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730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文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文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文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文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docx

《人文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docx

人文地理

第二篇: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一、世界的人口和人种

1、人口

人口通常是指一个地理区域的人的数目。

人口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世界人口的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

已达到70亿(211年10月31日统计数据)。

——人口的增长速度: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1)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2)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人口的增长模式

(1)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2)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为发展中国家,如亚洲的巴基斯坦。

(3)过渡型:

介于传统型与现代性之间的一种类型,出生率由高转向低,死亡率由高转向低,自然增长率亦由高转向低。

(4)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如欧洲的德国,目前东亚大部分国家除蒙古及北朝鲜外为这一类型。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

人/平方千米)。

(2)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

①人口稠密区:

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主要包括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

主要分布在气候地形极端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有:

“衣”——需求量大;“食”——粮食紧缺;“住”——住房紧张;“行”——交通拥挤。

上学、就业、看病难

(2)人口少→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3)城市化问题:

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造成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并产生或加剧一系列社会问题。

(4)解决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了解合理的人口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不同的人种

人种或种族是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

人类的各种性状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

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人种的类型:

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人种的分布:

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

亚洲东部。

黑种人

非洲、大洋洲、美国。

 

二、聚落和城市化

1、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聚落有它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

当然,聚落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更有着巨大的影响。

——地理景观:

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相对一致的地域上所呈现的景象。

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乡村和城市。

(1)聚落:

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

乡村: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城市:

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景观特征不同: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家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稀疏

城市

密集

生产活动不同:

乡村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分布规律: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不同聚落地理景观差异:

热带雨林:

双层木楼、高架屋;热带沙漠:

墙厚、窗小;黄土高原:

窑洞;北极地区:

冰屋。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2、城市化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过程。

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1)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

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2)形成原因: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3)具体表现: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4)积极意义。

①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②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产业调整: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④工业发展: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⑤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拖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⑥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5)不利影响

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空气污染。

加剧热岛效应;;地表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

经济影响:

地价上涨,成本上升。

粮食问题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

三、语言与宗教

1、世界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主要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1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语言景观

文字:

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与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

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汉字:

从大汶口原始文字算起,有5000年历史,汉字字形为方块状,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

全世界有1/4居民使用。

(2)阿拉伯文字:

前身是那巴泰文字,3世纪出现阿拉伯词语,4世纪起开始用来表达阿拉伯语,世界有10%居民使用。

(3)希腊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末—9世纪初,即腓尼基繁荣时期。

(4)拉丁(罗马)文字:

产生于公元前8—7世纪,起源于希腊文字。

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共有70多种。

——地名景观: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及发展历史的不同,使地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

特点:

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地名分类:

(1)反映自然环境:

淮阴、山西、临沂、鞍山、浙江、酒泉;

(2)经济活动:

牛街、马市、龙场、天津、驻马店;

(3)历史:

故乡县、屯留营;

(4)少数民族文化:

呼和浩特(青色的城)、拉萨(圣地)、塔里木河(脱缰之马)。

(5)祥瑞或祈寿意愿:

长安、宝鸡、定边。

2、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发源地区

经典

宗教建筑及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圣经》

教堂:

高高耸立。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

清真寺:

星月照应。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

古印度

《佛经》

庙宇:

金碧辉煌。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补充:

道教,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