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97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2学情分析

简单机械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各种常见装置的部件,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我们都会利用它们。

登高时有各种各样的斜面;

提升重物时有各种形式的杠杆;

升降机有许多滑轮在帮助我们;

而轮轴和齿轮更是无处不在……所有这些典型的简单机械都是各种机械装置的一部分,一直在帮助人们提高工作的效率。

这些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都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可能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对简单机械有所了解,他们也可能在成长中经历过某些简单机械的使用,但他们还没有通过比较系统的、完整的探究过程来认识了解有关简单机械的特点、原理。

这个单元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3重点难点

知道什么是机械。

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

什么是机械。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

机械"

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

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

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4.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怎样移动重物》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

省力、方便、平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教学重难点:

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研究主题

1.谈话:

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

你们谁能帮助我?

【说明】起先不提供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

如果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

如果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

(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4.操作演示后揭示:

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

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

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

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活动2【讲授】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

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

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活动3【活动】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

(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

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

它还有什么作用?

(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

哪些是省力的?

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他说得有道理吗?

你觉得是否可行?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斜坡的启示》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3、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经过了两年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科学研究有较大的兴趣,初步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

但我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记录仍然不太重视,不善于收集证据。

因此,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一方面让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实验研究,加深记录证据对科学解释的意义,从而开始重视实验的记录。

教学重点:

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

发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活动1【导入】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

1、图片引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择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

4、激发研究兴趣:

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

活动2【讲授】二、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引导活动:

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

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

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

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

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

(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

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

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发现:

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活动3【活动】三、精讲点拨、学以致用

1、再次创设情境:

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2号、3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

2、讨论:

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

为什么?

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预设一:

学生提出不同猜想。

(1)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

(2)选择1号,1号坡度虽然大,但距离很短。

如果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选择哪种?

(3)选择1号,1号坡度大,推起来省力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预设二:

学生提出“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一种猜想。

4、引导探究,讨论做法:

要知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学生课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做法: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

(2)好,不同坡度会造了,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

(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6、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7、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课内汇报各组的实验数据,教师随机汇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8、解疑:

你们猜猜小明最后选了哪一个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动画)看来,斜坡确实是个好办法。

活动4【练习】四.巩固拓展、达标检测

(1)讨论:

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2)分析引桥、楼梯、盘山公路。

出示引桥、楼梯、盘山公路图(引桥是典型斜面,楼梯是变形的斜面;

盘山公路是环绕式斜面,但它却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讨论:

盘山公路环绕式斜面有什么优点?

(斜面加长,坡度平缓。

(3)讨论:

①根据盘山公路的原理,分析螺丝钉是一种什么样的简单机械?

分组讨论,汇报。

②演示(螺纹是斜面变形示意)

教师出示演示器,拉开螺纹成为坡度平缓的斜面。

讲解:

螺钉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制成。

螺钉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4)出示:

劈、斧头。

指出这二种工具什么地方是斜面?

活动5【测试】五、矫正反馈、能力培养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简单机械——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在我们周围许多地方都应用了斜面。

课件出示练习题,深化教学。

活动6【作业】六、迁移应用、自主提升

1.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2.思考:

斜面虽然能省力,但有什么缺点?

高楼中的电梯,虽然费力,但有什么优点?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拧螺丝钉的学问》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组成及作用;

2、知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会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

2重点难点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3教具及实验仪器

教师——教学碟片,图片,轮轴实验盒,测力计。

分组——螺丝钉,大小不同的螺丝刀,木板。

轮轴实验盒,测力计。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我们来看看班上谁的力气大,能徒手把这螺丝拧进去。

2、怎样才能把螺丝轻松地拧进去呢?

答:

用螺丝刀。

3、我们来进行拧螺丝比赛

问:

选择什么样的螺丝刀可以轻松的把螺丝拧进木头里?

(大)

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比徒手要省力,并且粗螺丝刀比细螺丝刀又要省力。

4、为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拧螺丝钉的学问》。

活动2【讲授】观察探究

1.观察螺丝刀,找出螺丝刀的特征。

学生充分说

我们可以发现大螺丝刀比小螺丝刀更好拧螺丝,螺丝刀在转动的时候和螺丝形成了一个大圆套小圆的构造。

(画图) 

2.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像螺丝刀那样为我们提供方便的机械。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种大圆套小圆的装置?

(2)图片提示:

方向盘、水龙头拧把、门锁把手……

(3)讲述:

像螺丝刀、方向盘……,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3、探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1、谈话:

轮轴是一种机械,使用这种机械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好处?

(省力)。

2、看书P10实验,明确实验方法

3、提示学生拉动轮轴时不能停停动动,要在拉动过程中记录数据。

4、汇报实验结果:

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5、实验:

将轮子换成更大的轮

6、汇报:

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活动4【练习】总结应用

1、你能说一说轮轴的特征吗?

(1)轮轴:

轮与轴固定在一起,同进退。

(2)在轮上用力,具有省力效果。

(3)在轴粗细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的实质是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画图)

活动5【测试】拓展延伸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广泛的运用了轮轴,看书P10的图,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自行车头、脚蹬、扳手拧螺丝、拧螺旋瓶盖、井口提水辘轳等)

2、轮轴的变式:

一字形、摇把式

活动6【作业】评价反思

总结。

互评。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国旗怎样升上去》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对学生来说,不是太熟悉,因为它的位置比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的为数不多。

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容易看到。

所以学生对这种机械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所以老师在课前要注意搜集一些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最好不学生周围熟悉人滑轮视频,使学生感觉到它与我们生活接近,所以本课以学生最熟悉的升旗仪式入手,达到对滑轮的初步认识。

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

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可能省一半的力。

活动1【讲授】教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5.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

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径直提升到某一个高度,还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搬过或搬越某一区域,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

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模型和课件,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认识滑轮的结构及分类;

二是研究动、定滑轮,发现其作用。

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为将来学习物理(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滑轮进行过深了解如: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它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如果学生有爱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可作课外自由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教学中,滑轮的构造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组装活动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分类可以通过课件和学生实验让学生掌握,这些没有太大的难度。

探究滑轮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可以通过足够时间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来概括,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一组只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另一组只研究动滑轮的作用,这样让学生对滑轮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对于机械和力的基础较差,又受到前概念的影响,让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有很大的难度。

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可以减少干扰,有利于突破难点。

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五年级的新生难度太大了,不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

我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

2.学生发言。

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讲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3.学生观察描述:

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滑轮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

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4.教师小结:

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械。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

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

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

定滑轮、铁架台、线、弹簧秤、记录单),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

滑轮的位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

3.学生发言:

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向上移动;

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旗子上下移动。

4.揭示定滑轮的概念: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5.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讲述: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

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

课件演示动滑轮的工作过程。

6.学生小结: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三、探究滑轮的作用。

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

2.聚焦: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

4.分组讨论,做出假设,并记录。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说明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先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2)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

(3)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

(4)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

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

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实验记录表

作用

名称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省不省力

定滑轮

(动滑轮)

重物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实验结果

物重(牛)

拉力(牛)

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8.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9.学生小结: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

10.学生分组制作滑轮组。

11.小结:

在生活我们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为了使用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滑轮组。

四、学以致用,迁移拓展。

1.讲述: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它们是哪一种滑轮?

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学生举例说明。

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

4.小结: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能根据需要来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来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

五、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布置游戏活动:

⑴游戏工具:

两根结实的木棍、8米长的绳子。

⑵游戏目的:

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

接方式。

⑶游戏人数:

3—4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

⑷游戏方式:

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

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

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

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

观察并体验:

结果怎么样?

2.组织讨论:

⑴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

⑵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

再绕一圈呢?

⑶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3.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他们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六、课外拓展研究。

1.课外探究:

升降电梯的秘密。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

⑴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