践意义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提出:

崇明的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按照规划要求,未来崇明将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和科技研创岛。

世界级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旅游业在崇明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合生态岛建设,崇明旅游项目聚焦生态休闲旅游及农业旅游,崇明旅游业将着力建设崇西湿地健康旅游体验区、崇中森林休闲娱乐旅游区、崇东休闲运动会展旅游区、长兴岛工业科普教育旅游区、横沙岛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等重要区域,努力打造崇明“生态休闲”旅游品牌,高标准开发产品,大力度提升服务,全力推动崇明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具有显著的辐射性和带动性,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充就业渠道,而且还可以联动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对于崇明而言,发展旅游业还具有推动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正如副县长杜松全所说,生态旅游将崇明的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

优质农产品又将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崇明,两者形成的是一个良性互动。

二、崇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崇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1、资源优势

崇明岛水土洁净,空气清新,景色秀丽,风光旖旎,自然环境洁净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生。

没有喧嚣与污染,只有心灵的宁静与生命的安详;

民风淳朴敦厚,充满了理解与宽容的祥和氛围。

这里还有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只只螃蟹悠闲地从洞中爬出来觅食;

浩翰的长江养育了各种水产,鱼肥蟹壮;

纯洁的土地种植出了各种无污染蔬菜、瓜果;

东滩候鸟保护区位于崇明岛东部,它由长江里的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总面积45万亩,现在还在以每年150米(大约13亩)的速度不断向外延伸。

3万公顷滩涂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乐园,春秋两季时这里群鸟飞舞、天鹅游曳,被列保护之列的珍稀候鸟就有130多种,边境鸟类数量达100万左右。

尤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在东滩越冬数量曾达3000至3500只,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过境栖息候鸟总数达二、三百万。

其中有白额雁、绿鹭、中白鹭、黑脸琵鹭、赤腹鹰等一、二类保护鸟类。

岛上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人文景观。

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园;

千姿百态的城桥镇澹园;

还有金鏊山、寿安寿,有面积达5400多亩的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森林——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有位于崇明岛中北部,全村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崇明前卫生态村。

中南部文化旅游区;

西部绿华水上游乐度假区;

东部东海瀛洲大乐园旅游区,并逐步建设成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世人称之为长江中的一颗明珠、上海的香格里拉。

2、区位优势

上海在未来发展中,急需具备生态优势,环境良好的发展空间,而崇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生态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必将给崇明岛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和综合放大效应。

崇明生态岛“森林花园”是立岛基础,将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大规模整治水系、保护湿地,建成高标准的以森林、水系、湿地、田园风光为主体的森林花园岛;

“生态居住”功能即通过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将崇明基本建成示范性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产业转型、生态文化培育的生态居住岛;

“旅游度假”功能是崇明生态岛的产业特色,将通过引进一系列世界级的主题乐园项目,建设大型的公共高尔夫城等户外运动场所,发展森林型度假疗休养基地,培育成以假日休闲、运动娱乐、森林疗养和高档居住为主体的国际性旅游度假区;

而“科技研发”功能是崇明生态岛的理想境界,将通过吸引各类主题展览会落户崇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旅游业是开发崇明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随着沪崇苏越江通道的通车和中国沿海大通道崇明岛桥地位的确立,崇明将凭借特殊的岛屿格局、近便的理想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广阔的土地资源四大优势,在上海城市整体布局中发挥后发效应,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选择的战略重点地区之一。

到2020年,将崇明基本建设成为以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健全、城乡融合的上海世界级城市的生态岛区和最优美的“海上花园”,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类生态环境与生态活动示范岛区,同时也是上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大通道的北翼纽带。

(二)崇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过程

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始于东平森林公园。

1993年6月,崇明东平林场被林业部正式命名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崇明旅游业从此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九五”期间,崇明采取财政拨款、内引外联、企业挖潜等措施,先后组织投入了近两亿元资金,对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内外环境、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的建设改造。

其中,按四星级硬件标准建造的宝岛度假村、掩映于绿林之间的22幢森林度假村小木屋和沙滩排球场、跑马场等一批有影响的设施和景点的相继建成,提高了森林公园休闲娱乐和旅游接待的档次。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崇明旅游发展的龙头。

园内森林繁茂、绿草如茵、湖水澄碧、野趣浓郁。

为了适应都市人休闲度假的需求,东平森林公园不断增加新的景点和节目。

1998年引进了有“岩壁上的芭蕾”之称的攀岩,这是目前华东地区最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两条赛道,当年就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六届攀岩锦标赛,第二年又举办了上海市首届攀岩、越野挑战赛,大大提高了知名度。

崇明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素有“东海明珠”之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为了把这一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的优势,崇明建起了沿江旅游观光带。

这一结合防汛工程建设的百里江堤观光带,大堤为开放式,每隔15米有下堤处让游客亲近江水。

大堤上铺设彩色路面,配上灯光、音乐,安装休闲椅、电话等配套服务设施,堤内建成绿化带,设置标志性雕塑。

从已经先期开放的部分观光带的接待情况来看,这一别具一格的景观增加了崇明旅游的魅力。

人们在这里眺望大海,悠然自得。

除此以外,上世纪末崇明又开发了两项新的旅游项目。

一是东部东滩候鸟保护区的观鸟旅游。

东滩3万公顷滩涂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集聚栖息地之一。

这里群鸟飞舞,天鹅游弋,珍稀候鸟就有130多种。

近两三年来,每年5月、10月观鸟最佳季节,总有许多游客自发前来观赏。

二是前卫村的“农家游”,让城市居民学农家活、吃农家菜、享农家乐,欣赏田园风光。

进入了21世纪。

按照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2005年新建了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和世界河口沙洲展示馆,新辟了明珠湖等旅游景点。

利用节庆活动的契机,打造崇明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环岛驾车游”、“森林嘉年华”、“明珠湖杯垂钓赛”、“前卫金秋生态文化节”、“渔家欢乐节”、“农家乐风采摄影展”等主题活动,吸引岛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旅游业逐渐开始成为全县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主要取得了这样一些成绩:

现已初步形成了已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前卫生态村、宝岛度假村为中心的中北部旅游区;

崇明学宫、寿安寺城区的极其沿江观光工程为主的中南部文化旅游区;

以东滩鸟类保护区和瀛东生态村为主的东部休闲旅游文化区;

以明珠湖为主体的西部休闲观光旅游区。

岛内现有10家旅行社,10多家旅游涉外宾馆、饭店。

自2003年起,举行的“全国环崇明岛自行车赛”每年举办一次,在岛内外已经颇具有影响力。

至1998年起,已连续9年举办了“崇明森林旅游节”,其游客逐年大幅度增加。

节假日更是游客盈门,是展示崇明旅游业一面很好的旗帜。

至95年以来,年平均接待游客77万人次,年均增长24.3%。

2006年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业务年均收入4340万元,年均增长22.2%。

发展势头十分的喜人。

三、崇明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联系薄弱

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四面环水,出行主要依靠水运,局限性比较大。

长期以来,由于受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崇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区县。

一旦遇到台风、强热带风暴、暴雨、浓雾以及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就会造成交通阻断,这样对崇明旅游的发展和崇明经济基础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影响。

另外,岛上交通线路密度低,而崇明主岛成条状,西北和东南之间的跨度大,且景区分布散,在不同景区间往返需要一定的交通工具,因此,完善交通线路是十分必要的。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崇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生态项目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加之发展生态旅游要求把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

但崇明县的综合实力弱、经济基础薄弱,因而资金投入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组合优势,极大地制约资源的开发。

但是,随着崇明长江大桥的开通,崇明到市区的交通日趋方便,将会吸引诸多企业的目光,其投资能有力解决这一瓶颈。

(三)旅游项目开发分散、产品项目单一、专业人才的匮乏

1、旅游项目开发分散

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显著特性,这也决定了旅游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

只有这样,才能实行旅游统一规划,加强资源整合。

崇明的旅游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旅游项目开发分散,各旅游景点分属不同部门、行业多头管理,如农家乐村由所在镇村管理,博物馆和金鳌山公园属文化系统,东滩鸟类保护区又由市有关部门管理,各景点间存在着“横向联系难”、“产业扩张难”的现实问题,很难统一“步调”,更谈不上统一规划了。

2、产品项目单一

崇明既缺乏老天爷恩赐的自然景观,又缺少老祖宗遗留的人文景观,要吸引更多游客必须有大量的投入。

但近年来我县缺乏有效的机制,投入力度不大,导致景点建设规模小,总量少,经营分散,项目单一,发展缓慢;

农旅,文旅,体旅,商旅等结合尚未形成气候,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尚未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产品结构单一还没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缺乏再造升级的能力。

3、专业人才的匮乏

发展生态旅游业人是主体,人才资源占有关键地位。

目前崇明旅游部门中,旅游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人才屈指可数。

旅游项目的策划、开发、包装、宣传及景点导游、旅行社的经营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宾馆接待人员等一批从事服务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这是目前旅游业中突出的问题,也在崇明生态旅游中反映出来。

(四)污、废水,固体废物缺乏治理,存在潜在危害

崇明旅游主打的是“生态牌”,许多城市中的旅客到崇明来旅游看中的就是崇明的天蓝、水清、空气洁净,但是在主打“生态旅游”的今天,农村的水污染现象仍比较突出,河道的管理仍不理想,各乡镇、村委会对水污染的治理并不均衡,有些单位治理措施不到位,一些河道水质浑浊,呈暗黑色,水草几乎覆盖水面。

河水发出刺激性气味,水中无鱼虾,繁衍多种幼虫(如孑子等)。

河岸堆积大量垃圾,无草坪,杂草丛生。

北横运河附近还有许多农田及养猪场,臭味较重。

污染严重的河道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这严重阻碍了生态建设的实施。

再加之目前崇明还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岛内外水系,使崇明岛的新陈代谢不能顺利进行,从而使其难以保持生态系统的活力,这些对崇明旅游的发展也是不小的打击。

(五)旅游产业观念较为薄弱

虽然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定位。

但是还没有引起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对支持发展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

坐等观望思想严重,导致在具体工作中不能形成统一的行动。

加之旅游与各产业的融合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

第三产业发展的落后,旅游的六大环节,即“吃、住、行、游、购、娱”,存在明显的缺漏,由于政府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

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

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的满意度。

制约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六)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

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

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很多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

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如由于旅游配套交通的不健全,存在很多违法的私营“面的”,随意开价,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

还有在旅客进入生态村旅游,村庄里向旅客收取进村费,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次不符”的现象

(七)对外促销宣传力度不够

崇明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还须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宣传崇明旅游产品,扩大市场覆盖面。

在整合岛内旅游资源,推介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整体联动,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

仅靠参加外省区举办的推介会、交易会等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是很多不够的,各乡(镇)景点在宣传上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紧拳头、突出特色、一举成名的效果。

加之旅游宣传促销相对投入资金大,我县财政有比较困难,仅靠政府主导出资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只是杯水车薪。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在我县还未形成,造成在宣传促销上资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单一,覆盖面不广,市场开拓缓慢。

以致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形不成买点、知名度不高。

四、发展崇明生态旅游业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一)要发展崇明生态旅游,必须要解决交通

在旅游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自助游的情况下,岛内景点间的交通问题尤为重要,应尽快完善旅游线路,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另外,交通工具的选择可以立足于突出海岛的特点。

例如,从市区到崇明岛坐船需要45分钟左右的时间,目前的渡轮为封闭式,游客只能在船舱内消磨时间,令许多想一睹海岛周遭环境风貌的游客心存遗憾。

因此,渡轮可以考虑更换为开放式,令游客在踏上渡轮的这一刻便感受到崇明岛特有的气息。

随着10月31号崇明越江工程“南隧北桥”的建成通车将改变崇明县1300年与陆地隔绝的历史。

这项全长约25公里的越江工程,起自浦东新区外高桥五号沟,过长江南港水域,经长兴岛,再跨长江北港水域,到崇明县陈家镇,暂接陈海公路。

如果沿途顺畅,从浦东新区开车至崇明县最快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

大大的方便了旅客来崇明旅游。

然而,这显然还不够。

还需完善现有的公共交通。

首先是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

按照崇明三岛总体规划纲要,依托上海长江隧桥,编制完成崇明三岛客运系统交通规划。

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崇明至浦西、浦东2条市通郊线路和崇明岛、长兴间的县域公交线路经营权及30辆营运客车的审批工作,确保与上海长江隧桥同步开通。

年内完成最后5个行政村通公交的任务,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

完成100座公交候车亭建设和700对站杆站牌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陆上交通候车环境。

其次是抓紧推进宝杨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等码头基础设施建设。

石洞口客运站改扩建工程,计划第三季度完成综合客运楼室内装饰及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十一”黄金周前先行交付使用,整体工程年底前完成。

宝杨路客运站改扩建工程,计划第三季度建成并启用待渡停车场,建成引堤引桥工程及高速船泊位,整体工程力争春节前竣工启用。

长横车客渡码头建设工程,计划第三季度完成客运楼室内外装饰工程和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完成引堤引桥施工建设,努力确保在长江隧桥通车时启用,整体工程力争年底全面竣工。

再次是抓紧开展崇明新城、长兴凤凰镇交通枢纽建设的前期工作。

积极配合代建单位完成崇明新城交通枢纽工可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投标等工作和长兴凤凰镇交通枢纽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年内两个枢纽均开工建设。

最后是稳步推进交通体制改革。

加快研究崇明水上交通纳入全市大公交体系课题及港航分离方案,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争取将崇明水上交通纳入全市大公交体系;

积极协调县有关部门,加强与市巴士公交集团公司联系沟通,组建崇明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公司,尽早完成县公交体制改革。

(二)加大旅游同各产业的融合度

目前,国内外兴起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文化科技旅游等专项旅游代表着现代旅游业的一种发展方向,预示着旅游业已逐步摆脱单纯的景点景区观光,开始延伸至各产业,其融合度正在不断加深。

因此,我县在实施生态岛建设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加大同农业、文化、科技、水利、交通、工业、体育、宗教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努力构建大生态、大旅游格局,在编制和实施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水利、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等专业规划时,均应关注旅游并与旅游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合作协调发展。

为此,建立由县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产业整合发展协调组织,形成比较规范的协作机制。

完善管理进一步完善理顺崇明旅游业管理体制,将"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

由现在的县政府协调机构变成集协调、招商、管理、发展、投资于一体、政企合一的机构,将林场政体,置于管委会的领导之下,其林业管理归农委或林业部门指导;

成立崇明旅游开发公司(暂定名),负责崇明岛旅游发展规划中项目的投资、招商、管理等工作。

对诸如寿安寺、金鳌山等较有发展潜力的景点,可采取"

两位一体"

式的经营管理。

制订产业政策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

发展旅游业,是大势所趋,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就急需政府在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其二,在投入体制上要实行多元化。

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可以采取多种模式经营管理,搞活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资开发的新格局。

其三,建立旅游专项发展基金。

崇明旅游的宣传促销,招商引资,项目规划、设计,基础配套设施等都需要建立旅游专项发展基金。

基金来源:

一是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

二是从旅游企业每年上交的税收增量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用于旅游业的投入、开发;

三是从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收取一部分管理费用。

(三)做好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

结合生态岛建设,崇明旅游项目聚焦生态休闲旅游及农业旅游,根据《崇明县2009-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若干领域行动纲要》,崇明旅游业将着力建设崇西湿地健康旅游体验区、崇中森林休闲娱乐旅游区、崇东休闲运动会展旅游区、长兴岛工业科普教育旅游区、横沙岛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等重要区域,努力打造崇明“生态休闲”旅游品牌,高标准开发产品,大力度提升服务,全力推动崇明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旅游开发的过程,就是优化农业布局和农业生态结构的过程,也是丰富全岛生态的过程,为整个崇明岛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但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营造一个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的环境,使其具有可看性、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的文化内涵。

同时农业旅游的开发还应体现在服务功能的开发上,满足游客吃、住、购和观赏的需求,使崇明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而且,旅游农业的开发可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矛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形成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农家游品牌。

(四)借水发展、美化城市环境

崇明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但相对于其它旅游胜地来说,其旅游的规模、设施乃至管理和服务功能,还是较为低层次的。

为适应现代旅游的需要,崇明必须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科学的管理网络,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

结合我县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活动,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实施发展崇明生态旅游的十大工程:

即生态绿化工程、生态安全海塘工程、绿色食品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生态村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畜禽污染治理工程、清洁能源工程、"

一控双达标"

工程和自然保护工程,为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发展我县的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崇明200多公里的沿江大堤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资源,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江边农业,形成独特的江边农业观光带。

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岛域水系,充分利用南横运河、北横运河等水系资源,开发水上休闲旅游项目,形成独具魅力的水上旅游线。

旅游的本质就是人们通过不同地域环境的游览和活动的参与,获得差异的、美的享受。

营造海岛优美环境的最基础的工作是高品位的规划设计,最关键的是塑造海岛独特的修改和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