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5473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论文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所以加速比为:

90t/36t=5:

3、DMA(直接存储器访问)工作方式是在()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与外设

B.CPU与主存

C.主存与外设

D.外设与外设

直接主存存取(DirectMemoryAccess,DMA)是指数据在主存与I/O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即在主存与I/O设备间传送数据块的过程中,不需要CPU作任何干涉,只需在过程开始启动(即向设备发出“传送一块数据”的命令)与过程结束(CPU通过轮询或中断得知过程是否结束和下次操作是否准备就绪)时由CPU进行处理,实际操作由DMA硬件直接完成,CPU在传送过程中可做其它事情。

4、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特点不包括:

()。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

B.寻址方式尽量丰富,指令功能尽可能强

C.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

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以尽快完成指令译码

5、以下关于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TOS不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及裁剪

B.RTOS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对内核进行裁剪和重配

C.RTOS的首要任务是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完成实时控制任务

D.RTOS实质上就是一个计算机资源管理程序,需要及时响应实时事件和中断

A

实时系统的正确性依赖于运行结果的逻辑正确性和运行结果产生的时间正确性,即实时系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正确地响应外部物理过程的变化。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是根据操作系统的工作特性而言的。

实时是指物理进程的真实时间。

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具有实时性,能支持实时控制系统工作的操作系统。

首要任务是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完成实时控制任务,其次才着眼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重要特点是要满足对时间的限制和要求。

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可以在不破坏规定的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完成所有任务的执行。

任务执行的时间可以根据系统的软硬件的信息而进行确定性的预测。

也就是说,如果硬件可以做这件工作,那么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将可以确定性的做这件工作。

实时操作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要求对内核进行裁剪和重新配置,根据不同的应用,其组成有所不同。

6、前趋图(PrecedenceGraph)是一个有向无环图,记为:

→={(Pi,Pj)|PimustcompletebeforePjmaystrat}。

假设系统中进程P={P1,P2,P3,P4,P5,P6,P7,P8},且进程的前驱图如下:

那么前驱图可记为:

A.→={(P2,P1),(P3,P1),(P4,P1),(P6,P4),(P7,P5),(P7,P6),(P8,P7)}

B.→={(P1,P2),(P1,P3),(P1,P4),(P2,P5),(P5,P7),(P6,P7),(P7,P8)}

C.→={(P1,P2),(P1,P3),(P1,P4),(P2,P5),(P3,P5),(P4,P6),(P5,P7),(P6,P7),(P7,P8)}

D.→={(P2,P1),(P3,P1),(P4,P1),(P5,P2),(P5,P2),(P5,P3),(P6,P4),(P7,P5),(P7,P6),(P8,P7)}

C

7、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O服务的总时间。

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

逻辑记录R1,R2,...,RI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

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6ms,则处理这10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7);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10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8)。

A.189ms

B.208ms

C.289ms

D.306ms

D

8、A.60ms

B.90ms

C.109ms

D.180ms

本题后面一问要求计算处理10个记录的最少时间。

其实只要把记录间隔存放,就能达到这个目标。

在物理块1中存放R1,在物理存4中存放R2,在物理块7中存放R3,依此类推,这样可以做到每条记录的读取与处理时间之和均为9ms,所以处理10条记录一共90ms。

9、给定关系模式R(U,F),其中:

属性集U={A1,A2,A3,A4,A5,A6},函数依赖集F={A1→A2,A1→A3,A3→A4,A1A5→A6}。

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为(9),由于R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所以R属于(10)。

A.A1A3

B.A1A4

C.A1A5

D.A1A6

10、A.1NF

B.2NF

C.3NF

D.BCNF

11、给定元组演算表达式R*={t│(Эu)(R(t)∧S(u)∧t[3]<

u[2])},若关系R、S如下图所示,则()。

A.R*={(3,7,11),(5,9,13),(6,10,14)}

B.R*={(3,7,11),(4,5,6),(5,9,13),(6,10,14)}

C.R*={(1,2,3),(4,5,6),(7,8,9)}

D.R*={(1,2,3),(4,5,6),(7,8,9),(10,11,12)}

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库中的元组演算。

式子的意思是:

找出这样的元组t(t是R中的元组),t要满足这样的条件:

存在u(u是S关系中的元组),u第2列值大于t的第3列值。

t关系中前3个元组都达到了要求,而第4个元组没有达到要求。

第4个元组的第3列值是12,而u[2]的可能值为{7,5,9,10},没谁大于12。

12、分布式数据库两阶段提交协议中的两个阶段是指()。

A.加锁阶段、解锁阶段

B.获取阶段、运行阶段

C.表决阶段、执行阶段

D.扩展阶段、收缩阶段

二阶段提交(Two-phaseCommit)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领域内,为了使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下的所有节点在进行事务提交时保持一致性而设计的一种算法(Algorithm)。

通常,二阶段提交也被称为是一种协议(Protocol))。

在分布式系统中,每个节点虽然可以知晓自己的操作时成功或者失败,却无法知道其他节点的操作的成功或失败。

当一个事务跨越多个节点时,为了保持事务的ACID特性,需要引入一个作为协调者的组件来统一掌控所有节点(称作参与者)的操作结果并最终指示这些节点是否要把操作结果进行真正的提交(比如将更新后的数据写入磁盘等等)。

因此,二阶段提交的算法思路可以概括为:

参与者将操作成败通知协调者,再由协调者根据所有参与者的反馈情报决定各参与者是否要提交操作还是中止操作。

所谓的两个阶段是指: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表决阶段)和第二阶段:

提交阶段(执行阶段)。

准备阶段:

事务协调者(事务管理器)给每个参与者(资源管理器)发送Prepare消息,每个参与者要么直接返回失败(如权限验证失败),要么在本地执行事务,写本地的redo和undo日志,但不提交,到达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

提交阶段:

如果协调者收到了参与者的失败消息或者超时,直接给每个参与者发送回滚(Rollback)消息;

否则,发送提交(Commit)消息;

参与者根据协调者的指令执行提交或者回滚操作,释放所有事务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锁资源。

(注意:

必须在最后阶段释放锁资源)

13、下面可提供安全电子邮件服务的是()。

A.RSA

B.SSL

C.SET

D.S/MIME

MIME(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中文名为:

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类型。

Internet电子邮件由一个邮件头部和一个可选的邮件主体组成,其中邮件头部含有邮件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有关信息。

而MIME是针对邮件主体的一种扩展描述机制。

它设定某种扩展名的文件用一种应用程序来打开的方式类型,当该扩展名文件被访问的时候,浏览器会自动使用指定应用程序来打开。

多用于指定一些客户端自定义的文件名,以及一些媒体文件打开方式。

所以这是与邮件内容直接相关的一个协议。

而S/MIME(Secure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是对MIME在安全方面的扩展。

它可以把MIME实体(比如数字签名和加密信息等)封装成安全对象。

增强安全服务,例如具有接收方确认签收的功能,这样就可以确保接收者不能否认已经收到过的邮件。

还可以用于提供数据保密、完整性保护、认证和鉴定服务等功能。

S/MIME只保护邮件的邮件主体,对头部信息则不进行加密,以便让邮件成功地在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网关之间传递。

14、网络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不包括()。

A.逻辑网络设计图

B.IP地址方案

C.具体的软硬件、广域网连接和基本服务

D.用户培训计划

利用需求分析和现有网络体系分析的结果来设计逻辑网络结构,最后得到一份逻辑网络设计文档,输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逻辑网络设计图

2、IP地址方案

3、安全方案

4、招聘和培训网络员工的具体说明

5、对软硬件、服务、员工和培训的费用初步估计

物理网络设计是对逻辑网络设计的物理实现,通过对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运行环境等确定,确保网络的物理连接符合逻辑连接的要求。

输出如下内容:

1、网络物理结构图和布线方案

2、设备和部件的详细列表清单

3、软硬件和安装费用的估算

4、安装日程表,详细说明服务的时间以及期限

5、安装后的测试计划

6、用户的培训计划

由此可以看出D选项的工作是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

15、某企业通过一台路由器上联总部,下联4个分支结构,设计人员分配给下级机构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采用一个子网或者超网段表示。

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A.层次化路由选择

B.易于管理和性能优化

C.基于故障排查

D.使用较少的资源

层次化路由的含义是指对网络拓扑结构和配置的了解是局部的,一台路由器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路由信息,只需要了解其管辖的路由信息,层次化路由选择需要配合层次化的地址编码。

而子网或超网就属于层次化地址编码行为。

16、对计算机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时钟频率、(16)、运算精度和内存容量等。

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7)、数据库所允许的索引数量和最大并发实物处理能力等。

A.丢包率

B.端口吞吐量

C.可移植性

D.数据处理速率

性能指标,是软、硬件的性能指标的集成。

在硬件中,包括计算机、各种通信交换设备、各类网络设备等;

在软件中,包括:

操作系统、协议以及应用程序等。

1、计算机

对计算机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时钟频率(主频);

运算速度;

运算精度;

内存的存储容量;

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数据处理速率PDR(processingdatarate);

吞吐率;

各种响应时间;

各种利用率;

RASIS特性(即:

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维护性Sericeability、完整性和安全性IntegraityandSecurity);

平均故障响应时间;

兼容性;

可扩充性;

性能价格比。

2、路由器

对路由器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设备吞吐量、端口吞吐量、全双工线速转发能力、背靠背帧数、路由表能力、背板能力、丢包率、时延、时延抖动、VPN支持能力、内部时钟精度、队列管理机制、端口硬件队列数、分类业务带宽保证、RSVP、IPDiffServ、CAR支持、冗余、热插拔组件、路由器冗余协议、网管、基于Web的管理、网管类型、带外网管支持、网管粒度、计费能力/协议、分组语音支持方式、协议支持、语音压缩能力、端口密度、信令支持。

3、交换机

对交换机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交换机类型、配置、支持的网络类型、最大ATM端口数、最大SONET端口数、最大FDDI端口数、背板吞吐量、缓冲区大小、最大MAC地址表大小、最大电源数、支持协议和标准、路由信息协议RIP、RIP2、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第2版、边界网关协议BGP、无类域间路由CIDR、互联网成组管理协议IGMP、距离矢量多播路由协议DVMR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多播路由协议MOSPF、协议无关的多播协议PIM、资源预留协议RSVP、802.1p优先级标记,多队列、路由、支持第3层交换、支持多层(4到7层交换、支持多协议路由、支持路由缓存、可支持最大路由表数、VLAN、最大VLAN数量、网管、支持网管类型、支持端口镜像、QoS、支持基于策略的第2层交换、每端口最大优先级队列数、支持基于策略的第3层交换、支持基于策略的应用级QoS、支持最小/最大带宽分配、冗余、热交换组件(管理卡,交换结构,接口模块,电源,冷却系统、支持端口链路聚集协议、负载均衡。

4、网络

评价网络的性能指标有:

设备级性能指标;

网络级性能指标;

应用级性能指标;

用户级性能指标;

吞吐量。

5、操作系统

评价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有: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吞吐率(量)、系统响应时间、系统资源利用率、可移植性。

6、数据库管理系统

衡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数据库本身和管理系统两部分,有:

数据库的大小、数据库中表的数量、单个表的大小、表中允许的记录(行)数量、单个记录(行)的大小、表上所允许的索引数量、数据库所允许的索引数量、最大并发事务处理能力、负载均衡能力、最大连接数等等。

7、WEB服务器

评价Web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最大并发连接数、响应延迟、吞吐量。

17、对计算机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时钟频率、(16)、运算精度和内存容量等。

A.MIPS

B.支持协议和标准

C.最大连接数

D.时延抖动

18、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有很多,其中(18)将整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并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19)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企业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

A.关键成功因素法

B.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C.征费法

D.零线预算法

19、A.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法

B.投资回收法

C.企业系统规划法

D.阶石法

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

其它还有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产出/方法分析(E/MA)、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

用得最多的是前面三种。

1.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关键成功因素)。

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关键成功因素来自于组织的目标,通过组织的目标分解和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就是要识别联系于组织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型及其关系。

不同的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不同,不同时期关键成功因素也不相同。

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新的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又开始。

关键成功因素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

由于经理们比较熟悉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因而经理们乐于努力去实现。

该方法最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等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即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

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关键成功因素法。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信息支持企业运行。

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

该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

企业系统规划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

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矩阵的分析得到的。

20、组织信息化需求通常包含三个层次,其中(20)需求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环境。

(21)需求包含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需求、运营策略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三个方面。

技术需求主要强调在信息层技术层面上对系统的完善、升级、集成和整合提出的需求。

A.战略

B.发展

C.人事

D.财务

21、A.规划

B.运作

C.营销

D.管理

一般说来,信息化需求包含3个层次,即战略需求、运作需求和技术需求。

一是战略需求。

组织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支持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对组织不仅仅是服务的手段和实现现有战略的辅助工具;

信息化可以把组织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组织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特别是对于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

二是运作需求。

组织信息化的运作需求是组织信息化需求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需要;

二是运作策略的需要。

三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是技术需求。

由于系统开发时间过长等问题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对系统的完善、升级、集成和整合提出了需求。

也有的组织,原来基本上没有大型的信息系统项目,有的也只是一些单机应用,这样的组织的信息化需求,一般是从头开发新的系统。

22、项目范围管理中,范围定义的输入包括()。

A.项目章程、项目范围管理计划、产品范围说明书和变更申请

B.项目范围描述、产品范围说明书、生产项目计划和组织过程资产

C.项目章程、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和批准的变更申请

D.生产项目计划、项目可交付物说明、信息系统要求说明和项目质量标准

在初步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已文档化的主要的可交付物、假设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准备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范围定义的输入包括以下内容:

①项目章程。

如果项目章程或初始的范围说明书没有在项目执行组织中使用,同样的信息需要进一步收集和开发,以产生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

②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③组织过程资产。

④批准的变更申请。

23、项目配置管理中,产品配置是指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和各种版本的文档、计算机程序、部件及数据的集合。

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该产品配置中的一个配置顶,()不属于产品组成部分工作成果的配置顶。

A.需求文档

B.设计文档

C.工作计划

D.源代码

配置项是构成产品配置的主要元素,配置项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工作成果:

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和测试用例等;

(2)属于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

如工作计划、项目质量报告和项目跟踪报告等。

这些文档虽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但是值得保存。

所以设备清单不属于配置项。

所以选项C的工作计划虽可充当配置项,但不属于产品组成部分工作成果的配置项。

24、以下关于需求陈述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A.每一项需求都必须完整、准确地描述即将要开发的功能

B.需求必须能够在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的能力和约束条件内实现

C.每一项需求记录的功能都必须是用户的真正的需要

D.在良好的需求陈述中,所有需求都应被视为同等重要

25、一个好的变更控制过程,给项目风险承担者提供了正式的建议变更机制。

如下图所示的需求变更管理过程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内容应分别是()。

A.问题分析与变更描述、变更分析与成本计算、变更实现

B.变更描述与成本计算、变更分析、变更实现

C.问题分析与变更分析、成本计算、变更实现

D.变更描述、变更分析与变更实现、成本计算

在需求管理过程中需求的变更是受严格管控的,其流程为:

1、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

这是识别和分析需求问题或者一份明确的变更提议,以检查它的有效性,从而产生一个更明确的需求变更提议。

2、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

使用可追溯性信息和系统需求的一般知识,对需求变更提议进行影响分析和评估。

变更成本计算应该包括对需求文档的修改、系统修改的设计和实现的成本。

一旦分析完成并且确认,应该进行是否执行这一变更的决策。

3、变更实现。

这要求需求文档和系统设计以及实现都要同时修改。

如果先对系统的程序做变更,然后再修改需求文档,这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需求文档和程序的不一致。

26、软件过程是制作软件产品的一组活动以及结果,这些活动主要由软件人员来完成,主要包括(26)。

软件过程模型是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与概括,它应该包括构成软件过程的各种活动。

软件过程有各种各样的模型,其中,(27)的活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前一阶段工作的结果是后一段阶段工作的输入描述。

A.软件描述、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