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2006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宣教月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②宣读:

感恩教育倡议书。

负责人:

学生会。

照相:

郭永。

③呼号:

心怀感恩,爱心永恒;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让感恩伴你我成长。

2、主题班会。

5月12日星期一下午召开主题班会:

让感恩伴你我成长;

学习感恩教育倡议书。

要求在黑板上板书班会主题。

3、印一封倡议书。

(二)班级开展十二项感恩教育活动(第二、三、四周:

5月12日至5月31日)

1、进行黑板报、手抄报评选。

要求:

5月14日之前各班精心准备黑板报,校学生会进行评选。

手抄报每班上交5份,学校将进行评选。

2、利用5月12日周一下午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学习桓台县世纪中学感恩教育月活动倡议书。

请各级部各班级精心准备主题班会,级部主任负责检查本级部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请各班上交主题班会照片两张和主题班会课件或发言稿。

3、学唱感恩歌曲《感恩的心》,同时手语操表演。

利用课前唱歌时间学习,文艺委员负责播放歌曲。

学生放学回家唱给、表演给家人。

各班主任。

4、开展“感恩家书”活动。

5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带回家读给父母听或交给父母阅读,家长留言签字后(要写清感恩家书是否读过或看过;

《感恩的心》这首歌是否唱或表演)带回,由班主任上交级部,以级部为单位上交学校政教处。

5、爱心家庭作业。

5月1日国际劳动节,积极宣传,养成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信念。

①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活动。

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件事,如:

泡杯茶、揉揉肩、捶捶背、洗头、洗脚、剪指甲等;

或帮家庭做一件家务,如:

扫地、拖地、倒垃圾、择菜等。

用心观察父母的表情和神态,认真倾听父母的叙述,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②每周利用双休日时间为家里做好五件家务:

打扫一次卫生、整理一次房间、洗一次碗、

做一次饭,洗一次衣物。

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6、开展“让节约成为时尚”活动。

①倡导在餐厅节约饭菜,不偏食、不挑食,盛多少,吃多少。

若发现一桌有浪费现象,此餐桌所有就餐人员不得离开。

待检查结束后,方能就餐结束。

由级部学生会组织检查。

②倡导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

7、开展“我来做好事”活动。

倡导每天为他人、为班级、为学校、为社会做一件好事。

如:

捡起一片纸、主动承担一次值日、帮助一次同学?

?

8、开展“我说感恩话”活动。

倡导每天对老师、父母、同学等他人的帮助,诚心地说出感激、感谢的话,针对具体事件由衷地赞美他人一次。

得到帮助后要真诚地说声“谢谢”,做错事要主动说声“对不起”,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9、看感恩电影。

①看感恩电影《背起爸爸上学》或《漂亮妈妈》或《风雨哈佛路》或自选一部感恩影片。

以上影片,根据各班实际任选其中一部,看完影片组织全体同学集体交流心得体会,由班长记录发言,整理在信纸上,以级部为单位,上交徐滨生。

各班主任

每班上交5篇观后感,统一使用信纸加封面至少3页。

10、开展讲文明、懂礼仪活动。

①建设无痰学校。

要求无论是在教室、楼道、楼梯、校园、宿舍、餐厅、马路、商场等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擤鼻涕,如有特殊情况请到洗手间解决。

②建设文明校园。

以5月8日世界微笑日为依托,要求学生学会微笑,微笑待人,微笑着面对生活。

不说脏话。

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每天到校后和放学时向老师问好;

在校期间,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遇见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

③开展“我微笑?

我捡起”活动。

学校在公共领域开展“我微笑?

我捡起”活动,发起以“人人动手,清洁环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希望通过全校志愿者的倡导,动员更多的师生加入到“我微笑?

我捡起”的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行动中来,为桓台文明、卫生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美丽而又整洁的环境,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杂物随身走”的良好习惯,养成“人人动手、清洁环境”的良好行为。

校学生会组织精神风貌检查。

孙鹏

11、节日感恩教育。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1889)

5月4日:

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

中国青年节(1939)

5月8日:

世界微笑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1914)

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1990)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1988)

以以上节日为依托,积极挖掘教育素材,通过多种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开展主题教育。

12、感恩教育活动月总结

要求:

每班上交一篇感恩教育月活动总结。

总结活动以来各班开展的情况,反思在活动中的得与失。

(三)学校开展两项社会实践活动

1、感恩进社区。

举办“我为社区做件事”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进社区义务劳动。

横幅:

世纪中学感恩教育志愿者走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爱绿、护绿活动。

①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少海公园、商城开展爱绿、护绿活动。

一是将“我微笑?

我捡起”活动延伸向社会;

二是志愿者积极同破坏绿色、破坏植被的行为作斗争;

三是散发宣传单,倡导市民爱绿、护绿。

横幅:

世纪中学感恩教育志愿者爱绿护绿社会实践活动、世纪中学“我微笑?

我捡起”志愿服务活动、世纪中学“人人动手,清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②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或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

七、活动要求

1、感恩教育月系列活动由级部和班级自行组织。

2、感恩教育活动月结束以后,各班要写出总结,主要写清开展的活动、活动的过程和形式、活动效果等,以级部为单位,上交政教处。

3、各班高度重视,加强组织,把此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注重实效,切勿重形式轻教育,组织活动必有反馈和总结。

4、形式多样,时间灵活安排,各班级要注意积累感恩教育活动的相关资料,活动结束以级部为单位上交政教处。

5、此次活动政教处、团委逐项检查,对积极参与组织、策划,活动开展好的班级进行表彰,检查结果纳入班极考核。

6、感恩教育月活动通知和实施方案要求在班内张贴。

7、活动方案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参考,各班可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不必拘泥于以上形式。

8、感恩教育月活动结束,将评选部分优秀班级予以表扬。

桓台县世纪中学政教处团委2014年5月

【篇二:

2016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2016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

施方案

为深入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实施保育教育,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依据《榆林市2016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宣传主题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二、宣传时间

2016年5月25日至6月25日。

三、宣传内容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2016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小学及幼儿园应从幼儿园、小学、家长三个层面进行宣传。

幼儿园层面主要包括幼儿园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生活方式,幼儿园如何萌发儿童积极入学愿望、增强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儿童学习习惯、缩小幼儿园小学环境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小学层面主要包括一年级课程内容的进度和要求,小学如何加强幼小互动、改进课程梯度、缩小环境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家长层面主要包括如何在

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儿童发展档案等方面的内容。

四、实施步骤、要求及活动形式

(一)发动阶段

5月31日前为宣传发动阶段。

教研室学前教研员要组建宣传工作队,对小学及幼儿园的宣传内容严格把关,做到“一个禁止、两个确保”。

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月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性宣传和推销产品;

确保宣传内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确保宣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各小学及幼儿园要围绕宣传月主题,从宣传内容、宣传方式、时间进度和宣传成效等方面科学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实施阶段

6月1日至6月20日为宣传实施阶段。

1.幼儿园要通过开展“参观小学”、“学做小学生”、“小学教师进课堂”等专题活动,帮助儿童建立角色认同、集体意识和归属感,提高社会适应性,萌发入学意愿;

要通过开展“小鬼当家自理能力比赛”、“远离危险安全自护演练”、“整理小书包”等活动,指导儿童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开展晨练、户外体育游戏、“亲子运动会”、“球类运动”、“韵律操”等活动,增强身体素质,避免幼儿入学后因免疫力低下、体力不支等原因,影响学习生活;

要通过开展“图书漂流”、“亲子故事表演”、“经典诵读”

等活动,培养儿童养成初步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倾听、专注力、阅读习惯、质疑、提问、语言表达、合作、探究、任务意识、规则、使用工具、书写姿势等;

要适时改变活动室布局,创设小学课堂情境,适当延长教学活动时间,缩短自主游戏和午休时间,设置“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儿童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活动;

要创设幼小衔接区域,投放与小学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儿童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对小学的了解。

2.小学要邀请周边幼儿园通过召开“幼小衔接座谈会”等活动,及时向幼儿园提出幼小衔接注意事项,签订幼小合作协议,加强幼小互动,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及长期合作机制;

要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手段,坚持“零起点”教学,从而有效缓解小学和幼儿园两个学段的学习梯度;

适时开展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参观环境、现场指导、随堂听课等活动,深入了解大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向幼儿园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双向靠拢、无缝对接,引导和帮助儿童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3.家长作为幼儿园和学校的合作伙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幼儿园及小学要通过联合开展“大班家长见面会”、“半日家长开放”、“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幼小衔接”专项宣传,让家长充分认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有效缓解家长入学焦虑情绪,使家长能主动、积极

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中来,从而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要指导家长建立儿童发展档案,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幼儿园毕业追踪回访,从而不断改进衔接教育策略,努力做好衔接教育。

(三)总结阶段

6月21日至6月25日为活动总结阶段。

活动结束后,各小学及幼儿园将活动开展情况形成总结汇报材料(附活动照片),于6月25日前上传至县教育局教育三股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com

【篇三: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榆次第九中学

关于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2009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知识,规范和加强全校突发应对工作,按照区教育局要求,决定11月份在全校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月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普及应急知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员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促进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二、宣传活动时间

2009年11月4日-12月4日

三、宣传活动主题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四、宣传活动内容

1、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主要制度、核心内容等。

2、宣传政府部门和学校在预案编制、健全应急机制和体制、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的应急工作形势。

3、宣传普及应急知识,重点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预防与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后期处置等知识。

五、宣传活动形式

通过黑板报、墙报、展板、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开展以“八个一”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

1、出一期应急知识宣传的黑板报、墙报和展板;

2、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应急知识手抄报比赛;

3、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建议分批、分散组织);

4、对校园内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场所、教学设施、生活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

5、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6、结合秋冬季消防安全和甲流防控形势需要,邀请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有关人员举行一次应急知识专题讲座(要严格控制人数,分批组织);

7、组织学校教职工进行一期甲流防控基本知识培训(分批组织)。

8、制作、悬挂、刷写一条应急知识宣传横幅。

六、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宣传月活动。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综合性法律,是我国长期以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历史经验总结,是我们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和重要抓手。

各学校校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带头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并认真组织好学习宣传活动,要科学制定本校宣传月活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确保宣传效果。

通过宣传、增强广大师生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2、健全机制,依法修订应急预案。

各学校要以宣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认真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各项规定,对已制定的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补充,做到适时、实效、实用。

当前,预防甲型h1n1已成为全球全国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近期一些地区出现暴发性疫情,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又正好与季节性流感交织在一起,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各学校要认真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分级预警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做好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要健全校园周边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应急管理联动联防联控一体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3、认真自查,加强学校应急管理。

按照榆次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榆次区中小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目标管理暂行考核办法》(榆教通字〔2008〕5号)通知要求,切实做好自查工作。

要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要强化学校兼职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调整和充实

骨干力量,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要适当加大应急资金投入,积极做好应急物资、设备、器械储备,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物资和消防器材等,防患于未然。

要重点自查应急值守情况和信息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即各校有没有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对本校相关信息是否掌握,信息报告制度是否严格落实等。

二○○九年十一月四日

附件1:

应急知识宣传标语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加强学校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居安思危,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学习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知识进学校,建设平安校园

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和谐校园

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应急拨打110,减少伤害保安宁

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预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附件2:

应急知识宣传参考资料

1、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

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事件四大类。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

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什么是应急管理?

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

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组建原则是什么?

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形成我国权责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制。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管理机制构成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5、什么是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应急预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

6、应急管理中政府的责任和公众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政府在应急管理中,需要动员一切必要的社会资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保护包括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在内的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

公共应急管理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降低社会危害、开展危机教育,体现政府人文关怀。

公众在应急管理中,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公民权、知情权、监督权、紧急救助请求权、复议申请或提起行政诉讼权、补偿请求权等权利;

有参与和协助政府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义务。

7、公众应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公众可通过110、119、120、122等各类应急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

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

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