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5379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三、联系生活,学习第2、3、4自然段

1、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生动地去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2、学习第2自然段:

同学们,咱们在全班交流一下,那些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在哪儿发现的?

我是从第四自然段读出来的。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奥秘;

”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这是第一,后面呢?

生继续回答。

“20世纪,电视、……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了不起的成就!

课文举出的这么多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

舒适和方便。

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以前的房子是平房,现在都好几层楼房了。

物质生活发生了变化,方便舒适了。

以前爸爸妈妈农村住的房子很简陋,现在街上到处高楼大厦,而且很壮观。

对,还是物质生活,有没有精神文化方面的?

有。

人类不能缺了娱乐,以前孩子玩啃过的羊骨头,也没有电脑,现在有电脑,可以跟别人联络。

学习方面也可以跟别人交流;

还有现在好多同学玩的都是高科技的东西,像笔记本电脑,我觉得这也是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对这些改变,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样的心情?

我觉得特别高兴,因为以前有什么事情不能尽兴,写信还要一封一封去传,现在发个短信,发个Email,特别高兴,特别方便。

你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吗?

来,你把整段话读一读。

生读第4自然段。

我们能听出她的高兴的心情。

我想问问大家,这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他用了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

第一个办法就是举事例。

举了好多例子。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拿现在的舒适和方便和过去的王公贵族来比。

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第一方法让人知道现在怎么科学发达,怎么改变人们精神生活,也在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

把现在跟原来比,表现出原来生活的差劲,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当时的王公贵族是非常奢侈的,他们都想不到我们现在是多么舒适方便,咱们现在的生活比原来历史上几千几万年的历史总和还要好。

说了这么多,这些方法、这些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对不对?

同学们,我们能感觉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带来的,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激情跟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感受到?

再找,继续交流。

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lsquo;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rsquo;

”来形容(老师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机变色)。

我觉得有惊人的发展,发展速度特别快,好象一夜之间的变化。

了不起的变化,大家从这两句话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我想问问大家:

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呢?

这段话里有吗?

在神话中只能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哪些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

那现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

实现了。

哪儿实现了?

千里眼是电脑上安的可视屏,我在北京,别人在上海,可以通过电脑看见他们。

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

真厉害!

天文望远镜看得太远了。

腾云驾雾呢?

有实现的吗?

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

全实现了!

学生抢着举手。

有说错的吗?

还有顺风耳。

请你补充。

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上节课我们看的电话就是可视的程控电话。

同学们,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祖先随便说一种幻想或者美好愿望,都实现了,你能举出一种吗?

实现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

还有宇宙飞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

比如说嫦娥。

以前挖土都是用锄头,现在用挖土机,用大卡车运。

有机器、汽车来帮忙。

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

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哪句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

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无比巨大。

你从哪儿看出无比巨大。

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是白的,千万棵梨树同时开花,感觉变化特别大。

你说多不多呀?

多。

你除了读出多,还能读出什么?

快,一夜之间,时间很短,闭上眼睛,睁开眼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我们把这句话一起读读。

二十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来形象。

我们祖先的幻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你们感受到了吗?

感受到了。

课文中为了说明这个成就,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你还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种对比?

“人类在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说明那时候特别不方便。

还有哪一段中有对比?

第4自然段,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20世纪我们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激情朗读)

4、学习第二自然段:

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总和”。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也有很大的科学发展,但是合起来没有我们今天科学这么发达,这说明科技特别发达。

这句话要注意,“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样断句,再读读。

生读句子。

同学们,是什么使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

科学。

师板书:

科学

还有吗?

发现、发明。

发现、发明

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是不是?

是。

那你们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在第4自然段“人类登上月球……天体”。

这是什么?

发现。

发明在哪儿有呢?

也在第4自然段,“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远洋船舶”都是发明的东西。

同学们,从找到的事物看,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

发现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找到的规律和现象。

对,说对了。

什么是发明?

发明是创造的意思。

能不能用发现和发明说一句话?

我国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

已经存在的。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谁能把这段话读读。

指名读这段话。

大家一起回答我,20世纪的呼风唤雨靠的是谁?

人类。

20世纪又靠什么呼风唤雨?

科学技术。

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怎么能不说(手指板书)。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

哪一句话?

能一起告诉我吗?

对了,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生自豪地:

自豪,还有什么心情?

不同的心情。

激动的心情。

高兴的心情。

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小组合作着读读。

生读全文。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第一节课你们提出的发现与发明啊,这些疑问都解决了吗?

解决了。

课文中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科学需要我们带着问题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那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希望汽车把汽油换成太阳能,这样就能更加美化环境,没有空气污染了。

我期待我们能像在飞机上一样,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那多好啊!

我觉得现在大都是白烟,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车不污染环境。

那生活多么好啊,环境是如何清洁呀!

六、总结全文

好,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你的志向远大。

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下面,我们行动起来,回去以后把书后面出示的好句子抄一抄,还可以和家长聊一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回头在班上交流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发现发明

人类

【教学反思】

我首先从补充题目入手,联系第一自然段,确立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提纳挈领。

抓住了课文的主要意思,让学生学得心中有底,第二部分(2、3、4自然段)设计颇具匠心,先让学生动笔画画与中心句相关语句,接着让学生分别交流阅读后的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最后领悟作者举事例、作比较、围绕中心句去写的表达方法。

这段教学围绕中心句,结合着三个问题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①二十世纪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读课文第4自然段。

②我们的祖先有哪些幻想,都实现了吗?

读第3自然段。

③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大大改观了,读课文第2自然段。

在这个基础上回应全文,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在理解与交流适时穿插朗读。

学生读得充分,读的形式多样。

有默读、个别读、齐读,小组合作读;

有读重点语句的,读整段内容、也有读全文的;

最有特色的是每一自然段学完,师生都要激情朗读中心句,感染力特别强。

整节课听后感觉骆老师思路清晰,引导得当,细节生动,深入浅出,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师生、生生和谐互动,共同探究,理解到位。

是一节生动、难得的说明文教学案例。

【专家点评】

这篇案例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在理解每一部分的时候,骆老师注意与整体相照应,齐读中心句:

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老师把初步了解一些文章的写法融入到理解内容的过程中。

教学中不仅关注写了什么,还关注怎么写的,渗透了从读学写,体现读写结合。

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如:

“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等等,体现了现代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整节课以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自主讨论交流为主,老师只是适当巧妙地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学生自始至终都在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学得轻松有序兴趣盎然。

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