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984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6.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资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7.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

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8.《后汉书·

华佗传》记载华佗曾经成功地实施过肠胃部分切除手术,但没有细节描述,后世小说中也有“刮骨疗毒”和计划对曹操实行开颅手术的说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文学资料毫无历史价值B.文学作品中的神化色彩

C.权威史书记载不足为信D.华佗擅长医治外科疾病

9.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

A.隶书B.小篆

C.楷书D.行书

10.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11.法国学者莱昂·

罗斑指出:

“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

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A.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B.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2.“西欧13—16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其中“精神的新生”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B.理性主义思想的弘扬

C.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D.资产阶级思想的兴起

13.马克思·

韦伯认为:

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

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

A.虔诚的信仰B.教会的仪式C.真诚的善行D.神父的指引

14.有学者将马克斯·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

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

A.天主教B.路德教C.佛教D.加尔文教

15.卢梭提出:

“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学说

16.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

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

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达尔文

17.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项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D.《西风颂》

18.朱玛在《电影艺术概论》中说:

“电影艺术威力极大,祸福相生,犹如炸药、原子弹,可以开山发电,为人类造福,又可以毁坏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使城镇变为一片废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据此,朱玛强调

A.电影艺术的教化功能很明显B.电影艺术的功能日渐多样化

C.电影艺术允许“百家争鸣”D.电影题材日渐关注人类生存

19.张之洞不仅是洋务运动的“中兴名臣’,而且在近代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898年他发表的《劝学篇》中曾说道:

“不变其法,不能变器”;

“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据此,可以看出他

A.主张清廷“预备立宪”B.持洋务派的主张

C.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D.反对向西方学习

20.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

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

”“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

21.中科院院士路甬详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己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A.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B.其价值包含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

C.奠定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D.主要历史价值是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2.“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冶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23.漫画“冠小架子大”寓意深刻。

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C.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

24."

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战略性建设工程。

工程启动的目标在于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B.贯彻“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建构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5,有学者认为: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2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7.据《秦律·

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宫史的腐败现象严重

28.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他转达。

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

可见御史大夫

A.对承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

C.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9.据《史记》载: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

‘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30.元代净明道创始人西山道士刘玉提倡用“日知录”“功过格”一类善书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希图通过恪守道德而成仙得道。

A.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道思想开始合流

C.道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31.“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

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分别是

A.民族、民生B.民权、民生

C.民族、民权D.富国、强国

32.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

”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表明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大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

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D.华夷观念完全被打破

33.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

“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

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

”这反映梁启超

A.坚持维新变法的主张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

C.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D.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主张暴力反满

34.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

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

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东渐,全盘接受D.借其要义,用以发挥

35.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

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A.造成了文化断层B.推动思想的启蒙

C.促进了史学产生D.承续了传统文化

36.赫胥黎原著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以今日之见,严复译文

A,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

B.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37题25分,38题12分,39题、40题任选一题作答15分,共计52分)

3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科一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废黜百家独尊一家之后,思想开始受到禁锢,难以出现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的“百家争鸣”,但文化学术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耕文明达到的高度和精致程度为世界之最,适应这一文明的专制皇朝制度也设计周到、高度成熟。

所以凭武力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在文化和制度上被汉化。

又由于地理的特点,可以长期封闭,“六合之外,姑存不论”。

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是唯一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原因在此。

——资中筠《士人风骨:

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

材料二14-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表

人物

代表作

基本主张

李贽

(1527~1602)

《藏书》

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

名心太重,回护太多。

“实多恶也”;

否定孔子权威,提出是非无定论;

反对封建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薄伽丘

(1313~1375)

《十日谈》

批判天主教的黑暗和腐朽:

认为僧侣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主张“幸福在人间”

一一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当时东西方思想产生的原因。

(1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认识。

(3分)

3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之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

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诊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

三是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

一一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根据材料,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史不同时期的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

(要求:

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请在39、40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唐末五代以来,“兵骄将悍”之劣风盛行,公元954年周世宗亲自指挥的高平之战就出现樊爱能、何徽等临阵脱逃并大肆洗劫的现象周世宗为严肃军纪,严厉制裁不听号令的将领,将樊、何等七十二员战将按军法处斩,以整饬军纪。

同时,周世宗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乃命大简诸军”,挑选勇武者编为禁军,加以整训,“由是士卒精强”。

为了对付“锐于水战”的南唐水军,周世宗命造战船数百艘,又从南唐降卒中挑选水手数百人教习水战,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创建了一支雄壮的水军。

——摘编自《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军事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周世宗军事改革的影响。

(9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0.(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前,苏联的援助主要在于训练朝鲜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制订作战计划,斯大林绝对禁止苏联军人越过三八线直接介入战争。

战争爆发前五天,金日成要求为已经抵达朝鲜的两艘舰艇提供10名苏联驾驶员顾问。

莫斯科立即答复:

拒绝这些要求,以免为美国干涉提供借口。

朝鲜战争爆发后,令斯大林和金日成感到意外的是,美国立即采取了干涉政策。

美国参战也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关注。

1950年7月2日周恩来召见苏联大使罗申,他强调,如果美国人越过三八线,那么中国军队将以志愿军的方式并穿着朝鲜人民军的制服与美军作战。

为此,中国将在沈阳地区集中3个军,兵力12万人。

最后,周恩来询问,苏联空军能否确保对这些部队的空中掩护。

实际上,中国的东北边防军是在几天后才正式决定组建的,并限令8月5日前完成集结。

周恩来在做出正式决定之前这样说,显然是有意让斯大林知道,中国领导人是愿意帮助朝鲜的,但同时也要让斯大林明白,苏联出动空军是中国出兵的条件之一。

斯大林对此立即做出了回应。

7月5日斯大林回电:

“我们认为,立即集中9个中国师于中国边境,以便在敌人越过三八线时志愿军进入北朝鲜作战,这个作法是正确的。

我们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不愿意公开介入朝鲜战争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历史背景(8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答案

(1)特点:

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儒家思想长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农耕经济发达;

地理环境相对闭塞;

市场稳定和文明的连续性;

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多民族共同创造,兼容并蓄。

(答出四点即可)(8分)

(2)共同之处:

都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个性的解放,追求现实的生活。

原因: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黑暗引起一些先进士人的不满:

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

西方有较为传统的人文思想基础.(14分)

(3)认识:

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明;

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体现,东西方文明各有各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交流。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答出一点即可得3分)

38.示例:

孔子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一位具有相对保守色彩的学者;

西汉至明清时期,孔子成为至圣先师,成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代言人。

近代康有为把孔子视为改革的先师,借助其权威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否定维护封建制度的儒家伦理道德。

建国后,文革时期完全否定孔子,视其为旧思想、旧文化的代表;

改革开放后,孔子的正面形象上升,以传统儒家思想提升国家软实力,加速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总之,每一个时代的孔子形象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孔子形象的变化与时代要求息息相关,往往服务于当时的时代需要。

(评分说明:

观点2分;

观点非出自材料,无观点、观点错误等整道题0分;

用两个阶段史实论述即可,8分;

升华提高2分)

(其他观点:

在社会变革中,孔子往往成为文化符号;

孔子形象的变化与时代要求密切相关;

由于不同的社会需要,造成孔子的形象差异巨大等。

39.

(1)严肃军纪;

编练禁军;

建设水军。

(2)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或“由是士卒精强”);

节省军费开支,减轻农民负担:

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武装力量;

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军事基础。

(任答三点,9分)

40.

(1)原因:

担心直接参战会刺激美国干涉朝鲜;

苏联为二战付出沉重代价,需要休养生息;

苏联整体实力不及美国;

苏联不愿意公开与美国对抗,避免战争的扩大。

(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7分)

(2)历史背景:

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冷战加剧;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中国直接感受到其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大举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边境;

苏联承诺提供空中掩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