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039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热炉管理制度Word下载.docx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各企业必须重视加热炉的管理工作,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本企业的加热炉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明确各相关部门及生产车间(装置)、检维修单位的管理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加热炉管理工作。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设备管理部门为加热炉管理的主管部门。

负责加热炉管理的组织协调与监督考核;

定期分析加热炉的状况及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负责或参予加热炉及所属设备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事故处理、技术改造、更新、检修维修的全过程管理。

第七条生产、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职责:

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加热炉工艺指标,保证加热炉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运行,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二、定期对燃料油(气)进行品质分析,建立台帐,保证燃料油(气)的质量指标,使之达到本管理制度第十五条的要求;

三、采取措施合理控制燃油温度,保证燃油的恩氏粘度不大于4.5E°

燃油(气)、蒸汽系统压力要稳定;

雾化蒸汽应为过热蒸汽,且应控制其压力高于燃油压力0.05MPa。

第八条技术管理部门和计量管理部门应负责燃料油(气)的准确计量,定期统计汇总,把提高加热炉热效率、节能降耗的工作落到实处。

技术管理部门、发展计划部门应积极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创造条件。

第九条人力资源部门应负责加热炉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考核和取证。

第十条检修维修单位应按照规定的内容,经常对加热炉及附属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故障,保证加热炉处于良好工况下运行。

第三章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加热炉的运行周期应能满足本装置生产周期的要求。

第十二条加热炉在正常运行周期内的平均热效率(以下简称热效率):

热负荷在10MW及以上的加热炉的热效率应达到87%以上,其中新建加热炉的热效率应达到89%以上(化工裂解炉的热效率应达到92%以上);

热负荷在10MW以下的加热炉的热效率应达到设计值。

第十三条在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同时,应避免烟气露点腐蚀。

要合理控制物料进料温度,确保炉管壁温高于烟气露点温度。

各企业应定期对加热炉烟气露点温度进行监测。

第十四条为了节能降耗,加热炉运行应控制以下指标:

一、最终排烟温度一般应不大于170℃。

如燃料含硫量偏离设计值较大,则应进行标定和烟气露点测试,然后确定加热炉合理的烟气排放温度(一般应高于露点温度20~30℃);

二、为了保证燃烧完全,应尽量降低排放烟气中的CO含量,一般应不大于100ppm;

三、对流室顶部烟气中的氧含量,燃气加热炉应控制在2%~4%;

燃油加热炉应控制在3%~5%。

第十五条为了保护环境,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应严格控制燃料品质,控制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的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和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指标。

一、应积极采用低NOx燃烧器,以减少排放烟气中的NOx含量;

二、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燃料中的硫化物含量和固体颗粒含量,减少排放烟气中的SO2、SO3等硫化物含量和粉尘含量。

燃料气中总硫含量应不大于100ppm;

燃料油中总硫含量应不大于1%,固体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00ppm。

燃料中的硫化物含量和固体颗粒含量达不到要求的应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限期达到要求。

第十六条生产装置应建立加热炉的基础档案资料(做到一炉一档),并有完整的运行记录。

各企业应按照总部要求,在加热炉管理信息网站内建立加热炉管理数据库。

一、基础档案资料应包括:

加热炉设备台帐;

全套图纸;

加热炉操作规程;

故障、事故记录及原因分析报告;

定期炉效监测、分析报告(见附表);

检修、抢修、技术改造记录及竣工资料;

炉管及炉附件检测报告。

二、运行记录应包括:

工艺操作运行记录;

维修检查记录;

燃料含硫量分析报告。

第十七条定期对加热炉操作人员进行加热炉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八条加热炉必须安装热电偶、负压表和在线氧含量分析仪,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每台加热炉应设置烟气取样点,以利于对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烟气取样点的设置及要求见附录。

第二十条对加热炉用燃料油、燃料气应定期进行品质分析,建立台帐,并每月报送设备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对加热炉用燃料油、燃料气和雾化蒸汽应进行计量,并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第二十二条各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逐步实现加热炉的燃烧状况自动控制。

在已采用DCS控制的生产装置中,DCS应能显示加热炉的热效率值。

第二十三条加热炉的保护、联锁应符合中国石化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运行维护

第二十四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加热炉工艺指标,保证加热炉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运行,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并尽量避免过低负荷运行(过低负荷一般指低于设计负荷的60%)。

第二十五条加热炉因特殊原因实行特护运行时,应制定特护方案,报企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执行。

生产装置操作人员在执行规定的检查内容的同时,必须认真落实特护方案规定的内容。

第二十六条加强加热炉运行情况的检查和管理:

一、生产装置管理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1、每日至少对本装置管辖范围内加热炉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巡检。

2、每周应做一次炉效检测工作;

每月应编写本装置加热炉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3、根据加热炉运行状况,确定是否烧焦和制定烧焦方案。

二、生产装置操作人员应做到:

1、精心操作,保持加热炉良好的运行状态。

要加强三门一板(油门、汽门、风门,烟道挡板)的调节,保证炉膛明亮不浑浊,避免燃烧器火焰过长、过大、冒烟,严禁舔管。

要尽量保持多火嘴齐火焰,维持高效运行。

2、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巡回检查:

⑴每1~2小时检查一次燃烧器及燃料油(气)、蒸汽系统。

检查燃烧器有无结焦、堵塞、漏油现象,长明灯是否正常点燃;

油枪、瓦斯枪应定期清洗、保养,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备用的燃烧器应关闭风门、汽门;

停用半年以上的油枪、瓦斯枪应拆下清洗保存。

⑵每1~2小时检查一次加热炉进出料系统,包括流控、分支流控、压控及流量、压力、温度的一次指示是否正常,随时注意检查有无偏流。

情况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⑶每班检查灭火蒸汽系统。

检查看火窗、看火孔、点火孔、防爆门、人孔门、弯头箱门是否严密,防止漏风。

检查炉体钢架和炉体钢板是否完好严密,是否超温。

⑷每班检查辐射炉管有无局部超温、结焦、过烧、开裂、鼓包、弯曲等异常现象,检查炉内壁衬里有无脱落,炉内构件有无异常,仪表监测系统是否正常。

⑸每班检查燃烧器调风系统、风门挡板、烟道挡板是否灵活好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引风机、鼓风机是否正常运行。

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处理。

⑹有吹灰器的加热炉,应根据燃料种类和积灰情况定期进行吹灰。

应定期检查吹灰器有无故障,是否灵活好用。

使用蒸汽吹灰器的,吹灰前须先排除蒸汽凝结水。

⑺每天应检查一次仪表完好情况。

每季度至少应对所有氧含量分析仪检定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定结果应报生产装置备案。

第二十七条加热炉的开停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执行。

开停工前必须制定详细严谨的开停工方案,并经有关部门审核会签。

停工时特别要注意防止硫化物在对流室内自燃,防止连多硫酸造成奥氏体不锈钢炉管应力腐蚀开裂。

第五章检修维修

第二十八条加热炉的检维修应执行中国石化SHS01006-2003《管式加热炉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十九条应加强加热炉的日常维修,特别是对引风机、烟道挡板、吹灰器等附件的维修。

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排除故障,不得影响加热炉的正常运行。

第三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日常维护和停工检查、检测的结果,认真编制加热炉检修计划,做到不过修,不失修。

第三十一条每次大检修停工时,应对全部氧含量分析仪(包括探头)、热电偶和负压表(包括探头)进行维护、检定。

第三十二条停炉检修时,必须进行炉管的检查检测。

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检测项目,落实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可包括:

——外观检查及测量;

——测厚及硬度测量;

——表面金相检测;

——超声波检测、焊缝X射线拍片检测或其它无损检测;

——炉管表面垢物分析。

对检测结果应认真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措施。

第三十三条检修完的项目应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严格检查验收。

第三十四条燃油的加热炉在停工检修期间应安排辐射炉管清灰。

对流炉管应视积灰程度,决定是否清灰和清灰方法。

烧燃料气的加热炉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清灰。

第三十五条凡耐火砖、耐火混凝土新做或补做的,均应按烘炉曲线进行烘炉;

烘炉期间,炉管内应通入所允许的介质加以保护。

第六章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六条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每月应对加热炉的运行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促进加热炉的管理及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十七条加热炉管理的考核内容应包括:

加热炉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加热炉的热效率;

加热炉的现场运行情况及设备完好状况。

第三十八条中国石化加热炉检测评定中心负责对各企业的加热炉管理进行监测、指导。

第七章主要引用文件

SHS01001-2003《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

SHS01006-2003《管式加热炉维护检修规程》

SHF0001-90《石油化工管式炉效率测定法》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加强炼油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管理规定》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第四十条本制度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制度起草单位:

中国石化金陵石化公司

主要执笔人:

徐平、张建国

附录:

烟气取样点设置及注意事项

1、烟气取样点设置位置:

(1)辐射室-----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辐射室的多室加热炉,每个辐射室的相应位置应安装烟气取样点,以便检查各室供风是否相同,单室可不装;

(2)进对流室前-----利用此点检验供给燃烧所需空气量的实际情况,控制燃烧器用风量,辐射室已设置取样点的,可以共用。

(3)出对流室后-----利用此点的过剩空气系数计算加热炉的热效率,并检验对流室的漏风情况;

(4)采用余热回收系统时,应在空气预热器或余热锅炉前后均装设烟气取样点;

(5)露点温度测试取样点设置在最后一级受热面出口,对于无余热回收系统的加热炉应设在对流室出口,采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加热炉设在空气预热器或余热锅炉出口。

2、测孔大小

(1)烟气取样点孔径不小于20mm。

(2)露点温度测试取样点孔内径不小于40mm。

3、烟气取样点安装注意事项:

(1)取样点附近不能有漏风;

(2)取样点应尽可能选在烟道的最窄处,以使烟气流速较高,燃烧产物充分混合;

(3)取样点最好伸至烟气流通截面的中部,有困难时,伸入长度应不少于500mm。

多点取样可以减少测量误差;

(4)控制燃烧的取样点不应放在出对流室以后;

测定热效率的取样点应放在烟囱内非涡流区,即不应设在转向区域;

(5)对于宽截面烟道,应设置多点取样设施,或采用单管伸缩式取样法。

附表:

加热炉效率监测汇总分析表

加热炉效率监测汇总分析表

监测单位:

联系电话:

监测时间:

装置名称

炉号(位号)

车间仪表(DCS)显示值

监测值

计算结果

备注

处理量

供入热风温度

氧含量

排烟温度

炉膛温度

炉膛负压

热效率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过剩空气系数

排烟损失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t/h

%

Pa

ppm

 

监测人员:

填报日期:

注:

1.散热损失均以3%计算;

2.对油气混烧的加热炉,W根据燃料的油气比计算,单烧燃料气的加热炉,W均按0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