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7921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

(国家的法律)那么法律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是什么》。

1.理解“国法”与家规的区别。

2.齐读学习目标,并体会学习目标。

用学生熟悉的常用语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环节一法律与生活

1.出示图片:

图一: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图二:

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2.思考:

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

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

3.这些事情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

4.法律大家谈:

为什么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小结: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既保护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要履行的义务。

环节二权利与义务

1.出示材料问题:

材料一周媚娟未满12周岁,因为家贫,父母让她辍学卖花。

依据法律规定,周媚娟的父母侵犯了她的什么权利?

材料二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小华的妈妈作为文明劝导员,经常发现一些老年人不注意红绿灯,横穿马路。

依据法律规定,这些老年人没有履行哪些义务?

2.说一说: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

3.小结: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环节三法律与纪律、道德

1.分享与探究:

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

违反的后果是什么?

(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

2.真知灼见:

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3.播放视频:

《广场舞扰民》,结合视频说说违反法律的后果。

4.比一比:

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小提示:

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5.小拓展:

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

6.总结:

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1.自学书本第2页。

结合课前收集资料,小组交流,说说你注意到身边涉及到法律的事情。

2.结合生活经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法律的理解。

全班交流。

1.全班交流讨论材料中的问题,明确答案。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作为小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情景做出判断。

思考、讨论。

比较、归纳。

思考交流。

谈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有初步的概念上的认识。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以具体的情景作为材料,让学生正确区分道德、法律和纪律,并从具体的视频案例中去思考,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8.板书设计:

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法律是什么

法律与生活

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

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总结提升。

课堂练习

一.我知道

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我们享有人身权、()、()等权利。

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如过马路,要();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等。

3.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

”)1.人人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

2.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3.道德和法律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4.尊老敬老不只关系道德,更是法定义务。

5.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三.对应连线:

家庭人身自由权

学校抚养权

社会受教育权

四.课外实践题:

举例说说你认为法律保护了你的那些权利?

举例说说你是怎样履行法律义务的?

(各举两例)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二节生活与法律

1.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了解刑法、民法、行政法有何不同。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对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辨别归纳能力。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

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

1.课前收集社会生活中的法律事例。

2.刑法、民法、行政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案例。

3.采访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思考:

这些图片中的情景和哪部法律有关?

抢答观察思考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环节一生活与法

1.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图片中的情景涉及到哪部法律?

答案预设:

法律无处不在。

图片展示

(1)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结合课前采访说一说:

你的家人或亲戚,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预设答案:

(1)我的姑姑是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我的妈妈是导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3)我的爸爸在经营一家餐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课本第8页活动园)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环节二刑法、民法与行政法

1.认识我国的三大实体法:

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

2.我当小判官:

(1)案例:

劳某因涉嫌绑架勒索巨额钱财,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

(2)请你判断一下,嫌疑人劳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触犯了什么法律?

预设判断结果:

犯罪嫌疑人劳某因涉嫌绑架勒索巨额钱财,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她触犯了《刑法》。

(3)解释:

什么是刑法。

3.七嘴八舌:

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吗?

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犯罪行为都有哪些?

4.阅读角:

课本第6页。

5.我当小法官:

某医院未经刘聪同意,私自用刘聪的秃头做植发广告,侵犯了刘聪的肖像权,被判赔50万并道歉。

你知道该医院的行为触犯了哪部法律吗?

(2)解释:

民法是什么。

6.相关链接:

讨论:

你见过合同吗?

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签订合同呢?

7.案例:

建筑工地不少民工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8.律师提醒:

劳动者谨记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律武器。

9.说一说:

生活中的合同。

10.温馨提示:

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11.出示图片:

(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企业营业执照。

(2)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解释税收政策。

这些行政机关的权力受到哪部法律的约束?

12.解释:

什么是行政法。

13.小结:

刑法—惩罚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

民法—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权力。

环节三法律大家庭

1.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1)在家里……

(2)在学校……

(3)在社会……

2.小结:

法律无时不在: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抢答。

结合课件采访收集的资料回答。

判断、连线。

全班交流总结。

了解我国的三大实体法。

思考、判断。

3.说出自己知道的犯罪行为。

了解阅读角内容。

讨论,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总结。

小组内结合课前采访了解一下我们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畅所欲言,讨论提升。

通过广泛交流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法律的运用,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和感知。

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容易分辨刑法、民法、行政法的不同作用。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法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要注意遵守法律,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他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法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应时时刻刻要注意遵守法律。

生活与法律

生活中的法律

刑法、民法、行政法

法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刑法是规定()的法律。

2.民法是维护人们()的主要法律。

”)1.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

2.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A.劳动法B.刑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道路交通安全法

2、()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A.刑法B.婚姻法C.民法D.劳动法

第三节法律作用大

1.通过学习,体会法律的指引、评价、保障作用。

2.通过学习,知道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3.认识法律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体会法律的巨大作用。

懂得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哪些权益。

1.多媒体课件、法律案例、课本插图等。

2.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哪些法律规定,这些法律起着怎样的作用。

谈话交流:

大家平时喜欢下棋和踢足球、打篮球等游戏和比赛吗?

那么平时下象棋、踢足球和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要遵守规则呢?

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交流:

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在平时下象棋、踢足球和打篮球等游戏过程中也要遵守规则,否则这些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谈话交流,学生明白了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维护着我们的生活。

导出话题:

法律的作用大。

环节一法律如同指南针

1.出示课本第9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并说说这两幅图中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有什么作用?

2.引导:

除了书上提到的两种情况外,法律还在什么地方发挥“指南针”作用呢?

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并说一说。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让我们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还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环节二法律如同尺子

1.结合《男子列车上霸座》的案例展示法律的“尺子”作用。

2.阅读角:

《管子》。

3.交流:

举例说说法律的“尺子”作用?

预设答案:

(1)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法规。

(2)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要唱国歌、行注目礼。

(3)不破坏公共设施。

(4)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5)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等。

4.小结:

法律如同一把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我们合法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而违法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环节三法律如同坚强盾牌

1.出示课本第10页的三幅图片。

说一说:

说说这三幅图中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

2.法律作用大讨论。

出示书本11页假设案例讨论:

(1)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怎么做?

(2)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怎么维权?

(3)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我该怎么维权?

3.除了书上提到的两种情况外,法律还在什么地方发挥“坚强盾牌”作用呢?

如:

案例:

小明在超市购买了一盒巧克力,到家后发现该巧克力已过期。

4.阅读课本第11页相关链接,结合下列事例交流讨论法律的援助作用。

(1)华华因为违反校规校纪,学校要开除华华。

(2)慧慧到书店看书,离开时,店家怀疑她偷拿了图书,要求搜查慧慧的书包。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学生交流明确:

(1)左图——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就有了著作权,所有人转载、刊印、使用这篇小说都需要得到她的同意。

(2)右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这保证了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使人们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学生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律的“尺子”作用。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思考、讨论

小组内结合课前收集资料畅所欲言。

交流讨论法律的援助作用。

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知道法律的是非判断作用,这是我们守法和用法的依据。

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知道法律衡量对错的作用,这是我们守法和用法的依据。

通过充分交流感受法律武器的强大威力和法律援助的关键作用。

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法律作用大

基本规则行为准则外部保障

指南针尺子武器

法律援助

一、明辨是非

1.法律援助可以为所有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

2.人人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二、精彩补白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    )

①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②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③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④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