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6820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填报说明Word下载.docx

铜陵市行政区划代码:

铜陵市:

340700市辖区:

340701铜官山区:

340702狮子山区:

340703郊区:

340711铜陵县:

340721最后三格填0003.单位名称:

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

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4.法定代表人:

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

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

5.申报单位法人代码:

机构代码证(企业法人代码证书、事业法人代码证书)。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

前述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上级单位(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九位法人代码后的括号内填写其在上级单位中的顺序编号(两位)。

6.填表人:

由填写报表的人员签名。

7.报出日期:

填写报表报出日期。

8.排污类型:

按照申报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类型,在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后划“”。

【一、基本情况及上年污染物排放情况】表11:

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地址2.中心经度3.中心纬度:

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市、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

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

中心经度、纬度填入申报单位所在的中心经度、纬度。

4.单位环保机构名称5.专职环保人员数:

指申报单位负责环保工作的机构名称和专职环保人员(从事环境管理、科研、监测工作的专职人员和以环保工作为主的兼职人员数,不包括“三废”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车间或班组中的生产人员)数。

6.联系人7.电话/传真8.邮政编码9.电子邮件:

申报单位环保联系人姓名和单位环保机构办公电话/传真(含地区码)、邮政编码和电子邮件地址。

10.投产(开业)日期:

指申报单位投入生产、使用、营业日期。

如有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

11.上年生产(经营)天数:

指上年申报单位实际的生产(经营)的天数。

12.年末职工人数:

指上年末申报单位实际职工总数。

13.企业规模:

代码企业规模名称代码企业规模名称代码企业规模名称1特大型2大型一档3大型二档4中一型5中二型6小型7其它14.单位类别:

代码单位类别代码单位类别代码单位类别1县以上工业企业2县以上非工业企业3事业单位4乡镇街道工业企业5乡镇街道非工业企业6部队7其他15.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登记注册类型代码登记注册类型110国有企业120集体企业130股份合作企业140联营企业150有限责任公司160股份有限公司170私营企业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00外商投资企业400个体经营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统计划分代码登记注册类型代码登记注册类型代码登记注册类型171私营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172私营合伙企业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90其他企业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3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00外商投资企业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30外资企业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400个体经营410个体户420个人合伙16.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及代码:

代码隶属关系名称代码隶属关系名称1中央2省4市、地区5县6街道、镇、乡7居民、村民委员会9其他17.行业类别:

略18.开户行19.帐号:

填写申报单位财务基本账户的信息。

20.上年总产值21.上年利税金额:

按申报单位上年度财务报表填写。

22.上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指上年度利用“三废”(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产值,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应计算产品产值。

23.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指上年末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按上年度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填写。

24.环保设施原值:

指截止上年末用于防治污染、“三废”综合利用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装置、设备、构筑物和仪器、仪表等固定资产的原值。

25.污水治理设施数26.污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27.上年污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

按上年度的实际情况填写,不含已报废的。

28.锅炉数29.锅炉总蒸吨数30.其中烟尘排放达标数31.其中二氧化硫排放达标数32.工业炉窑数33.其中烟尘排放达标数34.其中二氧化硫排放达标数35.废气治理设施数36.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37.上年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38.脱硫设施数39.脱硫设施脱硫能力:

按上年实际情况填写,不含已报废的。

40.排污许可证编号41.排污许可证发证日期:

环保部门给申报单位颁发的排污许可证编号和发证日期。

(填“无”)42.上年缴纳排污费总额43.上年环境违法罚款:

按申报单位上年实际缴入国库的排污费和环境违法罚款金额填写。

44.主要产品名称:

指在上年总产值和总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主要产品名称。

45.计量单位:

本行业内通用的计量单位。

46.上年实际年产量:

指该产品的上年实际年产量。

47.主要原辅材料名称48.上年用(耗)量:

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原辅材料(如有原料煤应填入)及其上年用量或上年耗量。

表1-2上年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汇总情况1.用水总量:

指申报单位上年度使用的新鲜用水量和重复用水量之和。

2.其中新鲜用水量:

指申报单位上年度取用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水源(如雪水、雨水、中水等)作为申报单位新鲜用水的总量。

3.其中重复用水量:

指申报单位在上年度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用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4.污水排放量:

指按所有污水排放口加总后的污水排放量(体积)。

它包括外排的生产废水、厂区生活污水、直接冷却水、矿井水等,不包括独立外排的间接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

5.达标排放量6.超标排放量:

指申报单位按污水排放口加总后污水达(超)标排放的总量。

每一排放口只要有一项污染物超标,视为该排放口污水超标。

只有污染物全部达到排放标准,才能视为排放口排放的污水达标。

7.排放口数量:

指申报单位污水排放口的总数量。

8.排放口名称及编号:

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进行了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单位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要求填写。

9.功能区类别:

按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进行填写。

代码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1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4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10.排放量:

指各排放口污水的排放总量。

11.排放去向:

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表代码废水排放去向说明代码废水排放去向说明A直接进入海域F直接污灌农田B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G进入地渗或蒸发地C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H进入其它单位D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K其它E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12.水体名称:

填入该污水实际流入的海或江河湖库具体名称,按照水体/流域代码表填写。

13.污水排放规律:

按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填写。

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代码污水排放规律1稳定连续排放2周期性连续排放3不规律连续排放4有规律间断排放5不规律间断排放14.执行标准类别:

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15.污染物名称:

申报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实际产生的其他污染物按水污染物编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写。

16.执行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浓度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17.浓度:

按该水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填写。

18.污染物排放量:

按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污染物排放量填写。

表1-3上年废气及污染物排放汇总情况1.燃料煤消耗量2.原料煤消耗量3.燃料油消耗量4.燃料气消耗量:

按上年度实际消耗的燃料煤、原料煤、燃料油、燃料气总量填写。

5.废气排放量:

指按废气排放口加总后的废气排放量。

6.其中工艺废气排放量:

指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

如化工、冶炼、建材、化纤、造纸等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总量。

7.其中燃烧废气排放量:

指燃煤、油、气锅炉、烘干炉、锻造加热炉,退火炉及其它纯燃料燃烧炉窑在燃烧过程中所排废气总量。

8.其中工艺废气排放口数量9.其中燃烧废气排放口数量:

分别指申报单位工艺废气、燃烧废气两类排放口数量。

10.功能区类别:

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填写。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代码空气功能区类别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2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3特定工业区11.是否两控区:

填“酸雨控制区”。

(座落在安庆地区企业除外)12.排放口名称及编号:

13.排放口类型:

指工艺废气排放口或燃料燃烧排放口,应按实际情况填写。

14.设备名称:

参照锅炉等燃烧设备名称编码、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表示法、工业炉窑分类填写。

锅炉等燃烧设备名称代码表类型代码锅炉与机组、茶炉、大灶名称火电厂锅炉A05小于45.5MW(65t/h)煤粉发电锅炉A0845.591MW(65130t/h)燃煤发电锅炉A1191210MW(130300t/h)燃煤发电锅炉A14210287MW(300410t/h)燃煤发电锅炉A17287469MW(410670t/h)燃煤发电锅炉A21469700MW(6701000t/h)燃煤发电锅炉A247001400MW(10000.72.8MW(1.04t/h)燃煤蒸汽锅炉A450.72.8MW(1.04t/h)燃油蒸汽锅炉A460.72.8MW(1.04t/h)燃气蒸汽锅炉A472.87.0MW(4.010t/h)燃煤蒸汽锅炉A482.87.0MW(4.010t/h)燃油蒸汽锅炉A492.87.0MW(4.010t/h)燃气蒸汽锅炉A507.024.4MW(10.035t/h)燃煤蒸汽锅炉A517.024.4MW(10.035t/h)燃油蒸汽锅炉A527.024.4MW(10.035t/h)燃气蒸汽锅炉A5324.5MW(35t/h及以上)燃煤蒸汽锅炉A5424.5MW(35t/h及以上)燃油蒸汽锅炉A5524.5MW(35t/h及以上)燃气蒸汽锅炉A59其他蒸气锅炉工业(热水)锅炉A701.4MW(120万大卡/时)燃煤热水锅炉A711.4MW(120万大卡/时)燃油热水锅炉A721.4MW(2.87.0MW(240600万大卡/时)燃煤热水锅炉A772.87.0MW(240600万大卡/时)燃油热水锅炉A782.87.0MW(240600万大卡/时)燃气热水锅炉A797.0MW(600万大卡/时)燃煤热水锅炉A807.0MW(600万大卡/时)燃油热水锅炉A817.0MW(600万大卡/时)燃气热水锅炉A89其他热水锅炉常压(茶浴及采暖)锅炉A900.7MW(60万大卡/时)燃煤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A910.7MW(60万大卡/时)燃油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A920.7MW(60万大卡/时)燃气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A930.7MW(60万大卡/时)燃煤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A940.7MW(60万大卡/时)燃油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A950.7MW(60万大卡/时)燃气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A99其他常压(茶浴或采暖)锅炉饮食大灶ZM燃煤大灶ZY燃油大灶ZQ燃气大灶ZC其他燃料饮食大灶(如:

烧柴草等生物质燃料大灶)其他设备(主要是机组和直燃机组汇总)Y0125MW燃油发电机组Y0325125MW燃油发电机组Y05125300MW燃油发电机组Y07300MW燃油发电机组Y11燃煤(采暖、空调)直燃机组Y13燃油(采暖、空调)直燃机组Y15燃气(采暖、空调)直燃机组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表示法及其说明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法及其说明工业锅炉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之间用短横线相连,其中代表符号,X代表数字。

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法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法(第一部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XX)火管锅炉锅炉本体型式代号燃烧方式代号阿拉伯供汽锅炉:

表示蒸发量,单位为(t/h)吨/小时。

热水锅炉:

表示产热量,单位为大卡/小时(4.186kJ/h)。

立式水管LA(立、水)固定炉排G(固)立式火管LH(立、火)活动手摇炉排H(活)卧式内燃WN(卧、内)链条炉排L(链)抛煤机P(抛)废热锅炉:

表示受热面积单位为(m)米。

水管锅单锅筒立式DL(单、立)倒转炉排加抛煤机D(倒)单锅筒纵置式DZ(单、纵)振动炉排Z(振)单锅筒横置式DH(单、横)下饲炉排A(下)双锅筒纵置式SZ(双、纵)往复推饲炉排W(往)双锅筒横置式SH(双、横)沸腾炉F(沸)纵横锅筒式ZH(纵、横)半沸腾炉B(半)强制循环式QX(强、循)室燃炉(煤粉)S(室)快装立式KL(快、立)旋风炉X(旋)快装纵式KZ(快、纵)快装横式KH(快、横)快装强制KQ(快、横)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法(第二部分)第一段(XX)第二段(XXX)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表示额定工作压力为若干表大气压(工业大气压)。

若热水温度为若干表示过热蒸汽温度或热水温度,生产饱和蒸汽的锅炉无此段,也就无一段与二段之间的斜线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法(第三部分)第一段()第二段(X)燃料品种代号阿拉伯数字无烟煤W(无)表示锅炉设计顺序,如按原型设计无此段,用阿拉伯数字边疆顺序编制即某种锅炉的第几型贫煤P(贫)烟煤A(烟)劣质烟煤L(劣)褐煤H(褐)油Y(油)气Q(汽)木柴M(木)稻糖D(稻)甘蔗渣G(甘)煤矸石S(石)电站锅炉型号表示法及其说明电站锅炉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之间用短横线相连。

详见下面电站锅炉型号表示法及其说明:

第一部分:

制造工厂代号,用两个汉语拼音表示。

如上海锅炉厂为SG。

第二部分:

锅炉基本参数,前面数字表示蒸发量(t/h),后面数字表示出口蒸汽压力(工作压力)。

第三部分:

锅炉设计顺序号,如:

DG-120/39-1,表示东方锅炉厂制造,蒸发量为120t/h,过热蒸汽压力为3.82Mpa(39kgf/cm2)的锅炉,第一次设计。

工业炉窑分类编码工业炉窑按炉类可分为15个类别,每一类别中又分为一些小的类别,详见表2-4-5工作炉窑分类代码表。

其编码规则如下:

第一、二位数字为01-19,表示工业炉窑按炉类分为15类。

从01类开始,按类别顺序排序,中间预留一些空码。

第三位数字为0-9,其中1-9表示工业炉窑类中的小类。

从1开始,按每一类中的小类顺序排序。

对每一类别的第三位数字补零,即“0”。

工业炉窑分类代码表代码工业炉窑类别代码工业炉窑类别010熔炼炉071电石炉011高炉072煅烧炉012炼钢炉混铁炉073沸腾炉013铁合金熔炼炉079其他化工炉014有色金属熔炼炉080烧成窑020熔化炉081水泥窑021钢佚熔化炉082石灰窑022有色金属熔化炉083耐火材料用炉023非金属熔化炉、冶炼炉084日用陶瓷窑024冲天炉085建筑卫生陶瓷窑030加热炉086砖瓦窑031钢铁连续加热炉087搪瓷烧成窑032有色金属加热炉088其他烧成窑033钢铁间隙加热炉090干燥炉(窑)034均热炉091铸造干燥炉(窑)035非金属加热炉092水泥干燥炉(窑)039其他加热、保温炉099其他干燥炉(窑)040石化用炉100熔煅烧炉(窑)041管式炉110电弧炉042接触反应炉120感应炉(高温冶炼)043裂解炉130炼焦炉049其他石化炉131煤炼焦炉050热处理炉(1000)132油炼焦炉051钢铁热处理炉140焚烧炉052有色金属热处理炉141固废焚烧炉053非金属热处理炉142碱回收炉054其他热处理炉143焚尸炉060烧结炉(黑色冶金)144医院废物焚烧炉061烧结机145气体焚烧炉062球团竖炉、带式球团149其他焚烧炉070化工作炉190其他工业炉窑15.排放量:

指该排放口的废气排放总量。

16.排放口高度17.出口内径:

按排放口实际高度、出口内径填写。

18.执行标准类别:

19.污染物名称:

申报单位实际排放的污染物中如有表中已列明的具体污染物必须如实填写,实际产生的其他污染物按气污染物编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写。

20.排放浓度标准值:

21.排放浓度:

按该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填写。

22.排放速率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速率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23.排放速率:

按平均排放速率填写。

24.数据来源:

是指通过污染物自动监控仪器、监督性监测、自测、物料衡算、排放系数等方法的数据来源。

25.污染物排放量:

26.林格曼黑度:

按实际监测数据填写。

表1-4、上年固体废物情况(生活垃圾不填)1.固体废物名称:

指申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名称,按照表中的分类分别填写。

2.产生量:

填写申报单位上年该固体废物产生量。

3.综合利用量:

指申报单位通过综合利用(用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数量。

4.处置量合计:

指申报单位利用焚烧、热解、填埋等方法处置的固体废物数量。

5.符合环保标准处置量6.不符合环保标准处置量:

是指申报单位固体废物的处置符合或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的数量。

7.其中运往集中处置厂量:

指申报单位将本单位产生的固体废物运往集中处置厂的数量。

8.贮存量合计:

以综合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将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量叫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

9.符合环保标准贮存量10.不符合环保标准贮存量:

是指申报单位固体废物符合或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数量。

11.排放量:

是指申报单位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以外的质量,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

【二、本年污染物排放申报】表2-1污染物排放年汇总表1.污水排放口数量:

指申报单位申报年度(本年度)污水排放口的总数量。

2.污水排放量:

3.水污染物名称:

4.排放量:

指经测算的相应污染物排放的量之和。

5.废气排放口数量6.工艺废气排放口数量7.燃烧废气排放口数量:

分别指申报单位废气排放口的总数量和工艺废气、燃烧废气两类排放口数量。

8.废气排放量:

指各工艺废气、燃烧废气排放口加总后的废气排放量。

9.工艺废气排放量:

10.燃烧废气排放量:

11.工艺废气(燃烧废气)污染物名称:

12.排放量:

指经测算的相应污染物排放的量。

13.固体废物名称:

指申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名称。

14.产生量:

按申报单位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填写。

15.综合利用量:

(包括本年度利用的往年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16.处置量:

指申报单位利用焚烧、热解、填埋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