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8440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小B.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C.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

10.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

A.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B.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

C.工业化水平不断下降D.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11.读“某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下题。

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特征()

A.该阶段处于区域发展的衰落阶段B.第二产业加速发展,上升趋势明显

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D.该阶段产业转型再生,人地关系协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丙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分别是()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13.丁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海拔高,光照强④水热充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差异突出。

14.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标准是()

A.自然指标B.人文指标C.综合自然和人文指标D.以上均不是

15.下列关于图中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尺度是由大到小的

B.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空间尺度是由大到小的

C.中部地区与河南省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

D.四大地区的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

16.在区域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B.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

C.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地形B.河流

C.降水D.农业生产条件

18.图中区域划分的目的在于()

A.加强行政管理B.协调统筹利用水资源

C.合理布局农业生产D.为城市提供农产品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20.对甲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21.四幅图片所在经济区中工业经济最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中国西部经济地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关于西部经济地带发展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人烟稀少,生态环境容量大B.具沿边优势,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C.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交通便利D.能源、矿产、水资源丰富

23.目前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①交通②水资源③地形④政策

24.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

A.温带草原带与温带荒漠带的过渡地带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C.旱作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的过渡地带D.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很大,下图为中国政区图。

25.下列关于丙、丁两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区域雨热同期B.丙区域植被稀少C.丁区域土壤肥沃D.丁区域多外流河

26.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人均耕地面积大B.劳动力丰富C.土地复种指数高D.科技水平高

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和文化特色差异很大。

27.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下列关于地理界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B.南方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C.西北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D.青藏与其他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光照

28.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人口约占全国55%B.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贫乏

C.西北地区的东部多为定居放牧D.青藏地区的青稞单产较低

秦淮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淮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为南方和北方。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穿江苏入海;

后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下图1为秦淮线在江苏的分布图。

29.下列有关江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界线是模糊的B.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完全一致

C.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D.区域独立存在发展,与其他区域无联系

30.图2中①—②—③反映区域间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一青藏地区B.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C.中国一山西省一太原市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31.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气候差异B.南北物产差异

C.饮食习惯不同D.食用盐种类不同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地形平坦沃野千里,但气候干旱

B.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C.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D.西部地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33.关于四大地区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深挖农业生产潜力

B.东部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C.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把重点放在开发资源上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鼓励人口迁移到东部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521

91.5

231

61

85

31

1220

44

34.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的差异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③地形类型的差异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5.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甜菜

3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网图。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37.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流区与内流区和旱地耕作区与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和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级阶梯和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38.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B.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贫瘠

C.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富D.该地农业人口多、商品率高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所示。

39.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依次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

C.降水量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40.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降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41.下列排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的是()

A.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42.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影响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D.气候大陆性强,年降水量200mm以下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7年的70.58%。

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1.3:

48.6:

40.1调整为2018年的7.2:

40.7:

52.1。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13年和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2013年

2017年

东部地区

6.2:

46.8:

47.0

4.7:

41.6:

53.7

中部地区

1.8:

52.1:

36.1

8.9:

45.3:

45.8

西部地区

12.5:

49.5:

38.0

11.4:

41.2:

47.4

东北地区

11.6:

49.7:

38.7

11.0:

37.3:

51.7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____。

(2)2008年以来,我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

(3)描述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____。

(4)四大地区中,产业结构最合理的是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____。

44.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下图,回答下题。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参考答案

1.D

2.B

【分析】

1.

结合图中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可判断①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较小,A错误;

②为工业化阶段,区域差异大,B错误;

③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差异小,C错误。

①—②—③体现了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发展趋势,D正确。

2.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占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差异明显,为图中②阶段。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加速发展;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二三产业占比最大,区域发展趋向平衡。

3.B

4.A

5.A

3.

根据统计图显示的该地以第一产业——种植业——棉花生产为主导的线索,联系选项中四地的生产特点,可以判定为塔里木盆地。

四川棉花种植面积少,东北不种植棉花,长江中下游棉花占比少,且第一产业不是主要的产业,ACD错误,故选B。

4.

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条件是光照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A正确,C错误;

土地面积广阔不是优势条件,不靠近消费市场,BD错误,故选A。

5.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远离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A正确;

农业基础不薄弱,B错误;

自然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为自然条件,CD错误;

故选A。

新疆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是优势的农业条件。

资金、技术、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

6.D

7.A

8.B

6.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上海属于湿润地区,哈尔滨属于半湿润地区,两地降水都比较多,A错误;

两地冬夏季温差都比较大,B错误;

降水季节分布都不均匀,C错误;

都是雨热同期,D正确。

故选D。

7.

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均为季风气候,成因相同,特征相似,都是雨热同期,两地气候的差异在于上海纬度较低,冬季气温在0℃以上,哈尔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在0℃以下,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A正确;

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两地均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错误;

两地均为平原,故C错误;

长三角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松嫩平原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长,主要因为两地纬度不同,故D错误;

所以该题选A。

8.

松嫩平原地区有大庆、吉林等油田,石油资源丰富,以资源为依托的重化工业发达,故B项正确;

我国的铁矿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如河北的迁安,松嫩平原地区铁矿资源匮乏,故A项错误;

我国的钨、铜、铅、锌、锡等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松嫩平原地区有色金属矿较少,故C项错误;

我国棉花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松嫩平原地区不盛产棉花,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比较,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材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气候成因均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点为雨热同期,上海的纬度较低,冬季温和,松嫩平原纬度高冬季寒冷。

9.B

10.B

9.

由表中的信息可知,1980年湖南省第一产业比重是42.3%,第二产业比重是40.2%。

第三产业的比重是17.5%,第一产业是三大产业中比重最大的产业;

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4%,是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

从1980年到2020年,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

由表中的信息可知,从1980年到2020年,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一般的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越小。

说明湖南省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了优化,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初期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比重最大,成长阶段,第二产业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上升;

转型阶段,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11.C

【详解】

读图可知,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处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紧张,还没有发展到转型和再生时期,AD错误。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B错误,C正确。

故选C。

 

12.B

13.A

12.

甲地区表示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草原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乙地区表示小兴安岭地区,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丙地区表示松嫩平原,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B项正确。

13.

丁地区位于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适合的农业类型,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适合发展小麦、玉米、大豆等耐寒作物。

14.C

15.D

14.

由图可知,四大地区是综合了省级行政区和地理位置两个因素划分的,故四大地区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指标划分的,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

15.

四大地区的区域空间尺度相同,A项错误;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属于同一空间尺度的区域,B项错误;

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区,但两者不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C项错误;

四大地区的区域发展条件不同,故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也不同,D项正确。

所以选D。

在进行区域划分标准判断的时候,要结合区域的名称、类型、边界等综合判断区域划分依据是自然指标、人文指标还是综合指标。

如本题是根据四大区域的名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及区域边界综合判断的,其划分标准是综合指标。

16.D

在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A错误。

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B错误。

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C错误,D正确。

区域发展阶段比较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越过第二产业,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阶段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7.D

18.C

17.

该图为宁夏农业区划图,是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分的,包括地形、降水热量等,D正确。

地形、河流、降水只是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之一,无法根据单独的某一个划分农业区划图,ABC错误。

故本题选择D。

18.

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区,可以为农业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性意见,与行政管理、水资源无关,C正确。

A、B错误。

为城市提供农产品需要考虑的是交通条件和市场的需求,不需要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分,D错误。

故本题选择C。

根据规划图的名称推断其划分的条件,是根据单一条件划分还是综合多项条件划分。

19.A

20.A

21.B

19.

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A正确;

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震较少,B错误;

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热量不足,C错误;

长城沿线以北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较轻,荒漠化严重,D错误。

20.

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旱地耕作少;

种植业为主,畜牧活动少;

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大豆种植较少。

A正确,B、C、D错误。

21.

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工业经济最强,B正确;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是工业经济最强的地区;

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工业经济没有长江三角洲发达,A、C、D错误。

解答该组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著名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的地区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22.B

23.A

22.

西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人口环境容量小,ACD错误;

但具有沿边优势,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B正确,故选B。

23.

交通条件及水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②正确;

地形对经济有一定的制约,但不是主要的因素,政策对西部经济有利,③④错误。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品质优良,而且资源成片分布,布局集中,是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复杂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这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自然条件。

西部地区地貌多样,物种繁异,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

四川省的中药材种植量及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贵州省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品种多、价值高。

但西部的资金技术信息相对东部地区是劣势,应加强东西部的交流。

24.B

读图可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上,D错误;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位于400mm年等降水量线附近,是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A错误;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B正确;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而旱作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的过渡地带在秦岭—淮河一带,C错误。

25.A

26.A

25.

读图可知,丙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植被覆盖率高,A正确,B错误;

丁区域位于青藏地区,降水稀少,多内流河,植被稀少,土壤贫瘠,CD错误。

26.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由图可知,甲区域位于东北平原,乙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A正确,B错误。

甲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乙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区域的水热更充足,土地复种指数高。

C错误。

乙区域经济更发达,科技水平更高。

D错误。

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限制因素。

27.C

28.C

27.

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南北两侧气候、水文、植被、人类活动等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故A错误;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的主导因素为热量和降水,故B错误;

西北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