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248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枣气象服务手册Word下载.docx

红枣树有喜温的特性,对温度条件敏感,不同品种枣树对积温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从萌芽到枣果成熟期所需≥0℃的积温为3200~3750℃;

红枣树生长季(夏)能耐至43℃高温,休眠季(冬)能耐至-26℃左右低温(因品种不同耐寒能力有所区别);

红枣树对水分的适应性很强,以年降水量400~600mm为最适宜。

(二)若羌县气候资源状况

若羌县1981-2010年平均温度12℃,极端最高温度43.8℃,1月平均气温-7.2℃,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低温度-21.5℃,≥0℃的积温为4871℃,≥10℃的积温为4411℃,7-9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7.3℃;

年平均相对湿度41%,年平均无霜期200天;

年平均降水量37.2mm,年平均蒸发量2920.5mm,4-10月平均日照时数1993小时。

若羌县光热条件能较好的满足红枣生长需求,若羌降水量稀少,枣树是靠昆仑山雪水浇灌,不会受到干旱的影响。

二、红枣各生育期与气象服务

(一)萌芽展叶期

早春枣树萌动期一般在四月上旬开始,旬平均气温升至11~12℃时,树液开始流动。

在四月下旬枣树开始萌芽,同时嫩叶很快抽出,叶片展开。

1.适宜气象条件

春季气温稳定在13~15℃枣树开始萌芽,同时嫩叶很快抽出,叶片展开。

枣树萌芽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展叶、枣吊、二次枝的发育生长逐渐加快,气温达到18~20℃时抽枝展叶、花芽分化、枝叶迅速生长,结果枝和发育枝进入旺盛生长期,叶腋开始出现花雷。

2.不利气象条件

(1)日平均气温低于10℃则萌芽生长发育缓慢,但当出现23℃以上较高温度时,则萌芽展叶受到影响,枣树发育进程延缓。

(2)地温达到21℃以上时枣树根系旺盛生长,如果春季气温回升过快,而土壤温度回升较慢,可能造成花芽、嫩枝失水凋萎。

(3)气温回升过慢,枣树萌芽到开花所需的时间延长,从而加大了贮藏营养在这一段的消耗,不利于营养的积累和枣树的开花与坐果。

(4)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强大风天气可以吹干枣树嫩叶,吹断枣树枝条,损伤果枝而失去生长点。

3.田间管理

(1)催芽水

早春(4月上旬)萌芽前浇催芽水,结合追肥灌水一次,以促进枣树抽枝、展叶和花蕾形成。

(2)抹芽

对于刚萌发无利用价值的枣芽,应及早从基部抹除,保留基部枣吊,以节约营养。

(3)摘心

萌芽展叶后到6月份,对枣头一次枝、二次枝、枣吊进行摘心,阻止其加长生长,有利于当年结果和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

(4)拉枝

一般在5-7月份进行,使枝条分布均称,冠内通风透光良好。

(二)开花期

枣树花芽当年分化,当年开花。

当果枝抽出1cm时,花芽分化已经开始。

当旬平均气温达20℃时,花序出现(5月中旬);

旬平均气温19~20℃时(5月下旬)进入始花期,旬平均气温22~25℃(6月上旬)进入盛花授粉期,7月下旬进入开花末期,整个花期持续2个月左右。

枣树和其他果树相比,花量大,花期长,养分消耗多,落花落果现象严重,自然坐果率只有1%左右。

(1)一般枣树的花粉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4~30℃,花期对水分相当敏感,空气相对湿度75~85%之间,有利于枣花传粉授精,座果率高。

(2)光照充足,充足的光照使花芽分化良好。

(3)风力3~4级,有利于红枣开花授粉。

(1)气温<20℃时影响开花进程,甚至造成座果不良。

(2)花期若遇到36℃以上的高温,加之干旱少雨,空气湿度小,易造成枣花柱头枯萎而脱落。

相对温度小于25%会造成大量“焦花”和幼果脱落。

(3)花期大风可造成枣树大量落花,如果出现干热风还会加速叶片水分蒸腾,影响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输送,叶片萎缩、花器干枯,影响坐果。

(4)花期出现沙尘天气枣树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受粉率下降。

(1)花前水

在枣树的初花期(时间约为5月中下旬),为防止干旱造成“焦花”现象,因此要在花前结合追肥灌水一次;

之后视天气状况于盛花期灌一次浅水。

(2)花期喷水

可增加空气湿度,迅速补充树体营养,提高座果率。

花期喷水喷肥一般在6月上旬,枣树盛花初期进行(有40%的花朵开放就可以进行喷水喷肥)。

花期水3~4次(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下旬、每2周1次)

(3)叶面喷肥

又称根外追肥,可与花期喷水和病虫害防治相结合,叶面喷肥最适宜温度为18~25℃,避开高温天气进行,一般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7点以后喷洒,效果最佳。

一般用0.3%的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洒,能显著提高座果率。

整个花期喷肥一般进行3次,每次间隔5-7天。

(4)花期放蜂

枣树花期应引进蜂源,对枣园进行全面花期放蜂,放蜂可提高枣树座果率1~3倍左右。

(5)环剥

枣树环剥应该在5年生以上结果大树上进行,一般选在盛花初期,当大部分结果枝枣吊开放5~10朵花时进行,一般在5月底-6月上中旬。

(三)果实发育期

红枣果实发育期可分为4个时期,共85-105天。

一般6月上旬末进入座果生长期,6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枣果缓慢生长期;

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枣果纵径快速生长期;

8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枣核形成期,8月中旬后期至8月下旬为子叶、果肉快速生长期。

红枣座果和果实膨大适宜温度25~30℃,气温日较差在12℃以上,,相对湿度在75%左右;

果实生长前期需水较多,遇干旱会使果实小、产量低,且对根系生长不利,果实生长后期,以晴天少雨的气候最为适宜;

果实生长期要求土壤水份以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5%-75%,光照充足。

(1)日平均气温低于18℃,浆果生长缓慢,成熟期推迟。

(2)夏季高温抑制枣果生长,气温高于40℃时容易出现就会造成生理落果和日灼病。

(3)夏季出现大风天气容易造成落果。

3.田间管理

(1)幼果期追肥

7月中旬进行追肥,以无机肥为主一般每株施入磷酸二铵0.5-1kg,钾肥0.1-0.2kg。

其主要作用:

可促进枝叶正常生长,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叶面喷施微肥

叶面喷施微肥促果实发育,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复合微肥为主。

(3)保果水

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果发育期,需水量较大,此期应灌水两次。

(4)促果水

7月下旬至8月为果实膨大期,此时正值高温天气,枝叶易和幼果争夺水分,导致幼果萎焉,需灌水一次,应结合追肥灌水一次。

(5)病虫害防治

加强枣壁虱、红蜘蛛的防治。

6月上旬,喷施50%硫悬浮剂300倍-400倍1次-2次、每7天-10天一次,可杀灭大多数卵、若螨、成螨,能基本控制全年危害。

6月中旬-7月上旬,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枣园用下列药剂喷施2-3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50%硫悬浮剂300-500倍,20%螨死净2000-3000倍,1%阿维菌3000倍等。

(四)果实成熟期

根据枣果发育过程,枣果成熟过程可分为:

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

(1)成熟期要求旬平均气温18~22℃,且昼夜温差>

12℃,有利于糖分积累,个大色美。

(2)脆熟到完熟期,平均每日需日照时数≥9小时,才能保证长成优质红枣。

(3)成熟期对水分需求较低,降水少,无大风天气。

(1)成熟期气温低于16℃易形成皱果。

(2)采摘期若遇阴雨或降水天气,容易造成裂果烂果。

(3)局地阵性大风天气容易造成果实脱落,果枝折断。

(1)鲜食红枣的采摘

鲜食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采摘,即枣果脆熟期,此时果皮全部着色或三分之二着色,果皮颜色较淡,果肉淡绿色,水分含量高,肉质酥脆可口。

(2)制干红枣的采摘

制干的枣果10月上中旬采摘,即果实完熟期后15至20天,果皮深红,果肉失水,果皮开始皱缩,停止营养积累,此时采摘果实色泽鲜艳,果形饱满,干物质积累多,含糖量高,容易晾晒,品质好

(3)枣果的制干

枣果在枣树上成熟风干后,震落收集,枣果成熟度高,干物质积累多,色泽、外形美观,品质好。

(五)落叶、休眠期

入秋后气温逐渐降低,日照变短,树体的活动也逐渐减退,转移到枝根中的葡萄糖转化成淀粉,贮存于细胞内,叶片中的氮、磷、钾等部分回收到树体内,叶形成离层而落叶。

由于若羌入秋后气温下降快,若羌10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已下降到15℃,枣树开始落叶。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土壤封冻,枣树进入休眠期。

1.适宜气象条件

气温逐渐降低,日平均气温5~0℃时间长,少大风降雨天气。

2.不利气象条件

(1)初霜出现过早,10月初甚至9月中下旬就出现霜冻,造成落叶过早,枣树枝条贮存养分不足。

(2)秋季气温偏高,初冬气温骤降,枝条未休眠而受冻。

(3)11月下旬前出现大风、寒潮降温天气,土壤骤冻,枣树冬前抗寒性锻练不足,越冬容易受冻。

(1)施基肥

枣果采收后至土壤冻前(10月-11月)施用,以有机肥为主,腐熟的农家肥或棉籽饼。

施肥方式用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施,沟深30cm-40cm。

(2)封冻水

封冻水不能灌的过晚,10月下旬前灌完。

(3)冬季修剪

枣树冬季修剪即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以2-3月份为好。

(4)防治病虫害

结合冬季修剪,刮除老树皮,树干涂白,剪除虫枝,深埋或烧毁,或绑缚粘虫胶带诱捕害虫。

(5)加强枣树冬管

做好枣树冬季管护工作,1-3年生幼树主干绑作物秸秆或薄膜,防寒和野兔啃咬树皮。

三、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影响若羌红枣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是春季大风、夏季高温、干热风及冬季冻害。

(一)大风灾害防御

1.灾害分析

气象部门通常把6级以上(瞬时风力≥17.0m/s或平均风速≥10.8m/s)的风称为大风。

若羌地理环境特殊,也可从东疆绕流进入塔里木盆地,形成东灌大风。

图1是若羌县年30年大风日数变化情况,大风日数呈明显逐年递减的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8天左右,特别是2005年以后若羌年大风降至10天以下,上世纪80年代初若羌年大风日数为36天,到2010年前后年大风日数只有1天。

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变暖冷空气活动减弱,加之人工植树造林取得明显效果,造成大风日数减少。

图1 若羌县1981-2010年大风日数变化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出,若羌冬季大风较少,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4~5月,春季正值枝叶生长期,出现强大风天气可以吹干枣树嫩叶,吹断枣树枝条,损伤果枝而失去生长点,对红枣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图2 若羌各月大风发生次数

2.防御措施

大风主要受地形影响,红枣园尽量选择背风地带;

要注重防风林带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防护林防风、冶沙效益,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红枣树定植行向与风向平行等措施减轻风灾的影响。

枣树受风害后,要根据受害情况,积极保护处理,对倒树要顺势扶正,主枝支撑,对伤枝要吊起或顶枝,并绑紧基部伤口,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促使恢复树势。

(二)高温灾害的防御

高温灾害主要是指日最高气温≥35℃以上,生物体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引发各种灾害现象。

若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青藏高原北麓,特殊的地形盛夏季节经常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10年7月18日,最高气温达到43.8℃,若羌高温天气年平均达到55.3天,其中平均每年有4.3天气温超过40℃。

从图3中可以看出,若羌4~9月均出现高温天气,其中7月份高温天气最多,8月次之。

若羌由于气候极其干燥,出现高温天气常形成干热风,从而加速枣树叶片水分蒸腾,影响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输送,叶片萎缩,造成落花落果。

图3 若羌各月高温天气日数

加强枣园水、肥管理,以提高树体抗逆能力;

及时施肥灌水或覆盖保墒,以满足枣树对水份的要求,从而减小高温灼害的发生。

枣树受高温灼害后,要及时处理,对轻的先用刀剖除受害的树皮,露出健康组织,然后把刮口的边缘用力削平整,用福美砷等药涂抹伤口,促其愈合。

(三)越冬冻害的防御

枣树冻害是指温度下降至冰点以下,植物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水分结冰,而直接破坏原生质的结构或使原生质脱水,变性凝固造成细胞膜的相变及膜系统结构的破坏,从而引起植物体内的生理机能障碍和代谢过程的协调被破坏,而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

1、秋末初冬气温骤降冻害

果树冬季受冻程度与其是否在越冬前接受低温信号并产生适应性关系极为密切。

初冬时节由于果树尚未深度休眠,一旦出现寒流袭击,易发生冻害。

通过对历年果树冻害资料的分析,结合果树的植物生理特点,将发生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最低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10℃以上定义为秋末初冬气温骤降型冻害。

图4 若羌县历年初冬48小时最大变温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若羌县出现秋季寒潮降温天气较多,容易出现红枣冻害,1975、1978、1987、1990、1996年符合冻害标准,但进入21世纪出现冻害可能性较小。

2、严冬持续低温冻害分析

通过对若羌县冻害资料分析,严冬持续低温冻害是主要的冻害类型。

据调查分析冬季最低气温、最低气温持续时间、冬季负积温以及积雪是影响红枣树安全越冬的主要气候指标。

最低气温表示冬季短时冷暖的强度,绝对低温持续时间长,超过树体忍耐限度,就会冻伤果树,冬季地表积雪后,雪面白天反射太阳热量,夜间辐射降温,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同时积雪还改变树体水分状态。

经统计分析,若羌近50a来冬季≤-10℃的负积温最多的是1984年-670℃·

d,负积温值越小表示越冷,负积温<-300℃·

d的概率为8/50;

冬季年度最低气温≤-15℃日数最长57天,出现在1984年冬季,最低气温≤-15℃日数大于20天的有概率为13/50;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超过5cm概率为8/50;

近50年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24.8℃,出现在1966年,极端最低气温<-20℃的概率为15/50。

综合以上分析,若羌红枣树出现越冬冻害的概率较小。

3.防御措施

⑴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枣树抗寒性,科学修剪,平衡施肥,合理灌溉,防治病虫,采后将叶以增加树体的营养贮备,从而保证其安全越冬。

⑵建立枣园,应选择坡地,风沙土,土层厚,防护林完好的园地,同时,改善枣园的气候条件,即可预防或减轻冻害的发生。

⑶加强树体保护减轻冻害,可采用根茎培土(高30一40CM)树干涂白,主干包草生绑塑料薄膜,均可起到抗寒防冻的作用。

⑷受冻枣树处理,在树体管理上,对受冻害树要晚剪和轻剪,对明显受冻枯死的,应及时剪除,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治疗,同时应抹白保温,对根颈受冻的果树要及时桥接或寄接,树皮受冻成块脱离木质部的,要用钉钉住或桥接补接。

(四)沙尘暴灾害的防御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恶劣天气现象,沙尘暴发生时有时伴随有大风出现。

沙尘暴易造成农业生产中地膜、禾苗、大棚、树木等受损。

1981~2010年若羌县年平均出现沙尘暴频率为9.5次/年,最近10年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

1981~2010年出现沙尘暴最多的年份为1983、1985年21天,最少的1997年只有1天。

图5 若羌县1981-2010年沙尘暴日数变化情况

从图5可以看出,若羌上世纪80年代沙尘暴日数较多,90年代沙尘暴日数明显减少,最近10年沙尘暴日数有所增加,但总的趋势是明显减少。

图6 若羌县1981-2010年各月沙尘暴日数

从图6可以看出,若羌冬季11、12月没有沙尘暴发生,沙尘暴集中出现时段在春夏季节,其中4月最多,5月、3月次之。

春季正值枣树萌芽展叶期,沙尘暴天气不但影响日照,而且沙尘暴天气过后,沙尘覆盖叶片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花期沙尘天气影响红枣开花授粉;

夏季沙尘阻塞叶片气孔影响叶片、果实水份蒸腾,不利于散热,容易加重高温灼害的发生。

沙尘天气过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喷水冲洗叶片。

四、病虫害防御措施

若羌红枣枣树害虫的种类主要有梨园蚧、红蜘蛛、枣壁虱、枣粉蚧四种,其中:

梨园蚧、枣壁虱为主要害虫,红蜘蛛、枣粉蚧为次要害虫。

(一)害虫的生活习性

1、梨园蚧的生活习性

梨园蚧一年繁殖3代,以2龄若虫和少量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4月中旬树液流动时,越冬若虫开始吸取树液,第一代若虫从6月上旬开始,中下旬为盛期,7月上旬为末期,一直延续到7月中旬。

初产的若虫为鲜黄色或桔黄色,出壳后,迅速爬行到大枝、果实及叶脉周围,选择适当部位,刺吸树体营养,1-2天后,分泌白色腊质,逐步变成蚧壳,第二代若虫出现在8月上旬,8月中旬为若虫盛期,9月上旬为末期。

8月底产第三代若虫,10天后蜕皮变为二龄若虫,即在枝上越冬。

2、红蜘蛛的生活习性

红蜘蛛1年发生8-9代,以授精的雌虫在树皮缝内或根际处、土缝中越冬,翌年春暖时开始活动产卵。

6月上旬为危害盛期,多以成螨、若螨群集危害枣叶,影响枣芽分化,缩短花期,降低座果率。

天气旱时7月-8月份螨害成灾(6月-8月份危害最严重),9月-10月份转入树皮、杂草及树杆周围的表土中越冬。

3、枣壁虱的生活习性

枣叶壁虱一年发生4代以上,以成虫或若虫在枣股芽鳞内越冬。

此虫一年有四次为害高峰,即新梢速长期,4月下旬-5月上旬;

盛花中期,6月上中旬;

果实膨大初期,7月上中旬;

果实着色期,8月份,5月下旬-6月中旬为危害高峰期,每次高峰期持续10天左右,9月上旬开始转入芽鳞缝隙处越冬。

4、枣粉蚧的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树干及大枝的树皮缝内越冬,次年4月出蛰活动,5月脱变成虫,5月上中旬开始产卵,第一代枣粉蚧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中旬,若虫孵化期为6月中旬,第二代发生期为7月上旬-9月上旬,若虫孵化期为7月中下旬,第3代枣粉蚧8月下旬发生,若虫孵化盛期在9月上旬,进入枝干皮缝越冬。

(二)害虫的防治

枣园植保技术必须符合农业标准化的要求,实现技术规范化;

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实现无公害植保技术;

必须有效的控制有害生物,保护有益生物,保护果园生态平衡。

1、梨园蚧的防治

(1)农业防治

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较大的枝条,并集中烧毁。

对于梨园蚧点片发生的枣园,可用人工抹除的方法,消灭虫源。

(2)化学防治

枣树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

若虫发生盛期(6月中旬-7月上旬)喷施下列药剂1~2次害虫可有效控制,药剂有:

40%速扑杀2000~3000倍。

(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2、红蜘蛛的防治

清洗枣园和挖树盘,清除树行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

结合枣树冬季管理,刮除老翘树皮,并集中烧毁。

加强枣树土、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树体,增强树体抗虫能力和受害后自我补偿能力。

螨转移前,树干绑草或麻袋片诱集越冬螨虫口,10月下旬后集中烧毁。

枣树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控制越冬虫螨。

6月上旬,喷施50%硫悬浮剂300倍-400倍1次-2次、每7天-10天一次,可杀灭大多数卵、若螨、成螨,能基本控制全年危害。

6月中旬-7月上旬,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枣园用下列药剂喷施2-3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50%硫悬浮剂300-500倍,20%螨死净2000-3000倍,1%阿维菌3000倍等

保护和利用天敌

3、枣壁虱的防治

枣树萌芽前,人工刮除老翘树皮,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

枣树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控制在枣股上越冬的壁虱。

6月上旬,喷施50%硫悬浮剂300-400倍,基本上可控制该虫的全年危害6月下旬-7月下旬,对虫口密度大的枣园,可根据虫情测报,喷施下列药剂2-3次可取得较好效果。

主要药剂有,20%螨死净2000-3000倍,50%硫悬浮剂300-500倍,10%浏阳霉素1000倍等。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天敌主要有:

食螨瓢虫、草蛉、捕食蝽等。

4、枣粉蚧的防治

结合枣树冬季管理,刮除老翘树皮,消灭越冬若虫。

根据虫情测报,在若虫发生盛期,采用40%速扑杀2000倍-3000倍,10%蚜虱净2000倍防治2次-3次,每隔7天-10天一次,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枣树周年管理工作历

时期

物候期

主要管理内容

11月初-4月初

休眠期

1、 

清洁枣园,处理主干处诱杀害虫的草把

2、 

刮树皮,涂白,消灭树皮缝中的越冬虫、卵和病原菌

3、 

1-3年生幼树主干绑作物秸秆或薄膜,防寒和野兔啃咬树皮

4、 

整形修剪,采集接穗

5、 

施基肥,灌越冬水

6、 

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组织技术培训]

7、 

结合修剪,剪除虫枝,集中烧毁

4月初-5月中旬

萌芽抽枝期

1. 

枣树改良,高接换种

2. 

间作物的播种

3. 

灌水,土壤施追和叶面追肥

4. 

萌芽前喷3-5波美度硫合剂,防治梨园蚧、红蜘蛛、枣壁虱

5月下旬-6月下旬

开花期

夏季修剪,重点摘心

叶面喷肥,土壤追肥和灌水

枣园放蜂 

开甲

防治枣壁虱、红蜘蛛

枣园喷水

中耕除草

8、 

间作物管理

7月

幼果期

枣壁虱、红蜘蛛、枣粉蚧的防治

喷施微肥

枣树追肥和田间灌水

间作物的管理

8月

果实发育期

枣壁虱、红蜘蛛的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