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9650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Word格式.docx

分析这五层内容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

5、《红楼梦》的第三回"

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

认字解词;

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又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故事,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作为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红楼梦》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颠峰,后人以之为母题创作的戏剧、故事、电影、电视很多很多。

2、播放歌曲《枉凝眉》导入新课。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二、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6)左右,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

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顒、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负责掌管宫廷所需各种织物的织造、采购、供应等任务,并为皇帝耳目,负有探听江南一带社会动向、随时奏扳的政治使命。

曹寅的母亲曾是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选入为妃。

所以,曹家与清朝皇室有特殊关系。

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

因此,在康熙朝,曹家已是非常煊赫贵族世家了。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又博学能文、能写诗填词谱曲。

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

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

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和镇压了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曹雪芹的父亲曹頫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

1728年曹家又被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

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

《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

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自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在他思想上引起巨大的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顾。

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

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

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

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末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十年辛苦,五次增删,终于创作完成了这部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不朽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

1、内容介绍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

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

兰桂齐芳"

,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2、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红楼梦》博大精深,内容丰厚,思想深邃,艺术精妙,是我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它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者自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各方评价

①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

《竹枝词》

②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冯其庸

③以言夫小说,《红楼梦》只立千古,余皆无足齿数。

——梁启超

④《红楼梦》既不是政治小说,也不是历史小说,而是人情小说,写尽的是人的感情。

——鲁迅

⑤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⑥中国地大物博,还有一部《红楼梦》。

——毛泽东

4、《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

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

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在这顽石上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前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

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的“人物表”。

(详见教材)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五、课文节选内容简介

第三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课文标题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

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

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

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三、字词梳理

1、字音

杜撰(dù

zhuà

n)敕造(chì

)纨袴(wá

nkù

)翠幄(wò

钗钏(chāichuà

n)厢庑(wǔ)璎珞(yīngluò

)錾银(zà

n)

黼黻(fǔfú

)忖度(cù

n)阜盛(fù

)罽(jì

宸翰(ché

nhà

n)裉(kè

n)敛(liǎn)攒(cuá

盥(guà

n)罥(juà

n)瞋(chēn)懵(měng)

孽(niè

)憨(hān)幺(yāo)羹(gēng)

靥(yè

)螭(chī)绾(wǎn)觚(gū)

嫡(dī)惫(bè

i)绦(tāo)蜼(wěi)

2、多音字

sāng发丧zhǎng长房bǐng屏息duó

忖度

ng丧失chá

ng长征ping屏风dù

温度

3、形近字

忖思忖敛收敛敕敕造钗钗环诞放诞

肘手肘剑宝剑赦赦免杈树杈涎垂涎

4、词义

攒:

凑聚。

绾:

旋绕打结。

觚: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形容:

身体面貌。

盥:

洗。

罥:

挂,缠绕。

放诞:

行为放纵,不守规矩。

风骚:

这里指姿容俏丽。

嫡亲:

血统最亲近的人。

便宜:

bià

nyi,这里是方便适宜的意思。

惫懒:

涎皮赖脸的意思。

懵懂:

不明了,糊涂。

外道:

见外、客气。

瞋视:

发怒时睁大眼睛看。

些须:

稍许,稍微。

还愿:

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的许诺。

憨顽:

顽皮。

总角:

把头发扎成髻。

结束:

结扎束缚。

乖张:

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不经之谈:

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忖度:

推测;

揣度。

杜撰:

没有根据地编造,凭空想出来

风流态度:

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敛声屏气:

有意识地收住声音,抑制呼吸,形容人安静。

敛,收拢;

屏,抑制呼吸。

雕梁画栋:

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

斋戒:

古人在祭祀、礼佛或举行隆重大典前,沐浴、吃素,静养一至三日,摒除杂念,以示诚敬。

四、整体把握

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

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

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

其中:

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是第2层,写林黛玉见王熙凤。

7—11段是第3层,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12—14段是第4层,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五、布置作业

1、按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的要求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众多人物的。

2.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

分析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的形象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的精彩在于它把一个封建的社会浓缩在一个贾府,整个一部书,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今天我们以小说开端处的“林黛玉进贾府”来认识一下出场的人物,带着这个认识让我们慢慢走进这个精彩而又让后人叹惋的浮华世界。

二、围绕中心事件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

主要人物:

王熙凤、贾母实写、详写

林黛玉、贾宝玉

略写、实写、集体写

次要人物:

邢夫人、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

贾政、贾赦略写、虚写

点拨:

文章写人,主次、详略、虚实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

三、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描写主要集中在5、6自然段)

1、写出场

(关于王熙凤的出场,一直被红学家看作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①“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众星捧月式的上场)

②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她是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本来是管家的,现在,她把权利交给了她的侄女,所以王熙凤在贾府中的身份地位颇高。

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张狂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绘肖像

1服饰打扮

猛一见“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项上、裙边的饰物放着珠光宝气,全身上下衣裙华贵而绚丽。

这透出她占有财富的欲望,有贪婪、俗气的性格。

②容貌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可见她年轻貌美、风骚绝伦;

“三角眼”“吊梢眉”又写出她绝非安分、善良之辈,而是刁钻、狡黠之人。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画龙点睛地表现了她的威势及笑里藏刀的阴险性格。

3、观言行

①见黛玉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

请看: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

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而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

活脱脱一个语言学家!

她的第二句话: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读者“听”了这话,可能要纳闷:

明明是外孙女,为什么说不像?

而硬要扯成嫡亲的孙女?

这样说不是见外了吗?

如果我们联系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她这句话的巧妙之处了。

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

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

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

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

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

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竟深含了心理学、社会学意义。

第三句话,则转悲为喜了:

“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讲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转喜为悲呢?

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

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

可是,她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

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

“我才好了,倒来招我。

”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

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

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

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

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下一步,是“忙携黛玉之手”,问她: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细细琢磨这句话,会发现两种口气在里头,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

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

短短几句话,便可见其性格:

虚伪、八面玲珑、阿谀奉承、机变逢迎。

2回王夫人

在与王夫人的对话中,又用寥寥数语再现了一下她的性格特征。

真的准备好了吗?

未必。

善于应变,先料到。

王夫人会不会生气呢?

不会的,自己侄女能干,颇受赏识,该高兴才是,更何况,在这儿,她还不失时机的讨好了王夫人一下,“等太太过了目好送来”,也就是说,我王熙凤本领再大也得听您的。

故而“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四、人物形象归纳

小结: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

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辣:

五辣俱全

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

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再恰当不过了。

(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补充有关对王熙凤的评价,加深理解:

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说:

“言谈又有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第二回)

  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说:

“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第六回)

  贾珍夸她:

既“杀伐决断”,又“历练老成”(第十三回)

秦可卿称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人也不能过”;

(第十六回)

  贾母称她“真是个鬼灵精的”;

(第五十回)

兴儿告诉尤二姐“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都占全了。

”(第六十五回)

林黛玉 

1、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

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方法:

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 

  点评:

只作初步勾画。

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

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

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③宝玉眼里的黛玉: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病如西子胜三分。

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

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小结:

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

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引导学生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的描写,并练习点评。

) 

  归纳:

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

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

外祖母说: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

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作者给黛玉安排的辞令,丝丝入扣,不正面否定长辈的话,而是先表感激之情,再说原因,让长辈自行取消前议。

  ④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

  ⑤“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⑥黛玉回答贾母:

“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

“读的是什么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