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3957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指导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C、3.0D、4.0

9、隧道进洞前应尽早完成(D)。

A、仰坡开挖;

B、边坡开挖;

C、洞门墙砌筑;

D、洞口排水系统。

10、新奥法施工中,当(A)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和第二次衬砌。

A、围岩稳定B、围岩充分稳定C、地下水充分排出D、第一层衬砌变形

11.新奥法施工中,第一次柔性支护与围岩共同工作,允许有(B)。

A、较大的变形

B、限制的变形

C、较大的应力

D、限制的应力1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要求根据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A)进行评价,提出工程对策和建议。

A、工程安全性

B、工程质量

C、隧道施工

D、隧道设计

13.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B)周结束。

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A、1~2

B、2~3

C、3~4

D、4~5

14.物探法预测、预报隧道地质的有一适用范围的,不属于是:

(E)

A.对掌子面前方和周围较大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洞穴、隐伏含水体等的探测。

B.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

C.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密实、均质。

D.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

E.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

15、锚杆孔应保持直线,一般情况下应保持与隧道衬砌法线方向垂直。

当岩层结构明显时,锚杆孔宜与岩层主要(D)垂直。

A、层理面

B、节理面

C、薄弱面

D、结构面

16、隧道二次衬砌必须紧跟开挖断面和初期支护,不得滞后过多。

复合式衬砌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施作,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

对于隧道处于松散堆积体、浅埋地段时要(C)施作二次衬砌。

A、提前

B、间隔

C、及时

D、同步

17、钢筋网宜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进行铺设。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B)㎝。

A、1.0

B、2.0

C、3.0

D、4.0

18、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

钢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B)㎝。

A、2.0

B、4.0

C、6.0

D、8.0

19.当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时,应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对其长度的要求是(B)。

A、只需原锚杆长度的0.5倍即可B、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C、只需原锚杆长度即可D、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3倍

20、隧道监控量测时,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C)。

  A、刚刚稳定  B、已经稳定  C、不稳定  D、已经垮塌  

21、不属于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方法是(D)。

A、衬砌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B、设计时根据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C、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较大的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

D、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2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

22、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得小于(C)cm。

A、5;

B、6;

C、8;

D、4~6。

23、隧道超挖回填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拱、墙脚以上(B)m范围内超挖部分应采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

A、0.5;

B、1.0;

C、1.5;

D、2.0。

24、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C)进行校核。

A、基准点;

B、水准点;

C、基准点和水准点;

D、后视点。

25、明洞衬砌施工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复测(C),衬砌不得侵入设计轮廓线。

A、中线;

B、高程;

C、中线和高程;

D、仰坡坡率。

26、隧道内喷射混凝土要(A)进行,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拱部和边墙分别不超过10㎝和15㎝。

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下一次喷射。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左而右

D、自右而左

27、隧道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顺,无裂缝及掉渣现象,锚杆头及钢筋无外露。

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时,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爆破作业时间不应小于(B)小时。

A、1

B、3

C、6

D、9

28.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A)mm,并不得贯通。

A.0.2 

 

B.O.3C.O.4 

D.O.5

29.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C.同时论证,同时评价,同时投资

D.同时投资,同时施工,同时评价

30.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的是(C)。

A.人防工程

B.有导电灰尘的场所

C.特别潮湿场所及导电良好的地面

D.高温场所

31.高速铁路隧道净空断面设计时需要预留各种空间,错误的是。

(D).

A.安全空间 B.救援通道 

C.技术作业空间 D.照明设备安装空间

32、瓦斯隧道内严禁使用油灯、电石灯、汽灯等有火焰的灯火照明。

任何人员进入隧道前必须接受检查人员的检查,严禁将火柴、打火机、手电筒及其他可能(D)的物品带入洞内。

进洞人员不得穿着化纤服装。

A、点燃

B、可燃

C、助燃

D、自燃

33、按照隧道施工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当发现有“盲炮”时,必须由(D)按规定处理,确保安全。

A、设计单位人员

B、监理单位人员

C、施工单位人员

D、原爆破人员

34、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报废和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称为(B)。

A、一般质量事故B、重大质量事故C、质量问题D、特大质量事故

35.施工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原则上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施工单位或其他方面提出的处理方案,应报请( 

B)审核签认后才能采用。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 

D.原设计单位

36.工程结构中受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至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D)。

A.弯曲变形 

B.结构变形

C.弹性变形 

D.失稳

37.关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叙述正确的是(C )。

A.材料的刚度与强度有关,强度越大,刚度也越大

B.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的强度越大,其稳定性越好

C.强度反映的是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而刚度则表示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D.刚度反映的是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在任何条件下都保持不变的能力

38.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按国家规定标准定期标定,并应在工程检测前后在钢砧上作(A)。

A.率定试验

B.试验室专项试验

C.专项检验

D.计量检验

39.山岭隧道岩体按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即隧道岩体稳定性等级由好至坏分为(B)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40.关于原岩应力与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关系,观点正确的是(B )。

A.支护荷载就是原岩应力,原岩应力越大,支护荷载越大

B.围岩条件相同时,原岩应力越大,越不利于地下工程的稳定

C.地下工程开挖破坏了原岩应力的平衡,所以必须要支护

D.原岩应力仅在开挖初期对地下工程的稳定性有影响

41.用测斜仪观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时,当固定起算点为测斜管底部时,管底应(A)

A、嵌入稳定的土体(基岩)中

B、埋入深层土体中

C、埋入干燥土体中

42.以下情况中,现场监测机构不必立即发出险情警报的是(D):

A、塌方预兆明显,局部坍塌、洞室变形,瓦斯突出、涌水等临兆特征明显。

B、量测位移变化率超限且速率不断上升、当周边位移或拱顶下沉速率大于10.0mm/d时。

C、超前地质预报中(含地质观察、短距离预报探测)发现:

存在重大不良地质体或涌水、大坍塌、严重威胁施工安全。

存在洞室变形,瓦斯突出、涌水等临兆特征明显。

D、根据超前地质长期预报推测:

该隧道存在重大不良地质体或涌水、大坍塌等可能及存在洞室变形,瓦斯突出、涌水等可能。

43.不属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各类报告中必报项目是:

(C)

A、长期地质预报。

B、中、短期地质预报。

C、临兆预报。

D、周报或旬报

E、阶段报告与总报告

4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物探方法有隧道地震波法、瑞雷波法、地质雷达法等,根据预报距离可分为远程(50~200m)、中程(15~80m)、近程(C)。

A.0~3m

B.0~15m

C.3~20m

D.3~50m

45.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规定:

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纵向位移、隧底隆起测试精度为0.5一1mm,围岩内部位移测试精度为(A),爆破振动速度测试精度为1mm/s。

其他监控量测项目的测试精度结合元器件的精度确定。

A0.1mm

B0.5mm

C1.0mm

46.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规定,不属于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的是(D)

A.洞内、外观察

B.衬砌前净空变化

C.拱顶下沉

D.围岩内部位移

47.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中,不属于目前常用的方法是(C)

A.常规地质法

B.物理勘探法

C.平行导坑

D.钻探法

48.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B)的工序中,根据地质、水文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A.特殊施工

B.正常施工

C.非正常施工

D.地质灾害整治

49.对富水隧道应及时探明地下水的储量及分布,探水的方法主要采用(B),另辅以电法、红外线法等。

A.钻探法

B.地质雷达法

C.瑞雷波法

D.地震波法(TSP)

50.地质雷达探测适用范围:

1.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

2.探测地下岩溶、洞穴;

3.探测地层划分。

其有效探测范围一般是距掌子面(A)米:

A.3~20

B.20-50

C.50-100

D.100-150

51.隧道地震波法(TSP)探测适用范围:

1.划分地层界线;

2.查找地质构造;

3.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围。

其有效探测范围一般是距掌子面(C)米:

C.50-200

D.200-350

52.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要求:

(C)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A.设计B.监理C.施工D.建设

53.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要求:

施工单位应拥有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掌握(A)的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A.成熟、可靠B.科技进步C.跨越领先D.超前、可靠

54.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施工时,应采取的施工措施是(A)。

  A.快衬砌  B.强爆破  C.长开挖  D.弱支撑

55、按照隧道施工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当发现有“盲炮”时,必须由(D)按规定处理,确保安全。

A、设计单位人员B、监理单位人员C、施工单位人员D、原爆破人员

56、不属于新奥法施工特点的是:

(D)A、支护为联合型复合衬砌B、第一次柔性衬砌与围岩共同工作C、第二次衬砌承受主要荷载作用D、设置锚杆可提高原岩体强度E、根据施工量测信息控制施工程序

57.以下混凝土性能中不属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是:

D  A.抗渗性  B.抗冻性  C.碱骨料反应  D.抗辐射  E.混凝土的碳化

58.山岭隧道施工监测中,必测项目不包括( C)。

A.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

B.洞内外观察

C.隧道底部隆起

D.净空变化值

E.拱顶下沉

59.近年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采用地震波法、超前钻孔预测、地质雷达、CT法、红外探水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由于(D)对预测地下水的敏感性以及其操作简单、占用时间短、干扰小的特点,因此将其在岩溶地段的探测作为日常预测预报手段。

A.地震波法、

B.超前钻孔预测、

C.地质雷达

D.红外探水

60.不属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的是:

DA.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B.安全制度不落实不放过c.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E.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

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山岭隧道监测中,必须以险情对待的危险信号是(ABCD)

A、开挖面在停挖或掘进时,发现测值变化速率无减缓趋势或有加速增长趋势。

B、围岩出现明显节理。

C、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过快,有受力裂缝在不断发展等。

D、监控量测仪器、仪表所测到的变形值明显显示塌方预兆。

E、掌子面上出水,有股水并频繁变化位置和流向;

涌水由清变浊

2.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BDE )。

  A.毛细水  B.上层滞水  C.重力水  D.潜水  E.承压水

3.隧道衬砌的主要作用有(ABCDE)。

A、承受围岩压力B、承受结构自重C、防止洞口塌方D、保持仰坡和边坡稳定E、防止围岩风化

4、洞身开挖断面应用激光断面仪检查,要求每(AD )抽一断面检测

A、20m

B、50m

C、60m

D、每开挖一个循环

5.隧道复合衬砌施工中,锚喷支护的目的包括(ABC )。

A.承受围岩压力

B.保证施工期安全

C.控制围岩过大变形

D.防排水

E.释放围岩应力

6.隧道水害防治的方法有(ACD)。

A、因势利导,给地下水以排走的出路,将水迅速地排到洞外B、提高衬砌混凝土的强度和增加钢筋数量,防止衬砌开裂C、将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断,或尽可能使其水量减少D、堵塞衬砌背后的渗流水,集中引导排出E、控制施工过程中炸药用量避免造成岩体破碎后与泉眼贯通

7.山岭隧道监测前对沿线范围内的环境进行调查,包括(ABCD)等。

A、地形、地貌、地上地下构造物与建筑物B、社会状况,人文状况、现有交通状况C、洪汛及防洪防汛状况D、文物保护、环境治理状况E、地方材料资源分布和生产能力及价格

8.隧道监控量测报告内容应包括(ABE )。

A、工程概况、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B、信息反馈系统C、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D、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E、监测结果评价

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都有(ACD)。

A.检举权 

B.处理权 

C.控告权 

D.投诉权 

E.检验权

10.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义务包括(ABCD)。

A.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掌握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C.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程序

D.绝对服从作业指挥

E.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新闻媒体披露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ABCD)。

A.由专人管理

B.堆放在特定位置

C.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D.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

E.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报废

12.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ABCD)负责。

检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A.真实性

B.科学性

C.公正性

D.准确性

13.下列关于施工质量检测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B.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

C.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D.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见证取样送检的规定

E.必须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

14、结构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控制(ABCD )。

A.变形  B.位移  C.振幅  D.裂缝  E.保温

15.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正确的是:

A 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B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C 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D 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E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6.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监督检查方式包括(ABCDE )。

  A.平行检查  B.重点检查  C.专项检查  D.巡视检查  E.抽查  

17、某隧道口有一滑坡体,施工单位采取了下述滑坡防治措施。

其中正确的有(BDE )。

  A.整平滑坡表面的积水坑,并封堵裂缝  B.在滑坡体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  C.在滑坡体上部堆放沙袋  D.修筑抗滑桩进行支挡  E.截断并排出滑坡体及下部的地下水

18、危险源控制约束的原则有(ACE )  A.尽可能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  B.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C.将技术管理和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D.尽可能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E.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19、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包括(ABCE )

A.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  B.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  C.防机械伤害、防起重设备滑落、防寒、防暑  D.防疫、防环境污染、防交通事故、防吸毒  E.防高空坠落、防暴力、防酗酒  

20、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规范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符合(ABC)的要求。

A.安全适用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跨越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