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079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品测试性工作计划文档格式.docx

GJB2072-1994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GJB2547-1995装备测试性大纲

GJB3385-1998测试与诊断术语

13 编制依据

****研制总要求

14 术语与定义

14.1 机内测试(BIT)

设备本身为故障检测、隔离或诊断提供的自动测试能力。

14.2 外场可更换单元(LRU)

在一级(外场级)维修中可更换的工作单元。

14.3 内场可更换单元(SRU)

在二级(内场级)维修时LRU中可更换的工作单元。

15 一般要求

15.1 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15.1.1 目标

确保系统达到规定的测试性要求,以提高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减少对维修人力和其它资源的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并为管理提供信息。

15.1.2 内容

测试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制定测试性工作计划;

b)确定诊断方案和测试性要求;

c)进行测试性设计;

d)测试性工作评审;

e)验证测试性要求。

15.2 与其它工作的协调

a)支持综合诊断方案,与诊断有关的要素进行计划和综合,以满足****的任务和性能要求;

b)支持维修性设计并与之相综合,以满足性能监控和所有维修级别的修复性维修活动的要求;

c)支持确定综合保障要求,包括保障设备和其它保障要素的要求;

15.3 测试性工作项目及计划

测试性工作项目及计划见表1。

表1测试性工作项目及计划

阶段

工作项目

负责人或部门

提交结果

方案阶段

制定“大纲”

可靠性主管

测试性大纲

诊断方案和测试性要求

产品主管、可靠性主管

诊断方案

测试性评审

军品总工/副总工、

第三研究所主管所长

评审意见

工程研制

测试性初步设计与分析

产品主管

初步设计方案

测试性详细设计与分析

详细设计方案

数据搜集、分析和纠正

试飞和设计定型

测试性验证

试飞/验证报告

16 详细要求

16.1 方案阶段

16.1.1 编制大纲

由产品可靠性主管编制,经产品副总设计师或主管所长审核,军品总工批准后实施。

16.1.2 测试性定量要求

根据研制总要求的要求,BIT的故障检测率不小于90%,故障虚警率不大于2%,故障隔离率不小于90%。

16.1.3 测试性定性要求

a)合理的按功能划分LRU和SRU,减少系统、LRU和SRU之间的相互联系,简化LRU和SRU级的故障隔离;

b)监视系统和设备的关键功能,设置的BIT容限要使故障检测率最佳而虚警最小,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设计利用率最高的BIT指示;

c)设置合理的检测点,使故障检测和隔离达到预期的目标;

d)在不同的维修级别上,机内测试、脱机测试和人工测试适当综合,提供一个一致且完整的维修能力;

e)应考虑故障数据的指示、报告、记录及贮存。

16.1.4 诊断方案

16.1.4.1 维修级别

修复性维修级别分为一级维修(外场级维修)、二级维修(内场级维修)和三级维修(后方维修)。

a)一级维修主要更换ACAS收发主机、S模式应答机、S模式应答天线切换开关、控制盒、显示器、天线等外场可更换单元(LRU);

b)二级维修更换维修ACAS收发主机、S模式应答机的功能模块(SRU);

c)三级维修为厂内元器件更换维修。

16.1.4.2 诊断方案

****的故障诊断方案以满足各维修级别为目标。

产品主管、结构主管和可靠性主管(必要时请一些有关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共同分析****各类故障发生概率及修复的难易程度,确定诊断方案。

机内测试:

根据各模块、分机的特点,对各模块、分机提出设计BIT测试电路的要求。

人工测试:

利用标准的、现有的、已计划的通用/专用测试设备、维修辅助信息等诊断资源,采用人工测试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和隔离。

自动测试:

利用设备预留的检测信号,采用自动检测设备,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隔离。

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必须与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相一致。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式的分析和综合,采用有可能提高故障诊断有效性、减少诊断费用或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技术进行测试性设计。

16.1.5 拟制测试性设计准则

可靠性主管拟制****测试性设计准则或参考类似设备测试性设计准则。

16.1.6 测试性评审

包括以下内容:

a)由军品总工/副总工主持测试性评审;

b)评审内容为对诊断方案进行确认,以保证正确性;

c)测试性设计评审可与本阶段****设计评审同时进行;

16.2 工程研制阶段

16.2.1 测试性设计与分析

产品主管(含分机主管)、结构主管和可靠性主管按大纲和QG/JZ04.055-2005的要求进行测试性设计与分析。

16.2.1.1 测试性设计原则

a)并行设计;

b)分层诊断设计;

c)机内测试与外部测试相结合;

d)以可靠性分析为基础;

e)与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相互协调。

16.2.1.2 系统的划分

系统的划分应使各分机、模块易于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

按系统需完成的功能,首先划分成外场可更换单元(LRU),再划分成内场可更换单元(SRU)。

LRU、SRU的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a)应按功能划分;

b)反馈环节应尽量避免与可更换单元交叉;

c)数字逻辑划分在单独的可更换单元;

d)高压电路划分在单独的可更换单元;

e)射频逻辑划分在单独的可更换单元。

16.2.1.3 初步设计与分析

a)固有测试性设计

1)模块的功能划分;

2)考虑测试的可控性、可观测性以及与维修性的兼容性。

b)优选测试点

1)测试点的数量和位置;

2)测试顺序。

c)BIT权衡

1)BIT与ATE、ATE与人工的测试权衡;

2)考虑设备的BIT。

d)初步固有测试性分析

1)分析测试性设计特性;

2)测试性设计符合性检查。

16.2.1.4 详细设计与分析

a)测试点

1)测试点详细设计;

2)测试顺序细化。

b)BIT设计

1)BIT硬件、软件设计;

2)降低虚警设计;

3)信息存储、记录、显示、报警和输出。

c)测试性预计

16.2.2 测试性数据搜集、分析和纠正活动

建立****厂内的故障及维修情况记录,对测试电路工作情况和****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改进测试电路,提高测试水平,逐步实现测试性设计目标。

16.2.3 测试性设计评审

b)评审内容为测试性设计的合理性。

16.3 设计定型阶段

16.3.1 测试性验证

16.3.1.1 演示时间

****装调成功后。

16.3.1.2 演示内容

演示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可测试性;

b)故障显示装置(电路)。

16.3.2 测试性数据搜集、分析和纠正活动

建立****外场的故障及维修情况记录,对测试电路工作情况和****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改进测试电路,提高测试水平,逐步实现测试性设计目标。

16.3.3 测试性设计评审

b)评审内容为见6.3.1及6.3.2条。

16.3.4 测试性评价

根据内场分析/试验和外场试飞的故障情况,结合可靠性、维修性外场统计结果,对****的测试性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测试性评估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