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5450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对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认识Word下载.docx

它的签署是为了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截止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在《京都议定书》中允许采取四种减排方式,其中之一是:

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知道了这一条,大家也许就会明白为何欧盟不分贫弱的吸收欧盟成员国,完全是为了少数欧盟发达国家的发展服务。

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不作为,致使哥本哈根会议只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二)全球变暖理论的正确性受到质疑。

就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之际,有媒体爆料:

顶级科学家正在竭力推广“人造全球变暖说”。

目前全球变暖的结论是基于最近100年的观测数据,而地球气候史大约为20亿年,100年对20亿年来说微不足道,而中世纪那一时期的气温比今天还要高,也许下个100年气温又会降低,新疆近日遭受的百年暴雪严寒袭击我们又该如何解释。

还有一种理论,叫“米兰科维奇循环”,它认为由于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相应位置有变化,地球气候与三种天文循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三种循环包括地球的倾角变化,地球轨道的形状变化以及地球的摇摆度变化,以十万年为主要周期,按米兰科维奇循环理论预测,现在应该是越来越冷,但近100年来越来越热。

综上这些理论只能说明人类对养育自己的地球母亲、对宇宙了解的还远远不够,只能说明“全球变暖说”是当今气候学说的主流,而并不一定就是真理。

这也就要求我们作为研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盲目信奉,要充分应用辩证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杜绝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三)碳关税掩饰下的经济垄断。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第一次提出了碳关税相关条款,规定自2020年起,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和纸张等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2009年11月24日,法国在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上,单方面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碳关税。

碳关税税率为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7欧元,此后将逐步递增。

欧盟还规定从2012年开始,将所有以欧盟机场为始发或终点的国际航班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如果这一法案执行,那么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被迫进行配额交易,其中包括中国33家航空公司。

同样,美国如果按新的标准设立碳关税,那么将有85%以上的进口产品被征税。

众所周知,从1900年到2005年,发达国家以不到全球总数20%的人口,产生了占世界排放总量80%的温室气体。

1950年以前排放的温室气体95%都源自发达国家。

而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至大气后,少则50年,长则200年不会消失。

目前高排放的低端产业一般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征收碳关税,必然形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单方面征收高额税率的局面,这将形成国际贸易中新的“剪刀差”与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根本无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无视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对等发展阶段。

正如经济学家郎咸平的分析:

全世界只有美国的技术、美国的设备才可以符合这一严苛的碳排放标准。

发展中国家要想出口产品到美国,必须大量引进美国的技术,购买美国的设备,因此大量的“低碳美元”将回流美国,成为拉动美国经济的新动力。

做一个比喻:

发展中国家是一头耕地的牛,而发达国家是牵牛的人,低碳经济只不过是系在牛鼻上,供人牵来牵去的绳子。

所以我们对待低碳经济千万不能热情过了头,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实施,不能盲目上项目,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四)低碳技术转让难以实现。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强调,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最终手段。

并设置清洁发展机制(CDM),通俗的讲,就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其在国内就可相应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即多获得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权。

由于在发达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平均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20倍,一些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在减排的压力下,更愿意利用相对低成本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而获得相应的排放指标。

但实践是什么情况呢?

在每一次的气候峰会上,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发达国家切实履行转让先进技术的义务,谈了10多年,没有进展。

这是因为这些先进技术关乎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甚至整个国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不可能轻易的转让给他人。

我国曾与西方发达国家发表了《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意向宣言》、《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确定要加强合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先进技术的合作和转让。

了解了低碳经济的本质,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虽然低碳经济有着西方发达国家的险恶用心,但它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所向。

低碳经济涉及的无论是节能、环保,还是新能源、新材料都是技术的比拼,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努力缩短在技术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未来的世界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是世界的主宰,掌握不了技术,就会受制于人,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多次在会议上讲到要加快自主创新发展的步伐,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1月3日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点行业包括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

这些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高污染和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和先进产能争原料,争市场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能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中国此举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要做引领潮流的人,而不做被潮流牵着鼻子走的人。

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一、低碳生活(LowCarbonLive),是指通过生活作息时所减少能源消耗,达到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当我们学会用除了“卡路里”之外的另外一种指标(碳排放)来衡量生活方式健康与否时,低碳生活就开始了。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人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除了能保证吃喝,私家车也渐渐多了起来。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新世纪初,人类为此付出了代价:

大量的污气排放,让地球大氧层受到了破坏,南极上方大氧层被破坏,出现一个大洞。

南、北两极的冰川陆续融化,威胁到了两极生物。

没了大氧层的保护,温室效应也威胁到了全地球。

全球变暖,是因为大氧层被破坏,太阳制造出的紫外线射到地球上,使地球变暖……再这样下去,地球被成为一颗火球!

还有没有救呢?

当然是有的。

只要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身上开始,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拯救自己——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主要从衣食住行做起。

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多吃素,减少肉食排出的二氧化碳。

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

少开车,多乘公车,这样才能减少二氧化碳。

除了这些生活上的必须品可以节省,还有一些节约的小窍门。

洗脸池下面的一根水管可以用一个废旧桶代替。

用好的水顺着洞流进桶,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我还用废瓶盖做了一个“去鳞器”,将五六个啤酒瓶或饮料瓶盖,交错地固定在一块木板上,留出把手。

用这种自创牌“去鳞器”既方便又省钱,真正做到了低碳!

一筒盒装牛奶,牛奶喝完了该怎么办呢?

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扔掉!

这可不行,想做到“低碳”,还得学会变身大法!

牛奶盒摇身一变,变台灯:

将牛奶盒卧放,用剪刀剪去饮用口,一个有洞的长方体做好了。

在宽面上剪一个洞,放一根水管,在里面放好电线,接通灯泡,把灯泡放在盒子里。

用另一个牛奶盒固定在桌上就完成了!

牛奶盒再摇身一变,变储物盒子。

平时常常会弄丢的小东西在盒子里安家再合适不过了。

储物盒子做法也很简单,任意一面剪一个口子,放得进东西就行了!

牛奶盒十八般武艺之三,变身可爱又美丽的笔筒。

首先,把盒子洗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盒子的顶部切下,盒子就变成了一个没盖的长方体,接下来,你可以用纸包装,也可以用一些你喜欢的废袋子上的花纹装饰一下!

要做到“低碳”很简单,我相信,谁都可以为地球付出一份力。

三、具体做法:

吃:

不要浪费食物,选择加工过程简单的绿色健康食品;

穿: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买了就不要一直陈列在柜子里;

住:

合理利用各种电器和设施,节电节水节能;

行:

尽量选择大众捷运如公交地铁,或骑车步行;

用:

避免不环保产品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四、低碳生活50条准则:

1、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3、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4、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还无须开车;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

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

已经用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

7、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8、想避开车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担心油价涨,二不担心体重涨;

9、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10、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

11、请相信,痴迷皮草那不过是一种反祖冲动;

12、可以这么认为,气候变暖一部分是出于对过度使用空调\暖气的报复;

1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馆里展出中国生产的鱼翅罐头,还会有这么好的食欲吃鱼翅捞饭么;

15、未必红木和真皮才能体现居家品味;

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16、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过量肉食至少伤害三个对:

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礼仪式不是你憋足28年劲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积累的PK。

如今简约、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认为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盘碗洗得更干净,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

21、把一个孩子从婴儿期养到学龄前,话费确实不少,部分玩具、衣物、书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安心等会儿吧;

24、等期检查轮胎气压,气量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25、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声部少电;

26、一般的车用93#油就够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废油,还伤发动机;

27、跟老公交司机学习如何省油:

少用急刹,把油门送了,靠惯性滑过去;

28、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个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洁癖也不用这么夸张;

29、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

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

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30、其实空调外机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设计的,给它穿外套,只会降低散热效果,当然费电;

31、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净能力之间无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几次,省水省电省时间;

32、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33、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10%左右,这笔帐算起来还真不太小;

34、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仅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

35、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湿,因为保湿一天所用的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还要低;

36、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37、可以把马桶水箱里的浮球调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建立节省档案,把每月消耗的水电煤气也记记账,做到心中有数;

39、买电器看节能指标,这是最简单不过的方法了;

40、实验证明,中火烧水最省气;

41、10年前乱丢电池还可以能是无知,现在就完全是不负责任了;

42、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

43、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44、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音响等等;

45、没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费电的;

46、非必要的话,尽量买本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生产更耗能;

47、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

48、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49、烘干真的很必要吗?

还是多让你的衣服晒晒太阳吧;

50、美国有统计表明:

离婚之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比离婚前高出42%-61%,让我们用婚姻保护地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