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案文档格式.docx
《通用技术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教案文档格式.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点: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模式:
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策略:
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手段:
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
《钉、拔木条上的钉子》
器材:
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创设情景]:
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
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
1、首先钉一枚铁钉到木条上(任选一件工具)
习惯上学生一般选择铁鎯头。
【提问】为什么选择铁鎯头,而不钳子?
因为铁鎯头专门用来敲的,而钳子是用来剪和钳东西的。
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2、如果出现铁钉钉弯、钉错位置时需要拔出铁钉。
(学生也会很自然用羊角铁鎯头)
【设置问题】为什么要用羊角铁鎯头?
因为
(1)钳子拔钉时,直接用平嘴去拔很吃力。
(2)一般采用物理上的杠杆平衡原理把剪金属丝用的斜口处作为铁钉阻力点进行拔钉,由于钳子在设计时是为了剪较细的金属丝而用,因此它的动力臂较短力矩较小,拔较长较粗的铁钉较困难,并且拔钉时钳子斜口也用力紧紧卡住钉子,容易损伤铁钉,钳子头部(支点)也容易压损木材表面。
而羊角铁鎯头设计时动力臂较长,省力。
5、总结:
钉、拔铁钉,羊角铁鎯头比其它工具使用方便,满足了人们木工上钉与拔铁钉和敲、砸等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技术。
而平嘴钳又是另一种技术。
一种技术具有它的合理性、规范性、应用性等,但不一定是完美的。
比如羊角铁鎯头只适合于木工,而不适于钳工、金匠工、鞋匠工或其它工种。
你又能发现些什么问题?
提些什么建议或改造它吗?
(课后思考)
【由次引出技术的涵义】技术是什么?
[课件展示]:
技术的涵义
技术就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设问]:
技术在我们身边可谓无处不在,谁来说说你所知道或周边有哪些技术?
[学生]……
[观看幻灯图片]:
衣服、灯、建筑、汽车、电话机、航天飞船、基因工程等。
[实物展示]:
穿针引线工具,收音机,MP3等。
[讨论]:
如果没有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回到原始社会,成为赤裸的人)
[小结]:
体现了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
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
[展示课件]: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得出假设,然后教师总结。
(1)
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学生回答)
(2)
案例又说明了些什么?
[总结]:
1、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类便产生了技术。
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促使技术不断地发展。
2、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改变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讨论】:
照明技术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能源,自然能源是有限的,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效益?
【拓展知识】介绍合理运用核能技术的“人造太阳”
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假设,然后全班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1)分析下列技术的产生分别满足了人们的那些需求?
[课件展示]:
(A)印刷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B)农耕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C)摄像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D)B超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A)学习文化知识。
(B)吃饱穿暖
(C)把美好的东西留存下来
(D)检查和了解身体内部奥秘
[思考1]:
(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者在树上居住?
抵抗不良环境,防止野兽、病菌等侵害的方法和手段
(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人为了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
于是产生了技术。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
它们不再恐慌?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医学技术克制了这些疾病。
(4)结合自己身边(眼镜、鞋子等)
【结论】:
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思考2]:
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取火技术
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工具制造
解放了人的双手,扩大了人的能力
医疗技术
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车船制造技术
解放了双脚,缩短了旅途时间,方便出行
电子技术
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讨论】:
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以致影响身体健康,还造成交通事故隐患。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运用现代技术你有好的建议和方法吗?
【总结、提示】合理安排时间,坚持科学锻炼。
生产、使用建身器材,在汽车上安装感应或传感系统。
(比如:
汽车与人、其它机动车间的距离报警提示,超速提示,应急逃生装置,油门与刹车传感系统(以免采错)等)
[阅读]:
爱迪生的故事
介绍我国小发明家张今是如何发明太阳能热水器
3、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本节课总结]:
1、技术与人
(1)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和愿望。
(2)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类便产生了技术。
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技术也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3)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4)技术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造福人类。
七、作业:
(准备下节课集体讨论和辩论活动)
1、调查或网上查找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10项技术。
2、有人认为,技术发展导致失业;
也有人认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请就次问题展开辩论。
(分两大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
八、课后反思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在实际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本堂课的重点在于去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或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学生切身的体会为例子,激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他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技术、应用技术的习惯和素养。
再通过形式多样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技术处处存在。
多媒体技术应其有丰富、生动的文件、图片、影像等处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办公等领域,充分体现了它的技术性、应用性、价值性。
教师构建活动,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协作与创作精神
由于这门课所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过程而非结果。
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活动中,课内可采取小组讨论小结、集体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多样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创作精神,课外可通过走亲访友,网上查找等方法查找有关学习资料,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4、
课本内容教学建议
课本内容充实但多,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不能面面俱到,可以不完全照搬课本的案例,可以找些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出发,最好是可以以学生互动、回答的例子作为切入口。
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
2.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
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
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能说出申请专利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
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4.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理解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2.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难点:
理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的价值”的学习,学生对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对学习技术课程的欲望和兴趣。
但是对技术仍有一定的神秘感,对技术的内涵,即内在特性还不够了解。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后的第二节内容,在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对技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这一节要学习技术的基本特性,这里讲的基本特性并非是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指诸多技术基本性质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特性,这里要加以区别,教材中讲述了5种基本特性:
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到,这一节由两个需要学生理解的性质是综合性和两面性,其他的性质只要求指导和了解既可,所以教学是要有所侧重。
教材在最后的思考题是:
你认为技术还有那些特性?
请作具体说明。
通过这个思考,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技术的目的性,教材首先指出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而每一项具体的技术又一定是为人们某方面具体的需求服务的。
然后用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加以具体阐述。
并指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
是推进技术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要注意它是为了“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这个论点进行说明的,所以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先要让学生分析,助听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接着要分析,为了达到之一目的,人们都作了些什么,?
又是如何去做的?
。
技术的创新性,教材首先指出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教材的“小辞典”包括随后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告诉学生:
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
然后教材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并利用“瓦特蒸汽机”的例子说明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老师可以补充像“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
教材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自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
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这也正是创新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魅力所在。
技术的综合性,教材分成了三块进行了阐述:
一是技术具有跨学科性,每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教材举了小板凳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身边的常用物品加以阐述;
二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技术与科学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无意识的混淆起来,所以教材先从概念上、研究的方法上等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说明,然后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
最后通过“联体婴儿”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总是紧密联系,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块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里主要是阐述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在这里不能只讲关系而不讲区别,初学技术设计的学生在产品设计时,很多都是在进行艺术设计,如外观的设计,色彩的设计等,所以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是,最好能针对几件物品进行实际分析,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对技术产品的设计的作用在那里,这对学生今后的技术设计是大有帮助的。
技术的两面性,教材从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得出,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带来危害。
然后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又从技术的实用性若被少数人盲目地追求,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危害。
这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技术的本意是要为人服务的,在技术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目的不良、使用不当的情况发生,始终坚持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
这是所有关于这一部分案例分析的主旋律,要采取客观分析,积极引导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一次次地受到挑战,关于这一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深入而负责任的思考。
对技术的专利性,教材用的篇幅虽然最多,但它并不是本节的重点,只要求学生知道和了解即可。
教材从技术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说明技术发明者应当享有一定的权益,引出知识产权的概念,并用“小辞典”的方式对其内涵进行完善。
再通过“复印机”的案例让学生体会专利的保护作用。
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施乐公司太坏了,专利制度不好。
教材随后就指出了专利制度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最后通过流程图的形式介绍申请专利的过程和方法。
并通过“马上行动”让学生现场模拟,化抽象枯燥为形象有趣,从而加深印象。
七、教学用具
圆珠笔、假冒清华紫光的优盘、盗版书籍、盗版光盘、专利证书、多媒体等。
八、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
九、教学构思与流程
以课程的标准相关内容为依据,重点突出教材的“以人为本的”的技术设计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构思如下:
1.投影助听器的图片,从助听器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引出技术的目的性。
2.学生举例空调、洗衣机等等,这些技术是为了达到人们的什么目的?
再次强调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
3.提出问题:
“现在还有人买单缸或者双缸洗衣机吗?
”得出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4.通过阅读课本“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的案例得出:
人的愿望没有极限,创新也就没有极限。
请学生发挥想像:
你希望将来的电视机是什么样子。
5.技术具有综合性,让学生通过“马上行动”对小凳子的分析,理解技术的跨学科性。
6.提问学生“谁知道科学与技术有何不同?
”看书后“马上行动”让学生举例。
至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可在课本基础上举两个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简要介绍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7.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老师先举两例,然后由学生填写“马上行动”,然后交流。
8.通过一个小案例引出技术的专利性,请学生说一说专利保护制度的作用。
再从我国经济发展大多数企业都是加工生产,没有知识产权。
进一步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看书然后说一说如何申请专利权。
9.总结技术的特性,并思考技术还有哪些特性。
10.课堂练习
11.教学反思。
12.作业
十、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大概了解了什么是技术,知道了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技术有其丰富的内涵,有其自身的基本特性。
了解了这些基本特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技术,开发技术。
请看图片上:
某人通过助听器在说话。
讨论
(1)本案例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谈。
)
(2)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便于佩戴)
(3)满足了什么具体的要求?
(满足了听觉不灵敏的人很方便地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需要)
1.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要。
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其它技术产品,如空调、洗衣机、电饭锅等,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要求?
提出问题:
“现在如果你们家要买洗衣机,你会买什么样的?
”
再看助听器有了下面图中的小巧的助听器,你还会买前面抱在手上的助听器吗?
引出技术的又一特性: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新的技术总是不断地取代旧的技术。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看12页案例分析“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并讨论蒸汽机的发明是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
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创新也就没有止境,技术的创新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看课本13页的的案例分析“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1)思考:
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
(2)讨论:
你希望将来的电视机是什么样子的?
你觉得会实现吗?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通过对教材14页“马上行动”中小凳子的分析,得出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再让学生分析手中的圆珠笔,谈谈小小圆珠笔上用到了哪些学科的知识。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美学、人机关系等等)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科学
技术
概念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侧重点
认识自然
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
目的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回答的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研究
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举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发明蒸汽机
联系:
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举例:
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可能有现在的航天技术。
没有低温超导现象的发现,就没有磁悬浮列车的技术。
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与延伸。
超导现象的发现就借助了低温技术。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各种精密的测量技术,为科学的发现插上了翅膀。
讨论:
有人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喻成一对“联体婴儿”,你怎样评价?
结论:
科学与技术关系密切,谁也离不开谁,
(3)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A.技术不同于艺术:
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
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
B.技术离不开艺术:
在技术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产品的外观、色彩、造型等都是艺术设计的范畴。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像力。
而技术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
如电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作家的创作方式,改变了广告设计者的工作方式。
4.技术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例如:
电池可以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动力和光明,但是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钮扣电池就能污染六十万升水。
又如汽车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交通,但是汽车的尾气带来的污染已经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有交通事故每年也要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
“马上行动”,填写教材15页表格,交流成果。
技术除了在客观上的两面性,人们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还会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对更多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如将加工技术用于造假,将化学工业技术用于制毒等等,这就在主观上造成了技术运用的两面性。
补充案例:
核技术带来的困扰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小男孩”,20多万人丧生。
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胖子”,使长崎成为一片废墟。
消息传来,爱因斯坦、费米、西拉德等科学家感到震惊,同时也深感内疚。
向世界呼吁:
“技术应该用于为全人类造福,而不是毁灭人类。
技术的本意是要为人服务的,在技术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