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6686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中考物理Word下载.docx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

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

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分析】

(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A、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A错误.

B、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也是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液化现象、声音的产生、减弱噪声的途径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4.如图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

C.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①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发生改变,说明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

③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A、以滑板为参照物,小明和滑板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B、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不再受力.此选项错误;

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此选项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明用力蹬地可以使滑板车的速度加快.此选项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改变摩擦力的因素,是力学基本规律的考查.正确、全面理解物理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5.“阳光动力2号”飞机是

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该飞机质量仅为2.3t,与一辆汽车质量相当;

机翼长72m,安装有高效的太阳能电场板,为飞机提供所需的全部能量;

飞行员靠一套质量为5kg的低能耗通讯系统实时向地面指挥中心传递数据和照片.下列关于该飞机的说法,

的是(  )

A.制造该飞机尽量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

B.该飞机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可再生能源

C.使用该飞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飞机向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的速度约为3.0×

105m/s

【分析】该题是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密度,能源,电磁波传播及对环境的影响.

A、该飞机质量小,体积大,说明所选材料密度小,A选项正确

B、飞机所需能源为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选项正确;

C、使用该飞机没有污染排放,C选项正确;

D、飞机向地面传递信息为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

108m/s,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密度概念,太阳能是否是可再生能源及污染的问题,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传播速度接近光速,质量大、体积小说明密度小;

了解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并且无污染.

6.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忽略绳重和摩擦)(  )

A.改变绕绳方式B.减小动滑轮的质量

C.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D.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分析】对于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

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据此分析.

A、改变绳子的缠绕方法,对重物被拉升没有影响,即对有用功没影响;

忽略绳重和摩擦,对动滑轮的拉升也没有影响,即不影响额外功.所以改变绕绳方式不影响机械效率.故A错;

B、减少动滑轮的重力,在提升物体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即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提高了,故B正确;

C、减少重物提升高度的时候,绳端被拉升的距离也变短了,根据η=

=

可知机械效率并不受影响.故C错;

D、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就减小了重物的重力,忽略绳重和摩擦,在动滑轮不变的情况下,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降低了.故D错误.

【点评】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

“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

或“总功大,机械效率低”.还有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重物提升的高度无关.

7.将标有“12V6W”的灯泡L1和标有“6V6W”的灯泡L2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上,则(  )

A.灯泡L1正常发光

B.灯泡L2可能会烧坏

C.电路总功率为4.8W

D.通过L1的电流小于通过L2的电流

【分析】由P=

计算灯泡电阻,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灯泡的电流;

由P=UI计算总功率.利用欧姆定律可求接在12V电源上时电路中的电流,进而利用欧姆定律求两灯两端的实际电压,再进行分析判断.

(1)由P=

可得,灯泡的电阻:

R1=

=24Ω,

R2=

=6Ω,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两灯串联在12V的电路上时通过L1的电流:

I1=I=

=0.4A,

所以两只小灯泡消耗的总功率:

P总=UI=12V×

0.4A=4.8W.故C正确;

(2)由I=

可,灯泡L1的实际电压U1=IR1=0.4A×

24Ω=9.6V<12V,

灯泡L2的实际电压U2=IR2=0.4A×

6Ω=2.4V<6V,

可见,两灯的实际电压都小于额定电压,故都不能正常发光,不可能被烧坏,故AB错误;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L1的电流等于通过L2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属于一道基础题.

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Rx的电阻.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指针几乎无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Rx短路B.Rx断路

C.电流表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

【分析】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为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据此判断电路故障所在.

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指针几乎无偏转,说明电路为断路;

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因此Rx断路.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故障问题,关键会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无示数判断电路具体的故障位置.

二、填空题

9.5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CRH380A型动车组(如图)顺利抵达昆明,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车,最高时速可达380km/h,合 36.3 m/s(保留一位小数).它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以350km/h的速度匀速飞驶时,列车具有的机械能将 保持不变 (选填“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或“保持不变”)

【分析】1m/s=3.6km/h;

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重力势能与高度和质量有关,弹性

势能与弹性形变有关,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380km/h=

m/s≈36.3m/s;

因为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因此质量、速度以及高度都不变,因此列车具有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

36.3;

保持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单位换算以及机械能的影响因素,比较简单.

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雷雨天气,为防止受雷击 应避免 (选填“应避免”或“不须避免”)在空旷处打伞行走.下雨时,太

空中传来震耳朵雷声.雷声的大小用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描述.

【分析】雷电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的突起物;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雷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的突起物体,所以雷雨天在空旷处打伞是及危险的,应避免这种做法;

雷声的大小用响度来描述,雷声大即表示其响度大.

应避免;

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防止雷电伤害的常识,以及声音特性的辨别,属基础题.

11.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 引力 .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引力;

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

引力;

不属于.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特点,以及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并能与宏观的运动相区分.

12.课外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改进的办法有 增大电源电压 (只需填出一种).要使图中电磁铁通电时左端为N极,a点应接电源的 负 极.

(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强弱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2)温度自动报警器是由于温度计所在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了控制电路的接通,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电源的正负极可以利用安培定则来确定.

据图可知,该温度自动报警器”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可以增大电源电压、可以增大线圈的匝数均可;

确定电源的正负极要利用安培定则来确定,电磁铁的左端是N极和线圈的绕向,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是从线圈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故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增大电源电压;

负.

【点评】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因素、安培定则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3.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一定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

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分析】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所成的是虚像;

光在反

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据此判断.

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了也能看见小明;

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所以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

一定;

虚.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知道光的反射成虚像,且光路是可逆的.

14.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 不会 (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 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

分析】

(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2)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即可,如乙熔化有熔点,即是晶体,甲没有熔点,是非晶体;

再如乙的熔点是60℃等;

据图中的温度时间图象可知,当加热至2min时,两种物质的温度恰好相同,所以它们之间不能发声热传递;

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可知,乙熔化有熔点,即是晶体,甲没有熔点,是非晶体;

不会;

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点评】能看懂题目中温度时间图象的信息,并知道热传递的条件、晶体、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5.为测量水中的声速,人们采取了这种做法:

将两只船相距10km停放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船上的人敲响放入水中的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只船上的人看见火光时开始计时,当用水中的听音器听见第一声钟声时停止计时,得出这两个时间差为10s,此次测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000 m/s,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时间 小 得多.

【分析】敲钟的同时火药爆炸,声和光同时发出,光从一艘船传向另一艘船,光速很大,时间很短,忽略不计,认为人看到火光的同时钟声向人传来,知道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水传播声的速度.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v=

=1000m/s;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计算时忽略了火光传播的时间,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比声音在水中

的传播时间小得多.

1000;

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光速很大,传播17km的时间可以不计是本题的关键,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1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5A,电阻R= 8 Ω.此时断开S1,电流表示数变为0.6A,则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24 Ω.

【分析】当开关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路为R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即可求出电阻R的阻值;

当断开S1后,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求出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再根据滑片位于中点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当开关S、S1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路为R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由I=

可知,电阻R=

=8Ω;

当断开S1后,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可知,电路的总电阻:

R总=

=20Ω;

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滑=R总﹣R=20Ω﹣8Ω=12Ω;

由于此时滑片在变阻器的中点处,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R滑大=2R滑=2×

12Ω=24Ω.

8;

24.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明确在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的连接方式.

17.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化学 能.资料显示,在地球上阳光充足的地方,1m2的面积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4.2×

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 140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

107J/kg).

【分析】光合作用是把接收到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已知1m2的面积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4.2×

109J.利用Q=mq可求得焦炭的质量.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由Q=mq可得,焦炭的质量m=

=140kg.

化学;

140.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燃烧放热计算,通过做题使学生了解太阳能的优点,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新能源,有意义!

18.如图所示,高0.8m、重1100N、均匀的圆柱形木柱M,截面半径为0.3m,将它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 力;

若要使木柱的a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 330 N的力.

(1)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2))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

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④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

(1)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柱,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2)木柱a点离开地面,要使施加的力最小,应让所施加力的力臂最大,如下图所示:

此时动力为F,阻力为G=1100N,

动力臂L1=

=1m,

阻力臂L2=r=0.3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L1=GL2,

则最小力F=

=330N.

平衡;

3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杠杆最小力的问题,要注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使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

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是最长的.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汽车速度表的

读数是 70 km/h.

【分析】会读速度表,读数时要注意速度计上的单位以及指针所指示的数值.

图中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指针指示的数值是70,因此速度为70km/h.

70.

【点评】对于一些测量工具,在进行读数时都要注意分度值及对应的刻度和单位.

20.请在图中画出水平桌面上重5N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要画重力的示意图先确定物体的重心,然后从重心开始沿重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G.

物体的重心可以认为是在它的中心上,G=5N,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G,如图所示:

【点评】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规则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形物体等)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1.请标出图中小磁针的N极.

【分析】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因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而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指向北方(即地磁南极)的为N极,指向南方(即地磁的北极)的是小磁针的S极.如图所示:

【点评】明确地磁场的特点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顺利解答此题.

22.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甲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游码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如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

组件

m/g

V/cm3

a

2.7

1

8.9

b

21.6

8

71.2

c

27

10

89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

②分析图象可知: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不同 ;

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 密度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 50 cm3.

(1)①天平的正确使用归纳为:

放、调、称、算、整.“放”是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调”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①利用描点作图法,根据数据表中所给的数据逐一描点,然后连接成线.②结合表格计算出每次实验中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找到规律.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

③根据密度公式ρ=m/v,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体积.

(2)①利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

②结合表格计算出每次实验中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找到规律.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故答案为:

相同,不同,密度.

③根据密度公式ρ=m/v,铝的密度为ρ=m/v=2.7g/1cm3=2.7g/cm3.

铝块的体积为v=m/ρ=135g/2.7(g/cm3)=50cm3.故答案为:

50cm3.

(1)①游码.

(2)①见上图;

②相同,不同,密度.③50cm3.

【点评】运用图象法该题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图象分析得出结论.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23.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屛(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屛,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在同一平面内 .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0 度.

(1)光屏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还可以利用可折转的光屏确定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