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6382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岳池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都出自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之手。

B.《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20篇。

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C.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我们可以从他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找到答案:

他为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寻求人类的苦难而活着。

D.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

王绩的《野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7.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

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①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8.下列并非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一项是

A.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B.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C.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D.教育“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9.下列对上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作者“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作者“再没感到过困难”。

B.母亲认识到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所以把它们教给儿子。

C.作者“无法补救的”是在母亲去世前见她一面,“能做到的”是尽忠于革命事业。

D.第③段从悼念母亲、思念母亲、评价母亲、报答母亲、祝福母亲等五个方面来写的。

10.下列对文中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第二句的“这”指“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第③段末句中的“这”指“我将继续尽忠于……过快乐的生活”。

B.第③段第三句中,“创造了”表示已经创造,是总结过去;

“创造着”表示正在创造,是强调现在和未来。

二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不能颠倒次序。

C.第③段第四句是一个疑问句,其作用是:

承上启下,从上句对母亲的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

与下句构成设问,表明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升华了感情,深化了主题。

D.第③段末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强调了作者今后要做到的“大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④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1.说说第①段画线句中词语“泛”的表达效果。

12.第①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

哪些词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13.第②段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

做简要解释。

14.概括第③段“‖”前后两层的内容。

15.用原文回答:

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游览公主府

菅雪燕

①清和硕恪靖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62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所在地。

②公主府是一座四进五重的宫殿式建筑群落。

《清代蒙古史札记》中叙述:

“(公主府)府邸初建时,四周圈地东至麻花板,西至水泉村,北至跑马场”,可见规模之宏大。

历经战乱与破坏,公主府已失去往昔规模,但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建筑中还依稀可以看到公主府300年前繁华与兴盛的影子。

③未进府门,首先看到的是一面一字形照壁,雄宏高大,据说长24米。

公主府的照壁下有砖柱48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当地老人相传,这是为镇压当时内蒙古48家王爷而设立。

④由照壁向北,通过一片平坦的广场,可见一对汉白玉大石狮雄踞府门两侧,东为雄性西为雌性,相互对望,神态威严。

朱红色的府门两侧还各有一个偏门。

在过去,府门是不常开的,一般走偏门,除非公主或高官显贵出入。

⑤进得门来,展现在眼前的是第一进院,正面有前殿3间,据说是“轿厅”,当年用来存放公主大轿。

通过月门可进入东、西跨院。

两个跨院各有正房5间,可能是府内办事人员居住的地方。

进入第二进院,正面是5间较前殿更为高大、壮观的大殿,被称作“议事厅”,是公主当年接待宾客的处所,东、西各有配殿2间。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第三进院落。

进院前,一道优美的“蜈蚣墙”横立眼前,两边各开有一个侧门,是供下人出入用的。

而公主进院是不走这两个门的,她要从院前左右的“满月门”先进去,然后经过一个风格独特的仪门——垂花门,便进去这第三进院了。

这里古树参天,石狮双踞,高高的白石基座上巍然挺立一座高脊飞檐的大殿,这便是公主的寝殿。

据说就连当时的额附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这里的,得经过禀报获得公主的同意后才可以踏入第三进院。

⑥寝殿内有8根大圆柱,正中曾高悬一匾额“静宜堂”,寝门上悬“肃娴礼范”匾额,据说两块匾都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匾额后来在“七七事变”后遗失了。

在寝殿后面是禁卫房,类似于今天的警卫室,有15间之大,供近卫军和太监们居住。

⑦清和硕恪靖公主府是清代皇室公主府邸中现存营建时间最早、建筑工艺最精、现状保存最好、在大漠南北影响最深的一座特殊的建筑群组。

(选自《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

八年级上册>

》,有删节)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这座公主府有哪些特点?

17.公主府“四进五重”,有哪三重主建筑?

它们有何用途?

18.第③段加点词语“据说”能否删去?

为什么?

19.第②⑤段划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各有什么作用?

三、字词书写

20.请用行楷字将下面春联(含标点)语句流利、美观地抄写在米字格里。

金鸡报晓重重喜,神犬迎新处处春。

四、句子默写

21.古代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

(《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其五>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

孟子>

二章·

富贵不能淫》)

(6)在《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眼前景和胸中情融为一体。

五、诗歌鉴赏

2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说说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你从后两句中读出了什么?

六、名著阅读

23.根据名著《昆虫记》(法布尔)回答问题。

(1)鲁迅说《昆虫记》“很有益”,该书的“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2)罗曼·

罗兰说法布尔“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举两例说明该作者掌握的小虫子的秘密。

七、综合性学习

24.下面是两位网友的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对话内容。

银城小哥:

今天我路过岳池文庙,看见有个大叔用脚狠踢庙门。

这真是7456!

我好想给监管不力的文管所(注:

文物管理所)拍砖!

不忘初心:

小哥,请教一下,“7456”和“拍砖”是什么意思?

“7456”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这些网络语言有趣又生动哈。

当时我冲上前去,对那个人吼道:

“老东西,你晓得不,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你竟敢搞破坏,是不是不想活了?

”那个人听了,抬起一条飞毛腿就想踢我。

我一闪身,避开了。

你换一种说法,可能他听得进去。

比如你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当时在气头上,没把话说得这么得体。

谢谢你教我。

你说,作为政府和文管所,该怎样来保护文庙呢?

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初心,你让我涨姿势了!

再次感谢。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安丙,字子文,广安人。

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

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①守张鼎,发常平粟振②之。

寻又凿石徙③溪,自是无水患。

知④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游籴⑤米数万石以振。

上闻之,诏加一秩⑥。

——节选自《宋史·

安丙传》

(注释)①白:

禀告。

②振:

通“赈”,救济。

③徙:

移走,改道。

④知:

做知军(知军是宋代地方军队长官)。

⑤籴(dí

):

买粮食。

⑥秩:

官职级别。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1)且焉置土石(________)

(2)始一反焉(______)

(3)自是无水患(_______) 

(4)上闻之(______)

26.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益其所不能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又凿石徙溪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杂然相许D.跳往助之/发常平粟振之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丙以家财即下游籴米数万石以振。

28.甲段写了愚公哪几件事?

乙段写了安丙哪几件事?

29.衣、食、住、行是人们关注并解决的民生问题:

愚公为家人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安丙为百姓解决缺口粮的问题。

请你为愚公或安丙的思想行为写一段50字以内的评语。

九、作文

30.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总要求:

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第二个作文需要另拟一个题目;

不少于600字;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文中若涉及本地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

”代替。

(1)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你以“回味”为题作文。

(2)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是追赶。

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就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就有了可依靠的港湾。

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

人在旅途,你追赶着,也被追赶着。

请你以“追赶”为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

1.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

A项两组加点字读音分别是“mà

n、mà

n”“chó

u、chó

u”;

B项两组加点字读音分别是“qiǎo、qià

o”“diāo、dià

o”;

C项两组加点字读音分别是“qí

、qí

”“qiú

、qiú

”;

D项“è

、è

”“zǎi、zǎi”。

B项每对读音都不相同,所以选择B。

2.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

C项“重峦叠幛”应写作“重峦叠嶂”。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无动于衷”意思是对应该关心的、注意的事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句

(1)中恰当;

“接连不断”的意思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用在句

(2)中恰当;

“顾忌”的意思是因某种顾虑而不愿直言径行,用在句(3)中恰当。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

A项不合逻辑,将“请假”改为“迟到”;

B项前后不一致,删去“与失败”;

D项词语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

点睛:

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辨析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A项“逗号”改为“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感叹号”,“感叹号”改为“逗号”。

6.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B项表述错误,《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共130篇;

C项表述错误,《我为什么而活着》概括了作者人生的三大追求: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D项表述错误,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王绩的《野望》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要善于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文段中有三个“;

”,划线处的句子,要紧跟前文诗句,“海鸥无事,闲飞闲宿”,可以看出自在的心境;

“闲敲棋子落灯花”写的是等待友人的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写的是夜的静谧。

故答案为D。

8.D

9.C

10.D

8.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做出选择。

仔细阅读文章前两个自然段,这两段讲的是母亲对“我”的教育,可以提炼得出“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由此可以看出A、B、C三项表述正确,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对文章的段落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

A项表述错误,从第

(1)段可以看出,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作者“再没感到过困难”;

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作者“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B项表述错误,“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是“我”的认识,不是母亲的;

D项表述错误,第③段是从悼念母亲、思念母亲、评价母亲、报答母亲四个方面来写的。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项表述错误,文章最后一句“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

11.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12.①干、枝、叶、皮

②力争上游、笔直、倔强挺立、努力向上、参天耸立、不屈不挠(2分,至少写四个)

13.不矛盾。

“极普通”是从它的生长环境、普遍性和外形特点来说的,“不平凡”从它的精神气质和象征意义来说的。

14.①第一层:

作者对白杨树的评价。

第二层:

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5.因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而且“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

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

“微微泛出淡青色”中“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1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介绍白杨树的“干”;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介绍它的“枝”;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介绍它的“叶”;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介绍它的“皮”。

仔细阅读文中对白杨树描写和评价的句子,提炼词语概括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即可。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

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仔细分析给出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分析作答。

对“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的理解,要从“极普通”“不平凡”两个词语入手,其中“极普通”指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普遍性和外形特点;

“不平凡”则是指白杨树的精神品质和象征意义。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概括式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提取,先提炼出“某某干什么”或“某某怎么样”的形式,再补充需要强调的时间、地点、结果即可。

仔细阅读第(3)段,可以看出,第一层写的是作者对白杨树的评价,第二层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提炼能力。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提炼作答。

仔细阅读文章,因为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所以作者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从最后一段象征意义的揭示可以提炼出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据此分析提炼作答即可。

16.①空间顺序(或作者从外到内、从南到北的游览顺序)。

②宫殿式建筑群;

规模宏大;

建筑工艺精湛。

17.①轿厅、议事厅和寝殿(或第一、二、三进院)。

②轿厅存放公主大桥,议事厅接待宾客,寝殿供公主安寝。

18.不能。

“据说”是据别人说,表明这一数字来自于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