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建设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职教育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建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教育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建设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又如,课程内容通常是指课程文本的内容,而教学内容则是指经过教师理解和加工后实施教与学的内容。
因此,教学效果既取决于课程规划的质量,又取决于教师的理解和加工水平,还取决于学生知识与习得的能力和水平。
也就是说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经历课程的规划,到课程的实施,再到课程的认知与习得,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这一过程中实际存在三种课程:
课程计划(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统称文本的课程;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施教过程称为实施的课程;
学生投入学习以及所发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过程称为习得的课程。
可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客观上存在两个不可避免的落差,一是实施课程与文本课程的落差。
二是习得课程与实施课程的落差。
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必须尽可能缩小这两个落差,只有减少“落差”,才能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二、课程建设的结构性分析
课程是可以按层次划分的。
一般地说,课程建设是在四个层面上进行的。
(一)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
包括办学理念的确立、专业设置的统筹、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组织的建构等。
广州电子信息学校从学校层面审视专业课程改革,实施“大专业、活模块”课程设置,引发了旧专业的调整和大类专业的重组(见图1)。
学校将原来设置的七个专业调整为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及应用、智能技术三个大类专业;
在每个大类专业下各设置若干个专门化方向。
这种专业设置模式至少有三个优点:
其一是能够将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整合;
其二是增强了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各个专业下的专门化方向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程度进行动态取舍;
其三是可以延长专业设置的寿命,有利于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图1:
大专业、活动模块的课程结构
(二)专业层面的课程建设
主要任务是改造或开发专业课程,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范围、课程结构、课程门类、学习年限、学分分配等。
其关键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结构的重建。
专业课程建设的步伐有多大,取决于学校自身的条件。
专业层面的课程建设一般包括改造水平的课程建设和创新水平的课程建设。
对专业课程的改造,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与实施,或为改良,或为修修补补,或为革新,或为推倒重来,总这不能一刀切,要看到学校的发展处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办学条件。
对于办学条件有限的学校,“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也许是一种好模式,并非某些学者所说的是“换汤不换药”。
对已有专业课程的改造可以采用一种“集群式模块课程”(见图2)。
学生用三年时间分别完成三个集群式课程模块的学习,其中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年实行专业选择,第三年选定专门化方向。
这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无疑是一个进步:
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
重新划分课程内容,实现了模块化的集群课程;
使开设大量的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成为可能,增大了课程的选择性;
便于对不同课程模块赋予一定的学分,使学校课程管理更加规范。
图2:
集群式模块课程结构
课程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结构的创新。
职业教育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学校的内部条件也差异很大,因此,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职教育课程模式,让全体女性公民天天都穿旗袍是不现实的,因此用一种课程模式去统驭一个特大城市的课程改革是难以想象的。
课程结构的创新成为了中职教育广泛关注的问题,此问题将在第六节讨论。
(三)分科层面的课程建设
其主要任务是课程标准的编制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发、组合。
广州的课改成果表明,课程标准不再是单一的学科课程标准,除学科课程标准外,还包括实训课程标准、项目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其主要内容是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框架、课时安排、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实施建议等。
课程内容选择、开发、组合的重要载体是教材,在教材中,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知识逻辑顺序和心理逻辑顺序加以组织。
属于概念、原理知识,被组织成认知型态的教材;
属于技术、实践知识,则被组织成习得型态的教材。
教材既包括纸质教材,如教科书、图表、挂图等;
又包括非纸质教材,如音像教材、计算机教学软件、网络教材等。
(四)教学层面的课程建设
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课程富于生命活动的动态部分。
教学层面的课程建设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等,其常规的活动方式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课程结构单一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教育课堂教学一度充斥着“规—例”法的教学,这种方法通常是先“规”后“例”,即先进行概念和原理的讲解,然后再举例子“对号入座”,这种教学方法把理论的认知作为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而把实践作为理论的延伸,于是“在黑板上练技能,在课堂上开机器”随处可见。
在课程实施中,理论与实践“错位”,使职业教育教学面临种种困惑,必须把这种被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即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不是理论知识,而是源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让学生“基于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
“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当前实践所遇到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变革传统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件十分艰难、痛苦的事情。
课程创新过程中将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先进的课程模式与落后的课程实施方式”并存的局面,因此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策略、方式、方法的变革,也是课程建设研究中十分紧迫、不容忽视的任务。
三、实证研究:
课程建设必经的技术路线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一要立足于对现有骨干专业课程的改革,二要开发适应经济发展新态势的新专业或专门化方向。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程创新,就必须遵循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的开发思路和方法,其中,开展实证研究,做好职业分析是必经的技术路线。
(一)开展社会需求调查,透视课程开发需求
实证研究的前提是开展社会调研。
那种不顾社会需求,不经过实证研究,闭门造车地设置课程的传统作法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广州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大力倡导实证研究。
众所周知,劳动市场的需求信息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基础。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劳动市场的预测和教育机构本身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已成为职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第一要求,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
作为课程建设的前置研究,社会需求调研通常包括五项研究:
一是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的调研;
二是区域对中职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三是区域企业用工需求情况的调研;
四是对本校课程设置情况的反馈分析;
五是对本校教学资源的调查统计分析。
广州番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在“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的调研”中,总结了番禺经济发展的六个特征:
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⑵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⑶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进出口贸易活跃;
⑷产业集聚势头明显增强;
⑸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工商企业数量众多;
⑹城市化过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剧增加。
研究者认为,番禺经济发展的以上特征对中职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
其一,番禺区产业结构调整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将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1.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中,与现代都市农业及市政园林相关的专业如园艺、花卉、园林设计等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第二产业中与汽车及零配件相适应的汽车类专业,与数控机床、输配变电、数字家电、灯光音响相适应的机电加工、模具、机电、电子信息、电子技术专业,与动漫游戏、珠宝首饰产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工艺美术、动漫设计等专业应是中职教育重点发展的专业。
3.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产业聚集及发展总部经济,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财经商贸旅游类专业如会计、金融、国际商务、文秘、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等专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二,番禺区经济发展对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1.番禺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职学生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就业方向,而中小企业从成本考虑,期望招到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或尽可能的缩短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适应周期。
中职毕业生要保持就业竞争力,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作为中职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重点,通过课程的优化,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中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可以具体为:
使毕业生具备“必要的职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
2.番禺的经济环境要求中职教育课程设置应利于毕业生的体面就业,番禺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腹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本地生源毕业生不愿从事工作强度大、条件艰苦的工作。
有的工作岗位,例如汽车维修、机械加工,即使收入不菲,也少有本地毕业生愿意从事。
在番禺区内的中职学校以本地生源为主的招生格局及毕业生就业意愿在短期内难有改变的客观现实面前,本地中职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毕业生的体面就业。
以汽车维修、机械加工专业为例,中职学校应以务实的态度,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将上述专业向汽车营销、汽车电器、机械设备检测与维护等方向引导。
3.中职毕业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就业方向,从事基础性技术工作的就业层次,决定了其岗位工作流动性强,工作变动频繁。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设置课程应针对岗位群,而不是某个单一岗位,以做到毕业生一专多能,拓宽其就业面,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
中职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程现“宽基础、活模块”或“同基础,多方向”的特征。
4.中职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就业,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番禺而言,还应提升到更好的就业、稳定的就业这一层次。
但就业不是中职教育的唯一目标,一切教育都应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中职教育也不例外。
中职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职业人。
广州旅游商贸学校在对本校“课程设置情况的调研”中通过对酒管专业文化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分类调查分析,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1.调查显示酒管专业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主要是编重于动手能力强、与职业行动密切相关的课程。
2.对酒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希望能够在酒店英语、计算机操作、人际交往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提高。
3.对酒店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现代酒店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认为从事酒店工作技能层次较低的观念已经不能跟上现代酒店发展的步伐。
现代酒店职业劳动的智能结构出现了跨专业技能(如计算机、外语的运用)、跨行业技术(如工具、手段的变化)、跨产业意识(如环保、安全意识)的复合态势。
广州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开展的“区域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应用人才需求的调研”,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划分成六类:
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安装与调试人员、网站设计与维护人员、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人员。
在对37家用人单位的需求意向的问卷调查中,选网络应用的企业占75.7%,选系统硬件的安装与配置占67.6%,选常用软件安装配置与应用的占56.8%。
其中32家企业要求学生就业后先到网络工程部工作,学会综合布线与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使用。
这说明。
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相关工作岗位,都需要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
在广州,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大有可为。
该调研认为,信息化和网络应有的全面延伸呼唤中职教育培养大批中低端应用型人才,其主要的岗位群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化和网络应用中低端职业岗位群
广州市财经商贸教研会在课程建设研究中摒弃以住“经验+思辩”的研究方式,采用实实在在的实证研究,通过开展资料查询、案例分析、企业访谈、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方法,对珠三角53家企业、22所学校7个财经商贸专业653名在校生的择业意向和4123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11个岗位769名员工的岗位工作要求等开展了专项调查,形成系列调查报告及论文28篇。
调查分析为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建设拓宽了思路:
1.中职财经商贸专业毕业就业呈现小型化、基层化、多元化、同质化四个特征。
“小型化”是指学生的就业企业主要是小型的民营企业及私营型企业,这些企业为中职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基层化”指就业岗位是最基层的,这是由于中职生学历较低决定的。
小型化和基层化特征要求课程设置要立足于一专多能,基础要打宽,利于学生的转岗再就业。
“多元化”是指就业的岗位是多种多样的,值得注意的是,客观上课程不可能满足过多的职业要求,必须选择重要的岗位来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同质化”是指不同专业所从事的岗位交叉性很大。
通过对财经商贸类的七个专业4123人的毕业生去向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就业岗位非常分散,多达33个,有的岗位与专业几乎不相关;
二是不同专业从事的岗位却很相似,会计和电子商务这两个分属不同类别的专业有八个岗位重复,会计和金融专业不仅就业岗位相似,而且每个岗位的就业比率较为接近。
尽管影响职业活动的同质化因素的很多,但其中中职教育的专业划分过细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适度地粗化专业划分,有利于课程建设,例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宽基础”模块课程可立足于财经类专业的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
2.中职财经商贸专业培养的是“服务型”人才。
中职财经商贸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内部服务机构中就业,如金融企业、物流企业,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等等,可见,财经商贸专业培养的是“服务型”人才。
服务的本质特征必须影响课程建设。
服务的本质之一是“每个人都是服务领域的专家”,反映了服务性职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而言不高,但是不能就此轻视专业训练及实践,因为看似简单的服务,要做到非常专业,其难度也不小,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的关键能力,因此,财经商贸专业课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能力还必须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
本质之二是“大部分服务都是由可见和不可见的部分构成”,这增加了课程内容开发及教学的难度,其难点在于如何呈现不可见的部分,让学生去真正感悟;
本质之三是“商品是用于消费的,而服务是用于体验的”,因此,课程的实施也必须要重视体验式教学,这样才能与服务的职业特性相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职业分析,界定课程内容
职业分析即职业工作分析。
其目的,一是确定培养目标;
二是针对有关职业活动进行课程开发,即对课程内容范围进行选择和界定。
职业分析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工作任务分析;
二是知识配备与能力素养分析。
1.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对专业所覆盖的职业群或岗位群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
它首先要划分任务单元,每一个任务单元就是一个任务领域,每一个任务领域由若干个单项任务构成。
在对单项任务进行行为分解的基础上,用行为动词将职业活动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并对每一专项行为都要确定其在职业岗位中出现的频度,形成一整套用以描述职业行为、职责和频度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现以广州市中职财经商贸教研会与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合作开展的会计专业职业分析研究为例加以说明。
工作任务分析的要领如下:
(1)确定需要分析的岗位群。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提炼、整合,确定了会计专业岗位群为:
会计员、出纳员、仓管员、文员、银行柜员、业务员。
(2)邀请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专家。
行业专家必须是该岗位的具体工作人员,最好是主管这一级的工作人员,必须从事该岗位工作至少3~5年,还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切忌邀请不懂业务的行政领导。
根据会计专业的岗位群,邀请了11位行业专家(有的专家还跨岗位)。
(3)准备引导性的分析工具。
运用工作任务分析表将工作任务分为任务领域、单项任务及任务行为三个层次,采取层层细化的方式将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行为和要求清晰地呈现出来。
此外,给定对工作领域重要性等级评定以及对任务行为出现的频率评定的标准。
工作任务分析表是组织讨论的引导图和记录载体。
(4)研讨会进行的四个步骤。
1)确定每个岗位大的任务领域,2)确定大的任务领域下的单项任务和任务行为,3)回顾修改再确认,4)评定任务领域的重要性等级和各项任务的使用频率。
(5)工作任务分析现场的两个关键人物。
一是主持人,主持人必须是会计专业课改的行家,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引导、归纳和调控能力,能创造轻松而紧张的研讨氛围,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积极发言,能引发行业专家将他们熟悉的岗位工作内容、要求、流程说出来。
此外主持人还能够迅速地将行业专家的话语转换成“动词+名词”的表述方式。
二是现场电脑记录员,电脑记录员必须非常熟悉软件(excel)的使用,必须快速的打字速度的能力,必须能迅速反映,修正任务分析的表述用语。
例如,出纳员岗位的工作领域包括办理现金收付、办理银行结算、办理外币业务、购买发票、执行预算和整理单据六大项,其中“办理现金收付”的工作任务分析表如下:
表1:
“出纳岗位——办理现金收付”工作任务分析表
岗
位
任务领域
任务
评定
单项任务
任务行为
使用频率
代码
内容
内容
高
中
低
出
纳
员
01
办理
现金
收付
2
01-01
收款
01-01-01
收款(根据收款单据)
√
01-01-02
点钞与鉴别伪钞
01-01-03
开具现金收据/发票
01-02
付款
01-02-01
审核单据(根据财务制度、领导批示及会计签名)
01-02-02
复核单据
01-02-03
签收
01-02-04
点钞、付款
01-02-05
请款
01-03
登记
日记
账
01-03-01
根据收据和付款单据登记现金日记账
01-03-02
日清月洁
01-04
盘点
01-04-01
每天结账、核对
01-04-02
月终编制盘点表、监盘
01-04-03
查找差错
01-05
补充
库存
/送
存超
额库
存现
金
01-05-01
确保提款安全
01-05-02
填制现金提款申请单
01-05-03
填制现金支票(使用支票打印机)
01-05-04
填制现金送款单
(二)职业能力与知识配备分析
这是课程开发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认定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并把职业工作能力要求与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学联系起来。
其主导问题是:
为获得职业必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应该掌握由哪些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构成的课程内容?
如何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划分这些内容并加以阐述?
现以会计专业的分析为例加以说明。
会计专业的职业素养与知识配备分析要领如下:
1.在开展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才能将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转化为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
对工作任务分析表的完善和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工作,主要由教育专家来承担。
2.教育专家一般由课程研究的行家、教学一线不同课程(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
3.教育专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职业发展要求,再进一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完成每个任务的必备知识、技能以及情意要求,然后将典型任务转化成课程。
4.每个课程对应着若干项典型工作任务,由此必须对典型工作任务合并。
例如,依据同级性原则,可将出纳岗位处于同一级的五项任务归并在“出纳业务”这一课程中,出纳业务课程的结构如下表所示(表5-2)。
当然,还可以将跨岗位的同级任务合并,例如,将出纳岗位中的“购买发票”并入到“企业涉税业务办理”中,将从事商务活动的接待、洽谈、签约等任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商务活动”课程。
又如,依据相关性原则,为避免技能学习的重复性过多,将与出纳员、文员、银行柜员、业务员工作内容中密切相关的点钞技能,单列为一门课程。
再如,将完成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密切相关的基础内容合并为“会计基础工作”以及“会计电算化”课程。
表2:
“出纳业务”课程结构设计(节选)
课
程
名
称
职业能力
学习内容与
教学要求
评
价
标
准
课时
(36)
任务行为
职业素养
业
务
1.良好的职业职业道德;
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保守秘密;
2.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敏感度;
3.熟悉会计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税法等财经法规知识;
4.熟练的业务技能;
对数字和“钱”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和非常高的准确性;
5.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重冷静、安全意识。
1.了解现金管理条例;
2.了解现金收付业务流程;
3.熟悉现金收付业务的单据的填写及复核;
4.了解现金核算;
5.会盘点现金,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