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159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涂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背景画一幅音乐我的海洋示范热带鱼两条

  幼儿每人油画棒一盒剪好的热带鱼一条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稳定幼儿情绪。

  2、提上课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

  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参观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想看吗?

请你们轻轻闭上小眼睛,大家马上就看到了。

睁开眼睛吧,看,它就是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课件。

  老师指导幼儿逐一看海底世界,引导幼儿看画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动物,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热带鱼美在哪里?

画面上热带鱼身花纹及色彩的特征,加深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3、教师出示一张黑板长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图

  

(1)小朋友老师也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片,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上缺少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缺少热带鱼。

  

(2)请你们先看看赵老师给热带鱼设计的花衣裳,小朋友一定要仔细看,师贴上示范热带鱼。

  4、幼儿活动:

  

(1)画面上海底世界里的热带鱼太少了,他们很孤单。

小朋友想帮忙吗?

  

(2)老师发给小朋友不穿衣服的热带鱼,请你用灵巧的小手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一会它们还要去参加服装表演,看看那一条热带鱼穿的最漂亮好吗?

  (3)教师指导幼儿涂色,重点指导有差异幼儿。

(放音乐我的海洋)

  (4)服装表演马上要开始了,小朋友们快点加入吧!

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涂的的热带鱼贴上大画面。

  5、作业讲评。

  小朋友用不同的颜色为热带鱼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裳。

许多小朋友涂得很好。

听,热带鱼好象在说:

“瞧,我们的衣服真漂亮啊,谢谢你们!

”老师相信大家以后会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们!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漂亮的热带鱼,还有好多的动物,我们不仅要和他们交朋友,还要保护动物,做一名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三、结束部分

  1、小结上课情况。

  2、幼儿听音乐出教室。

小班涂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来回有顺序地涂色。

  2.有参加涂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三册P7.)

  2.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观察玩具。

  教师出示多种玩具,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你最喜欢哪一个玩具?

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讨论如何涂色。

  1.出示画纸,提问:

这些玩具漂亮吗?

你们愿意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吗?

  2.请幼儿示范涂色的方法。

  示范幼儿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有顺序地来回涂色,直至将玩具图案涂满颜色,其他幼儿仔细观察。

  3.教师小结。

  三、幼儿涂色

  幼儿涂色时,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把一块块积木涂满颜色,尽量不涂出轮廓线外。

  四、展示幼儿作品,相互说说涂了什么颜色的积木,相互观赏。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先以很多不同的玩具导入,这引起了幼儿的浓厚兴趣,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做出回答。

当我出示画册内容时,幼儿能够说出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案。

在《指南》语言领域中明确提出:

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在当我示范如何给小汽车和小熊涂色时,有个别小朋友会有说话的声音,注意力不是非常集中了。

当我示范完并准备下发画册、蜡笔时,幼儿们都表现的迫不及待,很想要自己试试。

在巡回指导环节,能看到部分幼儿还是能够将画册上的玩具轮廓涂好颜色,虽然质量高但是速度有些偏慢,需要老师督促。

大部份的幼儿能够基本完成涂色,涂到轮廓外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极个别的幼儿会乱涂乱画,需要多引导。

在整个涂色环节中,幼儿都非常开心。

在《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

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小班涂色教案篇4

  动目标:

  1、了解花朵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卷、搓、贴的方法装饰花朵,发展动手能力。

  3、初步体验表现与合作所带来的快乐。

  1、花朵课件、《心灵花园》轻音乐

  2、花园背景图一幅,大花朵示范作品一个,大花朵幼儿操作材料四个

  3、毛根、皱纹纸若干;

小鸟、蝴蝶、兔子图片各一张

  一、语言游戏,导入活动。

(2分钟)

  1、“眼睛小鸟”飞起来。

  2、好朋友分享游戏。

  二、播放课件,观察讲述。

(5分钟)

  看,这是哪里?

花园里有什么?

  向日葵――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它的四周有什么?

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又是什么?

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小结:

我们刚才看到了美丽的向日葵花,很多花朵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大花园。

可是有一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

(展示花园背景板)

  三、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10分钟)

  

(一)是哦,绿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

  

(二)讲解示范。

  1、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做了一朵大大的花要送给绿绿的草地。

看,我用了哪些材料?

(毛根、纸头)

  2、这些像棒棒糖一样的图案是怎么做的?

(教师出示一个毛根制作的“螺旋形”图案给幼儿自己尝试探索,然后再示范制作的方法,幼儿集中学习)

  3、花朵中还有一些漂亮的圆球,这又是怎么做的呢?

(用皱纸搓成一个小圆球)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们想做一朵花打扮绿草地吗?

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咱们五人一组去试一试吧。

  2、幼儿分组合作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播放背景音乐)

  四、分享交流、体验情感。

(3分钟)

  1、花宝宝做好了吗?

做好了就送到绿草地上去吧。

我们来看看,红花宝宝是哪些小朋友做的?

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打扮它的?

  2、你觉得现在绿草地漂亮吗?

哪里漂亮?

是呀,花儿都开放了,蝴蝶拍拍翅膀飞来了、小鸟叽叽喳喳飞来了,小兔子也快快乐乐跳来了(贴上小教具),小朋友你们也想去绿草地玩一玩吗?

(想)那跟老师们说再见,我们出去玩喽!

  评注

  目标围绕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制定,定位准确,符合美术领域的发展要求,贴近小班幼儿实际。

  创设充满情趣的语言情境,对于小班幼儿来讲,一方面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减少陌生焦虑,能够以积极的状态融入到活动中。

另一方面也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这个导入环节既是拉近师幼之间的关系,也顺利地延续到下个环节。

  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建立对花朵的初步经验,通过说说花朵的外形特征、颜色,巩固幼儿的认知经验,为动手操作提供经验支持。

  在这个环节,幼儿的情感表现欲越发增强,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给绿草地画上一只兔子,画上一条小河,画上一朵花送给它。

显然,幼儿对美术的基本经验只是停留在绘画的层面。

  通过前面环节的观察、讲述,孩子们能够初步感受到花儿的美丽,已经在心中种下一颗美的种子。

这时,呈现教师的示范作品,对于小班幼儿来讲,可以萌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创作的欲望。

小班涂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引导幼儿体验美术课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均匀涂色和大胆创造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简单知道汽车的种类。

  活动准备

  1、涂色:

汽车

  2、范画:

  3、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不同类型的涂色―汽车。

教师: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小汽车,知道都是什么车吗?

帮助幼儿一一识别。

  2.观察:

这些小汽车漂亮吗?

引导幼儿发现小汽车没有漂亮的颜色。

  二、展开

  1、这些汽车都有什么用途?

  2、欣赏范画

  3、你最喜欢哪种颜色?

请小朋友为小汽车涂上自己喜欢的漂亮颜色。

  4、幼儿作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要求:

先仔细的观察老师的范画,在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涂色均匀,保持画面的清洁。

  

(1)指导幼儿的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

  

(2)鼓励画得快的小朋友要用色均匀。

  (3)帮助指导画得慢的孩子不要涂到边框的外边。

  5、教师讲评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

谁的小汽车最漂亮?

为什么?

小结:

颜色涂的均匀,画面非常的干净。

  三、结束请幼儿收好画笔后,举办汽车展销会。

  本次活动设计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首先教师教师让幼儿大胆地,独立作画,教师只是给予指导和鼓励,打破了以往教师先作画,幼儿跟画的过程,这一环节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能大胆地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虽然有的幼儿把颜色涂在了画面之外,但幼儿还是敢于涂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涂色教案篇6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涂色《苹果》

  制作人:

宋博怡

  授课班级:

小班1班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1、涂色―苹果

  2、图片―苹果

  3、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涂色纸。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

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

(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1.感知苹果的颜色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

  2.学习给苹果涂色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

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

  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

  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带领幼儿夸奖自己树立信心,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分析: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小班涂色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并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2、耐心、细心地坚持把树叶的细小部分涂完整,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二、活动准备:

  1、观察一些已变红、变黄的树的叶子。

(课件)

  2、蜡笔若干、印有树叶轮廓的纸若干。

  3、两棵空树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师: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

秋天)秋天来了,我们都把夏天的短袖换成了?

长袖)对了,有的小朋友呀还穿了外套。

  2、引发幼儿对秋天树叶的回忆

树叶宝宝也换了衣服,它们都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红色、黄色)

  3、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出示空树干。

看,这是谁呀?

(出示两棵空树干)我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它们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有什么不一样?

它们没有树叶)

  (3)、师:

我来听听呢,树妈妈是怎么说的,但是树妈妈要和老师说悄悄话(教师蹲在树旁“听”树妈妈讲悄悄话)

  (4)、师:

原来树叶宝宝的新衣服不见了,树妈妈想请小朋友帮忙,帮树叶宝宝穿上新衣服,把树妈妈打扮起来,好不好?

  4、教师示范画画

  

(1)、亲自示范涂色

画的时候要注意了,靠着边框线往里画

  

(2)、强调注意点

  ①画的时候不要画到桌子上、不要画到黑色边框线外。

  ②画的时候要注意从外向里面画。

  ③涂得密一些,要把所有空白处都上上颜色,不可以有空隙。

  5、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6、打扮树妈妈,贴上树宝宝,进行评价

现在树妈妈都找到自己的树宝宝了,它让老师跟小朋友说“谢谢”,那小朋友要说什么呢?

不用谢)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有礼貌的小朋友。

小班涂色教案篇8

  1、通过涂色,感知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动手能力,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3、认识不同的水果,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价值。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1、苹果、香蕉、葡萄,菠萝等相片。

  2、印好等待涂色的水果图片。

  3、蜡笔或者水彩笔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幼儿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幼儿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从幼儿穿的衣服导入到水果宝宝穿的衣服

  3、展示各种水果图片,请幼儿观察这些水果宝宝的颜色。

  4、让幼儿先认识这些水果,不同水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5、在观察水果颜色的同时,请幼儿也找到相同颜色的蜡笔

  6、动手作画

  

(1)老师先示范正确的图画方法,请幼儿观察

  

(2)让幼儿正确握笔和老师一起图画

  7、给每个幼儿一张水果涂色卡,让幼儿找到与自己手里拿到的水果涂色卡的颜色。

  8、让幼儿自己尝试作画,不同的水果不同的颜色

  9、欣赏及评价让幼儿把画好的画放在作业袋,与其他幼儿一起欣赏。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并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百科: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

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分类浆果类:

草莓,蓝莓,黑莓,桑葚,覆盆子,葡萄,黑加仑柑橘类:

蜜橘,砂糖橘,金橘,蜜柑,甜橙,脐橙,西柚,柚子,葡萄柚,柠檬。

小班涂色教案篇9

  设计意图:

  橡皮泥是幼儿美工活动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玩泥时,我总是不断地提醒幼儿不能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不然会把原来漂亮的颜色弄脏的。

而在一次玩泥活动中,一个小朋友将红色和黄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了,分不出来,我只好将这两种颜色放在手里捏成一团,这时做错事的小朋友惊喜地喊到:

“老师,颜色变了?

?

”这一喊,把周围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大家看到红色的橡皮泥和黄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孩子们都很惊奇地叫着:

“老师,变颜色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设计了《颜色变魔术》的活动,以此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大胆创造。

  活动目的:

  1、感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1、红、黄、蓝颜料,塑料杯、调色盘、排笔、操作纸各若干。

  2、知识准备:

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一、引入部分

  1、教师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颜色吗?

(幼儿准确地说出三种颜色的名称。

  2、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导幼儿猜想:

如果两种颜色混在一起,颜色会不会变?

(教师神秘的口吻调动了幼儿猜想的积极性,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猜想着,有的猜会,有的猜不会。

猜想�D�D为下面进入实验操作起了铺垫的作用,幼儿在操作中将会更加认真地观察颜色是不是产生了变化。

颜色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自己来玩玩,看看颜色有没有变化。

  二、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分组操作的材料及操作方法。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他们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掌握了操作的方法,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更好地观察颜色的变化。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操作中,玩倒颜色水的幼儿将不同颜色的水倒在一起,颜色马上起了变化,孩子很感兴趣,张琳拿着一杯橙色的水说:

“变颜色了!

变颜色了!

”我问她:

“你用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变成的呢?

”张琳说:

“我用红色和黄色变出来的。

”武伊雪说:

“我是用黄的和蓝的变成绿的。

”佳佳在班上年龄偏小,能力也较弱,她在旁边看着他们,拿着一个空杯子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倒过来倒过去,我鼓励武伊雪去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她。

在武伊雪的帮助下,佳佳也变出了一杯橙色的水,她高兴地说:

“尤老师,我变出来了。

”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鼓励她自己变变看,还能不能变出其他颜色。

)玩颜料涂色的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华煜拿着画笔将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搅在一起,看到颜色的`变化了,他开心地拿着其他小朋友看:

“你们看,象鬼一样!

”旁边的小朋友都伸过头来看,华煜更得意了,拿着画吓小朋友,我及时肯定了他的发现:

“你的魔鬼颜色真可怕,大灰狼都会吓跑的,我们大家再来变变看,看能不能变出让小兔子喜欢的颜色,好吗?

”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又开始玩了。

  三、分享实验成果师

  小朋友,你们在玩颜色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幼儿:

颜色变了。

颜色是怎么变的呢?

请几个小朋友来变变看。

(教师请各组的一个幼儿演示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是怎样操作的。

教师提供给幼儿展示自己实验过程的平台,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而底下的幼儿能认真观看同伴的实验操作,并有幼儿在议论着:

我也是这样的,我会变不一样的颜色?

)师小结:

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四、幼儿继续实验,鼓励幼儿换组实验,验证同伴的实验结果

接下来请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们没有玩过的组玩,看看小朋友的发现是不是一样,也动动小脑筋,想想你能不能变出新的颜色。

幼儿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操作。

  五、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发现了不同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这个秘密,真棒!

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找找,发现颜色还有什么秘密。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在幼儿期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这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活动,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

  活动回顾:

  有几点体会:

  一、制定适宜的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目标。

《纲要》指出: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两条目的,1、感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

在活动中我能带着目标去观察孩子的实验操作,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颜色变变变的现象,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发现华煜变出的“鬼一样”的颜色,并干扰了同伴的实验时,能通过教师的及时介入,以变出小兔喜欢的颜色将幼儿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中来。

  二、给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

活动开始时,教师没有象以往直接示范,引导幼儿观看实验的结果,而只是教给幼儿材料的操作方法,颜色到底会不会变,给幼儿留了悬念,幼儿在操作中惊喜地发现:

两种颜色加在一起变成了别的颜色,提高了探索的兴趣,操作更有积极性了。

在幼儿第一次实验后,教师请各组的幼儿代表上台演示自己的实验过程,给了幼儿展示的机会,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用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加在一起变的。

同伴的示范有时比老师的示范效果更好,幼儿能在同伴的示范中想想自己的发现是不是和小朋友的一样。

  三、关注个别幼儿,注重个别教育幼儿都是有差异性的。

在活动中如何关注个别幼儿呢?

分组活动是一个好的教育形式,活动中有的幼儿操作方法不对,这时我就让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他,充分发挥了幼儿间的榜样示范作用。

象佳佳在活动中不敢大胆操作,看到同伴实验成功了,心里是羡慕的,这时我让武伊雪去帮助她,在同伴的带动下,她终于也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而武伊雪也懂得了帮助同伴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班涂色教案篇10

  二、引发幼儿对秋天树叶的回忆

  三、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出示空树干。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3、师:

  4、师:

  四、教师示范画画

  1、亲自示范涂色

  2、强调注意点

  五、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六、打扮树妈妈,贴上树宝宝,进行评价

不用谢)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