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7893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档格式.docx

(二)规划内容

根据临港新片区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布局,在分析各个功能区业务发展需求、网络能力需求、设施部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通信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布局架构,提出国际通信设施、光纤通信设施、无线通信设施、计算和内容设施、智能感知设施等各层面发展规划,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方案(包括通信局房、移动通信基站、通信管道、光交接箱等)和规划实施策略。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6年,自2020年至2025年。

(四)规划范围

临港新片区规划范围为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面积为873平方公里。

●先行启动区包括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核心承载区主要指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管辖范围,面积为386平方公里;

●战略协同区主要指新片区范围内的奉贤、浦东、闵行区域,面积约为456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按照“整体规划、远粗近细”原则,聚焦119.5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范围,按照区域内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布局进行详细规划;

对于386平方公里核心承载区给出规划原则和参考模型。

图1-1临港新片区区位图

二、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一)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上海是全国核心信息通信枢纽之一,拥有互联网交换中心、骨干直连点、国际关口局、海缆登陆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等重要通信基础设施。

临港处于上海东部,整体上处于城市通信网络边缘。

截至2019年12月底,临港主要通信基础设施情况如下:

在通信综合局房和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方面,拥有综合局房1个,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东方有线等企业正在规划综合局房。

临港目前有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2个,一处为中国移动临港数据中心一期,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一处为上海有孚临港数据中心一期,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东方有线以及腾龙控股、商汤科技、上海奈盛等多家企业正在规划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

汇聚机房62个,用于部署服务于临港新片区的各类交换、数据和传输网元。

在城域网络方面,数据网已实现万兆链路直达上海核心节点,通过端局可以为用户提供万兆、千兆和百兆接入端口;

传输网部署大容量波分系统(100GOTN和ASON)覆盖汇聚、接入节点,多路由、高带宽连接城市核心节点;

本地传输网可满足短期内业务传送需求,后期根据流量增长情况按需扩容。

在固定宽带接入网方面,临港新片区已基本完成10G-EPON光网络全覆盖,千兆宽带网络覆盖用户26万,覆盖率超过99.5%,部分端口已经具备万兆能力;

政企专线已覆盖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中船瓦锡兰发动机、特斯拉中国、电巴新能源、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临港新片区企业、教育园区。

在移动通信方面,临港新片区已建设4G基站472个(合计逻辑站2335个),其中先行区已建设4G室外基站407个,并在重点区域建设了室内分布系统,基本实现了区域内连续覆盖;

5G室外基站472个,其中先行启动区已建设5G室外基站158个,对人口密集区域先行覆盖,将随着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逐步建设5G网络。

临港新片区现有移动网络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行建设运营,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已基本覆盖新片区,但根据运营企业对新片区投诉问题集中的区域进行测试的报告,由于之前的临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区域的移动基站建设目标没有实现,目前新片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仍有薄弱之处,洋山岛及东海大桥、南汇芦潮港码头周边片区、南汇工业园周边片区、南汇滴水湖辐射圈、祝桥商飞周边片区、奉贤区海港新城、海港商贸城区域存在部分区域3/4G网络弱覆盖、室内覆盖不健全的问题。

在物联网方面,电信运营企业已在临港新片区建设NB-IOT站点1289个,基本实现室外连续薄覆盖,后续根据物联网业务需求及测试进行补充完善,室内场景按需建设。

在国际通信方面,临港新片区有2个国际海缆登陆站,共接入7条海缆。

其中,中国移动在临港新片区建有国际海缆登陆局,用于跨太平洋(NCP)海缆登陆,建筑面积为2127平方米,是国内首个国际海光缆与超大型数据中心一体化布局;

中国联通在临港设有南汇登陆站,建筑面积10502平方米,共有7条海缆登陆,通往亚太、美国及欧洲方向。

在通信管道方面,目前临港新片区暂未实现市政道路全覆盖,管道覆盖率约为80%;

具体来看临港新城、泥城镇等区域管道资源使用率较高需要扩容,奉贤片区道路管道覆盖率偏低,大团镇、书院镇等当前以农村为主体的区域,仍无管道资源部署。

光交主要覆盖临港新城、大团镇、万祥镇等区域,覆盖半径约750米,光交覆盖率偏低。

(二)优劣势分析

临港新片区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拥有南汇、临港两个海缆登陆站,共接入7条海缆,通过海缆系统可连接亚太、美国及欧洲方向,便于开展国际互联网、国际专线等国际通信业务,有利于支撑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离岸业务等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但整体而言,临港新片区通信基础设施处于城市网络边缘,能够满足原来人口密度、产业密度相对较低情形下的通信需求,但难以支撑临港新片区未来发展定位,主要体现在:

一是网络层级低、网络覆盖不均衡。

临港新片区通信网络在上海城域网汇聚层以下,无核心网络节点。

4G网络覆盖不均衡,室内覆盖不健全,洋山岛及东海大桥、芦潮港码头周边、南汇工业园周边、滴水湖辐射圈、祝桥商飞周边、海港新城、海港商贸城区域4G覆盖有待改善。

二是数据中心及局房可用面积不足。

目前临港区域仅有2个IDC数据中心,1个综合局房,现有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新片区发展新兴业务所需的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

三是通信管道覆盖率低于上海市区覆盖平均水平。

临港新片区管道和光交未实现市政道路管道全覆盖,重点段落资源匮乏、覆盖深度不足,部分区域管道出口少、断点多、过路资源少。

三、临港新片区城市总体规划

(一)发展定位

新片区按照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

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二)区位优势

临港地区是长三角区域重要节点区域,地处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发展带交汇处。

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东南角,杭州湾“海上大通道”北端,苏沪浙沿海铁路通道中段,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直接腹地,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图3-1临港新片区区位优势

(三)产业布局

根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产业地图》,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七大前沿产业,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五大现代服务业。

前沿产业区:

集成电路、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

国际创新协同区:

人工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医疗服务;

生命科技产业区:

生物医药、智能新能源汽车;

综合区先行区:

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科技创新服务;

特殊综合保税区:

现代航运服务、新型国际贸易;

现代服务业开放区:

跨境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国际医疗服务;

浦东机场南侧区域:

航空航天、现代航运服务;

小洋山岛区域:

现代航运服务。

图3-2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图

四、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设置临港新片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超前谋划,积极引入和探索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新标准、新理念和新模式,加快构建高速、智能、敏捷、安全的新型通信网络,打造城市通信基础设施标杆,赋能高端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上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显著提高“五个中心”建设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立足长三角、面向亚太、通达全球的国际通信枢纽和国际信息港,护航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国际领先,创新驱动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理念、制度、技术、产业创新,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的典范。

改变传统建设模式,统筹考虑通信管道、基站站址及机房、传输线路、物联网传感器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和资源预留。

2.需求牵引,超前谋划

坚持需求导向,立足产业发展对网络能力、网络安全和可扩展性的要求,提供覆盖完善、安全可靠、灵活扩展的通信网络环境。

梳理近期建设投入与远期经济社会效益的关系,建设规模、网络能力和技术选择适度超前,实现通信设施与城市建设有序、同步推进。

3.统筹协同,共建共享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的统筹衔接。

对接新片区建设时序,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共建共享,降低综合成本。

坚持绿色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损耗。

4.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采用先进自主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设备,加强设施安全防护,控制安全风险。

优化网络架构,利用多层面的冗余可靠设计,提高城市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三)发展目标

紧密围绕临港新片区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实现各类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通信基础设施泛在部署,全面构建5G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赋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4G/5G协同发展,5G网络不断提升广域覆盖和深度覆盖水平,光纤宽带网络持续演进升级,临港新片区各产业功能区的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布局不断完善,在前沿产业功能区全面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水平。

临港新片区在上海城市通信网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在上海国际通信枢纽中的作用大幅提升,将临港新片区通信基础网络打造为相对独立的、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应用模式建设的精品示范网络。

全力支撑临港新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1.基础构建阶段(2020-2022年)。

重点是提升临港新片区在上海城市通信网中的地位,4G/5G协同发展,4G网络不断优化,5G网络规模部署,千兆光纤通信网络覆盖普及,在前沿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应用标杆。

(1)基础网络设施

——光纤宽带网络。

实现宽带千兆到家庭、万兆到楼宇、百G到园区。

万兆宽带入户开始试点。

光纤通信网络在工业互联网中应用更加深入,工厂连接外部的互联专线、上云专线、上网专线带宽能力不断提升,工厂内部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更加普及。

2022年千兆宽带用户占比达到30%,固定宽带下载速率达到100Mbit/s以上,前沿产业功能区和高端服务功能区企业专线带宽普遍达到1G以上。

——移动通信网络。

4G/5G协同发展,4G网络实现全域覆盖,网络质量满足5G发展初期的兜底网络水平,5G网络实现规模部署,面向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完成主城区、产业园区、大学校园、旅游景点5G网络覆盖,以及公共交通类(机场、地铁、车站、港口)和建筑楼宇类(大型场馆、商务楼宇、政府机关)等重点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热点地区用户下行平均速率达到100Mbit/s以上,基本满足4K/8K、VR/AR业务体验需求。

——骨干通信网络。

上海城市通信网核心节点在临港部署,改变目前临港边缘网络地位。

并新增一处海光缆登陆局,以临港为登陆点的国际光缆信息通道进一步丰富,成为亚太区域国际海底光缆的重要汇聚节点,上海一南一北互为补充的国际海缆登陆格局基本形成。

(2)通用能力设施

——云计算数据中心。

初步构建云边协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主要满足临港新片区各类产业功能区业务发展需求,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到5万架,新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综合能源效率指标(PUE)不超过1.3,边缘计算机房规模达5个。

——物联网设施。

在先行启动区泛在部署共性智能感知设施,满足各类公共服务的共性需求,依据城市功能划分和产业分布,有针对性地部署具备特定功能的智能感知设施。

完成“海绵城市”感知设施部署。

物联网终端总连接数不少于4万个,建设综合杆数量不少于7000个。

——工业互联网。

以5G、光纤宽带协同推进企业内网建设,在集成电路、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进5G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打造5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标杆。

——车联网。

积极推动“AI+交通”场景落地,实现洋山港(一期)经东海大桥到深水港物流园区小批量试运行;

推进陆上无人驾驶示范区建设。

2.优化升级阶段(2023-2025年)。

重点是进一步提升临港在上海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光纤到房间、光纤到机器、光纤到桌面的全光网络逐渐普及,万兆到家庭开始试点应用,5G网络提升室分系统建设规模,优化室内外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面向产业互联网的网络功能开始全面应用。

5G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创新的通信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建成。

光纤宽带网络持续演进升级,光纤到房间、光纤到机器、光纤到桌面的全光网络推广普及。

千兆宽带业务普及应用,万兆到家庭网络开始试点建设。

前沿产业功能区和高端服务功能区的企业以及大学校园百G专线开始普及。

千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到60%,万兆到家庭端口占比达到10%,固定宽带下载速率接近200Mbit/s。

5G网络实现全域连续覆盖,室外吸热补忙和室内深度覆盖水平持续优化,宏微协同、高低搭配、室内外结合的5G无线网分层立体覆盖网络全面建成。

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逐步从eMBB向mMTC和uRLLC延伸,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全面普及,5G切片网络在产业互联网中开始推广应用。

热点地区用户下行平均速率达到200Mbit/s以上。

临港与上海其他区域及周边省份网络联通能力明显增强,争取在创新服务协同区、高端服务功能区建设直达上海国际业务出入口局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满足临港新片区企业高级别跨境通信需求。

——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边协同的云数据中心更加完善,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临港本地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具备一定辐射周边能力,部分满足上海其他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相近产业的互联网数据中心需求。

探索试点离岸数据中心,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期末,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9万架,边缘计算机房规模达7个。

建设NB-IOT和EMTC协同发展的连接网络,进一步完善感知设施部署,建设全域覆盖的智能感知网络,全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底座。

物联网终端连接总数不少于10万个,建设综合杆不少于1.5万个。

5G在工业企业内网中的渗透率大幅提升,逐步由无线连接功能向边缘计算、网络切片、时间敏感网络等专网功能演进,5G+工业互联网内网应用开始普及。

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络覆盖和车路协同设施部署,积极推进全区智慧交通建设,覆盖临港重点道路和路段,并全面放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表4-1规划期内临港新片区通信基础设施各指标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9年

2022年

2025年

(一)基础网络设施

1

城市平均宽带接入能力

Mbps

150

300

600

2

企业平均宽带接入能力

800

1500

3

千兆宽带用户占比

%

11%

30%

60%

4

万兆固定宽带用户占比

0.01%

5%

10%

5

5G基站站址数量

472

2230

3924

6

热点地区用户下行平均速率

30

100

200

7

综合局房

8

汇聚机房

62

98

121

9

光缆交接箱

2662

4731

7347

10

管道覆盖率

80

85%

90%

(二)通用能力设施

1、物联网

12

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

万个

-

≥4

≥10

13

NB-IOT基站数量

1289

1564

1885

综合杆

≥0.7

≥1.5

2、工业互联网

14

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

≥3

15

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标杆企业

3、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

16

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

17

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物理机架数

万架

0.9

18

边缘计算机房

注:

2025年目标值为参考值,在2022年阶段完成后,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及行业发展变化,采用滚动规划或修订的方式,相应调整规划目标值。

五、需求分析

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再制造等七大前沿产业和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五大现代服务业。

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先行启动区各产业区布局特点,在前沿产业区、国际创新协同区、生命科技产业区、综合区先行区、特殊综合保税区应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需求,在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浦东机场南侧区、小洋山岛区域应重点聚焦跨境金融、现代航运等现代服务需求。

此外,还需统筹考虑城市治理、公众通信需求,将临港新片区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按照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现代服务、公众通信四大类场景梳理,针对业务场景分析所需的具体通信资源。

表5-1先行启动区重点产业区需求类别对应表

区域

智慧城市

工业互联网

现代服务

公众通信

标识解析

智能制造

研发创新

智慧园区

新型国际贸易

跨境金融服务

航运服务

信息服务

科技创新服务

前沿产业区

国际创新协同区

生命科技产业区

综合区先行区

特殊综合保税区

现代服务业开放区

浦东机场南侧区域

小洋山岛区域

(一)智慧城市场景需求

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临港智慧新城,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需要以国际视野,把握智慧城市发展脉络,采用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赋能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海绵城市、智慧建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建设。

1.场景通信需求

(1)智慧政务需求

临港新片区建设涵盖新片区管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区内企业和相关运营主体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率先试点“互联网+政务服务”,需依托新片区4G/5G、光纤、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