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8484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中外广播影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早期电影的“三大公司”指明星(张石川、郑正秋,旧派)、天一(邵醉翁,商业路线)、

联华(洪深、孙瑜,新派)。

新(联华)旧(明星)两派之比较:

(1)前者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激进与空幻);

后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内容多为劝世

与改良)。

(2)前者多取材城市小资产阶级生活,重人物心理和性格塑造;

后者多取材农村或底层

市民生活,重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

(3)前者注意电影语言运用;

后者习惯对戏剧的模仿。

5.类型电影与武侠片初潮

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片主要有喜剧片、歌舞片、言情片、侦破片等。

武侠片以明星公司的《火烧红莲寺》-炮而红以后,紧接着便有“昌明”、“暨南”等公司的

《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等步其后尘.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火烧”系列。

6.第一代导演和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

中国电影的“第一代”导演主要有郑正秋、张石川、洪深、孙瑜等。

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主要是时序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始终无二事一贯穿只一人)、

外视点角度(全知视点,即无所不知的角度)、大团圆结局。

二、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1931-1949)

1.从无声片到有声片

我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有声片是<

桃李劫》(1934)。

2.“左翼电影”的兴起

“左翼电影”的兴起主要有以下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情绪全面高涨(1931年9月18至1932年1月28日)。

(2)鸳鸯蝴蝶派的影片票房惨败。

(3)公司老板改弦易辙。

(4)中共加强对电影的关注。

“左翼电影”的主要成果有:

涌现了大批优秀影片,成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如《洪流》、《春蚕》、《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上海24小时》、《大路》、《逃亡》、《渔光曲》等。

“左翼电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摆脱了“善”、“恶”的传统劝世功能,注意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揭示和表现。

(2)开始把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带人中国。

(3)普遍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特性。

(4)在思想表达上显得浅白直露,在艺术技巧上多有稚嫩粗疏之处。

3.“国防电影”的提出

“国防电影”与“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呼应。

1936年1月,由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上海电影

界救国会,主张以电影为武器、对准国防线内外的敌人、摄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

此后8

年,无论在上海还是在“大后方”,爱国的电影工作者拍摄了大量抗日电影,起到了巨大的战

斗作用,例如《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火的洗礼》、《东亚之光》、《风丢儿女》等。

4.“软性电影”的干扰

“软性电影”奢谈“让眼睛吃冰激凌,让心灵坐沙发椅”,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造成了一

定的干扰。

5.“孤岛电影”的奇观

所谓“孤岛”是指上海沦陷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1937—1941)的上海英法租界和公共租

界,与香港这两处相对平静的“特殊地方”。

“孤岛电影”的奇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量高(每年拍摄约60部影片)。

(2)类型多(武侠片、言情片、喜剧片、恐怖片无所不有)。

(3)效益好(《貂蝉》连映70天,首开纪录;

《木兰从军》连映85天,场场爆满)。

(4)借古喻今,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良心(除《木兰从军》外,还有《明末遗恨》、《尽忠报

国》、《苏武牧羊》等也都具有爱国主义思想。

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兄弟编导的长达70

分钟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也有意识地把唐僧师徒降服牛魔王、扑灭火焰山

的故事处理为一则银幕寓言,传达出“坚持信念、大众一心”的积极主题)。

6.“殖民电影”的怪胎

“殖民电影”指日本人在沦陷区拍摄的大量纪录片和故事片。

如《圣战》、《新土》等。

1937还在东北成立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至战争结束时共拍摄了100余部故事片和200余部纪录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兰(日名山口淑子)主演的《支那之

歌》、《战争之街》、《白兰之歌》等影片影响颇大。

7.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现实主义电影

1946-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在中国电影史上,这几年也是一个重

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光复后的上海,主要有“昆仑”和“联华”两家电影公司拍摄了一批风格迥

异的影片。

“昆仑”影业公司主要由从大后方重庆归来的进步电影人士组成。

几年间拍摄了为数不

少的一批优秀影片,最著名的有《-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编导,陶金、白杨、舒绣

文、上官云珠、吴茵主演)、《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编导,陶金、白杨主演)、《乌鸦与麻雀》

(陈白尘编剧,郑君里导演)、《万家灯火》(阳翰笙编剧,沈浮导演,蓝马、上官云珠、吴茵主

演)、《三毛流浪记》(根据张乐平长篇漫画改编,严恭、赵明导演)等。

“联华”影业公司由民族资本家吴性栽创办,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体制,几个导演群落形成

风格各异的创作集体。

主要有含蓄、细腻、恬淡、质朴的桑弧(《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

中年》);

以喜剧见长的佐临(《假凤虚凰》、《夜店》、《艳阳天》);

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美学

之完美结合的费穆(《小城之春>

)等。

三、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1937年以后,袁牧之、陈波儿、司徒慧敏、吴印咸等电影工作者到了延安。

不久,成立了

“延安电影团”,并利用荷兰人伊文斯赠送的器材,相继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白求恩大

夫》、《战斗与生产结合起来》等纪录片。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长春.接管了“满映”。

随后,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

(后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曾先后拍摄了纪录片《民主东北》、木偶片《皇帝梦》、动画片《瓮

中捉鳖》,并译制了《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等影片。

四、新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L966)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电影)队伍大会师,揭开了新中国电影的序幕。

至1966年“文革”结束的十七年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可谓是“道路坎坷、成就辉煌、反反复复、问题不少”。

1.革命的主题、强烈的倾向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桥》(于敏编剧、王滨导演)可以说是新中国的第一部

故事片。

接着在很短的时间里,又先后拍摄了许多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白毛女》、《赵一曼》、《新儿女英雄传》、《上饶集中营》、《翠岗红旗》筹约20余部,这些影片都具有革命的主题和强烈的倾向。

2.《武训传》的批判和政治寒流

190l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发表,把一场学术讨论逐渐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及至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使文艺界顿时噤若寒蝉。

1952~1953,全国仅生产故事片¨

部,除《南征北战》、《智取华山》得到好评外,其余均属平平之作。

3.“双百方针”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和繁荣

科学和文艺的根本方针,极大地鼓舞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并迅速取得r丰硕成果。

故事片的生产由1951年的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的40多部。

其间,不乏像《平原游击队》、《祖国的花朵》、《渡江侦察记》、《董存瑞》、<

鸡毛信》、《上甘岭》、《祝福》、《柳堡的故事》、《女篮五号》、《铁道游击队》等这样优秀的影片。

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曾轰动巴黎,被媒体称之为“世界上最美的影片”,卓别林也对这个“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赞誉有加。

1959年又拍摄了85部影片.并在周恩来、邓小平参与下选出了35部举办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新片展览月”。

其中,故事片有《林则徐》、《聂耳》、《青春之歌》、《永不消逝的电波》、《战火中的青春》、《老兵新传》、《冰上姐妹》、《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林家铺子》等。

这些影片题材风格多样,既有时代感,又富于民族特色,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新中国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4.1961~1966年在曲折中前进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政治现实的反复使电影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历经反复,但直到“文革”前夕,仍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如《甲午风云》、《李双双》、《革命家庭》、《红旗谱》、《小兵张嘎》、《农奴》、《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早春二月》和《舞台姐妹》等,形成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高峰。

同时,从制片、发行、放映到教育、出版、科研,整个电影体系也逐渐得到完善,就制片厂

而言,由建国初期的长影、上影、北影三家发展到包括八一、西安、峨眉、珠江、潇湘、广西、福建、天山、云南、深圳、内蒙古、青影和童影16家(故事片厂)。

五、“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

1_中国电影遭遇浩劫

从1964年对《早春二月》的批判开始,到1965年对《舞台姐妹》的批判,一大批优秀影片

被打为“毒草”,被扣上“资产阶级人性论”、“修正主义”、“美化阶级敌人”的帽子,成为旷日持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1966年-一口气“枪毙”了200多部影片,如《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柳堡的故事》、《林

家铺子》、《兵临城下》、《五更寒》等。

少数民族题材统统被贬称“低级趣味”的“情哥情妹。

大批电影工作者横遭迫害,打成“牛鬼蛇神”,关的关,死的死。

1966-1973年全国没有拍摄一部故事片,西方电影、苏联电影早就扫地出门,电影院里一片冷清。

2.“样板戏”电影和“三突出”原则

“样板戏”指的是六个京剧,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海港》和两个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三突出”指的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为此,还要求画面构图、摄影角度、镜头大小、机位高低,甚至光线色

彰都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3.故事片生产的恢复和其中的政治较量

1973年,周恩来提出要大抓电影工作,恢复故事片拍摄,至1976年9月共拍摄故事片

70部左右。

其中,一部分是重拍片,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片,大多质量平平。

重拍片如《平原

游击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皆新不如旧也:

政治宣传片除《闳闪的红星>

等几部好

片子以外,也都乏善足陈。

由于文艺界一直被“四人帮”爪牙把持,恢复故事片生产也是一场政治较量。

影片《创

业》从拍摄到放映的过程就最能说明问题。

这部以20世纪60年代大庆工人开发我国第一

个大油田为题材的影片,塑造了一个伟大又平凡的英雄群体。

这就违背“三突出”的原则而

激怒了江青,罗织十大罪状,严禁放映。

六、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8~)

l_中国电影的复苏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冲破了“文艺从属政治”、“文艺服从

政治”的禁锢,“双百”方针重新提出.中国电影从生产(100部/年)、观众(279亿/人次)到导演都表现出繁荣复苏的景象。

2.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五世同堂的局面

“第二代”以汤晓丹为代表(曾拍过《渡江侦察记》等影片,1979~1983年又相继执导了

《傲蕾·

一兰》、《南昌起义》、《廖仲恺》等三部影片)。

“第三代”:

谢晋至今宝刀不老,作品有《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啊,摇篮)、

《高山下的花环》、《最后的贵族》、《鸦片战争》等;

谢铁骊也拍了《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灿

烂》、《红楼梦》等。

此外,像凌子风、李俊、水华、谢添、成荫等,也都有新作问世。

四、五两代导演创作群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的,将在下面设有专题进行具体

讲解。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题材、风格、样式、类型上也一改过去的单调、单一-而变得丰富

多彩起来。

既有表现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西安事变》.《开国大典》、《廖仲恺》、《周恩来》,

以及《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又有反映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邻居》、《人到中年》、

《心香》、《锅碗瓢盆交响乐》等:

既有揭露伤痕的《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小街》、《黑炮事件》、<

芙蓉镇》、《巴山夜雨》等,又有展示欢乐的《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咱们的牛百

岁》等;

既有关注现实民情的《老井》、《野山》等,又有探索传统民俗的《红高梁》、《黄土地》等;

此外还有爱情片《庐山恋》;

更有怀旧片《城南旧事》等等。

总之,主流的和边缘的、常规的和

实验的、戏剧化的和散文化的、传统的和现实的应有尽有。

20年间,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开始走近了观众和市场,在国内和国外都

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

3.脱颖而出的“第四代”

在“第二代”只有个别导演硕果仅存,“第三代”导演也逐步淡出影坛的时候.一批年轻的导演(我们称之为“第四代”)已脱颖而出了。

他们找到了巴赞的纪实美学为武器,喊出了“电

影语言现代化”、“丢掉戏剧拐杖”,甚至“与戏剧离婚”的口号,虽然不免偏颇,但有创新精神。

这些人大多受普通教育于20世纪J0年代,60年代毕业于电影学院或戏剧学院。

一步

人社会就遇到“文革”,人到中年才开始起飞,“第四代”是在成长中受到伤痛的一代。

他们的

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与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都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和“恋母情

结”(共和国母亲),以及强烈的人道主义忧患意识,对祖国、对人类未来也满怀责任感和使命

感;

在形式上则大胆探索,如使用现实与回忆交叉的叙事结构、彩色片插入黑白片、长镜头、

慢动作、梦境、幻觉、定格等技巧,力图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刻画。

“第四代”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主要有:

滕文骥、吴天明的<

生活的颤音》,吴贻弓的《巴

山夜雨》、《城南旧事》,谢飞的《黑骏马》、《本命年》、《香魂女》,张暖昕的《沙鸥》,吴天明的《老

井》、《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滕文骥的《都市里的村庄》等等。

“第四代”从1979年崭露头角,风靡五年。

1984年“第五代”异军突起后,虽然他们仍在

拍片,但其创作理念已逐渐被新一代的创作锋芒所掩盖。

4.中国电影“新浪潮”的“第五代”

“第五代”指的是“文革”后首批进入电影学院的78级导演班为主体的创作群体。

他们

既是“文革”的参与者,又是受害者,且大部分被贬到社会的最底层。

对社会底层的真切感

受,使正统教育下萌生的幻想破灭,决定了“第五代”的“叛逆”和“反思”的精神品性。

“叛逆”

和“反思”成为他们探索的主要特性,被人们称之为“红卫兵情结”。

“第五代”对主流意识和传统电影观念的反叛是锐气逼人的,以创新的电影形态“意与像

的结合”把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造型和构图、光线和色彩、音乐和音响以及镜头的位置和

角度、大小、运动和静止等体现出来。

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一般将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个和八个》作为“第五代”

的发轫之作。

而真正引起中外强烈反响的却是同年陈凯歌拍摄的《黄土地》,但有趣的是“第

五代”的终止曲《边走边唱》也是陈凯歌于1991年拍摄的。

以后,“第五代”继续活跃在影坛

上.但其整体创作理念已不尽相同了。

“第五代”的主将是张艺谋和陈凯歌。

此外,还有田壮壮、吴子牛、李少红、黄建新、彭小

莲、张军钊、刘苗苗、夏钢和孙周等(各位导演的简介将在后面做具体的讲解),

5.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特征

“主旋律”和“多样化”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特征。

1989年以后,党和政府对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中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引起高度重视。

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一次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

(1)艺术方面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狠抓“五个一工程”。

即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要评

选一本好小说、一出好戏剧、一篇好文章、一首好歌曲、一部好影视作品,加以褒奖。

(2)电影方面,除原先的“华表奖”(政府奖)强调政治思想导向外,由专家评议的“金鸡

奖”、由观众评议的“百花奖”以及“童牛奖”也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标准。

“主旋律”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创作现象。

首先,以1991年(建党70周年)和1995年

(抗战胜利50周年)为契机,“革命历史题材”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数量和规模都得

到迅速发展,形成两个高潮。

其次,出现了一批以歌颂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影片。

如《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军嫂》、《离开雷锋的日子》、《九香》等,将人物置于艰难困苦的环

境,表现他们坚定的政治信念,任劳任怨、无私无畏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试图以他们为

榜样,引导和说服观众认同现实秩序和自我的社会位置。

同时,也拍摄了大量反映家庭、道、

德、伦理的“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凤凰琴》、《炮兵少校》、《乡亲们》、《我也有爸爸》,表现利己

与利他、爱与恨、义与利的矛盾,张扬克己、爱人、谦让、服从等传统道德观念。

总之,90年代的主旋律影片,“多样化”是大众化转型的社会趋势。

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一直是这一时期最基本的艺术主题。

此后的现代主义运动,无论是朦胧诗、前卫音乐、探索性话剧或者是“第五代”导演,都把中国文化纳入了20世纪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中。

第=节外国电影史

电影的发明已经有上百年了(电影诞生于1895年)。

具体说来,外国电影史的研究.首先应提及的是摄影术和放映术的发明与诞生。

(1)关于摄影术的研究需要提及的是: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研制的“达盖尔照相法”;

1872年,美国人爱德华·

慕布里奇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

1882年,法国人马莱研制的“摄影抢”以及他随后研制的“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2)关于放映术的研究需要提及的是:

19世纪后期,欧美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众多的竞争者。

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

雷诺发明了“光学影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几分

钟的活动影戏。

1894年,美国人爱迪生的“电影视镜”问世。

但只能供一个人观赏。

1895年,法国人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研制的“活动电影”获得成功,标志着电影的正式

诞生。

但是,像中国电影简史一样,鉴于外国电影史论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考虑到

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的特殊性,我们删繁就简,按下面两个“传统”、一个“潮流”进行

扼要概述。

一、西方电影中的技术主义传统

1895年电影诞生后,卢米埃尔和爱迪生分别记录下了两种不同的最早影像。

卢米埃尔的电影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如:

火车进站、工厂放工、代表上岸、街上车流、给婴儿喂奶等,在无意间为西方电影确立了写实主义传统;

而出现在爱迪生的电影里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即娱乐性的场景,如:

动物明星、歌舞表演、拳击比赛等,也无意间为西方电影确立了另一个传统,即后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传统,这两个传统的演变贯穿于西方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之中。

1.技术主义释义

技术主义,顾名思义是把技术(技巧)放在第一位的,从内容到形式强调人为加工的必要性。

要求通过剪辑等技术手段来重新组织生活景象,使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发展线索完整贯

穿,并用以假乱真的布景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在观众意识中造成完美生活的幻觉.引导其不

知不觉地接受影片制作者的理性目的——是非观、善恶观与价值取向。

2.技术主义的先驱者

[美]爱迪生(1847—1931)

在电影发明的早期,爱迪生的影片就不是在真实环境中拍摄的。

演员被请到装有摄影

机的专用房子里,按照导演的指挥进行表演。

[法]乔治·

梅里埃(1861—l938)

1897年开办了自任导演的制片厂,先后拍摄了近百部平庸影片。

他对电影的主要贡献是:

第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电影的特技——马车变成了灵车,加深了人们对电影巨

大幻想功能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开始了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等原始特技镜头的运用;

第二,最早有系统地将绝大部分属于舞台剧的东西,如剧本、演员、服、化、道、分场景等

搬到电影里来。

[美]格里菲斯(1870~1948)

1907年到爱迪生的公司当配角演员。

地位低下,贫困潦倒。

1908年当导演,初露头角。

1911年拍《隆尔台的报务员》时,尝试用交叉剪辑技巧和特写,加强了场面的紧张气氛,

取得成功。

1915年拍《-个国家的诞生》,是好莱坞第一部高成本影片。

随后拍《党同伐异》大显才

华。

在技巧上的创新,成为好莱坞技术主义的真正代表。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主要贡献是:

首次为电影确立了不同于戏剧美学的时间、地点、动作

的“三不一律”原则;

改变了影片的构成单位,即从固定的场景(相当于舞台剧的一幕)变为镜

头,由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构成一部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