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179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无为而治”;

辩证法思想;

庄子

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

放弃差别观念;

2)韩非子的主张:

“以法治国”,建立专制主义国家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儒学成为正统

措施:

思想方面:

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政治方面:

启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小官员的文化

素质,巩固了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方面:

在中央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人都学儒家经典。

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第3课 

宋明理学

宋代程朱理学

1、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代表人物: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南宋时期的朱熹。

3、北宋“二程”的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把天理和道德伦理联系起来,即“人论者,天理也”;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南宋朱熹的主张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5、对程朱理学的评价(影响/地位)

影响:

积极作用: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消极作用: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地位: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

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

子学“学派;

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的思想主张: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他批判学

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背景

代表

基本主张

影响

①政治:

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②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③思想:

程朱理学自身僵化,禁锢士人的思想

黄宗羲

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①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②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顾炎武

①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

著作《天下群国利病书》。

王夫之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唯物思想;

②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反传统、反权威;

反封建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普罗泰格拉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苏格拉底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

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的重要。

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14--17世纪)

1)意大利首先出现文艺复兴的原因(时间、条件)

时间:

十四五世纪

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意大利人能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2)含义和实质(核心内容、性质)

核心内容:

人文主义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3)表现

文学领域:

人物

代表作

作用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思想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

《神曲》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示憎恶

彼特拉克

《歌集》

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民主义之父

4)文艺复兴的扩展(区域上、领域上);

区域上:

16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领域上:

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许多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更多的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第7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

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文艺复兴的推动。

②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理性主义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国家

观点

著作

法国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论法的精神》

卢梭

①天赋人权;

②人民主权;

③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播他;

④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社会契约论》

启蒙运动的影响

对法国: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的产生:

(1)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如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总之,四大发明推进了西欧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三百年。

3、四大农书。

农学

《氾胜之书》(西汉)

氾胜之

――――

《齐民要术》(北魏)

贾思勰

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

《农书》(元)

王祯

《农政全书》(明)

徐光启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主要线索: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①内容:

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

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③影响:

《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①产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③代表作: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3、汉赋

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作出半诗半文的综合体——赋;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①繁荣的原因: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汉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代表作:

Ⅰ.初唐:

陈子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Ⅱ.盛唐:

高适、岑参(边塞诗)——豪迈的气概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深幽;

李白(诗仙)——浪漫主义

杜甫(现实主义“史诗”)——诗圣

Ⅲ.中唐:

白居易(讽喻诗——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宋词繁荣的原因:

Ⅰ.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Ⅱ.市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②艺术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反映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③代表词人:

(1)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2)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宋代产生散曲;

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

三、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2、代表作品: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趋势

㈠发展脉络:

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㈡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3、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

字体

特点

代表人物

楷书

详备,严整,实用

魏晋:

钟繇、王羲之

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行书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审美又实用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

草书

简约,流畅,审美

东晋:

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

张旭、怀素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时期

先秦

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秦汉

魏晋

“以形写神”,画物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

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

两宋

宫廷画院进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集文学、书法、绘画集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写意画

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

三、京剧的出现

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汉剧入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

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形成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等著名艺人

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牛顿和爱因斯坦

1、牛顿

(1)贡献

①建立标志: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

(2)特征:

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3)意义: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2、爱因斯坦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含义:

.广义的相对论: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狭义的相对论:

.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尺缩效应)

.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钟慢效应)

意义: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解释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理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量子论诞生的意义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达尔文与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

标志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主要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

(2)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联系;

(3)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

(4)生物的遗传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

⑶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①对科学界:

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②对思想界:

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促进了互联网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互联网和信息化社会的影响(正面、负面)

正面:

.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着改变;

负面:

网络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

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

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

著作及主要思想

康有为

①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撰写《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被称为“思想界的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变法图存

严复

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的公仆;

用民权否定君权

3、实践:

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4、影响:

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

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原因/条件)

国内背景: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国外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2)兴起(时间、活动阵地和基地、代表人物)

1915年

主要阵地:

《新青年》

活动基地:

北大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内容(含义、相应代表人物与代表作/言论、主张)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指科

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须言之有物”、“不做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有机结合

4)评价(前期)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原因/条件

受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推动;

2)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主要方式、文件名、主张、地位)

方式:

.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和组织工作;

.发表(介绍)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文件名:

《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主张:

主张学习俄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造(拯救)中国;

3)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以及北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等;

4)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受众者、主要方式、刊物、新政党)

受众者:

工农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

主要方式: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组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面向工人阶级出版刊物,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刊物:

《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提出

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内容

思想内涵

局限

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主支持清朝封建统治(前提)

没有明确反帝

民族:

一是中国民族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