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856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docx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1周第1课时授课时间:

2019年9月11日

课题

认识人民币

(二)

第2课时

课型

授新课

主备

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知道1角=10分。

2、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地进行人民币地等值交换。

教学难点:

人民币地等值交换。

教法

谈话法、导学法、演示法

学法

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单明

元确

导目

入标

1.情境引入

2.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

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2.明确单元目标,明确本课目标。

小组交流,探讨各自想法

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自精

主讲

学点

习拨

1.学生同位做换钱游戏

2.教学例3

教师先分别出示面值是2元、9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

“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用几张?

渗透:

数学化归思维方法。

学生将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

(思考过程:

2元里面有2个1元,所以要用2张1元的。

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课上充分让学生利用模拟人民币认识几种大面值的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自精

主讲

学点

习拨

教学例4

教师在出示面值是20元、9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

指名说一说怎样兑换的?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在书上填写例3,全班一起订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进行实践的好习惯

当巩

堂固

训拓

练展

1、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9~7题。

1、课本第94页“做一做”。

2.课本第99页第9题。

3.第96页第6、7题

先让独立完成做一做,师徒订正,伙伴有问题的说一说是怎么思考的,小老师先纠正并可全班共享。

学会分析数学问题

课回

堂归

总单

结元

1.并回归单元。

2.评价合作性学习。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回归单元。

2.定评大家的合作性学习。

1.归纳本节课所学习内容。

2.对合作伙伴进行点评。

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并说出合作性学习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

例3例4

教学中注意把握认识的层次,组织好分类活动。

课前让学生模拟人民币供学生分类时使用。

重点引导认识几种大面值的人民币。

课上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俐4的换钱活动中,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1周第2课时授课时间:

2019年9月12日

课题

认识人民币(练习)

第3课时

课型

练习课

主备

审核

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方法

练习法、指导法

环节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知落

识实

回目

顾标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生回答

回顾知识,为练习做好铺垫。

题突

型出

讲重

解点

分层次出示习题

1.投影出示第48页做一做主题图。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

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49页第2题。

1.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

2.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表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上充分让学生利用模拟人民币计算总钱数,和单位间的换算。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环节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交互

流助

质提

疑高

1.质疑。

1.你还有疑问吗?

1.质疑解疑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

总巩

结固

归拓

纳展

总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2.出示思考题求:

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

1.小伙伴展示,小老师补充。

2.独立思考,小组中交流后小伙伴展示,小老师补充。

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并说出合作性学习的快乐。

相关练习

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同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通过教学,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兑换较差,有待加强认识提高。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1周第3课时授课时间:

2019年9月13日

课题

简单的计算

(一)

第1课时

课型

授新课

主备

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法

谈话法、导学法、演示法

学法

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单明

元确

导目

入标

1.情境引入

2.导入课题

口答

1、3元=()角9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提出问题:

你们想学些什么呢?

明确单元目标,明确本课目标。

学生思考。

明确本课与单元的关系,明确学习目标。

自精

主讲

学点

习拨

1.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简单计算:

教学例9

2.在观察和游戏中掌握计算:

出示例9挂图,提问:

“这是几元几角?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l元2角,接着问:

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

1元2角是多少角?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

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1.伙伴尝试回答,小老师纠正补充,同组互说。

2.先小组讨论,再小组展示,伙伴展示,小老师纠正补充。

把抽象概念与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对人民币计算的理解就一下子变得形象直观了。

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接触对单位不同的两个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并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完成计算。

以后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度,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自精

主讲

学点

习拨

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

说一说

(9角+8角=13角)

问:

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

板书:

9角+8角=13角=1元3角。

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说出自己的想法

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归纳方法来把问题简单化。

当巩

堂固

训拓

练展

1.课本第97页“做一做”。

2.练习十三第1、2、3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

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先让独立完成做一做,师徒订正,伙伴有问题的说一说是怎么思考的,小老师先纠正并可全班共享。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回

堂归

总单

结元

1.回归单元

2.评价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回归单元。

2.定评大家的合作性学习。

1.归纳本节课所学习内容。

2.对合作伙伴进行点评。

本节课的小结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并说出合作性学习的快乐。

简单计算

9角+8角=13角

9角+8角=13角=1元3角。

教学中突出两点:

(1)注重过程的指导,从直观到抽象。

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接触对单位不同的两个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并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完成计算。

以后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度,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2)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计算。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11周第4课时授课时间:

2019年9月14日

课题

简单的计算

(二)

第2课时

课型

授新课

主备

审核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谈话法、导学法、演示法

学法

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单明

元确

导目

入标

1.复习引入

2.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9角=()元()角

2.明确单元目标,明确本课目标。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自精

主讲

学点

习拨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1、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归纳方法来把问题简单化。

在本例题的教学中,由于数量关系简单,数据也比较小,有些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此时,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

尝试-调整、有序罗列。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补充

自精

主讲

学点

习拨

课件演示

汇报交流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9+8=136+7=13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配合教师引导比较哪种更好,并加以总结。

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当巩

堂固

训拓

练展

完成课本第98页做一做

完成教科书第98页“做一做”。

先让独立完成做一做,师徒订正,伙伴有问题的说一说是怎么思考的,小老师先纠正并可全班共享。

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