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4506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应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积极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表一: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级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

品德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科学

(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

体育与

健康

艺术

(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表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九年课时

总计(比例)

品德与

生活

社会

7~9%

3~4%

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20~22%

教学

13~15%

6~8%

体育与健康

10~11%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9~11%

10~12%

周总课时数(节)

26

30

34

274

学年总课时

(节)

910

1050

1190

1122

9522

表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年级

周课时数

课程

年级

九年

总课时(节)

课时总计(比例)

3

210

740

8%

2

330

思想品德

200

语文

8

6

5

1960

21%

数学

4

1425

14%

外语

760

历史

206

346

4%

地理

140

科学

420

840

物理

175

化学

105

生物

体育(体育与健康)

10%

音乐

1

453

906

9%

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7

1705

18%

周课时总量(节)

学年总课时(节)

表四: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综合)

九年

总课时

九年课

时总计

(比例)

315

3%

1736

19%

地方与学校

周课时总量

1056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

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

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

表三、表四是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学校选择。

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安排6—8%,地方与学校课程一般安排10—12%,可以整合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分散安排、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综合本地人文、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

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研究性学习按每周安排2课时,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年各一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可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绿色证书”课程课时。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

学校依据当地实际既可选择分科课程,也可选择综合课程,或部分选择综合课程;

七至九年级学校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

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进入新课程的县(市、区)应有部分学校开设综合课程,并逐年有所扩大。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各地根据我厅确定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工作的目标和步骤,加快推进本地区小学英语教育。

初中阶段的外语课程一般为英语。

鼓励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语。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专题教育的内容如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也可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或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

五、积极改进义务教育课程教学

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坚决摒弃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提倡启发式,重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

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重视相互讨论,重视彼此交流,重视以合作的方式学习;

创造条件改革教学手段,倡导基于网络前提下的多媒体教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人文类学科的教学要努力改变概念化、教条化倾向。

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时代要求,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形成认识,学会思考,学会辨别;

要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横向沟通,使学生在获得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形成综合能力。

自然科学类学科的教学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要使学生历经认识科学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要改变“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脱离生活”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密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人的关系。

积极探索综合课程的教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是新设置的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的教学在内容上要体现“综合”特点,在方式上以活动为主,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要积极开发和合理使用综合课程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社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力求学生在广泛的学习实践中获得体验,有所收获。

重视课程评价改革。

课程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评价应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加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要重视和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控制好考试规模和考试总量的前提下,着重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

考试内容要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要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把握、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