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785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docx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

辽宁省锦州市2015年中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晰(xī)热衷(zhōng)香皂(zhào)感恩代德(dài)

B.道歉(qiàn)鲫鱼(jì)漩涡(xuàn)曲指一算(qū)

C.活泼(pō)糊弄(hù)掠夺(lüè)天真烂漫(màn)

D.反省(xǐng)削减(xuē)解剖(pāo)应运而生(yī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让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古代,马匹的数量之多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

B.只要商家生产开发的是关爱孩子成长的商品,市场大门就会为他开启。

C.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D.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①③②④⑤B.②④⑤③①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

5.仿照划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

(2分)

人生宛如漫长的河道,终能使细小的水流汇成汹涌的大江;,;人生宛如柔韧的丝线,终能使平凡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家。

他的代表作《春》通过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面来抒写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

B.鲁迅笔下的闰土在封建秩序观念的长期强制性的压力下成为了麻木、机械的顺民,但同时又不失他本身的善良与淳朴。

C.《战国策》由西汉末刘向编订。

它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D.“说”是古代的一种记事文体,通常采用铺陈叙事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

《爱莲说》运用象征手法来塑造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中由照夜玉狮子马引出祸端,晁盖怒而发兵,被诱骗进了陷阱,中箭而亡。

于是宋江聚众商议,想替晁盖报仇,兴兵攻打祝家庄。

B.《繁星》和《春水》收录了冰心一些“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其主题。

C.《鲁滨逊漂流记》中介绍鲁滨逊登岛之初,先用刀子在木桩上刻上记号,当做日历,记录他在荒岛上的艰苦岁月。

然后又回到大船上,运回很多有用的东西。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15年前后俄国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起步走上革命道路。

8.古诗文默写。

(12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2),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3),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5),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7),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8)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9)《出师表》中表现出臣子们于国家危难之际依然在宫廷里、疆场上报国尽忠的句子是:

,。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表达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的句子是:

,。

9.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江城子”,是词牌名。

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B.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

C.下片以抒情为主。

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10.口语交际。

(2分)

“禁烟令”开始实施后,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

期中考试后,九年

(1)班召开家长会。

作为班长的你正在门口引导家长进入教室,这时,一位男家长吸着烟准备进入教室。

你应该说些什么来劝阻他?

(50字左右)

11.综合性学习。

(5分)

某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八年

(1)班同学对开车使用手机等几种常见的违规驾驶行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增长情况(与正常驾驶事故率5.2‰的情况相比)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

(一)、表

(二)。

(一):

使用手机时间(秒)

交通事故增长率[来源:

Zxxk.Com]

开车速度(千米/小时)[来源:

学科网]

30

60

90[来源:

学+科+网]

打电话

看(玩)手机

打电话

看(玩)手机

打电话

看(玩)手机

40

25%

33%

38%

71%

61%

112%

60

44%

52%

69%

98%

93%

152%

80

58%

73%

87%

141%

114%

201%

(二):

其他常见违规行为

司机与同行人聊天

醉酒驾驶

疲劳驾驶

交通事故增长率

85%

312%

303%

(1)根据表

(一)、表

(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两点)。

(2分)

(2)为了避免驾驶时发生交通事故,请根据表

(一)、表

(二)给司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3分)

二、阅读(满分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4题。

(12分)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虽有甲兵

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4.【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

(4分)

【甲】

设酒杀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19题。

(16分)

绳子那头

李少龙

(1)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

一幢楼房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他是我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2)暑假的一天,闷热的天气实在使人感觉无聊,我便要求与父亲、母亲—起出去干活。

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

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瓶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3)到了雇主家里,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转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

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

“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就行了。

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了。

(4)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

我一把拉住他:

“你这是要干啥?

多危险啊!

”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释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5)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特别烫了。

(6)绳子那头传来一声:

“手套!

(7)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

(8)“这么热的天还要带手套?

”“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

”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

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9)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10)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

“踩空了,吓死我了……”

(11)“你没事吧?

”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12)“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

”父亲带着笑意说。

我却要哭了。

(13)绳子那头喊了声:

“拉我上去一些!

”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14)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

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

(15)一会儿,雇主拿来一只冰糕送给正在干活儿的父亲,父亲接过冰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我。

(16)“天儿热,儿子你吃吧。

”他笑着说。

“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

”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

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冰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冰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冰糕。

(17)父亲又要下去了,我慢慢地释放着绳子,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18)我紧紧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那个伟大的人。

(选自《意林》合订本第44卷,有改动)

15.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16.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3分)

17.请结合上下文,写出第(12)段中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和“我”怎样的心理。

(3分)

18.请分析文章第(14)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4分)

19.请写出第(16)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0-24题。

(14分)

黑蒜“传说”

云无心

(1)我们都知道大蒜,那么黑蒜是什么?

黑蒜不是一个特别的大蒜品种,而是由普通鲜大蒜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一种功能性食品。

简单而言,就是把鲜大蒜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加热一个月以上,甚至长达两三个月。

这样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红茶的“渥红”。

经过几十天的持续加热,大蒜的颜色由白变黑,口感和味道也变得绵软而微甜,此时,鲜大蒜就变成了黑蒜。

黑蒜堪称蒜中的“黑巧克力”。

(2)究竟黑蒜里出现了什么?

实验发现,鲜大蒜变成黑蒜之后,大蒜中的许多抗氧化成分大大增加了,如蒜氨酸的含量增加了5-6倍,又如“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清除活性”以及多酚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3倍、10倍和7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