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3836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课程设计资料Word下载.docx

5.3KN/m2。

1.4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

恒荷载分项系数1.2:

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工业仓库楼盖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第第2章章板的计算板的计算2.1梁、板的截面尺寸的确定梁、板的截面尺寸的确定次梁净距:

l3=l2/3=5400/3=1800板按考虑塑性理论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l1/l3=5200mm/1800mm2,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厚度:

hl/40=1800/40=45mm,并应不小于工业建筑楼板最小厚度80mm,所以板厚取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1/201/12)l=(1/201/12)5200=260433mm,取h=400mm,截面宽b=(1/31/2)h=(1/31/2)400=133200mm,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141/8)l=(1/141/8)5400=385675mm,取h=650mm,截面宽度b=(1/31/2)h=(1/31/2)650=217325mm,取b=300mm。

2.2板的设计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2.2.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地面面层0.65KN/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kN/混合砂浆顶棚抹灰0.0217=0.34kN/小计2.99kN/活荷载标准值5.3kN/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恒荷载设计值:

g=1.22.99=3.588kN/活荷载设计值:

q=1.35.3=6.89kN/荷载设计总值:

g+q=10.478kN/,近似取10.5kN/,且q/g=6.89/3.588=1.923。

2.2.2板的计算简图板的计算简图取板宽b=1000mm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可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9跨,按5跨计算),如图(b)所示。

板的实际结构如图(a)所示,由图可知:

次梁截面宽为b=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

l01=ln+h/2=(1800-120-200/2)+80/2=1620mml01=ln+a/2=(1800-120-200/2)+120/2=1640mm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01=1620mm中间跨:

l02=1800-200=1600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2.3弯矩设计值及配筋计算。

弯矩设计值及配筋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620-1600)/1600=1.3%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对轴线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即相应的乘以0.8,偏于安全。

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h0=h-20=80-20=60mm,则板的配筋计算如下表:

板的配筋计算注:

括号内的数字用于轴间;

2.4板的配筋图绘制板的配筋图绘制第第3章章次梁设计次梁设计3.1荷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板传来的荷载:

2.992=5.98kN/m次梁自重:

0.2(0.4-0.08)251.2=1.92kN/m次梁粉刷:

20.02(0.4-0.08)171.2=0.261kN/m小计g=8.161kN/m活荷载设计值:

q=1.35.32=13.78kN/m荷载总设计值:

q+g=13.78+8.161=21.941kN/m近似取荷载21.94kN/m,q/g=1.690.1,故取bf=1633mm,且fcbfhf(h0-hf/2)=11.9163380(365-80/2)=505.2KNm以此作为判别T型截面类别的依据。

次梁支座截面按bh=200mm400mm的矩形截面计算。

并取h0=400-35=365mm,支座截面应满足0.35。

以下计算过程列表进行。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力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注:

Asmin=0.45ft/fybh=0.27%200400=216mm23.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4.1剪力设计值见下表:

剪力设计值见下表:

3.4.2截面尺寸校核公式如下:

截面尺寸校核公式如下:

hw/b=365/200=1.825V故此截面满足要求。

3.4.3箍筋设计如下表:

注:

Smax=300mm。

3.5施工图的绘制施工图的绘制第第4章章主梁设计。

主梁设计。

4.1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恒荷载:

8.1615.4=44.07kN主梁自重:

(0.65-0.08)0.32.0251.2=10.26kN侧梁抹灰:

1.21720.02(0.65-0.08)2=0.93KN恒荷载设计值:

G=44.07+10.26+0.93=55.26kN活荷载设计值:

Q=13.785.4=74.41KNG+Q=55.26+74.41=129.67KN4.2计算简图计算简图假定主梁线刚度与钢筋混凝土柱线刚度之比大于5,则中间支承按铰支座考虑,边支座为砖砌体,支承长度为a=370。

中间支承在350mm350mm的混凝土柱。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各跨计算跨度均可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则中间跨lo=5400mm,边跨lo=5465mm。

由于跨度相差不超过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4.3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由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内力系数表可求出恒荷载作用下及各种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内力,结果如下表所示。

恒荷载与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注:

每项分两部分,上部分为内力系数,下部分为内力值,单位为KNm(M)或KN(V);

计算支座弯矩时,采用相邻跨度平均值;

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4.4截面配筋计算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纵筋的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纵筋的计算跨中正弯矩按形截面计算,因翼缘计算宽度按规定取为lo/3=5.4/3=1.8m和b+Sn=0.3+5.4-0.3=5.4m中较小值确定,故取bf=1800mm。

跨中钢筋按一排考虑,h0=h-as=650-35=615mm。

支座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为矩形截面,由于支座负弯矩小于边跨跨中弯矩,故也按一排钢筋考虑,取h0=615mm。

主梁中间支座为整浇支座,宽度b=350mm,则支座边Mc=M-V0b/2,V0=G+Q=129.67KN。

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MB=Mmax-Vob/2=-413.5+232.4x0.4/2=-370.02kNm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如下:

注:

fcbfhf(h0-hf/2)=11.9x1800x80x(615-80/2)=985.3KnmM,边跨中和中间跨中为一类T形截面;

中间支座弯矩已修正为Mc,括号内数字指中间跨中受负弯矩的情形;

Asmin=minbh=0.2%x300x650=390mm2。

4.4.2主梁斜截面受剪计算4.5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44.07+74.41=118.48KN附加横向钢筋应配置在s=3b+2h1=3200+2(650-400)=300mm的范围内。

仅选择箍筋由FmnfyvAso1并取8双肢箍,则m118480/(221050.3)=5.6个取m=8个,在主次梁相交处的主梁内,每侧附加4870箍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