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005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包装工程涵盖的范围很广,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有着较宽的就业门路。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本文从包装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就业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包装大学生就业情况,并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以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关键词:

包装毕业生,就业方向,就业对策。

引言:

本文就国内与国外的包装专业毕业生的课程、就业前途、方向等方面来解决国内包装毕业生就业提出对策。

研究国内外包装专业毕业生的不同之处。

第1章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1.不同国家的包装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包装在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教育方式有一些的不同方案和不同课程有别。

不同国家学习的包装课程本质上的有一些区别。

下面就国内外的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进行研究讨论。

1.1国外包装毕业生

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包装工程专业教育,90年代初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包装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美国包装高等教育以培养基础深厚、适应性强的包装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

毕业生就业机会多,职业道路广,可从事包装研发、包装生产、包装质量控制、包装测试、产品销售或技术服务等工作[2]。

在40多所设置包装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密歇根州立大学包装学校(MSUP)首屈一指[4],毕业生供不应求。

其学位课程设置如下:

大学公共课:

文献写作(4)、人文及艺术(8)、社会学(8)。

学院公共课: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各3学分。

包装学校公共课: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食品安全及风险分析关键控制点项目、微生物学基础、微积分初步I、微积分、工程物理学I、工程物理学II、商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论,各3学分;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概述、物理学概论I、物理学概论II、统计方法,各4学分;

化学实验I

(1)。

商用选修课:

会计学概论、金融概论、企业法概论、管理技巧与管理过程、物流供应链简介、营销概论,各3学分;

广告原理(4)。

包装核心课程:

纸和纸板包装、塑料包装、包装工艺、包装设计,各4学分;

包装动力学、包装原理、玻璃与金属包装、包装决策系统,各3学分。

包装选修课:

包装制图、包装与环境、机器人和自动化包装、包装射频识别、食品包装、物流包装和性能测试、包装经济学、危险品包装、包装法规,各3学分;

包装机器人

(2)、自动化和工业化包装

(2)、医药包装(4)、包装案例研究、专题研究、高级研讨课及包装实习。

国外包装专业的毕业生课程丰富,动手实践的课程也有不少。

涉及各个方面,毕业的时候有许多的选择,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也是精通,毕业后都是供不应求。

1.2国内包装毕业生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相似专业挤占就业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次就业时的专业对口率不高。

目前,在72所设置包装专业的院校中,27所依托于机械工程学科,12所依托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8所依托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6所依托于轻工技术与工程或化学工程学科,9所依托于印刷、艺术、出版类专业,10所依托于其他工程技术专业[3]。

基本课程:

设置了数理化电模块(数学、化学、物理、电子及电工技术)、计算机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CAD、数据库及应用、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等)、艺术设计模块(素描、色彩、平面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字体设计、图形设计、中外包装艺术史)、管理模块(物流管理、包装标准与法规等),但缺乏生物、力学类课程。

同时,经济管理类课程太少。

各高校均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偏重于包装机械,有的偏重于食品和医药包装。

国内的包装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就业岗位有包装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包装设计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产品工程师、ie工程师、采购工程师、平面设计师、质量工程师等。

但对于包装盒却很少有人问津。

而包装的学生就应该注意,其中蕴涵了许多专业知识,盒型的结构与印刷工艺,材料的环保性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它的实用性强,学起来就没那么枯燥了,包装的普适性决定了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

从事包装生产及工艺的毕业生相对遍布的地域要广一些,中西部都有,且多以中小型加工、生产型企业为主。

但是就业优势也很明显,就是紧跟一线,基础扎实,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目前包装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实习。

实践实习在落实上确实存在很多的困难,如企业单方不接受实习学生等,可供实习的企业资源也很有限。

对照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包装工程专业教育,最重视的就是实习实践。

除了实验室的动手实践外,还有接近一个学期的工厂实习作为必修科目。

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并找到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架构,便于回校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课学习,通常这样有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应用价值。

实习还为学生就业择业奠定了基础。

总之,对包装工程专业这样一类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专业,与企业接触实习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反观我们的包装工程专业教育,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使我们的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成为我国包装产业的主力人才,而不是就业盲目的边缘人才。

第2章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2.1影响包装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包装专业的毕业生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外因素都是决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就内外因素来提出解决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要想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并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包装工程专业教育整体良性循环[5]。

2.1.1内在因素

应聘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严格的,无论是心态、行为举止、和专业素养都是关系到是否录取的决定性因素。

当这些基本的条件都满足时,应聘者往往看着的是我们其他的才能。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

包装工程专业,可以到公司做设计,产品包装,业务,如果你对包装很有经验,可以担任包装总负责人。

而如果想要进入大公司的话,一般都需要本科以上,英语流利,再加上你的专业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价值。

多数毕业生刚毕业,都想找份能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学以致用,想着能学到知识及技术;

当工作半年到一年以后,不满现在的工作,牢骚开始多起来,开始想着换工作,两三年以后发现原来工作也就那么回事,开始懒散,没有拼搏和学习的劲头,只求找份稳定的工作,安稳的过日子。

每个阶段的薪资都会是你发挥价值的体现,尽量去发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有的人到老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应该好好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再为自己的目标开始努力,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提高职业素养,和坚持自己的理想。

2.1.2外在因素

由于国内经济的分布不均匀,所以包装工程的就业优势也存在在相应的地理因素。

在我国,有培养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院校,但是东南沿海并没有因为商业的高速发展而多开设这门课程,相对发展稍微滞后的中西部缺大量的开设了包装工程专业。

显而易见,包装工程专业中生产事件环节非常重要,地域跨度不仅带来产学研相结合的困难,也给包装工程学生求职就业带来了心理和现实双重的“距离”。

目前,大部分包装工程毕业生都向东南和沿海地区集中,沿海地区可以为包装工程提供更好的就业前景与一个发展的平台。

所以相对于大陆来说沿海地区所提供的地理条件更有利于包装行业未来发展[9]。

我国的包装企业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面对培养成本、频繁跳槽等各种现象,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很多。

同时为了能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价格先机,本科生和高中生一样的的工作岗位,一样的工资待遇,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即使因为留才心理适应提高的工资,既没有达到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也没形成企业的人才优势,双赢遥遥无期。

此时的人才成了鸡肋!

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回聘退休员工的方式来解决企业急需高级人才的现实。

招聘包装工程的其他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食品、医药、烟酒、日用化妆品等企业的包装部门,以及机电、汽车等重工业企业的物流部门。

对于类似以上的企业招聘方,多少都有一些侧重。

例如,医药、日化企业选择化工、材料毕业生做包装,食品企业选择食品工程做包装也许会很正常,机电、汽车我物流包装部门更青睐电子或者机械专业的毕业生。

很多企业对包装工程认识不深或者片面,要么认为是学装潢的,要么以为是学印刷的,包装又是一个注重实践经验的专业,了解不深,期望过高/片面要求,都给包装工程就业埋设了不少的障碍,缩小了包装工程学生的就业口径,也就导致大部分包装工程毕业生就业不对口或者是连环跳槽的现象。

2.2总结解决包装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通过研究在新形势下以包装专业实习教学促进专业理论教学和毕业设计,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的工作实践,探索出一些适应新形势下将专业实习、专业理论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生的就业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培养出的毕业生在独立工作、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毕业时应聘工作时的竞争能力,基本上适应了企业对包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为今后进一步改革包装工程专业的实习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因为专业的问题也有很多人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而是选择了其他的职位。

但是这也是包装工程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包装工程的教学时十分广泛的。

参考文献

[1]孙智慧,张莉,刘壮,董文丽,谷吉海.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

(2):

17~21.

[2]许文才.国内外包装高等教育的比较和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10,

(1):

6~11.

[3]孙虎.中外物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5):

104~108.

[4]MichiganStateUniversitySchoolofPackaging,Undergradu-ateDegree-Packaging,

[5]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65~68.

[6]赵川平,张聪,楼程富.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39~42.

[7]陈国钦,杨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32

(1):

268~269.

[8]于姣,林伟杰,计静,等.大学生学术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

78~80.

[9] 

宋宝丰《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08-21

[10] 

邓英《包装工程》2007年第09期 

[11] 

葛饶民《包装工程》2003年第06期 

[12] 

吴军伟《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第04期

[13]许林成.论我国包装工程高等教育的变革[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5):

12-16

[14]周开明.包装工程专业的就职竞争与能力强化[J],中国包装.2002,4:

47-48

[15]陈满儒.IOPP与美国包装专业学生[J],包装工程.2003,24(5):

113-115

[16]李蓓蓓.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J],包装工程.2006,27(6):

66-68

[17]向红,吴若梅,刘跃军.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

21

(2):

104-107

[18]蒋焕新.强化包装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

8-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