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5822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初三#四川省#中考模拟#四川省南充市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诊化学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硫酸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下列关于这些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X可能是H2

B.碱可以是可溶性的,也可以是难溶性的

C.Y的类别:

可能是盐或酸

D.若W呈红色,指示剂不可能是酚酞

【解析】A、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X不可能是H2,故A错误;

B、硫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可以是可溶性的,也可以是难溶性的,故B正确;

C、硫酸与盐发生反应时,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Y的类别可能是盐或酸,故C正确;

D、石蕊遇与硫酸变红色,酚酞遇与硫酸不变色,若W呈红色,指示剂不可能是酚酞,

【题干序号】4

将等质量的X.Y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同时升高温度。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X中混有少量Y,可用降温的方法提纯X

C.t2℃时X、Y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X>

Y

D.t1℃时Y的饱和溶液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解析】A、升高温度后,Y烧杯中剩余固体越来越少,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升高温度后,X烧杯中剩余固体越来越多,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升高温度后,Y烧杯中剩余固体越来越少,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X中混有少量Y,采用降温的方法析出的物质是Y,故B错误;

C、升温后X又析出溶质,溶质减少,Y又溶解溶质,Y的溶质增多,所以t2℃时X、Y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X<Y,故C错误;

D、t1℃时Y的饱和溶液降温,剩余固体质量增多,会析出晶体Y,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题干序号】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氢气,应从长管端通入氢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题干序号】6

验证、区别、除杂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以下为达到目的选择的药品、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目的

选择药品

操作方法

A

NaCl(泥沙)

提纯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aCl2溶液(HCl)

除杂

CaO

加过量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C

纯碱

证明是碳酸盐

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①取样品于小试管中并滴入稀盐酸②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片置于管口上方

D

硬水和软水

区别

明矾

加少量明矾粉末,搅拌观察

【解析】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提纯,故A错误;

B、HCl能与过量的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过量CaO充分反应后,得到氯化钙、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

C、碳酸钠俗称为纯碱,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纯碱是碳酸盐,可用方法是①取样品于小试管中并滴入稀盐酸②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管口上方,若试管中产生气泡,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产生浑浊,则说明纯碱是碳酸盐,故C正确;

D、硬水和软水的主在区别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软水中含较少或不含钙、镁离子,加入明矾后,明矾只能吸附水中的不溶物,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故D错误。

【题干序号】7

下列物质的转变,能一步实现的是()

A.KNO3→HNO3B.Cu→Cu(NO3)2

C.CaCO3→Ca(OH)2D.CO→Na2CO3

【答案】B

【解析】A、由KNO3转化为HNO3,若能一步实现,生成物是硝酸和钾盐,硝酸和钾盐均是可溶性,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故A错误;

B、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B正确;

C、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成氢氧化钙,需要先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错误;

D、若要一氧化碳转化成为碳酸钠,首先一氧化碳先转换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一氧化碳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钠,故D错误。

【题干序号】8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甲烷、一氧化碳是有机物

【解析】A、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碱溶液都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应该是碱性溶液,故B错误;

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C正确;

D、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将其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题干序号】9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用沸水一烫立即鼓起,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分子间隔变大

B.烧开水的锅炉出现水垢,是因为Ca(HCO3)2

CaCO3↓+H2O+CO2↑生成不溶CaCO3

C.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因为液氮和液氧的沸点高低不同

D.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是因为2Fe+3CuSO4=Fe2(SO4)3+3Cu会腐蚀铁制容器

【解析】A、变瘪的乒乓球用沸水一烫立即鼓起,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分子间隔变大,故A正确;

B、烧开水的锅炉出现水垢,是因为水中溶有Ca(HCO3)2,Ca(HCO3)2

CaCO3↓+H2O+CO2↑,生成不溶CaCO3,故B正确;

C、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因为液氮和液氧的沸点高低不同,故C正确;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故D错误。

【题干序号】10

下列图像表述的化学事实与实际相符的是

图象

实验或事实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20C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将一定质量的MnO2和KClO混合加热

【解析】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pH会减小,但是不会小于等于7,图像与事实不符,故A错误;

B、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开始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为零,硝酸钾继续溶解,直至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是逐渐增大到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符,故B错误;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开始时的pH应该是小于7,图像与事实不符,故C错误;

D、将一定质量的MnO2和KClO混合加热,开始MnO2质量分数不为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MnO2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变,图像与事实相符,故D正确。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二个氧分子_____②小苏打_____

【答案】①2O2②NaHCO3

【解析】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二个氧分子表示为:

2O2;

②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NaHCO3。

【题干序号】12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

①t1℃时,A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②t1℃时的KNO3的溶解度_____KCl的溶解度(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2℃时,各取100g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先各蒸发mg水,过滤,得到硝酸钾溶液a和氯化钾溶液b。

再将a、b溶液升温至t3℃时,下列关于a.b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都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

b

C溶液质量a=b

D溶剂质量a<

E溶质质量分数a=b

【答案】①1:

4

②小于

③ACE

【解析】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25g:

100g=1:

4;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的KNO3的溶解度小于KCl的溶解度;

③A、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100g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先各蒸发mg水,过滤,得到硝酸钾溶液a和氯化钾溶液b。

再将a、b溶液升温至t3℃时都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蒸发mg水,析出的晶体相等,所以溶液质量a=b,再将a、b溶液升温至t3℃时,无晶体析出,溶液质量a=b,故B错误;

C、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蒸发mg水,析出的晶体相等,a、b都是t2℃时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质量a=b,再将a、b溶液升温至t3℃时,无晶体析出,溶液质量a=b,故C正确;

D、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溶液中的溶剂相等,蒸发mg水,溶液中的溶剂相等,所以溶剂质量a=b,故D错误;

E、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100g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先各蒸发mg水,过滤,得到硝酸钾溶液a和氯化钾溶液b,a、b都是t2℃时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a=b,升温后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质质量分数a=b,故E正确。

【题干序号】13

元素周期表是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①a—f中共有____种金属元素;

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填序号)。

②b、e构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

【答案】①2b

②MgF2

【解析】①a—f分别为钠元素、镁元素、氦元素、氟元素、氟元素、氖元素,其中钠元素和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共有2种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A已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易失去电子的是b;

②b是镁元素,在化学变化一般显+2价,e是氟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b、e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F2。

【题干序号】14

将Fe粉和CuO粉末的混合物,同时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①滤液B中一定有的盐是_____(填物质名称)

②产生滤渣A的方程式是_____,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①硫酸亚铁

②Fe+CuSO4=Cu+FeSO4置换

【解析】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粉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因此:

①滤液B中可能存在的盐是硫酸铜(铁粉质量较少时),一定有的盐是硫酸亚铁;

②由于硫酸足量,加入的铁粉和氧化铜已完全消耗,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生成的铜不能与硫酸反应,滤渣A是铜,产生滤渣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题干序号】1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镉(C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IIB族,原子序数是48;

镉(Cd)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

密度8.64g/cm3、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

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

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锡之间,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水体中的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氯化镉易溶于水,氢氧化镉、碳酸鎘均难溶于水。

镉一直稳定地存在于大自然中,与人类相安无事。

是人类的工业革命将安静的镉发掘出来,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多面手”:

塑胶、电镀金属外壳、颜料、油漆、染料、电池,都可见到镉的身影。

但是,镉并不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鎘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

目前治理被镉污染的河水或土壤方法是投入一些药剂,使镉离子形成沉淀,以降低镉离子的浓度。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镉原子的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

核外有_____个电子在绕核运转。

(2)镉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目前治理被镉污染的河水或土壤的方法是投入一些药剂,使镉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形成沉淀,而消除污染。

若土壤中主要含有氯化镉,若加入适量的一种钾肥,既能除掉镉离了还不影响肥效,这种钾肥的化学式是_____。

【答案】

(1)548

(2)Cd+2HCl=CdCl2+H2↑

(3)Cd2+K2CO3

【解析】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根据“镉(C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IIB族”可知,镉原子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是48,镉原子核外有48个电子在绕核运转;

(2)根据“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

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锡之间,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水体中的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可知,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镉(镉显+2价)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2HCl=CdCl2+H2↑;

(3)根据“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可知,镉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

Cd2+;

根据“氯化镉易溶于水,氢氧化镉、碳酸镉均难溶于水”可知,氯化镉与碳酸钾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镉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氯化钾都含有钾元素,都是钾肥。

若土壤中主要含有氯化镉,若加入适量的一种钾肥,既能除去镉离了还不影响肥效,这种钾肥的化学式是K2CO3。

【题干序号】16

化学实验室常常产生许多废液,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防止对环境的破坏。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四组实验对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进行鉴别,请你参与实验,并对废液的成分展开探究。

(1)上述四组实验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_____。

(2)实验中产生白色沉淀H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将上述四组实验的八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先有大量的气泡,后沉淀消失,得到澄清无色透明溶液。

那么,该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A:

NaCl、CaCl2、NaOHB:

NaCl、CaCl2C:

______。

大家经认真思考后,认为猜想______一定是错的。

理由是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废物缸中少量试液于试管,滴入含有稀HNO3的AgNO3溶液

_____。

猜想C正确

方案二

另取废物缸中少量试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固体。

固体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大家交流后,认为实验方案一有问题,你认为原因是_____。

另外,大家共同决定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

再将废液进行______(填实验操作),就可以将废液处理并回收得到NaCl。

【答案】实验一和实验四Ca(OH)2+Na2CO3=CaCO3↓+2NaOHNaCl、CaCl2、HClA反应后澄清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氢氧化钠呈碱性,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铜或氧化铜氯化钙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1)实验一:

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呈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都呈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实验二: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溶液不能反应,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实验三: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实验四:

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以能与盐酸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四组实验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实验一和实验四;

(2)实验中产生白色沉淀H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由于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3)猜想:

将上述四组实验的八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先有大量的气泡,后沉淀消失,得到澄清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废液中存在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盐酸可能有剩余,反应过程中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没有形成沉淀、气体,在溶液一定存在,所以猜想C可能是NaCl、CaCl2、HCl;

猜想A一定是错的。

理由是反应后澄清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氢氧化钠呈碱性,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氯化铜溶液和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另取废物缸中少量试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铜或氧化铜固体。

反思:

实验方案一有问题,原因是氯化钙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大家共同决定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

再将废液进行过滤,就可以将废液处理并回收得到NaCl。

【题干序号】17

2019年南充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二:

用氢氧化钠溶液与含有硫酸的酸性硫酸铜溶液反应。

某同学取200g酸性硫酸铜溶液,用滴管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绘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图。

认真阅读后用规范的解题过程,计算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0%

【解析】取200g酸性硫酸铜溶液,用滴管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根据图示可知,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60g-80g=80g,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

设:

生成9.8g的氢氧化铜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8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