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8995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金融经济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移动支付不限于仅为个人使用,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均可使用移动支付方式。

随着各类企业带来的商业机会的增加,移动支付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CarolineL.Freunda等人通过建立互联网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经验主义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是促进国际贸易增长重要因素之一,并给出一个国家网络主机数量每增加10%,其出口贸易流量将增长0.2%。

Changkyu等人通过结合引力模型,并应用统计207个国家自1991-200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互联网发展水平与规模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其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有着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

VijayK.VemuriShahidSiddiqi(2009)为了研究网络经济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关系,通过选取64个国家从1985-2005年互联网发展初期和成熟期的数据,并通过应用延伸的引力模型研究了网络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结果表明ICT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的应用确实可以作为刺激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加速信息建设对降低国际贸易的固有风险有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在互联网商业化过程中,可以成为刺激国际贸易和网络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同时提出通过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国际贸易的固有风险。

孟慧提出网络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1.支付更为便捷。

2.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形式。

3.网络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可使经济水平不对等的国家间进行交易时更为公平。

徐丹丹认为在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会从营销模式、企业品牌营销、物流网络等方面体现。

卢熹指出良好的网络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有以下的影响:

1.降低贸易成本。

2.能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进而生产全新贸易形式。

3.通过网络作为媒介,促使完善全球市场。

王锐潼提出网络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1.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

2.改善经营主体结构。

3.变更营销模式。

4.改善成本结构。

在消极影响方面,特别指出可能会方便企业逃税。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网络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即通过分析相关国家或地区网络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的情况下,研究互联网是否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果存在影响关系,那两者之间影响又有多大。

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相关地区目前的网络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研究如何通过网络经济推动其国际贸易水平的发展。

1.3.2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网络经济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相关理论,探讨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在深入分析网络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后,利用2009——2016年北京市的面板数据对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做实证研究。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文章将首先分析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机制,介绍中国各区域互联网和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构建影响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的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的影响。

(3)在我国网络经济和国际贸易进、出口额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数据比较的方法,采用不同年份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中的变异系数指标衡量差异;

在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进、出口额影响的实证分析中,采用相关地区不同年份的数据分别研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北京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最终通过回归结果具体分析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进、出口额的影响及地区效应。

2.网络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历程

2.1网络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网络经济是指以个人、企业、政府为主的经济参与主体基于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研发、制造、以及商品交易和行政管理所诞生的新兴经济。

网络经济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具备完善的的技术条件,比如大数据系统以及云计算技术,保证促进各地区资源之间的高效合理分配,同时满足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对于信息的需求。

网络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依托互联网,具有高度信用化的特点。

在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双方是互不相见的,交易的商品也是以图片的形式在网络上呈现,所以,网上交易对交易双方得信用度要求极高,这就意味着网络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

其次,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的经济形式,主要变现为时间上和物质上的虚拟。

此外,网络经济还具有高度个体化的特征。

2.2网络经济的发展历程

现如今,整个世界已大步迈入继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之后的新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全球互联网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美国市场研究机构RoyalPingdom2011年1月中旬发表报告,回顾了2010年全球发展状况,该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12月,全球网站数量为2.55亿个,比2009年新增2140万个,全球网民数量为19.7亿,大部分网民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三大洲网民总人数占到全球网民人数的80%,其余20%网民中,10%来自于拉丁美洲,剩下的来自于非洲、中东以及大洋洲。

目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经济都有长足发展,虽然网络经济市场是全开放式的,但由于各国国情不一,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看,网络经济在各国的发展现状也有很大区别。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Research公布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网络经济发展最为迅速,2009年美国网上零售交易总额达到155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

在线销售收入占全国零售总收入的6%,较2005年B2C网上零售额的863亿美元增长近80%。

该研究机构预测美国电子商务2010年的交易额还将继续保持11%的增长率。

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指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4.57亿,同时Internet普及率达到34.3%,其中在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方面,已经从2002年的11.1%扩大到2016年的98.3%;

此外,我国域名总数由2009年底的1682万下降到866万,其中CN域名从1346万个下降到435万个;

网站数量也由2009年底的323万个下降到191万个;

IPv4地址数量已经由2002年的0.29亿增长到2.78亿,而带宽增长更是飞速,由最初的25.408MB/s发展到2010年的1098957.82MB/s。

2016年中国网民总量为7.3亿人,其中移动网民占比高达95.9%。

据2016年网络经济营收入统计报告显示,各大网络电商总营收达到8946.2亿元,营收占比超过60%,为网络经济增长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第二位的网络广告总营收为2902.8亿元,营收占比近20%,网络游戏营收占比达到12.2%,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占比7.3%。

2016年中国移动网络经济规模为7907.4亿元,在网络经济营收中占比超过50%。

同时分别从PC端和移动网络端进行市场规模细分,该年PC端网购和移动端网购总营收分别是PC网络经济和移动网络经济贡献最大的领域,仅仅从移动端方面开看的营收占比达到了51.8%。

而PC端广告和移动端广告作为第二大细分市场来看,网络广告在移动端占比最高,总营收甚至达到了60.3%,而在网络游戏中,移动端也占到很大的市场份额,总营收高达57.2%;

而第三方支付中,移动端占比从2015年的34.8%上升到46.5%,上升超过十个百分点。

网络经济已整体进入移动化时代。

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突出特征。

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的大都为网络经济与国民经济间的关系,但主要研究内容均偏重于政策分析及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并不多见。

本章将从网络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模型出发,讨论网络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

3.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网路经济作为一种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研发、制造、以及商品交易和行政管理所诞生的新兴经济,推动深化了国际分工,并推动了在贸易结构、贸易方式以及贸易格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为了研究网络经济对于国际贸易影响的主要原因,分析网络经济规模和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规律以及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本章首先将对网络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所运用的模型、变量和数据进行介绍说明,然后选用进口和出口贸易额作为衡量各省国际贸易水平的主要指标,选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反映网络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和东、中、西部面板数据分别研究网络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3.1模型介绍、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增长的全貌,本文的被解释变量选择包括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两个指标,以反映其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

选择“互联网普及率”作为网络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

但如果模型中仅仅包括互联网与贸易,显然容易遗漏一些重要变量,因此失去估计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避免因遗漏重要变量而推断出虚假因果关系的可能,我们要加入其他一些影响进、出口的重要变量。

因此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选择能够衡量人均收入水平的“人均GDP”反映贸易需求;

选择“总人口”作为反映经济规模和资源禀赋状况的代表。

所以解释变量设定为可观测的“互联网普及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总人口”以上指标。

综上所述设计回归模型如下:

将上式线性化可得:

公式(3.1)

公式(3.2)

上式各变量解释如下:

(1)EXit、INit:

分别表示i省(市)在t年的国际贸易中的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

同时如果以上两个指标的单位为美元,在统计时本文运用各年的美元加权平均汇率换算为成人民币,其中单位为亿元。

(2)GDPit:

为i省(市)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

亿元)。

根据林德的需求相似论,需求偏好是决定国际制成品贸易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这表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越高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这种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的贸易需求量就越大。

事实证明,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基础设施条件越好、市场需求越广泛复杂、参与国际商务活动越多,国际贸易流量越大。

而GDP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民收入水平,所以本文采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一般情况下,GDP与贸易具有正相关的影响。

(3)PEOPLEit为i省(市)t年的年末总人口(单位:

万人)。

省区贸易绩效通常与其经济规模有关,所以用总人口作为经济规模的测量指标比较符合实际。

人口反映了经济规模和资源禀赋状况。

省区规模越大,意味着经济活动多样化、贸易供求能力强,所以,预计PEOPLE变量对进出口都有正相关的影响。

(4)NVESTit表示i省(市)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单位:

一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提高当地的基础设施,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降低成本,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对进口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出口影响不确定。

(5)NETit表示i省(市)t年的互联网普及率,用来反映一个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

同时衡量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网民、域名、网站数等。

考虑到域名注册后并不一定拥有网站,而且许多机构将域名注册作为保护域名的手段,甚至只是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因此,用域名作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显然不合适。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网站数量存在结构变动,因此,只有当互联网的发展相对成熟以后,才能用网站数量作为衡量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根据CNNIC已公布的27次调查数据来看,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用户数持续高速增长。

因此,用网民数作为衡量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指标比较合适,具体分析时采用互联网普及率,即各省网民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本文选取2010——2017年北京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其中进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年鉴,历年GDP、年末总人口、汇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而北京市历年网民数或互联网普及率数据来源于2010-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中心(CNNIC)报告,模型通过eviews6.0实现。

3.2互联网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北京市面板的研究

通过eviews6.0Hausman计算检验结果,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的情况下拒绝了原假设,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形式。

互联网普及率对北京市总体出口贸易影响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回归结果如下:

LnIN=-1.4263+αi*+5.1276LnNET+9.66LnPEOPLE+3.321LnINVEST+0.5563LnGDP

(62.05)(7.7320)(6.0725)(2.1969)(1.6004)

t={-0.0230}{2.6632}{2.5909}{-2.5115}{1.3476}

R2=0.9507,adjR2=0.8850,F=14.47308df=21公式(4.4)

3.2模型检验

3.2.1经济意义检验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当北京市年GDP每增长1亿元,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其出口贸易量则会有0.5563亿元的增长;

当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每增长1万人,出口贸易量则会有9.66亿元的增长;

当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亿元,出口贸易量则会有3.321亿元的的增长;

同时当互联网覆盖率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出口贸易量就会产生5.1276亿元的增长。

3.2.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

R2=0.9507,修正后可决系数为R2=0.8850,这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对样本具有较好的拟合。

(2)F检验: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下,分别针对H0:

β2=β3=β4=0计算,然后在F分布表中查出得到自由度为K-1=3和n-k=21的临界值为Fα(3,21)=3.075。

由eviews计算检验结果得到F=14.47308>

3.075,所以应拒绝原假设H0,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显著,即“互联网覆盖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联合起来确实对“出口贸易额”有显著影响。

(3)T检验:

在给定的显著水平α=0.05下,分别针对H:

βj=0(j=0,2,3,4)计算,然后在t分布表中查出得到得自由度为n-k=21临界值tα/2(n-k)=2.080。

通过eviews数据可得,与β0、β2、β3、β4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0.0230,2.6632,2.5909,-2.5115,1.3476,可以发现“互联网覆盖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末总人口”绝对值均大于2.080的临界值,这分别说明都应当拒绝原假设H0,同时表明本文的解释变量“互联网覆盖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末总人口”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出口贸易额”都有显著的影响。

3.3互联网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北京市面板的研究

通过eviews6.0Hausman计算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情况下拒绝了原假设,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形式。

LnIN=-13.7398+αi*+4.9425LnNET+15.2525LnPEOPLE+3.272LnINVEST+2.0250LnGDP

(39.4723)(4.9182)(3.8626)(1.3973)(1.0179)

t={-1.8381}{2.4629}{3.9487}{-2.3418}{-2.9891}

R2=0.9504,adjR2=0.8842,F=14.47308df=21公式(4.4)

3.3模型检验

3.3.1经济意义检验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当北京市年GDP每增长1亿元,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其进口贸易量就会有2.0250亿元的增长;

当年末总人口每增长1万人,进口贸易量就会有15.2525亿元的增长;

当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亿元,进口贸易量就会有3.272亿元的增长;

当互联网覆盖率每上涨一个百分点,进口贸易量就会有4.9425亿元的增长。

3.3.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

R2=0.9504,修正后可决系数为R2=0.8842,这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对样本具有较好的拟合。

(2)F检验: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情况下,首先分别针对H0:

β2=β3=β4=0计算,其次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21的临界值Fα(3,21)=3.075。

通过eviews计算检验结果得到F=14.3664>

3.075,所以应拒绝原假设H0,同时表明回归方程显著,即“互联网覆盖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联合起来确实对“进口贸易额”有显著影响。

(3)T检验:

在给定的显著水平为α=0.05的情况下,首先分别针对H:

βj=0(j=0,2,3,4),其次通过在t分布表中查出得到得自由度为n-k=21临界值tα/2(n-k)=2.080。

由eviews数据可得,与β0、β2、β3、β4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1.8381、2.4629、3.9487、-2.3418、-2.9891,可以发现“互联网覆盖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年末总人口”绝对值均大于2.080的临界值,这分别说明分别都应当拒绝原假设H0,同时表明本文的解释变量“互联网覆盖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分别对被解释变量“进口贸易额”都有显著的影响。

同时估计结果表明,2009——2016年间,互联网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为正,并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从总体上说,互联网普及率每增加1%,进口贸易额增加4.9425亿元。

通过与前面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对我国进口贸易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但是互联网普及率对出口的拉动作用略大于对进口的促进作用(0.1851亿元)。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1结论

本文在理清网络经济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北京市2009-2016年网民数量、网民增速、网络普及率、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资为指标,利用其作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于北京市的进出口总额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从理论上来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企业和垂直分离化分工的出现,企业通过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电子结算等应用,使贸易范围逐渐扩大、交易成本不断减少,居民购买更加便易,进一步推动国际分工的继续深化,并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在结构、方式以及格局的深刻变革,从而起到促进贸易增长的作用。

(2)基于北京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出口的拉动作用略大于对进口的促进作用。

说明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促进机制已经形成,互联网的普及让国外厂商对公司及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网络贸易平台、电子采购、电子结算的应用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为企业打开了国际贸易市场,带来了更多潜在客户,同时在互联网的普及之下,移动支付成为热潮,使得居民的网购以及企业网上营销变得更加便利,从而对于进出口贸易起到了推动作用。

4.2政策建议

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互联网与贸易的发展现状,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加快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促进网络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

对于政府来说,应当完善地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运营和发展根基,其发展水平和规模直接制约着整体网络经济的发展质量和高度。

事实证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网络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建设有非常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具有成熟和完善的网络经济发展条件。

此外,政府应重点加快国内骨干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扩充互联网容量,提高网络贸易信息流通效率,同时开放更多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需求。

同时应当加大投资保证网络经济中电子商务部分的金融产业安全,使企业在进行电子结算业务中,避免出现黑客攻击,从而出现财产损失。

(2)相关企业抓住电子商务的机遇

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带动了企业生产和交易的不断革新,移动支付和电子结算已迅速成长为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这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由于互联网普及率所带动的移动支付的便利,进出口贸易也每年逐步增长,故相关的企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相关设备的建设、加大相关科研的投资、注重移动支付所带来的金融安全风险。

(3)充分利用好国际贸易平台,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贸易

国际贸易平台的运用,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行业推广和目标市场推广,能将企业及产品信息直接展示在有针对性的国际贸易平台中,是一种专业化的网络营销方式。

中小型企业,在没有能力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的情况下,应当把握利用好国际贸易中网络平台的作用,使自身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事物中能够更加地快速和便捷,进一步带动相关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无论是从论文的一开始的选题、构思、文献和资料收集、撰写提纲,还是后期的模型建立以及数据分析过程中,我的老师都给予了我足够的耐心、信心和精心的指导。

老师平易近人,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在我论文撰写迷茫之际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特别感谢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细致指导。

同时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本论文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老师及同学,致以我最真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孙唯.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及区域差异[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金裔婕.网络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曹学锋,吴丽雯.基于贝叶斯分位回归计量模型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11).

[4]曾召友.电信服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省际外溢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王曼华.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的经济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