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301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学科质量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27日下午进行七年级的地理、生物结业考试。

三、学科质量分析

㈠语文学科

1.试题的总体评价

⑴试题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

2013年鸡西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的题型、范围完全依据“2013年鸡西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分为“知识积累及运用”、“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及分析”、“写作”四个版块对学生进行考查,试题的易、中、难的比例为8︰1.5︰0.5,有一定的区分度。

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试题内容充分考虑到考生的感受,体现了人文关怀。

语文学科是开考的第一科,关注到考生初入考场的情绪,小语段阅读所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

作文题目“生命的___”,旨在启发考生对生命的思考与关爱。

⑶彰显大语文观。

试题的第二版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以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为话题;

文言文阅读赏析美文《三峡》;

议论文则将“读书”与“强国”联系在一起,这些内容无不彰显大的语文观,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意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⑷弘扬时代文化。

试题涵盖了北京洪水、三沙市成立、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保护濒危物种、呼唤正能量等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内容,又将这些内容分散在试卷不同的题型中,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有不以大分值出现,避免了押题可能性的出现。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⑴知识积累及运用版块

优点:

抄写生字多数学生能做到正确、规范;

注音准确率较高;

多数学生能准确把握语法,准确判断语病及词语是否恰当使用;

古诗词默写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名著阅读审题情况较好。

不足:

抄写题在字的细微处常被忽略,例如“信”字,底横应该短写,但多数写长了;

个别学生不会标注声调,特别是平翘舌不分现象严重;

部分学生对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判断不准,语感不强;

名著阅读,作者和书名有不写间隔号的情况,作者书写有误,人物性格概括不全面;

古诗文默写,有的学生记忆混淆,上下句写串特别是错别字现象严重。

建议:

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字音、字形、字义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古诗词的背诵及默写能力的训练。

⑵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版块

为活动设计宣传标语大多数学生能紧扣主题,语言通顺精炼;

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较多,答题范围广、形式多样;

能发挥想像设计多种活动,围绕话题口语表达较为完整准确。

个别学生不能围绕“弘扬”这一主题来答题,有错别字现象,导致表述受到影响;

有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理解不到位。

加强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

平时多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能围绕主题回答问题。

⑶阅读理解及分析版块

文言文古诗阅读中,对加点字“疾”的解释准确率较高,译句环节课内文章翻译情况较好;

说明文阅读中,对“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提出合理建议”学生整体答题情况较好;

议论文阅读中,学生对中心论点确立的比较准确,对于论证方法及作用学生普遍回答的较为规范;

记叙文阅读中,学生能抓住踩分点答题,对写作手法掌握较好。

文言文古诗阅读学生对课外阅读部分解释加点字词及语句翻译情况都不好,丢分现象严重;

说明文阅读学生审题不认真,没有按照要求答题,例如16小题要求写出主要说明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忽略了“主要”二字而写出了多种说明方法,个别学生对说明文体裁区分不清,回答问题时没有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议论文阅读补充道理论据时与中心论据混淆,学生谈感受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甚至是直接抄原文的语句;

记叙文阅读部分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对段落概括能力不强。

平时应加强学生的阅读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重在积累;

谈感受时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表达;

加强学生对文章、语段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对文章体裁的感受意识及辨别能力。

⑷写作

部分学生作文立意新颖、积极向上;

选材能与时代步伐接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写议论文的学生论据较典型,有说服力。

个别学生选材不恰当,材料组织过于散乱,文章主旨不突出,全文不能围绕一个中心点来表达;

部分学生作文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甚至有病句;

少数学生文题与内容不吻合,缺少具体实例。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学会审题、构思、立意,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

注意加强学生书写规范、文面整洁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㈡数学学科

⑴紧扣课标,注重基础,由易到难。

试题编排从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开始,由易到难,缓慢提高。

试卷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试题的内容起点非常低,学生解答起来感觉容易。

试卷中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在现行教材中找到原型,例如填空题的1~5题、选择题的11~15题、解答题的21~24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些试题是比较容易的;

同时试题的设置又有一定的梯度,综合题入口宽而易,出口高而新。

三种题型中的大部分题目都立足于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技能以及隐含于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一些试题是课本例题、习题的变式或是源于课本并适度拓展的延伸题。

例如填空题的3、5题;

选择题的14、17题;

解答题的23、26、27题。

⑵重视能力,强化应用,联系生活。

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加强了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提高了试卷的概括性和综合性。

2013年中考试卷涉及实际应用的试题有1、4、7、8、12、14、15、25、27题等,所占分数比例为32%。

试题的问题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所熟悉,使学生能够用数学去解决生活问题。

⑶关注思想,突出课改,考查过程。

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的时代性、思想性、探究性、应用性和人文性非常明显,尤其是应用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师生关注社会热点,唤起考生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3题的开放性问题设计、19、26等题的探究能力的考查均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

⑷体现特点,能力培养,适度区分。

试题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注重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与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性。

26题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会应用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

第27题第⑶问的设计,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又让学生体会数学对社会的服务,同时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也进行了适度区分。

28题探究性较强,综合程度高,这些试题的设计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提出了恰如其分的要求,也使试卷有了一定的区分度。

⑴填空题。

学生对6、8、9、10解答情况不好,其中8、9、10三道小题均属于答案不惟一的问题,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漏填答案现象比较多,例如10小题,学生一个三角形情况下会解答,但是多个情况下就不会推理了。

从总的答题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科学记数法问题居然还有很多学生解答不出来、圆锥的侧面积计算不准确等等;

另外,学生答题粗心大意、马虎现象也十分突出,反映出平时训练不到位。

⑵选择题。

选择题错误率比较高的是18、19、20题,体现出学生的数学思想不够成熟,例如19题,学生不能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导致失分严重。

⑶解答题。

解答题共有8道题。

①21、22题是有关分式计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选择、对称等问题,两道题的难度不大,学生整体看解答情况较好;

23题是二次函数问题,对于该题第⑵问多数学生出现问题。

②24题是统计问题,部分学生求扇形圆心角度数只计算出百分比而未乘以360进而求出度数,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学生只作图而未在条形图上标注出对应频数,学生整体解答过程书写不规范。

③25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解答显得无从下手,不能从文字叙述中索取有效信息去有效理解题意进而合理解答问题导致失分较多,本题得满分的不超过百人,平均得分3~4分左右,反映出学生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加强。

④26题是几何证明问题,重在考查学生几何推理证明、知识迁移等能力,答题看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没有形成,不需要证明的学生给了证明,需要写出猜想结论再证明的却不按照要求写出猜想结论而直接证明,导致无谓的失分。

证明过程中部分学生思维混乱,推理证明过程无任何连贯性,还有部分学生只能猜想无法证明。

⑤27题是利用不等式组、一次函数等知识建模、方案优化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前两问解答情况良好,少数学生第三问解答困难,但是方案最优化解答时有的学生不善于利用一次函数性质来解决问题,而是采用了逐一尝试的办法,解题方法不灵活。

⑥28题是一道代数、几何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整体看,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解答情况较好,但是对于平面内按照要求构建几何图形、空间想像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还有很多的欠缺。

综上所述,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理解能力差,导致审题过程中出现偏差;

数学书面语言不规范,卷面混乱,存在随意性;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强、计算能力偏弱;

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仍显薄弱,解决问题的思路仍然比较狭隘;

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加强。

3.今后建议

⑴注重基础,突出问题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要特别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及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这也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要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全过程。

⑵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坚决避免“填鸭式”教学,防止依然我行我素的大搞“题海”战术,通过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恶补”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要切实将构建高校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精选习题,向45分钟要质量。

防止通过复习、练习资料包打天下现象的出现。

⑶培训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计算、归纳、探究、应用、推理、分析、猜想、建模、数感等等,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自身能逐步形成上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由机械记忆训练的过程变为理解探索掌握的过程。

⑷关注生活,强化知识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因此数学教学中应时常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社会生活问题。

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将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引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㈢英语学科

⑴注重双基,综合性强。

试题考查内容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且综合性强。

以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为例,考查了动词、代词、名词、数词等词汇的用法,以及动词的时态,非谓语动词及固定搭配等。

所有单项选择题都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例如---Haveyougotanipad?

---Yes,Ihaveone.MyparentsboughtitformelastSunday.此题不仅考查了冠词的用法,而且考差了两种代词的用法。

⑵贴近生活,时代感强。

试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创设的语言情境,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及社会发展状况。

试题素材的选择和题型的设计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所选择的语言素材,使用了真实、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如听力部分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天气、送礼物、志愿者、网聊等;

再例如情境交际和阅读理解所选用的素材都是当代比较热门的新闻话题,手机、肥胖、校车安全等。

⑶彰显工具性与人文性。

整套试题体现了把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涉及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运用,考查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渗透了生活教育、人生信念、审美情趣等。

突出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①第Ⅰ题听力部分主要失分点集中在第4题的⒅、⒆、⒇几个小题上,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短文的理解不到位,答题时抓不住踩分点。

②第Ⅱ大题问题主要集中在22、25、28、29、30、31、32小题上,学生对数字表示法不清楚,不会区分so…that与suchthat、usedto与beusedto,完成时的延续性动词不会使用,Could表示语气时,回答不知道用什么。

③第Ⅲ大题主要集中在39、41、44、48、49小题,一部分学生对于another、other和theother区分不清,一部分学生对what引导的从句掌握情况不好,有的学生用不好被动语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分不清take和bring的用法等等。

④第Ⅳ大题学生解答情况A部分好于B部分,B部分(56)、(58)、(60)小题答题情况较好。

本大题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不按照要求答题,(57)小题学生思路不对,多数学生用句子去完成,而不能用短语来完成,一般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区分的不好。

⑤第Ⅴ大题,学生能抓住原文的内容去答题,对于梯度不大的题,准确率较高。

问题是学生推理归纳能力不强,导致(65)、(66)、(67)小题得分较低。

细节处理不到位,如(78)小题中“because”,很多同学用了“Because”。

对于否定疑问句,学生不会处理,如(82)小题,很大一部分同学理解了,但是却答错了。

另外,个别学生有空题不答情况,(61)~(70)题甚至都有空的现象,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反映出基础知识不扎实。

⑥第Ⅵ大题,学生语法错误较多,单词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作文中时态错误较多,本应是一般过去时,很多学生写成了一般现在时。

⑴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应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开展合作学习,形成多元性评价体系,加强对“课标”新概念的学习,进一步用好现有的教材,打牢学生有关词汇、短语、句型的基础,不能好高骛远;

应该加强对教法的研究,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尝试用英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和培养,抓两头、带中间,防止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

应该以基础为根本,强调最基本语言知识的落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强化交际,努力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把习惯转化为能力,侧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最大限度地控制学困生的比例,使英语课堂教学从认知型转向能力型。

⑶科学复学,综合强化。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规律,毕业班不应该过早地结束新课,不能以模拟练习代替总复习。

要研究复习课的课型设计,研究教师教和学生练的关系。

特别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因材施教。

㈣物理学科

⑴形式稳中有变,内容稳中有变。

2013年物理试题严格遵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鸡西市物理中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设计问题。

题型、题量、试卷结构以及各题型所占分数与2012年相比,有所变化。

试卷有选择题24分,增加了双项选择题9分,填空题由28分变为24分,实验探究题由25分降为20分。

全卷共四个题型34道试题,满分100分。

⑵试题知识点分布较好。

声、光、热知识点分值分布相对均衡,但整体看电学分值偏少(30分)、力学分值偏多(40分),试题难度有一定的的区分度,同时兼备毕业和选拔功能。

试题能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注重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生活中的现象捕捉试题资源、收集素材,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⑴基础性问题。

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解答问题不能灵活应用所学书本知识,例如26题的第2问,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涉及到的加热功率、保温功率解答情况不理想;

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物理”的能力有欠缺,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例如第1小题学生解答情况不好,24题学生在解答时语言表述不明确、不具体、不规范,举例不典型;

对于有关的相似物理现象、物理原理区分情况不好,例如5、6、10小题;

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有待于提高,例如11、13小题,尤其是13题失分较多。

⑵实验探究题。

实验的拓展及延伸部分处理的不好,如28题有关近视眼的矫正变式问题、30题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等,暴露出学生对实验过程分析不足,改进措施不到位,进而出现解答问题过程中语言描述不到位、不准确、物理术语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导致失分;

部分学生答题时,不能认真审题,态度不严谨,例如填写“凹透镜”时只写“凹”字,选填C、D时,部分学生填入A、B等。

另外,学生答题时错别字较多,例如“匀速”写出“均速”、“平衡”写成“平恒”等等。

⑶分析与交流题。

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情况说不明白,个别学生对“物体具有惯性”写出“物体受到惯性”;

学生不能准确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例如乒乓球上升和下降现象叙述不清,能量转化解释不好;

学生欠缺生活经验,根本不理解题目本身所考察知识点的目的及所在,答题茫然。

⑷综合与应用题。

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导致问题的解答不全面;

个别学生对物理定义认识不清,如33题第(3)问,学生对功率与机械效率概念混淆;

整体看学生解题过程不够规范,没有体现出物理应用题应有的规范解题过程及要求,思路乱、失分多

3.今后建议:

⑴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要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方向的转化,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探究的能力。

⑵强化基础深挖教材。

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物理概念、定律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类比、抽象等思维过程,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定律,进而形成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基础还表现为正确地使用教材,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知识。

⑶加强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要特别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要关注学生能否亲身参与、动手实验。

要把实验探究作为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⑷注重知识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选取生活实例,把物理教学内容生活化,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⑸加强情感态度体验。

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中的物理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㈤化学学科

2013年化学试卷与往年结构不同,增加了多选题,简答题减少一题,考试时间从120分钟降到90分钟,总分仍旧维持在100分。

⑴强调基础,联系实际。

本套试题考查知识全面,难度适中。

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本着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挖掘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背景知识,从生活以及人类面临的问题取材,渗透人文情感和积极的价值取向。

⑵强化实验,考查探究。

为突出学科特点,以实验基础知识和操作为素材的题目在本次考试中占有很大比例。

如第3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

第4题考查了氧气性质实验的现象,13题考查了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溶液的布置等等,同时17、18、29、32、33、34等题均是实验内容的考查。

在实验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旨在提升学生从所给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评价结果的素养。

试题内容多角度、多层面考查考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减少机械,增加灵活。

试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应用性题目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学生施展学识和才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⑷淡化计算,强调应用。

化学计算题考点基本没变,难度适中,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该试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复分解反应,计算方法为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分数的应用,数据简单、计算量小,但所体现的实际应用性较强。

⑴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得满分的学生较多;

失分的同学主要在5、10、11、12、15等几道题上,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识记不到位,例如5题“物质的俗称”等识记的内容由于掌握的不好导致失分。

⑵多选题。

本题满分10分,但大部分同学得分在4~8分之间,得满分的同学极少,失分严重的是17、19、20三题。

这几道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与酸、碱、盐有关的知识,其中17、19两题均为两个正确选项,漏选、错选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

⑶填空题。

本题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得分18~22分的高分同学有很多,但也有许多学生得分不足10分。

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审题不清,例如22题要求用化学方程式填写,部分学生用文字填写;

23题消耗氧的途径理解成氧的用途。

另一方面答题不规范,化合价标注位置不准确,答题过程中错别字较多。

⑷简答题。

整体看,学生卷面比较整洁、调理清晰、语言简洁、表意清楚。

不足是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凌乱,甚至难以分辨;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例如工厂写成工场、废水写成废水、秸秆写成桔杆等;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答题过程中时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⑸实验题。

部分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较强,开放型试题答题情况较好。

问题是错别字较多,例如“搅拌”写成“绞办”、“催化剂”写成“崔化剂”等。

不能认真审题,导致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⑹计算题。

本题的解答中,大多数同学能掌握基本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学生整体的得分率较高。

问题是个别学生的计算不准确,特别是相对分子量计算错误的情况较严重,例如求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没有精确到0.1%等等。

⑴注重“双基”,加强化学术语规范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对重要的化学用语以及元素化合物等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要加强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关的重要单质及化合物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